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发了一个帖子说了说最近蛤蟆屯里的房市,今天却看到了某小媒体居然说有华人歧视华人的现象。那我就说明一下吧,免得误导了大家。 首先我得说一下我发表的帖子只是说明了我个人的观点,中间完全没有点出哪个建筑公司的名字(无论是中国的还是kiwi的),只不过最近我在看房子的时候遇到了这些问题,肯定是不全面,我很欢迎而且希望大家能讨论,我说过房子对一个家庭来说事大事,都希望自己买到的房子能物有所值而且有比较大的升值空间,谁买到了质量不好的或者性价比太低的房子,谁能舒服?所以我罗列了几点需要注意的事项,难道这就成了歧视华人了?照你这么说,很多中国餐馆用餐环境差和食材不卫生就能说了,照你的观点,洋人要是发表哪家洋人餐厅不行,也就是说洋人也歧视洋人了,这说出去也未免太可笑了吧。 在我的帖子里有一点就是请大家注意建筑公司的资质和规模,其实我之前没有想说这个例子,也算是我的一个经历,现在也只好说说了,我自己见过一个我帖子里所说的“皮包公司”,公司注册地址就是家里(一般来说建筑公司都用自己的show home作为办公室),孩子大一点满地跑,小一点的还在哭闹,建筑公司的老板还同时做着代购,电话,qq,微信忙不停,和工人通话的时候用的最多的五个字就是“差不多就行“,简直就和国内电视上看到的加工地沟油的黑作坊一样,我当时还想还好我只是去放的邮寄东西,盖房子肯定不会找这样的公司。相比之下,在Hukanui Road上有个D字开头的建筑公司,(刚刚过了chartwell往Rototuna走的那个转盘),他们的show home也正好在那里,我去参观过几次,也询问了一些信息,那栋房子光房子本身就要96万,加上地要140万。这个房子能不能卖掉我先不说,起码这个showhome就足以能证明这个公司的实力吧,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肯定会选择这家公司所建的房子,而且他们的报价也没有我看到的那家中国人的公司那么离谱。 在说一下“歧视”吧, 本来和我发表的那个帖子完全沾不到边的词,我也是华人,本人自认为没有资格去歧视一个和自己一样的物种,你要非把我的帖子和我的观点和歧视华人钩上的话,我也只能呵呵,好吧,我歧视一些无良的华人开发商,一些无良的华人投机者,一些无良的华人“皮包公司”,不但我歧视,我希望和呼吁大家都去歧视,让这些人昧着良心去挣华人的辛苦钱,去损害华人在国外的名声,大家都不去买这些人的东西,这样的现象不就没有了吗。当然这是我的一个美好的梦想。在说了如果这都叫歧视的话,那国内那些地域歧视,职业歧视,贫富歧视那些都不应该叫歧视了,应该叫奴隶和奴隶主的故事了。 我再说一下这个媒体朋友,不管你的规模是大是小,既然你作为一个传媒单位,首先你就不应该说出这种没有水准的话,是业余和没有职业准则的表现,无论你收那个房地产公司多少钱还是你们是朋友,你这样做明显的就是此地无银300万両。说句实话躺枪的我见多了,真正追着子弹跑找死的我还是第一次见,要不还有一种猜测就是你的腹黑学太好了,不知道无辜躺枪的那个地产商会怎么想,本来华人已经出现了信任危机,你这样真的是往死里去逼人家。 就说这么多吧,话糙理不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最后还得要说一句,听说hamilton房子的cv要涨价了,cv涨了,新房的成本还是没有变的,可能会出现很多人借着这个理由炒房子,大家都留个心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