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皇后镇 初秋的皇后镇,路边和山上的树已有些许的金黄。在相机的镜头里是一片五彩缤纷。 清晨我与先生将驱车前往Arrowtown小镇。这是一个离皇后镇最近的小镇。路过几处加油站,看了一眼价格牌子,啊!这里的油价可比奥克兰贵上了5C。可是没关系啊,皇后镇是一个小地方,仅有两个购物中心,从市中心的一个购物中心到机场另一侧的超市才不到十公里的车程。 到 Arrowtown 镇的一路上都可见到半山腰上牛羊遍地,青草茂盛,农场主一大片一大片平整宽泛的土地,展示着皇后镇农庄的富庶。一共不到20公里的车程就到了传说中的“淘金小镇”Arrowtown(箭镇) 。 小镇小得只有一条不足百米的商业街。不知道是南北向的,还是东西向的。小街的尽头是一处森林公园,树高而粗壮,大多数是两人都合抱不来的大树。树下平整的草地,星星点点的点缀着白色的,黄色的小花。坐在树下的长椅上,向着小街的另一侧看去,那狭长婉转的街道两旁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店铺。玉石(绿玉)饰品铺,羊毛织品店,铜器店,浓郁古朴乡间风情,让你不由自主的一间一间的走进去,看个究竟。 第一间白色独特的房子紧关着房门,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场所,好奇心驱使我走近前去看个明白,噢 难道这是一个古老的“银行”?或者是湖区的博物馆? 从1860到1880年之间大约有8000左右的中国人从他们的原住地逃荒到了当时还处于一片未曾开发的奥塔哥土地上,也就是现在的新西兰南岛最南部的国土上。传说这个美丽的小镇有一条河里可以淘到金子。于是男人们蜂拥而来,到这里圆他们的淘金梦。就在这个古老的小镇中他们把淘来的金子换成可以邮寄的币种寄回到他们的家乡,寄给他们望眼欲穿的亲人们。 在箭镇的一个角落里,现在仍然保留着当时我们中国人原始的村落的古迹。一个用栅栏隔开的院子,门口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ArrowtownChinese settlement ”(箭镇中国人村落)。走进这个村落,右侧的文字说明的牌子上有同张古老发黄的照片,再现了当时华人住处的状况和几位老矿工的合影。其中有一行英文是这样写的“他们是谁?为什么他们离开了自己的家来到箭镇?为什么他们和箭镇的人们分开来住?”下面的部分记载着一段让人心酸的历史。 我们也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走进这个院子。一个房子一个房子的看过去,那些低矮的,简陋的泥屋,石头屋,真实的再现了那个年代中国的第一代移民们艰难的生活。有些房子低矮得只能弯着腰低着头才能进去,就是进去了也只能在地上躺着,或者坐着。里面没有足够让人站立的空间。看着那些简陋的窝棚,想象着那一代人的淘金生活,我的心情很压抑。 离开这个中国村落的时候,我又回头看了一眼这个所有到皇后镇浏览的人必去的地方。这古老的小村子,埋藏了多少老移民们的心酸和期盼啊?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了解了他们曾经的艰苦生活后,对我们的生活现状是不是很满足,很感恩呢? 走回到小镇的商业街,有一个小小的冰淇淋店,一位长着一副甜甜的亚洲脸的女孩正卖力的用一个特别的机器制作着冰淇淋的托,看着那还散发着热气的玉米和鸡蛋制成的冰淇淋外托,我与外子都不约而同的想尝尝这个“杰拉特”冰淇淋的口味如何?于是花了12纽币,我们每人手拿着一个巨大圆球的冰淇淋走向了下一个街口。 下个街口是一个照相馆的所在,门外独特的老式木轮车招摇的摆在门前,有多少人在这木轮车前照了像?说不出具体的数字,反正看到它就情不自禁的想和它合影。因为我们到来的这天正好是周末,照相馆休息,我们才得以和门前的木轮车合影啊。在照相馆的门口的墙上好多身穿着18世纪古式服装的少妇,男人在木轮车前的照片,甚至还有身着老式结婚礼服的新婚夫妇的合影呢! 小小的箭镇,浓缩了新西兰古老风情的小镇让我们过足了怀旧的瘾;可是我们还是要回到现代的都市中去领略城镇生活的风情万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