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8987|回复: 18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 【说枪】枪下的国殇;国殇下的枪   [复制链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79.14%

UID
263985
热情
4701
人气
8105
主题
165
帖子
4660
精华
38
积分
8957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强王者 时事勋章 新时政 红人馆 10周年纪念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8 18:25:4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0222999999 于 2019-3-18 19:54 编辑

3月15日,中午接孩子放学,突然朋友给我打电话,跟我说基督城出事了,有人持枪扫射。我当时心中的两个反应是

1)枪法要收紧了;2)对事件的描述肯定是夸大其词了。

然后,随着我收到朋友发来的各种现场照片,甚至是后来的视频直播后,在痛心下只有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然后就是气得近乎发抖,口里念着各种脏话 ---- 这1天我爆的粗口比我过去2年说的脏话都要多 ...


近20年来,我一直跟身边玩枪的朋友们说,要对枪支和枪法敬畏、敬畏、敬畏。遵纪守法,与枪支违法违规行为做斗争是保卫我们来之不易的持枪权的最好方法。


我们枪友间也一直说,最怕哪天有个神经病,拿着枪去干傻事。然后所有持枪者们就都一起倒霉。

终于,这个神经病出现了。我发在朋友圈的第一句话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此次出了大篓子。禁枪说一定会再次被摆上台面,也一定会就此再掀起一场大辩论。既然辩论会来,作为一名有近20年枪龄的老人,我也希望分享一下我的观察与观点:





枪在新西兰


出了事后,我很惊讶。惊讶在于,新西兰本土的枪只文化非常健康。民风温和自律,造就了民间持枪者间自发的遵纪守法、相互监督。从历史上看,新西兰也的确极少有合法持枪者持枪犯罪的案件发生。我很难置信会有新西兰人干出这种疯狂的事情来。后来知道了原来TMD是个澳洲王八蛋干的(对不起,我又说脏话了)。这个澳洲畜生真的把新西兰坑苦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新西兰的枪支牌照,分成好几个类别。最基本的是A-CAT。A-CAT的枪证只能够购买A-CAT的枪支。此枪证申请简单,监管宽松。持证者,只需要出示自己的证件就可以随意、立刻在枪店或私人手上购买到A-CAT的枪支,而无需上报注册。


此外还有E-CAT (军用半自动步枪), B-CAT(手枪)以及 C-CAT(收藏枪支。这一级别基本可以包括如全自动的机枪之类的所有武器)。

以上的E/B/C三类枪械都被称位限制性枪支(Restricted Firearms)。申请这三类枪牌,需要申请者有更高级别的枪支存放安保措施。牌照申请也相对复杂困难。比如,需要有正当充分的申请理由,需要有相应牌照的持有人担保推荐,等。


以B-CAT手枪牌照为例。申请牌照必须要在手枪俱乐部接受6-12个月的学习与考察,然后由手枪俱乐部推荐才能申请。并且,拿到牌照后,还要保证每年最少去俱乐部12次,否则枪证会被随时吊销。B-CAT枪证下,持有人最多只能拥有12把手枪。每次购买手枪时,都需要俱乐部出具证明才能去警察局申请购枪许可。


对限制性牌照的持有人,警察会定期家访,检查安保条件,检查枪支及序列号以及相应的买卖记录。过去2年间我就被检查了4回。


限制性武器的买卖也受到警察的严格监控:如果要购买限制性枪支,买家首先要去警察局提交买枪申请。购买手枪还需要俱乐部出支持证明。然后拿着许可再去买枪并找卖家签字填表。拿到枪后,需要带着枪以及卖家签字的表格返回警察局接受校验检查,这一切手续做完后,警察这才会把这把枪从卖家名下注销,注册在买家名下。


新西兰对这类限制类枪械的管理堪称典范。从审核人到管理枪,从监控交易到检查存储,都非常严谨。在我的记忆中,新西兰就没有发生过涉及限制性枪支的恶性案件。


更重要的是,新西兰本土枪支文化非常健康。大家除了自己都非常自律外,大家对身边涉枪的违法违规现象大多不会听之仍之。我自己就曾经亲自打电话报警,让警察拷走过一个在靶场不守规矩的人。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必须要阻止一切违法违规行为,来保护我们来之不易的持枪权。包括此次大屠杀后,各枪店都主动下架了众多A-CAT半自动步枪,各个射击俱乐部也主动宣布暂时关闭,Trademe把所有半自动的枪支广告都下架了,连每年一次的枪展活动也主动宣布取消 ---- 新西兰枪支群体展现出来的责任感,正是新西兰负责任的枪支文化深入人心的结果。


但我必须承认,这一良好的枪支文化正在受到外来的腐蚀。比如有些华人朋友,可能是刚买到枪很兴奋,带着一大堆男女老少的朋友去打枪、去拍照,对各种安全规则并没有严格地放在心上。





枪法黑洞


新西兰的枪支管理虽然很好,但的确有两个黑洞

1)大量军用枪只被钻法律空子的人定为A-CAT,而现有枪法下,对A-CAT的枪支几乎没有有力监控;

2)新西兰对大容量弹夹几乎不设限制,哪怕是没有枪证的人也可以随便购买。


先讲讲什么是A-CAT。

如上介绍,A-CAT是最基本的枪支牌照。可以购买及使用A-CAT的枪支。就现在的解释来说,A-CAT枪支主要有以下硬性限制,否则就是E-CAT枪支:

1)不可有折叠或伸缩枪托                                 

2)半自动步枪,不得有可安装刺刀的功能

3)不可有独立的手柄

4)不得有消炎器(Flash Hider),但可以有枪口抑制器(Muzzle Brake)

5)不可有超过7发弹夹(如果是rimfire的步枪,限制提高到15发)


在我的眼中,除了1/2外,3/4/5这些要求都是BUG。


首先就是独立的手柄。独立手柄是几乎所有军用枪支的共同特征。这条法律的本意是,A-CAT的枪应该是这样的。




从视频和照片中可以看到,次此大屠杀的枪手使用的是安装了HERA ARMS枪托的AR15。HERA ARMS的枪托其实就是钻法律空子的产物。的确,这个枪托把手柄及枪托连接在了一起,在表述上说,已经不存独立的手柄了。于是乎,所有手持A-CAT枪牌的人都可以合法地、光明正大地买到装有这类枪托的半自动军用步枪。如下图,上下两把枪,上面是安装了HERA ARMS枪托的A-CAT,下面是有独立手柄的E-CAT。这两件枪支之间能有多大不同?





然后是消炎器 (Flash Hider) vs 枪口抑制器(Muzzle Brake)。其本意也是因为消焰器是大多军用步枪的特征。可是,把消焰器改成枪口抑制器,又能有多大区别呢?



最可笑的是关于弹夹的限制。因为,在新西兰购买弹夹是不受限制的。任何人,哪怕是没有任何枪证的人都可以去合法购买弹夹甚至弹鼓作为“收藏”。其理论是,弹夹不是武器,最多只能被当作飞镖,杀伤力连板砖都不及。可是,当这个人畜无害的弹夹与A-CAT枪支碰撞在一起了之后呢?

从视频和照片中,我看到枪手有使用30发的标准Magpul P-MAG弹夹,有40发的Magpul 长弹夹,有60发的Surefire宽弹夹,还有Magpul D-60 60发弹鼓,此外还有把两个弹夹固定在一起的coupler。所有这些设备都是随时随地无需任何枪证就可以轻易获得的,所以对所谓7发弹夹的限制,基本上就是形同虚设。


于是乎,枪手光明正大地获得了两把大杀伤力的AR-15。


雪上加霜的是,在现行枪法下,不像买卖E/B/C-CAT枪支那样,警察对A-CAT的交易几乎是不主动监管的,而只要求所有人在买卖枪支的时候自行记录信息。理论上说,这样的体制是可以回溯追责的。比如,一把编号 12345 的枪。警察可以根据记录,追查到进口商,再查到销售枪店,然后通过枪店销售记录查到这把枪卖给了谁,再通过这个买家,追查到下一个买家。。。这样一直追下去,直到追到最后一个枪主。而现实中,很有可能追着追着就断了,因为许多人并不会做或保存记录。警察能做的,也就是给没有保存好记录的人一个警告,或吊销枪证。而枪可能就永远成谜了。

就算一切记录都齐备,最多也只能从枪找人,无法从人找枪。换句话说,警察无法掌控任何人的A-CAT持枪情况。这也是为什么警察可以非常精确地告诉你新西兰有多少把限制性枪支,但对民间有多少把A-CAT枪支毫无头绪。


我们必须要承认。新西兰的枪法的确有待完善。这些问题在自律的新西兰本土枪支文化圈内本无伤大雅。可是,疯子总是会出现的。如果能够借这次的悲剧,重新审视完善一下我们的枪支管理制度,也算是亡羊补牢。





前车之鉴



现在对禁枪的呼声很高。而我们的邻居,澳洲, 这个禁枪的样板国家,肯定会被拿出来做比较。


我们先来看看澳洲的禁枪历程:在90年代前,澳洲的枪只管理相对非常宽松。而枪只暴力也一直不断。比较严重的枪支屠杀案件有:


1987年1月,被称为Kimberley Killer的德国人Joseph Schwab用Ruger Mini 14射杀5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seph_Schwab


8月,墨尔本Hoddle Street,前军官Julian Knight 用一把 .22 Ruger,一把Mossberg 散弹枪,以及一把7.62的M14半自动步枪射杀7人,伤19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ddle_Street_massacre


12月,还是墨尔本,Frank Vitkovic 一青年以一把M1 卡宾枪大开杀戒,打死8人,伤10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Queen_Street_massacre


1991年,Wade Frankum携带一把中国产SKS在Strathfield Plaza杀死7人,伤6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rathfield_massacre


砸死骆驼的最后一棵大树是1996年,4月28日,著名的Port Arthur大屠杀。Martin Bryant 以一把Colt AR15 以及L1A1 SLR 屠戮了整整35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rt_Arthur_massacre_(Australia)


Port Arthur大屠杀是澳洲自1928年以来最惨重的大屠杀。凸显了澳洲枪只管理的失败。在沸腾的民怨下,时任澳大利亚总理John Howard推动各党派达成协议,迅速通过新的枪只法律,禁止半自动步枪。


同时,澳洲出台 National Agreement on firearms。此协议禁止了自动及半自动攻击性步枪,并且制定了非常强硬的政策。同时,根据1996 "National Firearms Buyback Program" 澳洲耗资5亿澳币从私人手中购回了 660,959把枪只。


澳洲一直被誉为禁枪的典范国家。事实上,自禁枪后,澳洲的涉枪案件的确有所减少,这本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美国每10万人中,枪支相关死亡人数是11.96。而澳洲,作为禁枪国家的典范,每10万人中的枪支相关死亡人数只有1.04,仅为美国的8.7%。而枪支杀人的比率更是只有美国的3.9% (0.18 vs 4.62 / 每10万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firearm-related_death_rate


但有趣的是,纽西兰,一个枪法宽松的国家,每10万人中的枪支相关死亡人数只有1.07,与严格禁枪的澳洲几乎持平。

而枪支杀人(Homicide) 数字,澳洲是每10万人0.18,新西兰是每10万人0.11。这个数字不及澳洲的2/3,只有美国的1/42。换句话说,世界禁枪典范国家澳大利亚,每10万人中枪支杀人人数比枪法宽松有黑洞的新西兰还要高出64%!!由此可见,关键的问题真不在枪上,而是在人。由此更可见新西兰本土枪支文化的健康。






亡羊补牢



国殇之后,禁枪呼声大起。在谈禁枪前,我们就必须要谈谈一个文明的法制社会下的其中两个重要基石

----   1)自由;2)物权。


首先说“自由” ---- 有朋友会说,不管怎么说,禁枪肯定会更安全。且对比利弊,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的确,我必须承认,禁枪的好处显而易见,而对社会照成的坏处,除了会让拥枪者们感到失望外,几乎没有什么坏处。

事实上,世界上的任何事务,如果禁了,都只会对该事物的爱好及参与者产生影响。

比如,有人放狗咬死了人,那我们是否应该要禁狗?禁狗,只会让爱狗人士痛心。但,对于不养狗或不喜欢狗的人来说毫无影响,百利而无一害。同样,禁枪除了让爱枪人士伤心外,对社会几乎也没有多少负面影响。

可是,今天如果我们以公共利益为名禁枪,明天也就可以以公共利益为名禁别的任何事务 ---- 为了消灭醉汉禁酒吧,为了防止溺水而封闭海滩,为了交通安全禁自行车,为了避免爆炸禁煤气罐。此例一开,其对“自由”的危害深远。


有人又会说,自由也是相对的。我们要禁毒,总不能说禁毒侵犯了毒品自由吧?

毒品的危害是必然的,而枪支的危害是可避免的、是偶发的、是人为的。我们常说“枪不杀人,人杀人”就是这个道理。枪支,跟刀具、煤气罐、汽车一样,是一种工具,本身无罪,而罪在使用的人身上。如同我们不会因为911的发生而禁飞机一样。


再说“物权” ---- “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物权制度被认为是西方社会制度的基础。枪支,作为私人财产,在物权法下,任何一届政府,都不可能去没收他人合法购买的枪支。


澳洲20年前花费了5亿澳币购回了60余万支枪。20年后的新西兰如果想仿效,面对全国近200万支枪,开销很可能超过20亿,对这个国家的财政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


我不认为禁枪是正确的亡羊补牢,而更像是亡羊杀羊 ---- 禁枪的逻辑是,把羊都杀了,那就不会再亡羊了。把枪都禁了,就不会再有涉枪的案件了。


可问题是,枪真的是罪魁祸首吗?


根据枪手的自述,他为此次袭击筹备了2年。整整2年的时间,纵使在禁枪的国家,估计也足够让枪手去买到黑市的非法枪支了。据说枪手还在车内安装有自制的汽油炸弹,难道我们还要去禁汽油?禁汽车?


一个一心想要屠杀的人,纵使他没有枪,用2年的时间筹备,他也会用一切可以获得的工具来实现目标 --- 煤气/汽油炸弹,大面积投毒,汽车冲撞,哪一样都可以照成巨大伤亡,何必要独独把罪过怪到枪的身上?难道只要禁了枪,这个屠夫就会立地成佛了?如果我们真的要把矛头对准了枪支,那就真的是找错了方向和目标。


更何况,新西兰的自然和农业环境注定了不可能全面禁枪。不像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新西兰没有猛兽,许多动物没有天敌。打猎几乎是最有效的控制自然生态平衡的工具。

其次,新西兰有24万合法持枪者。枪支是这个国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何况,新西兰本土枪支文化非常良好健康。如果因为一个澳洲疯子而禁枪,而陪葬新西兰24万人的合法拥枪权,那就是这个疯子的胜利。


枪不能禁,但必须要管!


如文章开头所述。新西兰的枪法的确有漏洞,且监管力度不够。这种漏洞在拥有健康枪支文化的新西兰本不是什么大事情,奈何一个澳洲来的疯子如同一条毒蛇般破坏了这个国家原本的平静与平衡。


我反对禁枪,但,我认为枪法必须要改。我个人的建议是:

1)所有事实上的军用步枪都必须被注册为E-CAT。

2)只有限制性牌照持有人才可以购买大容量弹夹。

3)所有限制性枪支的买卖申请不再免费,而需要缴纳过户费,用以支付巨大的管理成本。

4)海外及暂住人士都只能申请临时枪证。在临时枪证下,允许他们使用枪支(比如参加新西兰的打猎旅游项目),但不允许购买枪支。

5)加强对枪证申请者(包括A-CAT)的背景审查。如果一个人有激进思想,你总能找得到蛛丝马迹。

8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79.14%

UID
263985
热情
4701
人气
8105
主题
165
帖子
4660
精华
38
积分
8957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强王者 时事勋章 新时政 红人馆 10周年纪念

181#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6-19 15:19:1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去年我就立帖为证,苦口婆心,但没人理解。

很不幸,禁枪后的一年,就有警察因枪殉职。

加强枪法,我支持;甚至禁枪,我也不反对。但我反对的是,鲁莽地、大跃进地禁枪。

这样的结果,只会增加市面上流通的黑枪,增加枪之案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升级  72.6%

UID
289492
热情
391
人气
915
主题
20
帖子
384
精华
1
积分
863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1-7-6

新时政

18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6-18 15:08:2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现在允许折叠枪托和独立手柄了。。
弹夹依然可以通过套件连接,
市场上有了快速拉栓的非半自动栓动步枪,依然可以保持快速长时间输出
加上杠杆式本来就快,只是杠杆上弹慢,

感谢你的解释,不然我不明白许多枪上独立手柄上一根细塑料棒连接到枪托的意义,原来是破除 “独立手柄” 的限制。
我也就明白了,一个老洋人看着我折叠枪托装全息瞄镜的枪,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跟我说别人都不敢这样。但折叠枪托,万一用来守家是有点意义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升级  79.8%

UID
360465
热情
467
人气
1045
主题
35
帖子
238
精华
0
积分
899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3-5-17
17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2-23 21:12:0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0222999999 发表于 2020-2-22 09:17
没有数据,我说了是“估计”。
我个人比较关注枪支有关的案件。因为一旦发生,就肯定会对枪法有不好的影 ...

谢谢!
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79.14%

UID
263985
热情
4701
人气
8105
主题
165
帖子
4660
精华
38
积分
8957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强王者 时事勋章 新时政 红人馆 10周年纪念

17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2-22 09:21:3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aprilrock 发表于 2020-2-20 13:18
另,再请教一下,过去一年申请A-CAT牌照的人数比往年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申请手续变化大吗?谢谢! ...

这个数据我没有。不知道有多少人申请。手续的变化我也没有看到。
其实,这个才是关键。改革之重,就是应该加强枪证的审查。警察推卸责任,把罪过推给枪支,是错误的。
基督城屠夫,一个外国游客,来了新西兰才几个星期,连担保人都是没有见过面的网友,就被批了持枪证。这不是开玩笑是什么?这种人,就算是禁半自动步枪了,他也可以用散弹枪来杀人。
应该改革和检讨的,偏偏就是枪证审核制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79.14%

UID
263985
热情
4701
人气
8105
主题
165
帖子
4660
精华
38
积分
8957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强王者 时事勋章 新时政 红人馆 10周年纪念

17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2-22 09:17:4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aprilrock 发表于 2020-2-20 13:14
过去12个月发生的枪支案件估计比之前10年发生的加在一起都要多

请问这个数据是哪里的,能给个链接吗? ...

没有数据,我说了是“估计”。
我个人比较关注枪支有关的案件。因为一旦发生,就肯定会对枪法有不好的影响。我一直内心祈祷不要有什么枪支相关案件。我拿枪牌很快也有20年了。过往,一年能出一单涉枪案件就是大新闻,了不得了。可自禁枪开始到现在,出了多少起?可以搜一搜。我印象当中,有十多起了吧?我相信未来只会越来越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升级  79.8%

UID
360465
热情
467
人气
1045
主题
35
帖子
238
精华
0
积分
899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3-5-17
17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2-20 13:18:2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0222999999 发表于 2020-2-19 22:35
很不幸,没有更好。过去12个月发生的枪支案件估计比之前10年发生的加在一起都要多。这是意料中的事情。禁 ...

另,再请教一下,过去一年申请A-CAT牌照的人数比往年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申请手续变化大吗?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升级  79.8%

UID
360465
热情
467
人气
1045
主题
35
帖子
238
精华
0
积分
899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3-5-17
17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2-20 13:14:1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0222999999 发表于 2020-2-19 22:35
很不幸,没有更好。过去12个月发生的枪支案件估计比之前10年发生的加在一起都要多。这是意料中的事情。禁 ...

过去12个月发生的枪支案件估计比之前10年发生的加在一起都要多

请问这个数据是哪里的,能给个链接吗?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174#分享本帖地址
匿名  发表于 2020-2-20 09:19:54 微信分享
上交的大多是良民.

Bad guy不用担心良民手里有硬家伙,最多有5发的shutgun或者只能打兔子的.22或者射速极低的拴动步枪。 坏人可以放心地做恶了,他们可以用半/全自动 的AR或者AK。

有钱,没政治影响力,没武装的华人简直就是肥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79.14%

UID
263985
热情
4701
人气
8105
主题
165
帖子
4660
精华
38
积分
8957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强王者 时事勋章 新时政 红人馆 10周年纪念

17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2-19 22:35:2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LAZIE 发表于 2020-2-18 08:54
禁槍 快一年了 治安 有越來越好嗎

很不幸,没有更好。过去12个月发生的枪支案件估计比之前10年发生的加在一起都要多。这是意料中的事情。禁枪我不反对,但,这种作秀的禁枪方式我非常反对。有点儿为了绿化,把山头刷绿漆一样可笑。嗨。。。。。。

使用道具 举报

LAZIE 心中有爱  天维论坛20周年认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0%

UID
11432
热情
35988
人气
38712
主题
499
帖子
78707
精华
8
积分
7738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3-8-31

至尊荣耀 最强王者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畅游勋章 新时政 灌水勋章 猪猪勋章 懒人勋章 元老勋章 财富勋章 10周年纪念 危险人物

172#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2-18 08:54:0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禁槍 快一年了 治安 有越來越好嗎
Harley Davidson life style  FTP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171#分享本帖地址
匿名  发表于 2019-3-25 22:17:18 微信分享
作者都已经看到严格禁枪的澳大利亚比宽松持枪的新西兰的枪支犯罪要高, 依然支持在新西兰实行澳大利亚式的更严格的禁控法律, 楼主你确定自己不是高级黑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79.14%

UID
263985
热情
4701
人气
8105
主题
165
帖子
4660
精华
38
积分
8957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强王者 时事勋章 新时政 红人馆 10周年纪念

17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9-3-22 13:39:3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微苦蓝山 发表于 2019-3-22 10:06
是的,你说的这些都是有道理的
但首先从立法上修改,这是第一步
然后是加强稽查,这是第二步

乐见其成。
国家资源有限,警力也有限,我更希望可以把资源放到刀刃上。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169#分享本帖地址
匿名  发表于 2019-3-22 11:45:20 微信分享
微苦蓝山 发表于 2019-3-22 10:06
是的,你说的这些都是有道理的
但首先从立法上修改,这是第一步
然后是加强稽查,这是第二步


还和楼主浪费时间干啥 他只觉得他有理  越回复他他越兴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51.73%

UID
40532
热情
24268
人气
28135
主题
66
帖子
7974
精华
0
积分
30345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6-16

新时政 元老勋章 10周年纪念

16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9-3-22 10:06:0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22 09:49
我跟你心平气和地分析分析这个事情。

比如禁止象牙。我们不能说今天禁止了,明天就要求全国人们把自己的 ...

是的,你说的这些都是有道理的
但首先从立法上修改,这是第一步
然后是加强稽查,这是第二步
最后是惩罚违法者,这是第三步
任何禁止性行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当然你觉得新西兰警力有限,怀疑他们做不到,这点其实我也怀疑,但不能因此否定做这件事是错的。
何况我认为在这次事件的刺激下,查枪力度会非常大,也不能用平时的眼光来看
澳洲在控枪一开始,像你这样的质疑比比皆是,但事实上澳洲控枪是基本成功的
但极端情况下,不愿意放弃的,这种情况在哪里都会有,哪里都难查,大家也知道这才是最大风险所在。
但总不见得因为难查就不查
你那禁毒的例子来说,很好啊。
很多大毒枭根本查不到,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真正让毒品消失,天朝这么强的行政力都做不到。
难道就不禁毒了?
不是一样还得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79.14%

UID
263985
热情
4701
人气
8105
主题
165
帖子
4660
精华
38
积分
8957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强王者 时事勋章 新时政 红人馆 10周年纪念

16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9-3-22 09:49:29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微苦蓝山 发表于 2019-3-22 09:25
不能因为难就不做吧,对不对

我跟你心平气和地分析分析这个事情。

比如禁止象牙。我们不能说今天禁止了,明天就要求全国人们把自己的象牙制品都交出来,或者5块一斤强行买回来。毕竟这些都是别人合法购买的。如果禁象牙,可以三步来:1)禁止猎取;2)自愿上缴;3)取缔交易。

禁枪的难度,不亚于禁毒。尤其当这些枪支是合法购买的财产,许多人并不会甘心上缴上去。

回购计划是好的,其面临的对象有三种:
1)支持回购的。这些人认同禁枪计划,自愿上缴枪支。而实际上,这部分人,就算不上交枪支,本来对社会也不会是威胁;
2)无奈之下愿意放弃枪支,但会寻求政府补偿。这个如同政府可以因为公共利益修路,但不能以白菜价强行拆迁一样。毕竟这些枪支是合法的私人财产。可以预见会有大量的起诉,这会是政府要面临的司法与财政风险;
3)不愿意放弃枪支的。这部分人其实是很难排查的。因为只要不报,没有人知道谁有什么。禁这部分人的枪比全面禁毒还要困难。而这部分人才是最大的潜在社会风险所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51.73%

UID
40532
热情
24268
人气
28135
主题
66
帖子
7974
精华
0
积分
30345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6-16

新时政 元老勋章 10周年纪念

16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9-3-22 09:25:2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21 18:43
真不行。。。

政府的资源有限,那就要把资源用到刀刃上。要管枪,很好,可现在网撒得太大,我怕政府搞不 ...

不能因为难就不做吧,对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57.75%

UID
170718
热情
16407
人气
21388
主题
435
帖子
24365
精华
35
积分
3155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1-30

2019-2020年度金ID

16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9-3-21 20:13:5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21 20:07
上万一把的比比皆是。。。

看到这个

Herald消息称,新西兰境内约有1.5万支半自动武器。倘若政府逐一回收,赔偿金额大概为1~2亿纽币。

中文先驱报采访的华人名叫crown,是你们圈子里的吧?
所有的伟大事件,都起源于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人生充满了感叹号和省略号..........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79.14%

UID
263985
热情
4701
人气
8105
主题
165
帖子
4660
精华
38
积分
8957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强王者 时事勋章 新时政 红人馆 10周年纪念

164#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9-3-21 20:07:3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9-3-21 20:03
大概多少把,平均多少钱啊

20万把,每把1000元——就是2亿

上万一把的比比皆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57.75%

UID
170718
热情
16407
人气
21388
主题
435
帖子
24365
精华
35
积分
3155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1-30

2019-2020年度金ID

16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9-3-21 20:03: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21 18:43
真不行。。。

政府的资源有限,那就要把资源用到刀刃上。要管枪,很好,可现在网撒得太大,我怕政府搞不 ...

大概多少把,平均多少钱啊

20万把,每把1000元——就是2亿

估计算上折旧了哈哈

所有的伟大事件,都起源于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人生充满了感叹号和省略号..........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79.14%

UID
263985
热情
4701
人气
8105
主题
165
帖子
4660
精华
38
积分
8957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强王者 时事勋章 新时政 红人馆 10周年纪念

162#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9-3-21 18:57:5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匿名者 发表于 2019-3-21 18:48
感觉zf现在就是不断的吹泡泡, 忽悠着一群不懂的人

我正在写一篇新的文章来分析解释这个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161#分享本帖地址
匿名  发表于 2019-3-21 18:48:46 微信分享
感觉zf现在就是不断的吹泡泡, 忽悠着一群不懂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79.14%

UID
263985
热情
4701
人气
8105
主题
165
帖子
4660
精华
38
积分
8957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强王者 时事勋章 新时政 红人馆 10周年纪念

16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9-3-21 18:43:2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微苦蓝山 发表于 2019-3-21 18:16
1-2亿,这是今天公布的数字
当然,如果你相信政府说的的话

真不行。。。

政府的资源有限,那就要把资源用到刀刃上。要管枪,很好,可现在网撒得太大,我怕政府搞不定。

---- 1-2亿,只够收缴最容易收缴的那部分枪支,估计也就占总量的20%左右的自愿上缴的那部分。而我们都知道,最危险的枪,就是那最难收缴的10%。怎么收?怎么缴?? 政府想过没有?

政策是好的,我是支持的。但真的很难很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51.73%

UID
40532
热情
24268
人气
28135
主题
66
帖子
7974
精华
0
积分
30345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6-16

新时政 元老勋章 10周年纪念

15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9-3-21 18:17:1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michaelqiu 发表于 2019-3-21 18:08
根本没提手枪

是的,没有手枪,我理解错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95.3%

UID
165605
热情
11756
人气
14767
主题
106
帖子
2796
精华
2
积分
14765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8-12-17

10周年纪念

15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9-3-21 18:16:2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一把半自动就几千,5000万?安慰剂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51.73%

UID
40532
热情
24268
人气
28135
主题
66
帖子
7974
精华
0
积分
30345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6-16

新时政 元老勋章 10周年纪念

15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9-3-21 18:16:0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21 18:12
真不可能5000万。如果只花5000万回购,那就是作秀。5000万只会买回自愿上缴的人的枪。

我认为,光普查的 ...

1-2亿,这是今天公布的数字
当然,如果你相信政府说的的话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79.14%

UID
263985
热情
4701
人气
8105
主题
165
帖子
4660
精华
38
积分
8957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强王者 时事勋章 新时政 红人馆 10周年纪念

15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9-3-21 18:12:2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匿名者 发表于 2019-3-21 18:00
政府可能进行枪支回购 预计支出5000万纽币

https://www.stuff.co.nz/national/christchurch-shooting/1114 ...

真不可能5000万。如果只花5000万回购,那就是作秀。5000万只会买回自愿上缴的人的枪。

我认为,光普查的费用估计就要上千万。

要全面回购半自动枪支,开销很可能会在10亿左右。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42%

UID
13301
热情
13370
人气
14807
主题
26
帖子
2121
精华
2
积分
15221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4-1-10
15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9-3-21 18:08: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微苦蓝山 发表于 2019-3-21 18:05
半自动手枪也被禁了
但放了.22口径的
如果你支持挺好啊,那我们没啥分歧 ...

根本没提手枪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51.73%

UID
40532
热情
24268
人气
28135
主题
66
帖子
7974
精华
0
积分
30345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6-16

新时政 元老勋章 10周年纪念

154#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9-3-21 18:05:22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0222999999 发表于 2019-3-21 16:20
按照我的理解,结合你发的这个Q&A,我是支持的

里面也说了,  Address a number of other issues releva ...

半自动手枪也被禁了
但放了.22口径的
如果你支持挺好啊,那我们没啥分歧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153#分享本帖地址
匿名  发表于 2019-3-21 18:00:40 微信分享
政府可能进行枪支回购 预计支出5000万纽币

https://www.stuff.co.nz/national/christchurch-shooting/111440490/what-is-likely-to-change-with-gun-law-reform-after-christchurch-mosque-shooting

------------------------

呵呵 不知道楼主怎么看? 你前面说到政府回购枪支金额可不是5000万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3, 2025-2-9 22:07 , Processed in 2.0251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