- UID
- 18054
- 热情
- 5908
- 人气
- 6642
- 主题
- 2768
- 帖子
- 4433
- 精华
- 6
- 积分
- 10181
- 分享
- 0
- 记录
- 0
- 相册
- 0
- 好友
- 1
- 日志
- 0
- 在线时间
- 2938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12-7
- 阅读权限
- 102
- 最后登录
- 2024-9-30
      
- UID
- 18054
- 热情
- 5908
- 人气
- 6642
- 主题
- 2768
- 帖子
- 4433
- 精华
- 6
- 积分
- 10181
- 阅读权限
- 102
- 注册时间
- 2003-12-7
|
天维网10月3日报道,援引TVNZ消息 最新调查发现,在参与基督城重建的菲律宾籍工人中,不少人都在老家欠下高利贷大笔债务,才获得到新西兰工作的机会。
据介绍,不少菲律宾的招聘中介会对工人收取一笔“安置费(placement fee)”,费用从数千到上万纽币不等。为了支付这笔“安置费”,实现到海外打工的梦想,不少菲律宾工人会选择向当地高利贷借钱。调查发现,不少参与基督城重建的菲律宾工人,实际上在开工之前已经欠债累累,工作收入只能用来还高利贷。一家国际招聘公司的负责人Phil Nevel说,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道德和社会问题。
菲律宾工人出国打工之前,必须先获得该国海外就业局批准。不少招聘机构就瞄准这个流程敛财。根据菲律宾法律,招聘中介可以收取相当于1个月薪水的“安置费”。大部分在基督城的菲律宾工人时薪22纽币。不过在收取“安置费”的时候,不少招聘机构都巧立名目多收钱。
“不少工人都欠下一屁股债,可能一辈子都还不清。”Nevell说,作为发达国家的负责任的雇主,应该承担这部分费用,而不应视若无睹。
在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已经明文禁止收取介绍工作的安置费。在新西兰,如果雇员向雇主或中介机构付钱以获得或保住工作职位,是违法行为。
商业、创新和就业部(MBIE)一名发言人表示,虽然有相关法律规定,但新西兰法律管不到海外。BG Construction的Jonas Paterson回应说,知道公司有些雇员的确有借债的情况,公司已经用较低的利率帮他们重组债务。
新闻地址:http://imedu.skykiwi.com/news/2013-10-02/167713.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