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amboo 于 2011-10-6 21:53 编辑
taoziyu 发表于 2011-10-5 22:24 
请教楼主在这边的幼儿园里如果宝宝很用力的敲玩具(不是正常的玩法)老师看见的话会制止吗?如果两个宝宝抢 ...
如果是不正常的玩玩具(存在伤到自己和其他孩子的可能性),我们肯定要制止的。一般,我们是先蹲下,用严肃的语气(但不是训斥)制止他的行为,然后对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格的孩子采取不同方式的教育。比如,一岁到两岁,我们就会说“Stop please”。接着,给孩子示意应该怎样玩。如果孩子听不懂,我们为了避免危险的发生通常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带孩子去玩别的玩具或是读书再者就是给他一个可以怎么敲都不伤害自己的玩具。千万不可以直接从孩子手里拿走玩具,尽量想各种办法让孩子自己给你玩具。两岁-五岁的孩子已经有了更多的辨别能力和独立性,我们会让制止先,然后通过提问,讲道理和举例子来让他们思考自己的做法对不对。这点非常重要。人进行思考和理解后,正确的思想才会在头脑里生根发芽。教育的过程就是这样,很隐性很抽象。它不是食品,药品和补品那样的直观,可摸可碰,但是疗效却相当了得。我经常发现,当用这种方法来说服孩子的时候,尤其是在重复使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孩子的眼睛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从疑惑到半知半解再到心领神会。
还有,像我前面所说的,不同的性格的孩子需要老师用不同的教育的方法。比方说,有的孩子性子急,我们就不能长篇大论的讲道理了。他们会不耐烦地跑走。此时,可能要像对待一两岁的孩子那样,先抓住他的注意力,让他可以坐下和我们玩。其实,此时危险已经不存在了。然后,根据他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可编些小故事让他接受正确的思想。
对于抢玩具的事情,我们一样会用前面的方法来制止他们。接下来,我们会告诉那个先动手的一方不应该动手抢玩具的原因。再者开始解决问题,抢方被告知“好多一样的玩具在你旁边。你有很多选择。”如果,他非要和对方一样的玩具。我们会根据当时环境来决定如何处理。如果玩具太少,孩子太多,就增加玩具数量,转移抢方的注意力。反之,我们会告诉他两个选择“要么玩其他玩具,要么等待对方结束了再玩?”无论他选那个,都是对他形成一个“耐心等待和按次序做事”的品行有着很大帮助。对另外一方,我们会告诉他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比方,对抢东西大声说“不”,表现自己的愤怒的表情或请老师帮忙。最后,我们请双方走到一起,让抢方给被抢方以不同形式的道歉。
我们幼儿园会培养他自己吃饭的好习惯。但是,不是一来就强迫自己吃(如用“不给喂饭”的方法简直是天地难容)。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我们的始终都奉行的准则。所以,在过渡期,我们会喂孩子吃饭,不会让她饿着。请你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