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vickyzhao328 于 2017-6-23 16:35 编辑
这周去参加了奥克兰本地的教师职业发展工作坊!在北京时也喜欢这种同行聚会,好不容易到了新西兰,更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啦!
这次的工作坊是瑞吉欧理念下的分享。我来到新西兰后,发现瑞吉欧和蒙台梭利两大理念差不多各占半壁江山。因为现在在一所瑞吉欧理念的幼儿园里工作(如果想了解什么是瑞吉欧教育,请戳此文 新西兰幼儿园里的瑞吉欧教育 ),所以当然要报名学习一下啦!
这次工作坊是这样一个组织举办的: Reggio Emilia Aotearoa New Zealand (REANZ) http://www.reanz.org/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JlMjcGO4NGYPEYugHPzkEQf70NF31PJicYpiaRSgQ0WsxUpMjDqAgW6BLkJMNk3SClibvhn3OLYVPUibiblaz7X4bfg/0?wx_fmt=png)
恰巧发现一个工作坊就在这个月, 主题是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JlMjcGO4NGYPEYugHPzkEQf70NF31PJicDpz6ib58PbC6wAuk0j7j1hC56RtXHvmJoIib1HbuibRiadMQSon4M7lncA/0?wx_fmt=png)
在早期教育中,材料在教学中的确占有非常很重要的位置。借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来说,0到5岁的小朋友们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非常依赖实体事物来感知和了解这个世界。
因此教学材料的选择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与之相关联的如何有效地使用材料对于教育者来说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和思考的问题。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Chic4f4t6Q6wKB3EsL8x2UfoNJVy4vCxDtyrS9P8uCeDxSJxdbkjBkRKkADZXXDDfLl4a7ubFdSgt6zPLAcuxRQ/0?wx_fmt=gif)
我在瑞吉欧的教室中已经见过不少材料,这个主题正好符合我的兴趣点,于是立刻报名参加。
新西兰这边因为地小人少,所以往往活动规模也要比国内的小上好几圈。我本以为工作坊就是在小小的一个教室里大家围成一圈来分享下,结果到了奥克兰大学的Kohia Centre发现,会议大厅里竟然满满的人...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MjcGO4NGYPEYugHPzkEQf70NF31PJicNA7ufLyXcicpHiaruHRGUFkTz1EtImyibNTTY0MkEvB4FW2FhROnwZicew/0?wx_fmt=jpeg)
大家正在四处走动完成活动任务
很多人都穿着工作服,应该是下班了直接来学习;而且看的出,不少都是幼儿园派来参加培训的。这个阵势是我没预料到,隐隐觉得这个工作坊是来对了。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Chic4f4t6Q6wKB3EsL8x2UfoNJVy4vCxDtyrS9P8uCeDxSJxdbkjBkRKkADZXXDDfLl4a7ubFdSgt6zPLAcuxRQ/0?wx_fmt=gif)
整个工作坊两个半小时,两位来自澳洲的老教师带领大家通过活动和讨论给予大家在教学中如何应用材料的启发。
两个半小时的研讨的话题不少,这里来说说让印象深刻和启发比较大的内容。
学术性
自己离开写paper的校园环境已经快三年了,所以当晚坐在奥克兰大学里看着两位老教师引用学术文章、书籍章节、哲学观点来进行讨论引入和铺垫,突然有种自己仍是学生,正在大学上晚课的感觉,心里莫名的感动...怀念学校生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我没有想到职业培训的内容也会从学术文献出发。这真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理论不是架空无意义的,而是实践的指南针啊(读博士的同学们快好好搞研究)!
参加完工作坊,对下面三个内容印象最为深刻:
Striated & Smooth Space 这两个词是在法国Deleuze and Guattari两位学者的著作里被提出和讨论的。他们将空间划分为两类:一种是线性的、有秩序、有层次的空间,例如城市;另外一种是非线性的、无拘束、开放式的空间,例如沙漠。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MjcGO4NGYPEYugHPzkEQf70NF31PJicOQ9K5luoJtPkZhbawul6w5MmYZ6dFU6j8uOlbnrBc65HTGUkUaaBtQ/0?wx_fmt=jpeg) 借用到学习过程中,我们在处理一个熟悉的信息时,就像是走在城市的道路上,一切都井井有条;当我们学习一个全新的事物时,可能无所适从,就像在沙漠中难以辨别方向。
提出这两个概念是想希望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多多提供smooth space,因为这是产生新理解新认识的途径:由毫无头绪到慢慢找到思路,逐渐建起脑中的城市(和皮亚杰提出的“图式”概念异曲同工)。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pK5qNhZJFayJu8Y0Gt0RcF0l6y2pibSibOSWnQTsQlicUllPCwt2UT9yX4WwibFcNictZBhzpw8NV9BupHZFHTiaOEmw/0?wx_fmt=gif)
工作坊过程中老师带着大家做了一个小游戏,它让我对这个概念有了更直接的理解。
游戏非常简单,三个人一组,每个人准备一种物品(我们用的都是给小朋友的教学材料),但要对同组的人保密。三个人每个人轮流当探索者——闭上眼睛,只用手来感知材料,并叙述自己脑中的想法。另外两个人一人记录下探索者的描述,一人记录探索者的肢体语言和表情。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pK5qNhZJFayJu8Y0Gt0RcF0l6y2pibSibOSWnQTsQlicUllPCwt2UT9yX4WwibFcNictZBhzpw8NV9BupHZFHTiaOEmw/0?wx_fmt=gif)
我当时闭着眼睛探索的时候,最开始的确感到很困惑没头绪,因为拿在手里的是软绵绵的一小坨。后来捏了捏,揉了揉,觉得是个球状,于是脑中灵光一现,出现了这样的一种东西: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MjcGO4NGYPEYugHPzkEQf70NF31PJicj85XBDUsIDdibCKNM5q9V7dnRIRkvXzFicmLMtTqBHAIbsSBhiaviacKrg/0?wx_fmt=jpeg)
这种叫pom pom的小球在瑞吉欧教室中是必备的教学材料,于是我认定了手里的物件就是它了。但我睁开眼睛的时候,手中的却是: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MjcGO4NGYPEYugHPzkEQf70NF31PJicYYynwoan7mT0xeBE0TQT3hRphSUBfAzoAH05qhvCeQ2r2W4NPWmSFQ/0?wx_fmt=jpeg)
棉花球!
这个经历让我对老师做的一段总结很有共鸣:我们经常会不自主的做“预测”,而这种有时会阻碍我们了解事物真正的模样。一旦有了“预测”,探索也就停止了,新的认知理解也就暂停了。
就像我在探索棉花球的过程中,因为过早的做了预测,认定是pom pom小球,导致没有尝试其他的探索方式。例如如果稍微撕扯一下,就可以发现手中的这个小球是松散的,从而能排除pom pom的可能性。但我当时头脑中的画面就是手中有一个彩色的pom pom,已经没法想到“撕扯”这样的探索方式了。
总结下这部分,学习就是将“沙漠建设为城市”的过程,想要有更深刻的学习体验,请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在“沙漠”中多做一些探索,尝试一些新方式,建立一些新连接。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pK5qNhZJFayJu8Y0Gt0RcF0l6y2pibSibOSWnQTsQlicUllPCwt2UT9yX4WwibFcNictZBhzpw8NV9BupHZFHTiaOEmw/0?wx_fmt=gif)
另外一个小游戏是让大家将手上的材料一件一件摆在桌子上,每一件材料都需要和已经摆在桌子上的材料有一定的联系(例如某种共性)。这个活动其实有点像分类游戏,重点在设置不同的分类原则来将物体归类。本质也是将“沙漠变成城市”的过程(看似毫无关联的一堆材料变得有序有意义起来)。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MjcGO4NGYPEYugHPzkEQf70NF31PJicw6zfVgsVqTKWwBe8LbTbp5Rn24pkia9ROxJGxJaQhQ8KO3gbZOgWfdQ/0?wx_fmt=jpe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MjcGO4NGYPEYugHPzkEQf70NF31PJiceEPablh31tgRwmp3G8Q49hTTg2mZTKaPpOddBVQXrv6hDeN8CF7iajA/0?wx_fmt=jpeg)
其他小组好看的关联
Pleasurable 在工作坊最开始,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选出一种教学材料与小组分享下选择它的原因,然后每个小组找出本组大多数人都提到的原因,再和所有人分享。
下图就是大家提到的原因,不难发现,很多原因都带着快乐的、正面的情绪。我同组的一位大姐选择了一块缎子布料,说这布料让她想起来她的第一件舞会裙子,还有一位小姐姐选择的材料让她想起工作后收到的一份礼物... 不知道是文化差异还是个体差异,我选择材料时想到的它是不是可以一物多用,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找得到...非常务实的想法...
不过我还是非常赞同将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和“快乐”“积极”这类正能量词汇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能享受学习,才能真正地学好。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MjcGO4NGYPEYugHPzkEQf70NF31PJicEVOPfo21O5cnboxYG8vkBwU12Lvf3MPmOJGKSZSxJ0RRQt9vicaHjSg/0?wx_fmt=jpeg)
Project 瑞吉欧的理念是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问题解决者,而不是一块白板。因此做项目(project)是瑞吉欧的一个特色。
老师最后分享了几个瑞吉欧的项目,有两个印象比较深刻:
这些活动听起来很有新意,并且项目都是以小朋友的能力可以自己完成的。因为一直做教育,也了解到一些国内早期教育的情况。有时候爸爸妈妈不得不帮着小朋友完成幼儿园的制作任务,也是辛苦了家长们。其实只要项目设计合理,小朋友们能力虽然有限,会遇到挑战,但是总会给大人们带来惊喜。希望更多的活动是真的为小朋友而开展,而不是为爸爸妈妈量身设计。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Chic4f4t6Q6wKB3EsL8x2UfoNJVy4vCxDtyrS9P8uCeDxSJxdbkjBkRKkADZXXDDfLl4a7ubFdSgt6zPLAcuxRQ/0?wx_fmt=gif)
总结完毕! 整体来说, 两个半小时给我带来了
新的角度去思考 教学设计以及材料应用
希望看完分享的你 也可以有所收获
欢迎来找我交流噢~ (喜欢的话记得分享,比心)
楼主其他精华帖,欢迎围观:
新西兰幼儿园里的瑞吉欧教育 小婴儿们的幼儿园生活 老师眼中的新西兰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