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rise 于 2016-2-5 00:01 编辑
有兴趣就看看吧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204/14208872_0.shtml
节选几段
美国时间周二,中国的周三,美国财长杰克•卢又打来了越洋电话,本来接电话的人或许应该是刘鹤先生,但是他在井冈山,而距离上一次他们的通话不过十六天时间。根据美方公布的通话内容,杰克•卢和汪洋先生探讨的话题其实和上一次与刘鹤的通话并没有什么区别,除保留了朝鲜问题、增加了本月27日的中国G20话题。十六天时间两个电话的核心主题:人民币的定价政策和汇率管理。财长杰克•卢先生在电话中反复重申和强调:“中国不能通过汇率竞争性贬值来促进出口,中国应该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促进消费”。而中国的两位财经高官,除了介绍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和结构改革的目标之外,还顺便谈了谈中美投资协定,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表态则是如出一辙,“中国有能力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 我们的麻烦怎么成了全球的焦虑 2.1 我们的麻烦—汇率动荡引发国内金融冲击 今年1月以来,令中国金融市场最恐慌的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动荡和资本流出的预期,各种市场情绪与传言扑面:对冲基金做空、中国央妈失守、中国外储耗尽、国内资本外逃……看空人民币成为市场中一致的预期。而中国政府一再宣誓捍卫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决心,但是人民币汇率失控的风险却几乎形成。在这场“汇率保卫战”中,中国政府的经济掌控能力和政策权威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作为汇率政策执行的中国央行在节奏上、战术上、策略上也受到了广泛的诟病,国内社会对于人民币的信心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看到了外储的下降、资本的流出、香港的冲击、金融市场的暴跌,还有由此引起的恐慌情绪的蔓延。所有这一切,按说都是中国自己的麻烦。而追溯这场变故的开端就是:由中国央行自我主导的8.11汇改。 2.2 国际的忧虑—汇率改革引发货币贬值预期 8.11汇改,人民币中间价当日一次性贬值近3%。而中国央行也作出了此次汇率改革最核心的政策宣誓:放弃以美元为锚的人民币定价策略,转向以篮子货币为锚的“CFETS”汇率定价机制,并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全球金融市场为之震动:在美联储加息预期所引发的美元指数走高的背景下,全球货币贬值、商品跌价,人民币此时与美元的脱钩,无疑是加入了全球主要货币贬值的大潮。即使是在今年1月情况最危急的时候,我们观察到,中国央行依然毫不松口“CFETS”的货币定价原则。 毫无疑问,市场的解读一定程度上是对的,按照汇改后“CFETS”的定价规则,如果美联储执意加息引发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势必贬值。但是中国财经高官们所宣示的:“中国有能力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也没有错,关键是对“合理均衡水平”以及“基本稳定”这两个词语的相对定义与量化标准。那么什么是“合理均衡水平”?对照原有的人民币-美元定价系统是贬5%还是贬10%,抑或更多?什么又是“基本稳定”?是正负5%的幅度还是正负10%的幅度?而这两个人民币定价最重要的量化标准,只跟两个指标有关,就是构成“CFETS”框架的货币篮子具体组成,以及权重分配。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个货币篮子的详细说明市场中尚不得而知,各国政府以及全球市场都不知道中国央行将会把人民币汇率带向何处。 如果美联储执意加息,那么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贬值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贬值的幅度与速度不但和中国大妈们的投资取向密切相关,同时更有可能引起全球经济结构、货币流动、国别竞争、贸易份额、大宗价格等等一系列的变化,甚至会引起某些国家金融市场的重大动荡。有些国家会受损,有些国家会受益,特别是全球处于风险时刻,惊弓确实可以伤鸟。
14年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收缩,美国实体经济的利润开始负增长,完全承受不起加息的压力:“美国经济在恢复,GDP在增加,税后利润占GDP的比重近两年却在下降,这是为什么?看一看美国收入法GDP(又称国民总收入)增量的构成就知道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的六个季度中,美国的GDP增长了9557亿美元,其中光劳动者报酬和固定资产折旧就占了将近75%,企业利润减少了47亿美元。如果看今年的情况,就更严重,今年上半年,美国的收入法GDP增长了1451亿美元,其中劳动者报酬的增长占了85.5%,固定资本折旧的增长占13.5%,光这两项就占了99%;企业利润减少了755亿美元,占收入法GDP增量的-52%。鉴于美国经济“虚胖”程度严重,加息可能会导致一批企业经营困难破产倒闭,相应的债务就会成为坏账,引发金融动荡,所以即便加息,过程也可能反反复复,甚至有可能中途夭折,恢复零利率政策。(引自《美联储加息空间几乎不存在》)”。
中美经济博弈还在继续,而这种博弈从更深层次上看,是两种货币属性的自然竞争。作为全球金融与贸易货币的美元,需要发达的虚拟金融市场以及广泛的大宗计价来完成美元扩张的承载和美元权力的兑现,但是如果全球贸易萎缩、金融市场规模萎缩,都会导致现有全球存量美元处于“无池沉淀”的状态。如果现有的流通美元需求萎缩,造成美元的冗余,那么对于美国政府和联储来说,这将是一笔需要兑现的巨大债务,这将是美国的一场梦魇。而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扩大人民币在全球的流通规模和使用功能,作为全球最大产能国的货币,至少会在贸易领域对美元构成强大的挤出,而以商品为背书的人民币相对于以金融和知识产权为背书美元来说,在全球经济萎缩期间更具有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