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璎珞的一千零一页:第三十页: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打印本页]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3 22:47:53     标题: 璎珞的一千零一页:第三十页: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本帖最后由 璎珞 于 2010-4-21 18:12 编辑

原本想每天开个帖子发新书评,但是这样大家就没有连续性的阅读,我也可能会遗忘以


前的帖子不能看到大家的精彩回复,所以想想还是发在一起吧,但是这样编辑就是个问

题了,大家可能会看得很麻烦。我会在第一帖里注明每天新帖的位置,不知道大家是否

能接受这样的方式,对各位看官带来的不便,璎珞鞠躬致歉。


第一页:汪涵  “有味”

简介 · · · · · ·   《有味》是汪涵的首部文字作品,他通过寻访湖南、北京等地的“现代隐士”,拜访各处传统手工艺民间作坊,用老散文的笔法,描写了糍粑、弓箭、古琴、木盆、秤杆、墨条、香干等物件的制作过程,这些手艺大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失的边缘。汪涵用悠远的文字回味着过往,玩味着这些物件和老手艺,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对亲情的眷恋、对事业的感悟,以及对老手艺人及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

  我相信人生真正的好东西,好味道,都是不可说的。它们有时候披上了世俗的外衣,躲在一些不世俗的地方。

  木匠、墨工、折扇坊、油布伞、竹林、河流这些,都会比一个人更为长久地活着,它们比其他复杂的东西,更值得去记录。 ——汪涵

作者简介 · · · · · ·   汪涵,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主持过历届超女、快男、快女的选秀活动,主持《勇往直前》《名声大震》《越策越开心》《天天向上》等重要娱乐节目,曾获得“华语主持群英会最具幽默才智主持”、“最佳娱乐节目主持人”等称号。

目录 ······
序 有味的礼物
靖港香干
糍粑
木盆盛满漂流声
油布伞
好箭
琴之树
墨想
准点的星辰
鸡毛掸子
扇骨
烟火神的归隐记




一千零一页目录

第一页:汪涵 “有味”

第二页:蒋勋 “孤独六讲” 第66楼 本贴第3面

第三页:电影 爱丽丝漫游仙境 第91楼 第四面

第四页:稻盛和夫 “活法”   第104楼 第4面

第五页:蔡康永 “有一天啊,宝宝” 第137楼 第五面

第六页:于丹 “游园惊梦”  第180楼 第六面

第七页:三毛 “亲爱的三毛” 第202楼 第七面

第八页:庄子 “逍遥游” 第257楼 第九面

第九页:丹.布朗 “失落的秘符”第310楼 第11面

第十页: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 第374楼 第13面

第十一页:安妮宝贝“素年锦时”第426楼 第15面


第十二页:渡边淳一“男人这东西”第455楼 第16面

第十三页:电影“好雨时节”第496楼 第17面

第十四页:老子“道德经”第525楼 第18面

第十五页: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第550楼 第19面

第十六页:安东・德・圣艾修伯里 “小王子”第571楼 第20面

第十七页:马可·奥勒留“沉思录”第603楼 第21面

第十八页:朱德庸“绝对小孩”第627楼 第21面

第十九页:岩井俊二“华莱士人鱼”第657楼 第22面

第二十页:宫崎骏“悬崖上的金鱼姬”第677楼 第23面

第二十一页:经典电影“青蛇”第758楼 第26面

第二十二页:脂砚斋生“落花香残人独立:唐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第835楼 第28面


第二十三页:张小娴“张小娴散文精选集:拥抱”第938楼 第32面

第二十四页:夏目漱石“我是猫”第1002楼 第34面

第二十五页:仓央嘉措“仓央嘉措诗传”  第1041楼 第35面

第二十六页:李毓秀“弟子规 第1145楼 第39面

第二十七页:电影“艋舺”第1187楼 第40面

第二十八页:艾米“山楂树之恋”第1403楼 第47面


第二十九页:电影“入殓师”第1505楼 第50面

第三十页: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第1621楼 第55面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3 22:49:04

我每天都來頂...
作者: 禅阳儒雪    时间: 2010-3-23 22:49:11

汪涵的《有味》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3 22:50:08

7秒, 那是永遠也只能望其項背而興嘆的時間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3 22:53:24

上周六,汪涵的《有味》终于面世了。以前,只知道汪涵是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在芒果台的演播室里,拿着麦克风,妙语连珠。在每每疑惑这个颇有几分书生气的男人,为什么不去混文化圈,而要在娱乐圈里趟浑水的时候,从来没想过他竟然真的能写出如此好的文字。
  记得科宝博洛尼的总裁蔡明曾经说过,现在,中国正在崛起一个新的阶级,他称之为“士大夫”阶级,意即,有才,有钱,注重生活,懂得享受的那一批人。
  汪涵,绝对算得上这一批人中的代表。
  
  士,当如汪涵
  
   箭,是用心来射的,箭,也是用来射心的,那一箭的仁心,别人都是看得到。关于射箭的道理,是《礼记》里面写得最好:“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然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汪涵《有味•好箭》
  
   习惯了那个幽默搞怪的汪涵,你或许想不到,他可以去老铺“聚元号”定制一套弓箭,品味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之美;或可以细细把玩一把手工秤,默念“天地之间有杆秤”的古训;或挥毫泼墨,在提笔顿笔中书写快意人生;或打开折扇,对着名家墨宝鏖战在棋盘勾勒的经纬天地中;或独自抚琴,在一弦一柱的交错中奏出感伤。
  士,当如汪涵,大可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小可在花前月下凝眉而思。正如你所看到的,他是众人口中津津乐道的娱乐节目主持人,却也是自家书房中手捧历代典籍苦思冥想的文人墨客。
   倘若,你认为自己的骨子里也有几分“士”的精神,不妨读读《有味》,说不定,在他的文字中,你可以收获一位不可多得的“知己”。
  
  生活,慢一点,再慢一点
  
   我想念每一个时刻的靖港,它的天空在清晨是鱼肚的白色,黄昏是令人心醉的玫瑰红,有可能刚刚放晴,有可能雨还没有落下。我喜欢这样的行走,它随时可以捡拾生活的美味。
  ——汪涵《有味•靖港香干》
  
   工作之余的汪涵,喜欢在靖港古镇上漫步,看镇上的人们来来往往,他会故意放慢脚步,让时光在闲适的氛围中缓缓流过。这是汪涵热爱的生活,远离了娱乐圈的纷纷扰扰,他在一个又一个“放慢”的动作中体会上天的种种恩赐。
   在靖港,他深入一个个作坊人家,在靖港香干的烟火香气中,重拾童年记忆中对于美味的向往;在木盆盛满的漂流声中,娓娓道来作为一个木匠的幸福体验;在捶打糍粑的节奏中,记录市井百姓寻常生活中的平凡感动;在鸡毛掸子的上下挥舞中,刻画一个孩子对于父爱的深沉追忆;在油布伞撑起的方寸天地中,缓步过被雨水冲刷的青石板路。
   汪涵热爱这样的慢生活,正如他热爱靖港的每一条巷陌。
  
  让禅意在笔尖上流淌
  
   时间无从计算,也无从捕捉,也许是因为我和树有缘分吧,我竟然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遭遇了树,那个时间也是树的时间,这是上苍赐给我的偶然。
  ——汪涵《有味•琴之树》
  
   在如今的娱乐圈,鲜有人能像汪涵这样,如此低调与务实,悠闲与惬意。虽说他过了彰显新锐的年龄,但他一直用他的稳重包裹着锋芒。这与他对佛学有着十分精到的研究密不可分,因此,在《有味》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文字中充盈着禅意。翻开《有味》,就好像一幅清净的画卷在你眼前展开,这就是汪涵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真如本性,即是清净,是纯净的,是深邃的,是浩渺的,是千万年不变的,是镶嵌在千万人的心中,是“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人人具有的,原本具足的。汪涵的文字,就如同这样的意境,浅浅入眼,却发人深思,仿佛世间万般都在他不经意的叙述中跃然纸上,这样的功力,想来也只有日日参禅的人可以通达。
  
   颇为有味的是,汪涵在新书发布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身为湖南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的自己,职位相当于正处级。这更让我相信,汪涵,或将在“士”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难怪大打“中国新绅士”招牌的《GQ》杂志,在创刊号中就采访了他。
   当合起《有味》时,我知道,等待汪涵下一本书的日子,又将无比漫长。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3 22:54:10

唉唷... 這種東西.... 轉貼的... 很少人看啦...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3 22:54:38

我本来想趁着夜黑风高,花殿睡觉的时间来偷偷发帖,没想被捉了个正着,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3 22:55:28

转书评

这篇“书评”的主干在打开《有味》的扉页前便已成型。我自认为对汪涵足够了解,本打算用几段话塑造一个可以出现在新闻联播19点08分时段的光辉形象。读罢才恍然大悟,这个男人的深度让人生畏,我肤浅的文字不曾涵盖他最值得称道的特质。所以这书评你可以打住不看了,但倘若你真的爱他,就一定要找本《有味》细细读来。
  
  ===========================
  我一直都说,不要试图在公众人物中寻找道德楷模。这是一个无孔不入的社会——你玩弄异性感情,对方上猫扑人肉你;你拍小电影,前男友保不准上传到哪里;你上完厕所忘记洗手都有可能被打酱油的网友发现并贴在震组鄙视你的不良卫生习惯。在这种环境下保持名誉的贞洁,比寻找本拉登还难。个别依然金身不破的大明星可以在老虎伍兹那场残忍的名望自由落体中看到自己未来的轨迹。如果不信,你尽管报明星的名字好了。刘德华?欧汉声?何炅?黄健翔?朋友,网上的爆料贴你看得太不仔细了。
  
  我是不赞成在评判一个人的才华时掺入人品的因素的。比如李承鹏,就算他日日双飞夜夜嗑药,也依然是时下最好的时评家之一;赵忠祥男女通吃喜欢“挺紧的”,那你换个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去能把《动物世界》解说得如他饱满深沉吗?事实上你若死盯着某个明星的人品问题,恐怕你自己也不是什么好鸟——不是说猪的眼里只有猪,佛的眼里都是佛吗?像TT网那帮词穷了就拿李承鹏嫖妓说事的妓者,肯定也是患上了精神阳痿。
  
  可话又说回来,虽然不佳的人品不影响你对某人才华的欣赏,却会带来一种距离感,让你只是远远地敬畏他而不愿在内心里接纳他。就好比他若是你的同事,你只在办公室默默观察和学习他的行事方式,却不愿在下班后与他小酌几杯或是搓上几圈。我也一直保持着这种状态,仅对那些才子表示业务上的崇拜、不放弃人品上的保留,直到我发现汪涵,这个于表于里、于动于静都让我爱戴的家伙。
  
  不要跟我扯北京某足浴会所的那个爆料贴。爆料人只说汪涵脚气熏人、体毛繁盛罢了,比起好口爆的徐峥、爱舔足的邓超、鸳鸯戏水的赵薇黄晓明还有和富商共浴留下三件“雨衣”的范冰冰,涵哥算是自律的。也不要拿他曾经的婚姻和之后的绯闻说事。离过一次婚的男人是宝,涵哥更是宝器中的上品。和杨乐乐的婚姻危机本身就真假未明,更何况哪有没矛盾的小俩口呢。
  
  
  汪涵是一则励志故事。
  
  这个故事要讲给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的学子们。大专(亦有人说是中专)毕业的汪涵起点低只能从剧务做起,但通过自己的打拼以及伯乐的慧眼识珠,短短几年就有了自己的节目,十二年来事业平步青云、扶摇直上,终成芒果TV的台柱。所以不要再为进入二本三本院校郁郁寡欢,大学文凭本就只是一张白纸,你若没能力,北大毕业也得菜场卖肉为生。你若真有实力,学历绝不会是拦路虎,涵哥的经历这样教育我们。
  
  这个故事要讲给抱怨工作环境糟糕的上班族。不要再说你对面桌的嫂子算计你时有多么险恶,不要再说吃你豆腐的男同事有多么猥琐,不要再说你的上司要求加班时有多么麻木不仁。想想汪涵,想想他上头誓将低俗进行到底的欧阳台长,想想他身边明明就是一姐却硬要争当一哥的何老师、节目开播两年长进甚微的鸵鸟哥、赞助商安插在《天天向上》中的毫无看点的各路嘉宾等等。一个修国学的男人整天要与下作之流为伍,却依然让自己的节目收视长虹、人品广受赞誉。所以若是环境险恶,不妨如涵哥所示做个切割——上班时做得尽责,下班后活得精彩。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这个故事要讲给其貌不扬把妹乏术的男生们。我们没有刘丞那么帅气以至于马诺都会为他留灯,这是我们的悲哀但不是我们的过错。可瞧瞧同样不算英俊的汪涵,总能持续散发成熟男性的魅力,原因?多样的才华,高雅的爱好,非凡的品味,其他的优点请仇晓杨乐乐等若干拜倒在涵哥石榴裤下的女性详尽补充。
  
  这个故事还得讲给控制不住握鼠标的手正在豆瓣消磨时间的你我。涵哥至今仍是电脑白痴,所以他有时间寻找他的靖港。我们的靖港在哪里?
  
  
  涵哥,我多么想在你靖港的宅院里和你打麻将啊!
  
  
  ===========================
  特别强调:
  我非常非常喜欢何老师。
  自从05年在院门口和他撞个满怀,我就不曾忘记过他。
  如果何老师写一本书,我也会大加褒扬并在书评里拿汪涵来调侃的。
  大家都是有娱乐精神的人,谁认真就输了。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3 22:55:56

我本来想趁着夜黑风高,花殿睡觉的时间来偷偷发帖,没想被捉了个正着,
璎珞 发表于 2010-3-23 23:54


唉唷你要上班時間發啦, 我上班時候不能上來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3 23:05:52

多谢花殿的捧场啊,没有开个满门红,让你失望了,我说了,我自己的品味和欣赏能力有限,这个事本来也可能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但是不是每件事都要有意义,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我的观点,我只做让自己开心的事就好了。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3 23:07:43

對啊對啊, 就是, 人生嗎, 自己爽之外還能讓他人也爽就很值得.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3 23:08:10

唉唷... 這種東西.... 轉貼的... 很少人看啦...
花天堂 发表于 2010-3-23 23:54


花殿啊,给点指导吧,小女子人生地不熟,打不开场面啊,您多捧场多指教啊。啥样的才有意思,才有人看啊,您最有发言权了,拜谢,叩谢!!!
作者: 度到    时间: 2010-3-23 23:10:40

好像很值得一看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3 23:10:58

這....... 發言權跟場面熱絡的話, 就多發自己照片吧....
作者: 禅阳儒雪    时间: 2010-3-23 23:14:04

多發自己照片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3 23:14:12

11# 花天堂

花殿真是好人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涌泉之恩,怎么报得了啊?不知道以身相许要不要,反正有人已经认定俺是你媳妇了,你就从了我吧!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3 23:16:33

11# 花天堂  

花殿真是好人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涌泉之恩,怎么报得了啊?不知道以身相许要不要,反正有人已经认定俺是你媳妇了,你就从了我吧!
璎珞 发表于 2010-3-24 00:14


我上一次看到湧泉這兩個字, 是15分鐘前在遊覽日本愛情動作片的封面....

妳放個照片會有很多好男人認你喔!!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3 23:19:33

17# 花天堂

你从你的爱情动作片里截张美女图发给我,我搁上来成不。
作者: 禅阳儒雪    时间: 2010-3-23 23:22:16

哈哈哈,花甜糖,你就从了花太太吧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3 23:22:47

不行, 我那光輝的形象會就此粉碎的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3 23:23:06

15# 禅阳儒雪

多谢前辈的指点,茅塞顿开啊,可惜我一直走气质路线的,所以换句话说,俺实在是没有什么美貌和身材可以展现啊。掩面泣奔去.....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3 23:23:45

15# 禅阳儒雪  

多谢前辈的指点,茅塞顿开啊,可惜我一直走气质路线的,所以换句话说,俺实在是没有什么美貌和身材可以展现啊。掩面泣奔去.....
璎珞 发表于 2010-3-24 00:23


那就以素人照出現吧
作者: 禅阳儒雪    时间: 2010-3-23 23:24:55

素人照出現吧,不要你们的结婚照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3 23:31:51

要看素人照~~~~~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3 23:35:29

13# 度到

谢谢,这是给我的第一个肯定,真是好人啊!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3 23:41:51

书是一页一页看的,女人的衣服也一样,是一件一件脱的,这样才有意境和情趣,直接了当的上来就露,男人也不会很有兴致吧。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3 23:42:41

书是一页一页看的,女人的衣服也一样,是一件一件脱的,这样才有意境和情趣,直接了当的上来就露,男人也不会很有兴致吧。
璎珞 发表于 2010-3-24 00:41


又沒人要你放脫了衣服的照片=.=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3 23:46:44

当是给一个小乐趣吧,如果我能坚持到100页(100天的故事),就上照片,200页就露脸,400页就露腿,800页就放全身照,1001页嘛。。。。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3 23:50:00

当是给一个小乐趣吧,如果我能坚持到100页(100天的故事),就上照片,200页就露脸,400页就露腿,800页就放全身照,1001页嘛。。。。
璎珞 发表于 2010-3-24 00:46


妳要不要倒過來.........

最後放臉, 先放其他部位.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3 23:52:52

又沒人要你放脫了衣服的照片=.=
花天堂 发表于 2010-3-24 00:42


,我想多了,俺对素人这个概念还停留在日本爱情动作片上,都是花殿的误导啦。

不过弱弱的问一句,这样不是更有人气吗?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3 23:58:24

,我想多了,俺对素人这个概念还停留在日本爱情动作片上,都是花殿的误导啦。

不过弱弱的问一句,这样不是更有人气吗?
璎珞 发表于 2010-3-24 00:52


脫了衣服的你想要放, 版主還不讓你放呢.

妳要營造人氣, 就要放照片啊... 當然不能放臉的, 要放能讓人想像的, 背影, 鞋子, 那樣.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00:10:21

我得去找个好点的摄影师,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整个忧伤的背影,妩媚的鞋子,华丽的鞋架子,闪亮的衣扣子,优雅的毛线帽子,有内涵的挠痒刷子........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4 00:10:55

我得去找个好点的摄影师,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整个忧伤的背影,妩媚的鞋子,华丽的鞋架子,闪亮的衣扣子,优雅的毛线帽子,有内涵的挠痒刷子........
璎珞 发表于 2010-3-24 01:10


你不用放了啦, 如果你周日真的有去游泳, 我大概知道你是誰了.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4 00:11:16

順便八卦一下, 樓主挺漂亮的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00:26:08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我是练潜水的,就是那一群带着氧气罐潜在4.4米水池处的那些人中最靓的那一个,你一定认出我来了吧
作者: nziceice    时间: 2010-3-24 01:09: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ui    时间: 2010-3-24 05:25:18

本帖最后由 lui 于 2010-3-24 06:58 编辑

1001页 一天一页? 要有那么几年了  

看书本来就不错  而且有好书评啊更不错  然后看书评还有那个那个什么看就实在真的不错  

记号第一页  你一页一页发  我一页一页看  数着  等着

ps1  铅印在纸上装订成书的不见得都是珠玑
ps2  仔细看完两页‘书评’或‘介绍’  对这本书已经不太感兴趣了
ps3  仔细看了对‘士大夫’的注解 对这些‘士’写的更不感兴趣了
ps4  你推荐的这本书我会去找来看  等有兴趣的时候  也许也会很漫长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4 06:17:51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我是练潜水的,就是那一群带着氧气罐潜在4.4米水池处的那些人中最靓的那一个,你一定认出我来了吧
璎珞 发表于 2010-3-24 01:26


某女不會潛水半路浮上來撞到我, 讓人很不爽, 是你嗎?
作者: 无过    时间: 2010-3-24 08:29:58

我越看越觉得暧昧
作者: 陌生的香港人    时间: 2010-3-24 08:32:12

Ding....haha
作者: 燕子李三    时间: 2010-3-24 08:39:29

这种书未必是自己亲历亲为,张冠李戴,冒名顶替者大有人在。
要学徐霞客,沈括,首先就要心无旁骛,术业要有专攻。
看这本书前,我就已经先入为主有这个印象。
戏子就老老实实做戏子,不要去做文人。
文人可以不老实去做戏子,一旦作了戏子却再也变不回文人。
作者: stefani    时间: 2010-3-24 08:52: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子李三    时间: 2010-3-24 09:13:17

楼上此言差矣
孔乙己曰过:读书人的事,不能算偷,搂住要做孔乙己,我们不能阻拦。
作者: stefani    时间: 2010-3-24 09:29: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issmia    时间: 2010-3-24 10:53:36

还是第一次看花天堂被调戏。。。
顶!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1:20:42

38# 花天堂

你不是说上班时间不来的吗,你又骗我!

PS: 撞你哪了,让你不爽了,不好意思啊!下次我一定看准了再撞,还是你的意思说就让我好好潜着,永远不用上来了,小的一定虚心接受批评指正。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1:45:06

楼上有很多批评我的帖子,希望大家能先看我的另一个说明帖“虽然我是新人,但是花殿(花天堂),我要挑战你!!!!”。

声明一下,我的帖子是推荐好书的,没有说都是我看过和亲笔写的书评,我倒是非常非常渴望能看完所有我推荐的书,无奈资源有限啊,如果哪位大大能给我全书下载的地址那我要拜谢了,如果能发给我一本真书,那我真的要叩谢了。(I HAVE A DREAM!ONE DAY, 如果看过我帖子的朋友每人回国都给我带本书,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那样我很快就能拥有我梦想的一间装满书的书房了,YY中,流口水.....)

大家的意见我虚心接受:
1. 以后争取把书评的出处都写上,不过我不喜欢放那些什么名人啊,专家的书评,功利味重。私以为,平凡如你我等普通人的有感而发才是真正爱书之人的心声,我只发小人物,无名之辈的书评,所以如果没有很清晰的出处,请见谅。

2. 本来我是想发点对“第一页”的感受,可是因为新人嘛,第一次发帖,一看见有人回复就受宠若惊啊,兴奋地光去和大家斗嘴唠嗑了,把正事给忘了,请大家原谅我的庸俗和肤浅,真的,很傻很天真。
作者: 03_09_11    时间: 2010-3-24 11:51:58

1001次..............
作者: stefani    时间: 2010-3-24 12:07: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2:25:30

璎珞的书评:

我的“第一页”,并没有花很多心思的去选择一部严谨的文学读物,甚至这是一部我自己都没有读过的书,但是在看到书名 “有味”的时候,就已经喜欢上了这本书,在我的家乡口语中,有一句叫“蛮有味!”如果你也是个湖北人,那你应该会心领神会,这个简单的口语,可以用来形容所有的事物,而且表达一种含义丰富的感叹,基本理解为:有意思,有味道。这是一个会勾起人的兴致,想去一看究竟的事物。

其实我很少看汪涵的娱乐节目,但是印象确不错,是那种有故事,有功底的主持人,有人觉得他无非是个戏子,担不了文人的雅名,只是附庸风雅罢了,可是我们谁又花了时间和心思,去做了这样附庸风雅的事情呢?

收藏这件事,本就可俗可雅,小小人儿攒下吃完的每粒糖纸是收藏,进克里斯蒂和苏富比拍卖行紧赶着明永乐官窑的青花云龙纹扁壶捡,也是收藏。只要你自个觉得值得就好,开心就好。

汪涵搜的,只是些旧什物,一些快被时光遗忘的东西罢了。

有时候,一种熟悉气味,一个旧时器物,一个莫名影像,会突然勾起脑海中一个的回忆或场景,一个儿时的片段。童年和青春,应该是每个人心底都深藏的记忆吧,那些挥之不去的身影,那些渐行渐远的日子。

喜欢的,是这样烟火的气息,怀念的,是那些逝去的时光。
作者: ExclusiveID    时间: 2010-3-24 12:49:35

When I just felt this Forum is turning boring, suddenly a newbie came, brought some fun again!
作者: 门泊东吴万里船    时间: 2010-3-24 13:01:22

壹仟零壹页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3:15:12

When I just felt this Forum is turning boring, suddenly a newbie came, brought some fun again!
ExclusiveID 发表于 2010-3-24 13:49


感谢关注,欢迎推文。
作者: 禅阳儒雪    时间: 2010-3-24 13:18:43

先脱后撞,花甜糖被璎珞给那什么啦。
作者: 禅阳儒雪    时间: 2010-3-24 13:20:35

39# 无过 这不是暧昧,这是赤裸裸
作者: …卋ルヘ    时间: 2010-3-24 13:33:07

呵呵。。。有点意思俄。。。

to 燕子李三:
明星写的书,赚钱是目的,娱乐为主,文学为辅
不必太较真。。
闲时读读, 如果能读出点什么那算是赚到,不能的话,就当娱乐好了

戏子是贬义词。我觉得社会在进步,现在的明星还需要头脑和气魄。不应该这样子说他们的。
作者: 禅阳儒雪    时间: 2010-3-24 13:35:28

璎珞的爱......赤裸裸
作者: …卋ルヘ    时间: 2010-3-24 13:39:46

好奇ls的是谁。。。一直在当旁白地说
作者: ExclusiveID    时间: 2010-3-24 13:51:59

禅阳儒雪 VS 璎珞 got the same
注册时间 2010-3-22
Coincidence?
作者: lui    时间: 2010-3-24 14:02:37

搞错了搞错了一开始就大错特错了 我是完全搞错了  

看戏看戏看戏ING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4:15:08

请让我当回祥林嫂吧,我要絮絮叨叨的申诉:
我原以为读书是个雅事,哪知现在连“赤果果的爱”都出现了,
我单知道花天堂是这个版的红人,原本想借借人气,哪知现在却被冠上了“三”的美名,
同志们哪,我原想着大家能多分享点好文好书,现在却落入了三流电视剧的俗套剧情中,
就没有人愿意好好说说我推的文咩,为咩?为咩?为咩啊!!!!!
作者: love_3_month    时间: 2010-3-24 14:18:07

the same feeling again...................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4:27:40

the same feeling again...................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0-3-24 15:18


大叔是来帮俺解决情感纠纷的吗?
作者: 禅阳儒雪    时间: 2010-3-24 14:29:02

推的文好,推的情更好。。。。。。。。。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4:52:09

原本想每天开个帖子发新书评,但是这样大家就没有连续性的阅读,我也可能会遗忘以前的帖子不能看到大家的精彩回复,所以想想还是发在一起吧,但是这样编辑就是个问题了,大家可能会看得很麻烦。我会在第一帖里注明每天新书的位置,不知道大家是否能接受这样的方式,对各位看官带来的不便,璎珞鞠躬致歉。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4:58:39

第二页:蒋勋 “孤独六讲”

简介 · · · · · ·
  美学大师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从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暴力六个面向阐释孤独美学,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可以说,蒋勋在本书中,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自序
  情欲孤独
  语言孤独
  革命孤独
  暴力孤独
  思维孤独
  伦理孤独

作者简介 · · · · · ·
  蒋勋,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长乐人,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一九七二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著述颇丰,主要有《舞动白蛇传》《给年轻艺术家的信》《天地有大美》《美的沉思》《多情应笑我》《今宵酒醒何处》《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等。
目录 ······

自序
第一章 情欲孤独
第二章 语言孤独
第三章 革命孤独
第四章 暴力孤独
第五章 思维孤独
第六章 伦理孤独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5:00:53

第一章 情欲孤独(1)


孤独,是我一直想谈论的主题。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翻开报纸,在所有事件的背后,隐约感觉到有一个孤独的声音。不明白为何会在这些热闹滚滚的新闻背后,感觉到孤独的心事,我无法解释,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匆忙的城市里有一种长期被忽略、被遗忘,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孤独。

我开始尝试以另一种角度解读新闻,不论谁对谁错,谁是谁非,而是去找寻那一个隐约的声音。

于是我听到了各种年龄、各种角色、各个阶层处于孤独的状态下发出的声音。当社会上流传着一片暴露个人隐私的光碟时,我感觉到被观看者内心的孤独感,在那样的时刻,她会跟谁对话?她有可能跟谁对话?她现在在哪里?她心里的孤独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我心里旋绕了许久。

我相信,这里面有属于法律的判断、有属于道德的判断,而属于法律的归法律,属于道德的归道德;有一个部分,却是身在文学、美学领域的人所关注的,即重新检视、聆听这些角色的心事。当我们随着新闻媒体的喧哗、对事件中的角色指指点点时,我们不是在聆听他人的心事,只是习惯不断地发言。

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我的成长,经历了社会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小时候家教严格,不太有机会发言,父母总觉得小孩子一开口就会讲错话。记得过年时,家里有许多禁忌,许多字眼不能讲,例如“死”或是死的同音字。每到腊月,母亲就会对我耳提面命。奇怪的是,平常也不太说这些字的,可是一到这个时节就会脱口而出,受到处罚。后来,母亲也没办法,只好拿张红纸条贴在墙上,上面写着“童言无忌”,不管说什么都没有关系了。

那个时候,要说出心事或表达出某些语言,会受到很多约束。于是我与文学结了很深的缘。有时候会去读一本文学作品,与作品中的角色对话或者独白,那种感觉是孤独的,但那种孤独感,深为此刻的我所怀念,原因是,在孤独中有一种很饱满的东西存在。

现在信息愈来愈发达了,而且流通得非常快。除了电话以外,还有答录机、简讯、传真机、e-mail等联络方式——每次旅行回来打开电子信箱,往往得先杀掉大多数的垃圾信件后,才能开始“读信”。

然而,整个社会却愈来愈孤独了。

感觉到社会的孤独感约莫是在这几年。不论是打开电视或收听广播,到处都是call in节目。那个沉默的年代已不存在,每个人都在表达意见,但在一片call in声中,我却感觉到现代人加倍的孤独感。尤其在call in的过程中,因为时间限制,往往只有几十秒钟,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

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里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

我忽然很想问问那个被打断的听众的电话,我想打给他,听他把话说完。其实,在那样的情况下,主持人也会很慌。于是到最后,连call in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了,直接以选择的方式:赞成或不赞成,然后在屏幕上,看到两边的数字一直跳动一直跳动……

我想谈的就是这样子的孤独感。因为人们已经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只是一再地被刺激,要把心里的话丢出去,却无法和自己对谈。

害怕孤独

我要说的是,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5:01:33

第一章 情欲孤独(7)


然而,历朝历代不乏有人对儒家教条提出反击,如前面提到的竹林七贤,他们做了很大的颠覆,但是痛苦不堪;我提到了“啸”这个字,口字边再一个严肃的“肃”,那是一个孤独的人走向群山万壑间张开口大叫出来的模样。我们现在听不到阮籍和竹林七贤其他人的啸,可是《世说新语》里说,当阮籍长啸时,山鸣谷应,震惊了所有的人,那种发自肺腑、令人热泪盈眶的呐喊,我相信是非常动人的。很多人以为“啸”是唱歌,其实不然,就像鲁迅的集子取名“呐喊”一样,都是从最大的压抑中狂吼出来的声音。而这些孤独者竟会相约到山林比赛发出这种不可思议的啸声,大家不妨看看《世说新语》,便会了解“啸”其实是一个极其孤独的字,后来保留在武侠小说《啸傲江湖》中,但后人都以谐音字讹传为“笑傲江湖”,不复见从心底嘶叫呐喊出的悲愤与傲气。

竹林七贤一生没有完成什么伟大的事业,他们没有达成儒家文化的要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从我五岁时开始背诵,但到了十三岁情欲混乱时,读这些会让内心翻搅的欲望沉淀吗?当然不会。这些经典是伟大的思想,但不是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所需要去感受的。

没有人告诉我们为什么阮籍会跑到山林里大叫。父母师长都不觉得阮籍在历史里是重要的人物。

特立独行等于大逆不道

阮籍还有一则故事也很有趣。有一次他到邻居家,邻居不在妻子在,而其妻子长得特别美丽,阮籍没有马上告辞反而跟她聊得很开心,最后趴在桌上睡着了,因而闹得沸沸腾腾,流言四起。还有一次,阮籍的嫂子回娘家,阮籍和她告别。有人以此嘲笑他,阮籍却说:“礼岂为我辈设也?”

这里面有一个很好玩的现象,到今天还是如此。美如果加上特立独行,就会变成罪。记得小时候头发稍跟别人不一样,就会受到指责,因为大家应该遵守共同的标准。例如我家有鬈发的遗传,常被误会是烫发,爸爸还曾经写了一封信让我带给教官,证明鬈发不是烫的,但教官把信揉了,大声说:“你们还说谎。”那是我记忆中很深刻的事,为什么头发不一样有这么严重?

大家有没有发现,要求群体规则的社会,第一个害怕的歧异就是头发,不管是军队或是监狱,第一个要去除的就是头发,犹如神话中的大力士参孙,一剪了头发就没有力气,头发是一种象征,是个体追求自由最微末的表现。所以清兵入关时,公告“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发竟然和头有同等的重要性。

高中时,女生流行穿迷你裙,我们经常在校外看到一个女生的裙子好短好短,可是一接近校门,她把宽皮带解开,裙子竟然变长了!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女生有这么多秘密。

头发和装扮是自己的事,但在群体社会里,却变成众人之事。当群体思想大到一个程度时,没有人敢跟别人不一样;女孩子想要展露自己美丽的大腿,却不愿违反学校的规则,情愿麻烦一点在进校门前解开皮带。因为在这样的规则下,特立独行就是大逆不道。

然而,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当群体对特立独行做最大的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了。我们贡献自己的劳动力给这个社会,同时也把生命价值的多元性牺牲了。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5:02:15

本帖最后由 璎珞 于 2010-3-24 16:26 编辑

第一章 情欲孤独(8)


文化对情欲的压抑

我最常讲阮籍的四件事,除了登高长啸、穷途而哭以及在邻居妻子面前睡着了,还有一件事,是母亲过世时,他不哭;按儒教传统,即使用锥子刺自己都是要哭的,不哭是不孝,真的哭不出来,也得请五子哭墓。但阮籍不哭,宾客吊丧时哭成一团,他无动于衷,然而母亲下葬时,他却吐血晕厥过去……这是他表现忧伤的方式,他认为母亲过世是我自己的事,为什么要哭给别人看?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在群体文化中,婚礼丧礼都是表演,与真实的情感无关。

当中国传统儒教的群体文化碰到个体(individual)就产生了竹林七贤,他们是特立独行的个体,活得如此孤独,甚至让旁人觉得悲悯,而要问:“为什么要这么坚持呢?”

这个社会上的阮籍愈来愈少,就是因为这句话。我当老师的时候,也曾经对一个特立独行的学生说:“你干吗这样子?别人都不会。”说完,我突然觉得好害怕。

回想我在大学时,也曾经特立独行,我的老师对我说过一样的话。我不知道这句出于善意和爱的话,对孤独者有什么帮助?或者,反而是伤害了他们,让他们的孤独感无法出现。

近几年来,我常在做忏悔和检讨。在大学任教这么久,自认为是一最微末的表现。所以清兵入关时,公告“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发竟然和头有同等的重要性。

有一次看到女学生为了参加舞会,清晨两点钟在围墙铁丝网上叠了六床棉被,一翻而过;我告诉她们要处罚背诗、写书法,但不会报告教官。其实我心里觉得她们很勇敢,但还是劝她们回去了,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虽然后来她们还是跳出来了)。更有趣的是,这个铁丝网曾经让校长在校务会议上得意地对我说,这是德国进口犹太人集中营专用的圆形铁丝网,各面都可以防范——可是二十岁上下的女孩子,你关都关不住。《牡丹亭》说的也是同样的故事,十六岁的杜丽娘怎么关都关不住,所以她游园惊梦,她所惊的梦根本是个春梦。

无法仰天长啸

后来如何大彻大悟呢?因为一个学生。*刚刚开始,有个学生在校园里贴了张布告,内容是对学校砍树的事感到不满,这个人是敢做敢当的二愣子,把自己的名字都写了上去。认同的抚掌叫好,说他伸张正义,敢跟校长意见不同,还有人就在后面写了一些下流的骂校长的话,但他们都没有留名字,只有二愣子被抓去了。

学校决定要严办此事,当时我是系主任,便打电话给校长,校长说:“我要去开会,马上要上飞机了。”我说:“你给我十分钟,不然我马上辞职。”后来我保住了这个学生,没有受到处罚。但是当我把这个学生叫来时,他对我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为什么不让他们处罚我?”我到现在还在想这件事。

在群体文化里,二愣子很容易受到伤害,因为他们很正直,有话直说,包括我在内,都是在伤害他。我用了我的权力去保护他,可是对他来讲,他没有做错,为什么不让他据理力争,去向校长、向训导单位解释清楚,让他为自己辩白?

不管是爬墙的女孩,或是这个贴海报的学生,都是被我保护的,但是,我自以为是的保护,其实就是在伤害他们的孤独感,使孤独感无法完成——我在设法让他们变得和群体一样。

如阮籍等人都是被逼到绝境时,他们的哭声才震惊了整个文化,当时如果有人保护他们,他们便无法仰天长啸。

活出孤独感

竹林七贤之嵇康娶了公主为妻,是皇家的女婿,但他从没有利用驸马爷的身份得名得利,到了四十岁时遭小人陷害,说他违背社会礼俗,最后被押到刑场砍头。他究竟做了什么伤风败俗的事?不过就是夏天穿着厚棉衣在柳树下烧个火炉打铁。这不是特立独行吗?这不是和群体的理性文化在对抗吗?而这是法律在判案还是道德在判案?

嵇康被押上刑场的罪状是“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无益于今,有败于俗”,这个罪状留在历史里,变成所有人的共同罪状——我们判了一个特立独行者的死刑。

嵇康四十岁上了刑场,幸好有好友向秀为他写了《思旧赋》,写到他上刑场时,夕阳在天,人影在地。嵇康是一个美男子,身长七尺八寸,面如冠玉,当他走出来时,所有人都被惊动,因为他是个大音乐家,在临刑前,三千太学生还集体跪下求教,然而,嵇康弹了一曲《广陵散》后叹曰:“广陵散于今绝矣!”

有人说,嵇康怎么这么自私,死前还不肯将曲谱留下?但嵇康说,不是每一个人都配听《广陵散》。如果活不出孤独感,如果做不到特立独行,艺术、美是没有意义的,不过就是附庸风雅而已。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5:04:19

转短评

《孤独六讲》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但这本书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作者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作者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剖析现代心灵症候

  打分:9.5分

  美学的本质是孤独,而每个独立的人格其实质也是孤独的。在现代社会喧哗、热闹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巨大的虚无感。在书中,作者没有故弄玄虚地卖弄学识,而是从情欲、语言等六个层面娓娓道来,抽丝剥茧、丝丝入扣地剖析现代社会心灵症候。与其逃避,不如换作欣赏与享受。蒋勋眼里的孤独不是阴郁的负面情绪,它是另一种美,只有极致的孤独方能造就出伟大的艺术作品。(谷立立)



  角度新颖言之有物

  打分:9分

  《孤独六讲》的文字很好,所谈主题虽为孤独,却不是小资们的那种自作多情和无病呻吟。不牵强附会,也不故作玄奥。话一点点讲出来,虽关于美学,却不枯燥,很是言之有物。从作者的讲述中能看出他的经历和内心体验都很丰富。丰富倒不是指多多益善,而是融合与怀疑的恰到好处,很多关于文学电影的例子角度很有新意。在这个变革时期,台湾的现代化或早一些,但大陆的行动却更激烈一些。种种碰撞,都是作者所说的“思维孤独”的人,不人云亦云的人,需要反思和交流。总之,这是本独立却不怪异的人文思考之作。(徐升)



  情欲孤独写得最好

  打分:8.5分

  作者完美地触碰到当下社会的一个集体心境:孤独。这是工业化社会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主题。在这样的社会里,批量生产、流水线作业,产生的都是统一规格、同一标准的产品,顺便,它也批量生产了同一规制的思维。这便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大多数的是不是就是正确的?作者言及的孤独实在不仅只是一种情绪,而是一种特立独行的品格及其带来的风险。相比之下,我认为情欲孤独写得最好,它既触及了情绪,也言及了品格。(卢文平)



  演讲文本的优与劣

  打分:9分

  《孤独六讲》是蒋勋应邀以孤独为主题所作的6场演讲。语言通俗易懂、简短有力、情真意切。蒋勋是一位学养深厚、知识渊博的美学家,他的演讲融入了个人记忆和独立思考,既有语言的感染力,又有一定的学术深度。但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演讲文本,其逻辑思维和深入阐述方面稍嫌不足,缺乏相应的深度和高度,往往在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时候却戛然而止,给人意犹未尽之感。(段海)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5:06:52

转长评--人是装在容器里的动物

来自: elanpoppy (白雪抱你远去 全凭风声默默流逝)

孤独六讲的评论   

  人是装在容器里的动物。
  怎能不孤独。
  
  车子房子城市国家地球是容器。
  正义道德善良怜悯爱情是容器。
  
  躯体是容器。
  思想也是容器。
  
  空间的穿透是毁灭性的。
  很少有人甘愿飞蛾扑火。
  
  有的容器密不透风。
  有的容器有门窗烟囱地道。
  
  要进入另一个容器,必须出走。
  每一次出走,都冒着走不回来的危险。
  
  剥离是一个血肉模糊的过程。
  
  更多的,是容器外壁的碰撞。
  摩擦变形相互阻挡彼此吞噬。
  
  只有在孤独中,人这种动物才是安全的。
  孤独是台风眼。一旦离开,劫后余生,不在掌控。
  
  开一扇窗,即使隔着玻璃,毕竟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
  开一道门,即使幸福从来都只路过,也为注定的敲门人等待。
  开一口天窗,白天黑夜,让阳光和星光照亮不会发光的事物。
  开一个烟囱,哪怕圣诞只有一天,也为生命中的礼物准备着。
  其余的日子,让灵魂像火葬场的一缕烟,有一个出口。
  再挖一个地道,储存心里那些不为人知的秋天和落叶。
  
  感谢这本装满孤独字眼的书,这个文字的容器。
  它分成六小格盛着情欲语言革命暴力思维伦理。
  这是一个被风吹乱的格子铺。
  每样东西上面都覆盖着另一样东西。
  
  对人这种孤独的动物而言,对抗孤独的唯一办法,
  也许就是学会把自己的容器不断忘掉。不断放空。
  
  但你不可能打碎它。
  打碎它,你将不复存在。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5:27:52

好不容易把书编辑好发上,转了自己比较喜欢的几章,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5:50:25

本帖最后由 璎珞 于 2010-3-25 00:23 编辑

昨天花殿劝告我说,不要看深沉的东西,不知道这个算不算。花殿,我最喜欢知法犯法,顶风作案,辜负了你的期望,见谅。

这么冷门的东西,想是没有什么人喜欢看吧。

但是我确喜欢得不得了,因为感同身受,经常为书里的一句话而动容。
“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
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里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

●《华严经》里有个故事:
佛身历难的时候,
  在修罗地被自己的心魔所困,
  徘徊于苍茫之间,
  不得进,不得出。
  元神弥散,
  佛惘然自失,
  后自吸心魔,
  化身为无能胜明王,
  始破出。

那一刻,连佛都是沦陷在孤独中,我这样一介凡人,又有什么能力破开我的心结呢?

从昨天到现在的短短数个小时里,我更是对孤独有了深切的体会,
我孤独的做着推文这件寂寞的事,
被批评被否定,被质疑被嘲笑,
各位看官,权且当我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丑吧,
备好你们的凉茶瓜子,零食点心,
看我在舞台上华丽丽,孤零零的表演:
先生小姐们赶快来,赶快来
在慢就看不到,从来没想多少,
还能跟教科说声拜你知道
我只是卑微的小丑,
放弃后感动,
就等你拍一拍手
哎......人群算模糊,
夜色多朦胧,
月光也会跟着我
我不是孤独的小丑,
你笑了之后,
不需要记得我
哎......任性的时候
漫天的星空,
最明亮的是寂寞。

享受自己的孤独。

我一个人跳舞,从清晨到日暮!
作者: lui    时间: 2010-3-24 16:22:04

很严肃的话题啊   想起以前看见过的一句话

在键盘上孤独起舞的灵魂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4 16:23:56

我只知道在鍵盤上的小蝌蚪
作者: lui    时间: 2010-3-24 16:36:27

我只知道在鍵盤上的小蝌蚪
花天堂 发表于 2010-3-24 17:23


蝌蚪可不孤独  不是一群群的吗?而且  蝌蚪怎么游到键盘上了???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4 16:46:59

蝌蚪可不孤独  不是一群群的吗?而且  蝌蚪怎么游到键盘上了???
lui 发表于 2010-3-24 17:36


這個嘛, 它們是不小心跳上去的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6:55:52

蝌蚪可不孤独  不是一群群的吗?而且  蝌蚪怎么游到键盘上了???
lui 发表于 2010-3-24 17:36


您真纯情啊!
作者: 在风里    时间: 2010-3-24 17:43:02

已阅, 唯一感觉, lz是个调情高手。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18:10:24

已阅, 唯一感觉, lz是个调情高手。
在风里 发表于 2010-3-24 18:43


谬赞,收到
作者: lui    时间: 2010-3-24 20:16:21

您真纯情啊!
璎珞 发表于 2010-3-24 17:55


{:7_377:} 感谢  第一次有人这么夸我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20:47:43

{:7_377:} 感谢  第一次有人这么夸我
lui 发表于 2010-3-24 21:16


不客气,读书人都是好孩子!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21:31:06

看来读书的孩子真的都挺乖的,默默地看书,默默地漂过,不留下一点痕迹。

新人要得到点肯定那么难吗?

哪怕是有争议的讨论,希望能听到你的反馈和意见。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21:35:49

在另一个帖子里看到了第一个推文的回复,是“成长”这位朋友推荐的“与神对话”,据说还是从国内辛苦背过来的,那么一定是爱不释手,舍不得放下的宝贝了。非常非常感谢他的回复,虽然好像放错了帖子。

终于有人推文了,鼓舞哦!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22:01:27

其实每次回新西兰的时候,关于能带什么书回来都是一个很痛苦挣扎的决定,面对那么多的大爱,放下去又抱起来,依依不舍,无奈行李有限,不得已之下,我还曾经干过海运几十公斤的书过来的事情。那时候还很年轻,选的书也都是一些什么励志的,野史的,什么“细节决定成败”,“犹太人教你经商”,“上官婉儿”啊等等之类,现在想来,真是青涩啊,不想嘲笑自己幼稚,因为那也是成长的一个阶段,只是现在,更清楚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是值得珍藏的了。

有2个人的书是每次回来必带的,一个是池莉,一个是安妮宝贝。
池莉是著名的汉味小说家,文章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虽然都描写的是些市井人生,闾巷风俗,看上去不登大雅之堂,但是确特别能勾起我的乡愁,每每看到那些熟悉的地名场景,就又添加了几分对家乡的眷念。而且特别的是,即便再读到她80年代的一些作品,仍然会读得津津有味,如“太阳出世”,“来来往往”“烦恼人生”。不得不佩服,经典就是经典,百读不厌。

这些年她的戏路有些改变了,但岁月的沉淀只是让她的文笔更加的饱满,前2年的一本散文“熬至滴水成珠”我也很喜欢,看一个女人如何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更加绽放如花。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22:22:55

还有一个喜欢的安妮宝贝,也是每年居家常伴,旅行必备的手边物。

虽然这个是有些从众,但是不得不承认,多年占据图书销售榜冠军的头衔,也是有她的道理的。

安妮的书很小资,优雅荒凉的感觉,适合在旅途中观看,陷入书中人的情绪中,马上与真实世界脱离,很诡异的状态。

那时候对优质男人的概念都来自安妮的灌输:穿着干净的白色棉布衬衫,精工细作而没有明显的LOGO,身形高大结实,低调朴素,成熟安静温暖,有着修长的手指。

“素年锦时”时还很喜欢,随便抽出一篇都爱。
也学她,穿翠绿色蜡染的长裙,配红缎绣鞋,特立独行的爱着自己。

去年回去买的是她的一个散文和音乐的合集本,包装是越来越精湛了,但是读完后有印象的却不多,文字也少得可怜,有些江郎才尽的感觉,以后估计不会再带她的书过来了。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4 22:26:56

真正的美,永远不会被时光湮没,
真正的好书,值得一辈子去品读珍藏。
作者: lui    时间: 2010-3-25 06:57:08

真正的美,永远不会被时光湮没,
真正的好书,值得一辈子去品读珍藏。
璎珞 发表于 2010-3-24 23:26


这句话是要顶的  虽说个人阅读口味跟您不同  看的书也不完全一样  不过总是一两本心水的好书陪着  静静地看本好书 的确是件很享乐的事  而且  花的钱还不多...
作者: lui    时间: 2010-3-25 19:44:19

??????   才两页啊   还有999页呢?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5 21:03:44

本帖最后由 璎珞 于 2010-3-29 11:30 编辑

实在是很对不起大家,本来下午很早就到了游泳馆,结果每个道都是10个人以上,等了N久才轮到我,所以把时间耽误了,我已经是破纪录的沐浴更衣了,在高速上飙车赶回来的,请大家稍安勿躁,帖子随后就上。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5 21:11:36

本帖最后由 璎珞 于 2010-3-26 12:46 编辑

第三页:电影 爱丽丝漫游仙境

剧情简介 · · · · · ·

   距离那一次历险奇遇已经过去了十年……曾经漫游奇境的爱丽丝(米娅•华希科沃斯卡饰),今年业已19岁,她生活在一个华丽富庶的大庄园里,衣食无忧,生活奢靡,在社会风气的带动下,渐渐的成长为家庭心目中所冀望的那种贵族女子,却早已忘却自己在9岁时的那些奇妙无比的经历。时光荏苒,在家族为他举办的19岁的生日宴会上,一位富豪的儿子向他求婚,对方是哈米什•爱斯科特(利奥•比尔饰),哈米什虽然家财万贯,性格却愚笨而木讷,跟爱丽丝根本不是一路人。爱丽丝发觉到自己并不想要这样的生活,渴望改变现状的她在小白兔的带领下,爱丽丝再次步入仙境。

  这里依然是她童年来过的地方,一切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有着奇妙的黄色瞳孔的疯帽子先生(约翰尼•德普饰)率先欢迎了爱丽丝的到来,而专断凶狠的红桃皇后(海伦娜•伯翰•卡特饰饰)依然尖叫着要砍掉其他人的头,甚至连自己的妹妹白皇后(安妮•海瑟薇饰)也不放过。在双胞胎兄弟(马特•卢卡斯饰)的帮助下,爱丽丝逐渐地恢复了记忆,她将在这个童话般的奇妙世界里重新审视自己……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5 21:15:27

导演: Tim Burton
编剧: Linda Woolverton / Lewis Carroll
主演: Mia Wasikowska / Johnny Depp / Helena Bonham Carter / Anne Hathaway / Crispin Glover / Christopher Lee / Michael Sheen / Alan Rickman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作者: lui    时间: 2010-3-25 21:17:18

第三页是电影。。。。。。。。。。。。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5 21:17:33

转最有用的好评:

来自: Ezhang (www.veryawesomeworld.com)

Tim, you did it again!

带了三个人同去看3D的,问感觉如何:一个说表演做作,一个说故事太扯,一个觉得没有动画片好看。四个人都同意,这个3D的表现力 比阿凡达的水平差很多。
  
  即便如此,Tim Burtoon 却没有让我失望。首先是因为1895 年出版 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 以及 1951出品的Disney Alice in Wonderland, 都让我觉得很...“扯“。很无聊。
  
  坦白地说,很多“经典“ 都很无聊。不是么?曾经有一个美国小说家 Washington Irving 写了个叫做Sleepy Hollow 的短篇, 美国文学课上讲的大家都昏昏欲睡,直到老师拿出一张盗版的Johny Depp 主演的Sleepy Hollow, 才重新救活了课堂。
  
  Tim Burton 1999 年的片子成为我永久的收藏,尽管我的朋友都觉得表演太夸张了。 但我觉得那是幽默。
  
  现在他又以惯有的舞台美术的浓墨重彩,略微夸张的表演,还有老搭档Danny Elfman的配乐,把一个无聊的经典,“诠释“ 成了一个极具娱乐和思想价值的现代经典。对,除了好莱坞的特效,胡扯,和明星阵容以外,Tim 带来了思想价值。
  
  2010 Alice in Wonderland 从原作中提炼出来的哲学问题是经典的存在之谜:我是谁。
  
  影片开头Alice 作为一个适婚女青年,在着装上有点叛逆,却在重大选择上承受着母亲和社会的期待——嫁给权贵,选择容易的人生轨迹。按弗洛伊德的理论这里的alice 的超我(superego)已经通过经年累月的环境影响,具备指导Alice行为的权威,甚至是指导Alice 去做违背Alice的内心意愿的行为,去嫁给一个挫人。
  
  而这些外在期待和Alice 自然冲动形成了矛盾,让Alice 纠结不已,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逃之夭夭。纯粹的心理分析会认为Alice 坠入兔子洞是一种通过幻想去逃避现实的行为。在wonderland这个幻境重生的世界,Alice 却发现很熟悉,能回忆起来的细节,也有能认出自己的动物和人。
  
  本来希望逃避社会期待的Alice 这个幻想的世界 wonderland, 并没有如愿,反而掉入了 wonderland 派系斗争的漩涡正中,红色女王(原作中叫红桃女王)借助jabberwocky 巨龙的淫威,将wonderland 置于自己的任性而残暴的统治下。各种生物为了避免成为红色女王的家具,只好流窜荒野。会说话的动物们告诉 Alice 的命运已经早已被选择,她重新回到 wonderland, 就是要成为白色皇后的勇士,亲手斩杀jabberwocky。
  
  对临危救乱的请求,Alice 地回答是 “ 您认错人了!“
  
  这个故事中的梦境无疑是真实世界的倒影,Alice 依然在逃避世人对她的期待,当然如果和屠龙相比,我宁愿嫁给挫人。
  
  当然Alice 没有这样做,和大多数这个年龄的女青年一样,Alice 的选择就是不选择。
  
  Alice 的冒险在这里便从原作的灰烬之中重生,变得有意思了。毫无疑问,这个故事就是关于“我是谁,我要过什么样的人生“的选择问题。而且这是个大问题。Alice 必须在影片结束之前,做出选择——无论这个选择是什么。
  
  如果Tim Burton 只是把白红女王的对峙表达成关于正与邪的对抗,他就和一般的好莱坞导演没区别了, Tim Burton 恶作剧般的把白女王描绘成为一个无聊,虚伪,做作的厨娘。让观众也不坚定到底值不值得为她去屠龙。
  
  而这不就是现实么? 有哪个政治集团真的值得我们去牺牲性命呢?
  
  但诚恳地评价,一个自己许诺不杀生,但是鼓动别人杀生的领袖,似乎是比一个主动残害各种生物的领袖要显得仁慈一些。所以票也只能投给虚伪的白女王。
  
  但Alice 的命题不是关于政治倾向的,而是关于她个人的选择。在见到了wonderland 生灵涂炭的景象之后,Alice 对 mad hatter 的同情 诱发了自我的成长和坚定。通过深入红色女王的城堡营救Mad Hatter, 第一次面对自己的恐惧,一直到投奔白色女王的城堡(两个城堡都是disney 城堡改建成的),促使Alice 一步步的走向内心选择和外在期待的交锋。
  
  Alice 最终不得不面对一直在逃避的现实 : 当众人期盼的目光再一次落在Alice 身上的时候,巨大的精神压力下,Alice 很崩溃。
  
  如果你熟悉好莱坞的套路,就知道人物都是在很崩溃的时候发生改变的。功夫熊猫如此,阿凡达亦如此。
  
  智者毛毛虫让Alice洞彻了自己的身世——她童年时期曾经来过 wonderland,成为了这里的英雄,只不过这时候她不记得了。
  
  弗洛伊德会揭示,在我们童年时期做出的选择,因为没有受到“超我“的约束,往往来自于单纯的自然欲望,这个时期代表了我们的自由。而随着在社会中的成长,“超我“越来越强大,我们的自然欲望越来越受到约束。Alice 选择成为英雄,恰恰是内心自然的选择,是突破“超我“约束。
  
  骇客帝国中引用过Alice, 而这里 Tim Burton 让 Alice 又浮现了骇客帝国中悟出真我的一幕。“自知“ 造就了自信,Alice 并没有突然能让子弹停止,却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将jabberwocky 斩首。
  
  Alice 和毛毛虫一起经历了蜕变,她从梦境中的思想收获让现实中的她找到了方向。Alice 在众人面前 拒绝了婚约,祝福了姐姐,挖苦了权贵,还卖弄了一下底裤。
  
  如果观众认为这些公众场合的表态都不足以表现Alice的成长,那么选择加入航海时代,第一个开通与中国的贸易,足以表现Alice 大英雄的风范——让我一起希望她不是往中国兜售鸦片。
  
  
  P.S.
  这个片子因为文字上颇为古典,可能文化不足以为中国观众所接受。更多青睐现实主义的人可能因为Tim Burton 惯有的夸张风格而对它嗤之以鼻。但改编作品中如此商业的作品,不得不说Tim Burton 依然高举着美国大师们的旗帜。
  
  如果让你改编《桃花源记》,《镜花缘》你能像Tim Burton 一样具备时代精神么?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5 21:19:24

转最有用的中差评:来自: 祥瑞御兔

爱丽丝梦游仙境》:关于电影的六个变为可能的不可能

可能之一,剧本:其混搭风格可能模仿了犀利哥。女编剧将两本原著、D&D屠龙流程及迪斯尼经典桥段一勺烩,为观众献上一道五味杂陈的快餐(缩小饮料X1+增长蛋糕X1),保证您像Alice一样被抻得欲仙欲死,哭笑不得。
  
  
  可能之二,导演:Tim Burton这回要么可能妥协了,要么就是在选剧本和女主演时得了白内障。一贯的哥特风格被延续下来,但这只能为一部拥有好剧本的电影锦上添花,而不能挽回一部拥有烂剧本的电影。Johnny Depp也救不了场。(当然,对于他俩的Fans而言,剧情总是次要的。)
  
  
  可能之三,视觉效果:詹姆斯·卡梅隆可能早就去过仙境。我该说什么呢?我说服自己看的是Tim Burton的Wonderland(事实也的确如此),为什么Avatar里的潘多拉星球还是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可能之四,角色:各个角色可能都没好好读过原著(当然,在将原著进行了这样可怕的改编之后,他们的发挥余地也所剩无几了)。Alice由萝莉长成少女,但却缺乏她姐姐当年的知性美感和文青气质(见原著开篇结尾关于姐姐的部分),自身也毫无个性可言;Johnny Depp的帽匠倒是有艺术家的癫狂,剧情却偏让他成了一个因身负国耻家恨而假痴不癫的革命家;毛虫是预言祭司;兔子当然就是福根儿;最懒的睡鼠成了多动症患者;柴郡猫是汤姆·邦巴迪尔与甘道夫的混合体,神通广大却又不问世事;龙还是龙,怪鸟是戒灵;至于红桃Queen和白Queen我懒的再提……我甚至以为自己有机会看到阿斯兰……
  
  
  可能之五,结尾:Alice要经商,可能要把鸦片卖到中国来。这个结尾(包括我的暗示)可能会引起后殖民+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连篇累牍的分析与批评,但我想:Alice本身可能早就喷吐过那些烟雾了。想一想,毛毛虫抽的水袋烟怎么那么浓?她的幻境与柯勒律治(柯勒律治乃瘾君子也)《古舟子咏》及《忽必烈汗》里的奇异景象有何相似之处?弄不好这妹子以为神奇的东方会有人喜爱这种神奇的药品,结果……(历史爱好者不妨八卦一下Alice与一鸦二鸦的关系)
  
  
  可能之六,总体:如果你之前还看过电影《纳尼亚传奇》的话,你可能会认为刘易斯·卡洛尔和C.S.刘易斯是同一个人的两种说法。(这个就不解释了)
  
  
  …………………………
  
  
  爱丽丝啊爱丽丝,当萝莉长成少女,一旦失去卡洛尔蜀黍的栽培,纵然你曾有万种风情如今又与何人说?
  
  
  
  
  
  ———————————我是疯狂的分割线———————————
  
  
  
  
  
  卡洛尔的爱丽丝棋谱(在第二部《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提到)
  
  
  说明:
  下面画的是一个国际象棋的谱。它曾使我的一些读者感到迷惑不解。因此,我想最好在这里把它的走法讲一下,故事里的情节完全同这局棋的走法符合。当然,白方和红方的走棋次序可能没那么严格的表现出来。另外,故事里只是用三个王后走进城堡的情节表示“用车护王”的走法(国际象棋中的车,英文Castle,是城堡的意思——译者注)。但是读者只要把棋摆出来,照下面的说明走一走,就可以看出,第六步对白王的“将军”,第七步吃掉红方骑士(马),以及最后的将死红王,都是完全符合国际象棋规则的。
  
  故事中人物及所代表的棋子
  
  白棋
  叮当弟:车 雏菊:小卒
  独角兽:骑士 海发:小卒
  绵羊:象 牡蛎:小卒
  白后 爱丽丝:小卒
  白王 小鹿:小卒
  上年纪的人:象 牡蛎:小卒
  白骑士:骑士 海他:小卒
  叮当大:车 雏菊:小卒
  
  红棋
  矮胖子:车 雏菊:小卒
  木匠:骑士 信使:小卒
  海象:象 牡蛎:小卒
  红后 百合:小卒
  红王 玫瑰:小卒
  乌鸦:象 牡蛎:小卒
  红骑士:骑士 青蛙:小卒
  狮子:车 雏菊:小卒
  
  白方
  
  白卒(爱丽丝)先走,到第十一步胜。
  
  1.爱丽丝遇红后;1.红后到王翼车列第四格
  2.爱丽丝经后列第三格(乘火车)到后列第四格(叮当大和叮当弟);2.白后到后翼象列第四格(追披巾)
  3.爱丽丝遇白后(戴披巾);3.白后到后翼象列第五格(变成绵羊)
  4.爱丽丝到后列第五格(小铺、河流、小铺);4.白后到王翼象列第八格(放蛋在架子上)
  5.爱丽丝到后列第六格(矮胖子);5.白后到后翼象列第八格(由红骑士身边飞走)
  6.爱丽丝到后列第七格(树林);6.红骑士到王列第二格(将军)
  7.白骑士吃红骑士;7.白骑士到王翼象列第五格
  8.爱丽丝到后列第八格(加冕);8.红后到王列中心区(考核)
  9.爱丽丝升后;9.护王
  10.车护爱丽丝(宴会);10.白后到后翼车列第六格(汤)
  11.爱丽丝吃红后而胜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5 21:20:44

本帖最后由 璎珞 于 2010-3-26 12:48 编辑

关于电影原声:

刚上NME的时候发现···这部电影的原声很值得期待··有owl city··还有franz ferdinand··还有the cure 的Robert Smith··以及许多流行歌手··不过这个电影确实有点大牌堆砌的味道··不知道听起来怎么样···期待
  
  'Alice (Underground)' (Avril Lavigne)
  
  'The Poison' (The All-American Rejects)
  
  'The Technicolor Phase' (Owl City)
  
  'Her Name Is Alice' (Shinedown)
  
  'Painting Flowers' (All Time Low)
  
  'Where's My Angel' (Metro Station)
  
  'Strange' (Tokio Hotel and Kerli)
  
  'Follow Me Down' (3OH!3 featuring Neon Hitch)
  
  'Very Good Advice' (Robert Smith)
  
  'In Transit' (Mark Hoppus with Pete Wentz)
  
  'Welcome to Mystery' (Plain White T's)
  
  'Tea Party' (Kerli)
  
  'The Lobster Quadrille' (Franz Ferdinand)
  
  'Running Out of Time' (Motion City Soundtrack)
  
  'Fell Down a Hole' (Wolfmother)
  
  'White Rabbit' (Grace Potter And The Nocturnals)
  
  这张专辑将会在3月2号发行··名字叫《almost Alice》
  
  (转自NME)

璎珞PS: 我对这些音乐一概不知,只是想可能有朋友感兴趣,所以搬上来了。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5 21:57:34

本帖最后由 璎珞 于 2010-3-26 12:50 编辑

OK, 搬文工作结束。

璎珞的影评:

这是一部欢乐地成人童话,如果你喜欢比较诡异血腥,看上去不那么美好的童话的话,就像早前看到的对格林童话的新解,用弗洛伊德的角度来评断,彻底颠覆了我童年对童话的美好幻想。

推荐的原因是这部片子目前占据北美票房榜第一名,而且NZ前段时间也是铺天盖地的宣传,车站广告牌上都是那个被评论为不那么古典美丽的女主,BUT我喜欢的是那只龇牙咧嘴笑得不亦乐乎的绿眼猫咪,原谅我对猫的盲目宠爱,有些东西你永远也抗拒不了,对我而言,就是猫。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Johnny Depp,他在这种向原著致敬的片子里总是让人很惊喜的,上次是“查理的巧克力工厂”,这次换成了成年后的爱丽丝。

爱丽丝有很多的版本,第一部是1895 年出版 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据说很扯,英国1903年拍摄爱丽丝。兔子还是人装在卡通公仔里扮演的。

比较经典的版本是1933年美国拍摄的,现在看依然如梦似幻。华特迪士尼1951年再次拍摄,被评为对儿童而言恐怖的动画,想来也是,没有哪个孩子对地底的阴暗时间感兴趣吧。1988年,捷克, 西德, 瑞士 , 英国联合拍摄了一部捷克语的爱丽丝,这部开始尝试颠覆以往的童话色彩,影片逐格拍成,耐力惊人。当年铁幕管不住的创意,教人看得心花怒放。

其实2010年美国还将上映了一部根据游戏改编的爱丽丝,名为血腥爱丽丝,目前找不到详细介绍。

日本1999年夜拍摄了一部,继续发扬他们的变态精神,版本为恐怖童话六部曲:爱丽丝梦游仙境。

有意思的是,选用爱丽丝这个名字的电影多少都带有这种奇幻的,浪漫的情绪,如西班牙的“寻找爱丽丝”,法国的“甜蜜爱丽丝”,还有日本小美女苍井优演的“花与爱丽丝”。可能兔子窝里的爱丽丝形象太经典,先入为主了。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5 22:02:09

第三页是电影。。。。。。。。。。。。
lui 发表于 2010-3-25 22:17


表扬一个先,亲是俺最忠实的FANS啊,

是滴,是电影,要周末了,欢快一点。俺昨天推的文莫有人看啊。
作者: 璎珞    时间: 2010-3-25 22:18:34

好像今天太晚了,也没有人,没有关系,我本来就是孤独地做一件寂寞的事。
作者: 花天堂    时间: 2010-3-25 22:20:13

如果你真是花小三, 那麼, 會有很多人關照的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