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楼主: chenwenz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疗美容] 诊病处方、针灸按摩、刮痧拔罐、来方配药,联系电话:09-5708508,0211150236  关闭 [复制链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91#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5 07:03:5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膝后疼痛屈伸难 补肾舒筋气血行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老太,82岁,2016年9月29日来诊。该患者自从2010年来一有身体不适,即来找我开几服药调理,尽管有时我对她的病症感到比较棘手,但每次都能获得较好的疗效,这也许就是医缘吧。这次来诊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来走路时感到右侧膝盖后部疼痛,屈伸不利,小腿时常抽筋,尤其是睡醒后刚起床想要行走时很不灵活,于是再次来就诊。听完主诉,经把脉为细弱,观察舌苔正常无异。辨证为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筋骨失养,选用具有补益肝肾、益气养血、舒筋壮骨作用的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名方“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用药一周。10月10日再次来诊,我以为她是因膝盖痛来复诊的,不料她说膝盖疼痛好了,这次是因这几天头晕而来就诊的,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要点难点分析:膝盖疼痛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多见,比较多见的属于膝骨关节退行性病变,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退行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有的 属于普通风湿性关节炎,有些属于创伤性关节炎,有的属于痛风性关节炎,有些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但这些膝盖关节炎一般多表现在膝盖的前面或侧面,而膝盖的后面出现疼痛或屈伸不利往往属于局部筋脉、肌肉、韧带、软骨等软组织病变,或者内部有囊肿样病变,上面这个患者就属于这类病症,但经检查排除囊肿的可能,中医则认为肝主筋,肾主骨,筋骨病变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加之膝盖与腰部均为人体承受体重的重要部位,腰膝关系密切,所以中医术语“腰膝酸痛”、“腰膝酸软”连在一起称呼。又“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肝肾同源”,所以膝盖患病多与肝肾亏损相关。上证膝盖后部疼痛、屈伸不利,辨证属于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筋骨失养,治疗就需要选用补益肝肾、益气养血、舒筋壮骨的方药治疗,而唐朝名医孙思邈的著名方子“独活寄生汤”最为合适。该方本为治疗久痹而肝肾两虚,气血不足之常用方,其证乃因感受风寒湿邪而患痹证,日久不愈,累及肝肾,耗伤气血所致。风寒湿邪客于肢体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膝疼痛,久则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药证相合,效如桴鼓。

(咨询电话:09-570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 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92#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6 07:08:3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肾结石粉碎机无效 中医药显神威排石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患者,男性,74岁,2016年9月28日初诊。患者当日是陪家人来看病的,在家人完成就诊后,告诉我他有肾结石病史,一年多前国内检查发现右侧肾脏有一颗8毫米大小的结石,西医告诉他可以用结石粉碎机将结石打碎并排出,在用了结石粉碎机后并没有发现结石排除,回新西兰后再次检查发现肾结石还在,有6毫米大小。近一周来见腰痛频繁发作,多在夜晚11点左右,白天一直有尿频尿急,经我在他腰部叩击发现有叩击痛,所以我诊断他的腰痛仍由于肾结石所致。我说中药可以将的肾结石变小并排除体外,他开始还抱有怀疑态度,认为西医大医院的先进仪器粉碎机都不能将他的结石排出,难道普普通通的中药能够排出他的结石。我告诉他我以前用中药已经成功地将多位肾结石患者的肾结石排出,他就接受我的建议。根据他的病情和当时的症状,我辨证为湿热下注,用清利湿热、溶石排石的方药治疗。一周后来诊复诊,告诉我未见结石排出,但腰痛消失了,仍有尿频,改为滋阴补肾、溶石排石方药治疗。几天后家人来诊所时告知我老先生在服下第二次方药的第三天即发现肾结石排出,约有3、4毫米大小,问我还有几服药是否还要吃,我则建议他将剩下的几服药吃完以巩固疗效。

       要点难点分析:腰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而许多成年人都有腰痛的经历,而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有腰部局部组织病变的,也有腰部周围内脏病变引起的,还有许多查不出病理变化的生理性腰痛。所以,腰痛来就诊的时候,需要询问有否原发病史和其它伴随症状,以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上面这个患者原来有肾结石的病史,来诊时以腰痛、尿频尿急为主诉,再经过叩诊检查我发现腰部还有叩击痛,所以我基本上确定他的腰痛还是由于肾结石所致。腰痛是肾结石的外在表现,而肾结石是引起腰痛的原因,所以对于这种腰痛的治疗不能按照一般思路,需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肾结石形成的机理为肾虚兼湿热,脏器亏损,肾气虚弱,阴阳失调为正虚因素;湿热蕴结,煎熬尿液凝结成石为邪实因素。肾虚为结石之本,湿热为结石之标。治疗时需要分清标本缓急,如有肾结石病史而突然出现腰痛与尿频尿急,应该先考虑属于急性炎症,是为标急,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治疗当先清利湿热,再加溶化结石的药物。溶化结石的中药可以将比较大的结石慢慢变小,结石就比较容易排出;清利下焦湿热的药物具有利尿作用,可以分离结石,推动结石下移并最后排出体外。当腰痛症状缓解后,只有尿频,表示湿热病邪已经不太明显,而肾虚显得比较明显,治疗就应该变为补肾为主,补肾中药有利于肾的 气化,气化正常则小便才能排控有序,既可以缓解尿频症状,又可促进结石排出。中医药治疗肾结石先急后本,标本兼顾,有时即使溶石粉碎机无效,而中医药却可见神奇疗效。

(咨询电话:09-5708508,0211150236,地址:45Queens Road, 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9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7 06:31:2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肝经郁火两耳鸣 清肝解郁耳窍灵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43岁,2016年9月8日初诊。患者来诊时告知一周前开始出现耳鸣如潮,伴有听力下降,经询问得知其工作环境噪杂,最近一段时间又工作繁忙,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再加上精神压力比较大,除耳鸣外心情烦躁,耳部周围还有发胀的感觉。经诊脉得知脉象弦细,观察舌苔薄黄。诊断为特发性耳鸣,辨证为肝经郁火,壅闭清窍,用清肝泻火、解郁通窍的“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一周后复诊告知耳鸣及听力下降改善,心情好转,仍有轻微耳胀,药已中的,继续用原方治疗一周。近日患者之女来诊所就诊告知其母耳鸣完全消失,病告痊愈。

       要点难点分析: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的听觉紊乱现象,可见于多种耳部病及全身性疾病。耳鸣是一种病因复杂、疗效难以确定的疑难病,如客观性耳鸣(包括血管性、肌源性、气流性耳鸣等)药物难以奏效的,需用手术治疗;而主观性耳鸣可以用中医药和针灸获得比较好的疗效。而疗效好坏的关键除辨证准确与否外,病程的长短至关重要,也就是急性耳鸣病程比较短的疗效较好,慢性耳鸣病程长的疗效较差;另外还与年龄有关,即年龄小的患者疗效较好,年龄大的患者疗效较差。中医对耳鸣的辨证,一方面根据耳鸣具体表现而定,另一方面则根据全身和局部伴随症状及脉象、舌象综合考虑,只是有时伴随症状并不明显或脉象、舌象未见异常,这时就对辨证增加了难度。上面这个患者辨证为肝经郁火,其具体依据是耳鸣如潮,并伴有耳部发胀,辨证当属于实证;又根据伴有心烦急躁、脉象见弦、舌苔薄黄这些与肝火关系密切的脉症,最后辨证为肝经郁火就不难理解了。肝经郁火为何能够导致耳鸣?这与人体的经络分布及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耳部周围主要分布足少阳胆经,胆为腑,附于肝而生,肝为脏,肝胆互为表里,胆经在足大趾端与肝经相连,所以尽管两者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它们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一旦肝有郁火,往往会影响到胆,肝火就会循着肝经传递给胆经再上升到耳部,使得耳窍经脉壅堵闭塞,从而导致耳鸣、耳聋、耳胀。这种耳鸣、耳聋属于急性实证,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就有明确记载,归属于少阳病,选用著名方剂“小柴胡汤”治疗。临床验证这张方子适当加减,对某些特发性耳鸣、耳聋具有很好的疗效,其要点是病程较短、辨证属于肝经郁火。上面这个患者病程只有一周就来及时治疗,而且病症很明确属于肝经郁火,所选方子又是著名的经方,三要素结合就确保了这个患者能够取得这么好的疗效。

(咨询电话:09-5708508,0211150236,地址:45Queens Road, 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94#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8 06:13:1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胃部满闷证属痞 经方泻心效桴鼓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29岁,2016年9月10日来诊。患者告知平时一直有胃脘部满闷不适感,近一段时间来症状加重,胃口不开,大便较难。经我用手按压检查,发现患处并不疼痛,诊脉缓弱,观察舌苔正常。中医诊断为“痞证”,辨证为脾胃虚弱,寒热互结,用具有健脾益气、散寒清热功效的“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一周。9月25日因其它原因来诊,欣喜告知服药两付即明显见效,服完七剂胃部满闷不适完全消失,胃口增加,大便通畅。停药一周未见症状复发。

       要点难点分析:胃脘部满闷不适与胃脘部疼痛一样是胃病最常见的一个症状,两者既可以单独出现,即只疼痛不满闷,或只满闷而不疼痛,也可以两者同时出现。就胃脘部满闷一症而言,在西医里面一般多属于急、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所致,少部分见于消化道溃疡、十二指肠球炎等。胃脘部满闷在传统中医里面属于“痞证”范畴,“痞”在中医里面有三层意思,一是指痞满这一症状,二是指腹部痞块这一体征,三是指痞证这一证候。痞证就是指以胃脘部痞满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证候,它的特点是患者自己感觉胃脘部满闷不适,而医者按压胃部并没有增加疼痛的感觉,否则属于“小结胸证”,当然痞证除胃脘部痞满一症外,还常伴有呕吐或嗳气、腹泻等症,其发病机理比较复杂,多因外邪入里、情志内伤、劳倦过度,而导致寒、热、湿、食、痰、瘀内蕴,胃部气机升降失常,胃气郁滞,窒塞不通而为痞,可以概括为寒热错杂、虚实并见 、升降失常十二个字,这就是中医对痞证病机最精辟的描述。所以说痞证与胃脘痛不同,胃痛证或虚或实,痞证多虚实夹杂,痞满演变为痛为病进,痛转变为痞满则表示病减。针对痞证这一病机,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 》用辛开苦降、寒热并投、攻补兼施的三泻心汤为主方治疗,疗效神奇,近两千年来历代医者沿用不衰。与典型痞证不同的是,上面这个患者大便不是稀烂而是干结难解,而针对这种便秘我认为不是一般的实热积滞,还是属于脾虚无力推动所致,所以没有必要用攻下实热泻药,甘草泻心汤中所含的健脾益气 药物可以 兼而顾之。只因还有胃口不开一症,所以只在原方中适当加开胃药物,证药相吻,效如桴鼓。对于治疗胃脘痞满的方药张仲景用“泻心”命名意义深远, 因为在《伤寒论》里称胃脘部为“心下”,此心下并不是指实质性的心脏器官,泻心就是指泻除心下部位的邪气,消除心下部位的痞满症状。 所以名谓“泻心”实则指泻胃,不曰 “泻胃”是恐后人混用苦寒药物伤及胃阳。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 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9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9 09:33:0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咽干滋阴添口淡 重在湿盛非阴虚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男士,2016年5月16日初诊。患者主诉很长一段时间来每到夜晚睡醒后咽喉干燥,需要喝一点水才能解渴,尤其是在睡眠时间较久以后更甚,但白天却没有这种现象,近段时间自己在家用麦冬、百合、枸杞子煮水喝,上述现象稍有缓解,但不能完全消失。患者形体比较消瘦,舌苔白腻而厚,中间稍露沟纹,脉象弦。辨证为阴亏兼湿,用养阴生津为主,兼顾少量祛湿。服用一周后于5月26日来电告知,咽喉干燥稍有好转,但白天喝水时反而觉得口淡乏味,舌苔如前,考虑可能因初诊用药过于滋腻,反助湿邪所致,于是改用利水祛湿药物。服药一周后于6月7日来电告知夜晚咽干、白天喝水后口淡乏味均有改善,舌苔白腻稍微变薄,继续用原方加减治疗。6月15日来电告知以前各种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惟胃部稍有胀闷感,舌苔变得薄而干净,用健脾燥湿兼理气和胃药物为主,稍加养阴生津药物。

       要点难点分析:咽喉干燥是一个症状,在许多疾病当中均可出现,但有些患者的咽喉干燥只是一个单独的症状。中医认为咽喉干燥 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体内津液绝对缺少,即阴液亏损,不能滋润口咽;另一类是体内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留在体内某一局部组织,津液不能向上输布于口咽,属于相对性津液不足,不是真正的津液不足。前一类咽喉干燥患者喜欢饮大量的水解渴,而且喜欢喝凉水,但饮水也只能暂时缓解而已,不能最终解除。后一类咽喉干燥患者并不真正想饮水解渴,只是想用少量水滋润一下口咽而已,并且喜欢用温水。正因为两类咽喉干燥的病理机制完全不同,所以治疗也截然不同,假如治法方药不对,不仅不能解除咽喉干燥,反而会加重症状,或者增添其他症状。因为津液绝对缺少的咽喉干燥需要用滋阴生津的方药治疗,这类药物性质多比较滋腻;水液内停局部致使津液相对不足的咽喉干燥需要用利水祛湿的方药治疗,这类药物多比较温燥。所以两类药物的性质刚好相反,假如滋阴生津方药用于水液内停所致的咽喉干燥,会更加助湿生痰;假如利水祛湿药物用于津液不足所致的咽喉干燥,会更加伤阴损液。典型的津液亏损证与水湿内停证并不难辨,除了病人对水液的喜恶外,观察舌苔对辨证意义很大,如津液亏损的患者舌苔少甚至没有一点舌苔,舌面干燥缺少水分,或光亮如镜子,舌质偏红且多有裂纹;水液内停的患者舌质偏淡白色,舌苔厚腻,或舌面水滑。只是临床上有时并没有那么简单,经常还会见到舌质有裂纹但舌苔厚腻这对矛盾体在同一个人身上,这对辨证带来难度,对用药带来困难。由于临床上咽喉干燥以津液亏损为多见,这就使得水液内停往往会被忽视,难免出现误诊误治。上面这个患者初诊时由于观察到舌苔虽然白腻,但中间有裂纹,加之患者告知服用麦冬、百合及枸杞子等滋阴生津药物后咽喉干燥所缓解,我考虑他的阴虚津亏比湿邪更盛,所以先用大量养阴生津药物,只加极少量祛湿药物。然而,服药一周后咽喉干燥虽然稍有好转,但反添另外一种症状,即白天喝水时反觉口淡乏味,而口淡乏味往往是湿邪停胃所致,说明该患者的水湿内停实比津液亏损更为严重,大量滋腻的养阴生津药物使湿邪更甚,所以便会出现口淡乏味一症。二诊改为利水祛湿药物为主,不仅口咽干渴得以缓解,而且口淡乏味及白腻厚苔减轻。三诊、四诊继续前方加减调理,使祛湿不伤阴,养阴不助湿,口咽干渴终于得以消除。

(咨询电话:09-5708508,0211150236,地址:45Queens Road, 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9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10 06:35:3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阳痿多因肾虚致 滋阴壮阳需兼顾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男士,32岁,2016年7月9日初诊。患者告知近两个多月出现阳痿,对性事缺乏兴趣,并伴有腰部空虚酸痛感,神疲乏力,恶寒怕冷,经询问得知其夜晚睡眠时几乎也没有阴茎自发勃起的现象。经诊脉尺部比较沉细,观察舌质少苔。诊断为“阳痿”,按照中医理论辨证为肾虚阴阳亏损,治疗用滋补肾阴、温补肾阳方药。一周后,除阳痿没有起色外,腰部空虚酸痛感及神疲乏力、恶寒怕冷均有减轻,于是继续用原方加减治疗。7月24日三诊,阳痿仍在,但一周内有2个晚上熟睡时出现阴茎自发勃起现象,其余症状均有进一步改善,继续用原方加大补元气药物治疗。8月5日四诊,由于工作太忙,没有按量服药,有时一天只服药一次,有时每天服药两次,当每天只服药一次时腰部即会有空虚之感,假如每天服药两次则没有这种现象,阴茎已经能够正常勃起,每个晚上都有晨勃现象,神疲乏力等症状也均有明显改善,恶寒怕冷消失,继续用原方巩固治疗一周。

       要点难点分析:阳痿是指成年男子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而不够坚硬,以致不能完成房事。阳痿主要分三大类,一类属于器质性的,一类有属于心理性的,但多数属于功能性的。器质性的治疗困难,心理性的需要从心理上疏导,而功能性的可以用药物治疗。就功能性阳痿而言,一般多在四十岁中年后出现,四十岁以下的青年人比较少见,六、七十岁的老年人群中比较多见。西医治疗功能性阳痿以伟哥为最常用,见效很快,但依赖性很大,长期应用有一定的副作用 。而中医对于功能性阳痿,还是从辨证论治着手,除少数辨证为湿热下注、肝气郁结、痰浊阻滞、血滞精瘀外,大部分属于肾虚所致。肾为先天之本,内藏肾精,肾精可化生肾阴肾阳,肾阴肾阳为人身阴阳之根本。一般认为,阳痿是属于功能性 病变,而功能在中医阴阳属性里面归属于阳的一面,所以很多人都认为阳痿属于肾阳虚,治疗需要用补肾壮阳的药物,食疗也需要用有同类性质的食物。孰不知肾阴肾阳相互依存,阴虚阳虚相互影响转化。阴是物质基础,阳是功能体现,阳的化生需要阴来提供物质基础,而阴的化生需要阳气的推动。对于阳痿而言,假如光用温补壮阳药物,虽然有时能够起一时之效,但绝不会有长久之力,且温燥药物都会耗伤阴液,使阳气生化无后续之源,犹如饮鸩止渴,油尽灯灭,终成难愈之证。所以对阳痿的中医治疗,假如辨证属于肾虚而以肾阳虚为主的,治疗应该以温补肾阳为主,兼以滋补肾阴;假如以肾阴虚为主,则治疗以滋补肾阴为主,兼以温补肾阳;阴阳俱损,则更需要阴阳并补。上面这个患者起因于少年涉及性事较早,性事比较频繁,纵欲过度,导致肾亏过早出现。除阳痿这一主诉外,患者有腰部空虚酸痛之感,是为肾精亏虚不能充盈肾之外府的典型表现,也是辨证为肾虚的要点所在;神疲乏力当然也是虚证所致 ;而恶寒怕冷则是肾阳虚的辨证要点所在;舌质少苔在辨证为阴虚上有重要意义。夜间熟睡时是否有阴茎自发勃起的表现是鉴别阳虽然虚衰而阴精亏损是否的依据,该患者无晨勃之象,表明既有肾阳虚衰,又有肾阴亏损。所以对于本案 ,辨证为肾阴肾阳俱虚,治疗始终贯穿着温补肾阳、滋补肾阴,疗效满意。

(咨询电话:09-5708508,0211150236,地址:45Queens Road, 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9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11 07:03:5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腹泻四月总不止 温中健脾兼固涩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76岁,2016年6月24日初诊。患者来诊时告知从今年3月份开始出现拉肚子,有时每天大便2、3次,有时每天5、6次,大便稀烂,常常带有白色粘液,解便结束立起来后感觉大便还没有解干净,但真正再去解又没有东西可解,吃生冷蔬菜水果后腹泻加剧,肛门垂胀,腹部发胀并有怕冷发凉的感觉,胃口不开,嗳气频频,肚子咕咕作响。观察舌苔薄白而腻,诊脉得缓而弱。诊断为“慢性腹泻”,中医辨证为 中焦脾胃虚寒,用温中健脾、祛湿固涩方药治疗。一周后复诊告知大便每天2、3次,质地改善,基本成形,其它症状也明显好转,腹部仍怕冷发凉,舌苔薄白而不腻,诊脉缓弱,前方增加温阳散寒药物巩固治疗一周 。近因其它原因来诊所告知大便正常,诸症缓解。

       要点难点分析:大便每天一到三次,只要质地不是稀烂,都算正常,但假如质地稀烂,或每天超过三次,则属于异常,即可以诊断为“腹泻”。腹泻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或为风寒湿热内侵,或为食物不洁;慢性者或为肾虚不固,或为脾虚湿滞,或与情绪紧张有关。急性者中西药治疗均较容易,慢性者西医药治疗效果较差,而中医药治疗效果比较好。从西医的解剖结构来看,腹泻的病变部位在于大肠,但中医治疗腹泻不可拘泥于大肠,反应以脾为中心,因为腹泻不管属于什么原因所致,但多与湿邪有关,而脾又主管湿的运化代谢,所以《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对于腹泻的辨证,除了腹泻本身的特征外,常参考其它伴随症状。上面这个案例,大便带白色粘液,色白在辨证上一般多属于寒性,与黄色、红色多属于热性相对应,粘液多表明病症的性质多为湿邪,所以大便稀烂并带有白色粘液当与寒湿关系密切。人体对饮食的喜恶可以帮助判断疾病的性质,蔬菜水果多为寒性食物,该患者吃生冷蔬菜水果则加剧腹泻,证明这种腹泻的性质属于阳虚内寒,而腹部有怕冷发凉的 感觉更加证明患者体质属于虚寒。肚子咕咕叫在医学上被成为“肠鸣”,多属于水气内盛,而水气也属于湿邪的范畴之内,性质为寒性。腹部发胀、嗳气频作是为气机阻滞,胃气上逆。解便结束立起来后感觉大便没有解干净,但真正再去解又没有东西可解,这种状况在医学上被成为“里急后重”,属于湿气交杂阻滞于肠道。肛门下垂肿胀是脾虚中气下陷所致。舌苔发腻是湿邪所致,脉象缓弱属于脾虚。总之,这个患者在辨证上主要属于中焦脾胃虚寒,兼有气滞气陷。对于脾阳虚、寒湿盛之腹泻的治疗,必然当以温中健脾利湿为主,但“久泻固涩”,在慢性腹泻中适当用些固涩药物可以明显增强止泻效果,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咨询电话:09-5708508,0211150236,地址:45Queens Road, 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9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12 07:52:0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便秘多因阴血亏 气虚阳虚亦可致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37岁,2016年1月16日初诊。很多年来一直大便不太通畅,自从三年前生小孩后便秘加剧,时常毫无便意,需要用开塞露帮助解便,只有在月经前数天和经期便秘稍有好转,左侧肚脐旁边时有隐痛,食物不慎时容易导致胃脘不适,喜温喜按,平时经常怕冷,直立性眩晕明显,指甲月牙偏少,观察舌质稍胖大,诊脉缓弱。诊断为习惯性便秘,辨证为阳气亏损,用温补阳气,缓急通下的方药治疗。1月30日二诊,告知上药隔天服用一剂,大便隔天即解二、三次,但次日无便,补充主诉:与家人因琐事不合而生气或紧张时胃脘部即会疼痛,前方加疏肝理气药物,叮嘱她最好每天服用一剂中药。2月6日三诊,告知每天一、二次大便,第二次比较费力,心情还是比较紧张,左肚脐时有隐痛,前方加减。2月14日四诊,告知大便一天二、三次,比较顺畅,心情紧张得以缓解,惟月经推迟一周未来,前方加活血药。2月21日五诊,告知月经已经于16日来潮,目前已经结束,肚脐左侧疼痛减轻,仍有头晕,怕冷好转,胃脘不适也很少出现,改为补中益气、温脾通下方药治疗,建议两天服药一剂。3月5日六诊、3月19日七诊,大便每两天一次,脐旁疼痛缓解,仍有头晕,前方去除通下药物,稍加润肠药物。4月3日八诊,大便每两天一次,质地不正常,脐旁疼痛未见,头部有空虚感,用补中益气、补肾填精药物治疗。4月24日九诊、5月14日十诊,大便两天一次,质地正常,头部空虚感好转,仍有疲乏犯困,肢体较凉,直立性眩晕减轻而未除,用温肾填精、益气升阳方药巩固治疗。7月30日陪家人就诊,告知大便每两天一次,质地正常。

       要点难点分析:吃喝拉撒睡是一个正常人最基本的几件日常大事,任何一件事出差错都会使人生病,其中之一就是解大便,大便太多太稀或太少太干都属于异常。一般来说,每天一到三次大便或两三天一次大便,只要软硬适中成形,都属于正常。假如每天超过三次,并且过于稀烂而不成形,即为腹泻。相反,假如超过三天才解大便一次,即为便秘。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见于多种疾病,亦有以便秘为主诉症状来就诊的。便秘即大便不通畅,引起的原因很多,但其病位在于大肠,也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属于六腑之一,以泻而不藏为用,所以对于便秘当然以通下为当务之急,但因导致便秘的原因不同,又不可一味攻下,需要结合具体病情,辨证论治,慢性习惯性便秘更是如此。大便的正常排泄既需要肠道的正常蠕动,又需要粪便本身有一定的水分。中医认为阳气虚弱,无力推动,或气机阻滞,肠道不畅都会导致肠道蠕动缓慢;燥热之邪或辛辣食物可以灼伤津液,或慢性病失血过多及本身阴液亏损都会使粪便缺少水分,最后导致便秘。临床上,慢性习惯性便秘以阴血亏虚为多见,但也不可以忘记阳虚气虚。如上面这个患者素体虚弱,生小孩后便秘加剧,说明与肾虚有密切关系。患者除便秘外,左侧肚脐旁边隐隐作痛、胃脘部喜温喜按、怕冷、直立性头晕、指甲月牙偏少、舌头偏胖、脉缓弱等均因阳气虚弱所致,所以总体来说是肾阳虚累及中气虚,治疗以温补阳气为主,稍加攻下之药收功。需要说明,要想近远期疗效满意,循序渐进很关键,不可一见效马上停药,应该慢慢减量直至最后停药。

(咨询电话:09-570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 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9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13 07:13:5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晚期癌症虽难治愈 减轻痛苦尚有可为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男士,78岁,2016年4月30日初诊。患者于来诊前被检查出患有肺癌晚期,并有多处骨转移及淋巴转移,加上年老体弱,西医不能做手术、放疗治疗,只等待评估结果看看是否做局部放疗,目前只能做些对症处理,如用吗啡及止痛药止痛和缓解咳嗽等。来诊时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痰黄而稠并带有血丝,胸胁及腹部胀痛,大便干结,恶心呕吐,胃口很差,神疲乏力,睡眠尚可,诊脉浮弦滑数疾,舌暗淡苔润舌下静脉粗大。辨证为癌毒瘀结、肺热气滞,用解毒活血、清热理气方药治疗。一周后恶心呕吐消失,胃口已开,大便转软易解,疼痛减轻,咳嗽轻微,未见咳血,药已见效,原方继续。再一周后,诸症进一步改善,腰部疼痛,再进前方加减一周。5月27日四诊,告知一周前曾有一次鼻腔出血,排除肺部出血,经住院治疗得到控制,来诊时见左侧腹股沟、腰部、两侧胁下疼痛,血小板减少,胃口又转差,小便偏黄,但咳嗽减轻,痰易咳出,无恶心呕吐,大便正常,准备于6月1日针对腰部及腹股沟骨转移开始做放疗,中药继续原方加减治疗一周。6月3日五诊,告知6月1日已经在腹股沟做化疗一次,两胁疼痛消失,腹股沟疼痛减轻,咳嗽明显减少,咳痰爽快,精神好转,胃口又复转好,大便时好时坏,小便仍黄,已经停用吗啡,前方加减一周。6月10日六诊,告知7日已经在腰部做一次化疗,近来腰部、腹股沟及胁下稍有疼痛,皮肤干燥脱皮,又见神疲恶心,胃口尚可,无明显咳嗽,原方加减治疗一周。6月18日七诊,腰部、腹股沟疼痛明显减轻,只是胁下疼痛比较明显,但已经停用止痛药,精神尚可,胃口正常。6月28日八诊,上周因贫血去医院输血一次,刻诊疼痛轻微,皮肤仍瘙痒干燥,精神尚可,胃口正常,大便偶有不畅。7月3日九诊,无疼痛,稍感疲劳,胃口、大便正常,继续前方加减治疗。一周后家属来电话告知患者因贫血及低血糖之故于7日再次赴医院输血,开始情况良好,正准备输血结束后回家,不料在输血快要结束时突然不知何故停止呼吸,不幸离去。

       要点难点分析:对于癌症晚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尤其是有病灶转移及年老体弱的患者。所以,对于要治愈晚期癌症至今还是不现实的,但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是可以实现的,也是比较现实的。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主要体现在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放化疗敏感性,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与手术后遗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诸多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除了能缓解癌症本身引起的疼痛、出血等症状外,还可以减轻西医药抗肿瘤治疗引起的脱发、恶心呕吐、贫血、便秘、疲乏、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发热等症状。像上面这个患者来诊所前已经被发现属于肺癌晚期,加之年纪较大,体质虚弱,不适用手术、化疗治疗,放疗也只适用于骨转移病灶,并不适用肺部原发病灶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主要针对疼痛、咳嗽、便秘、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劳等癌症本身或西医药所导致的副作用,中医药均起到了缓解症状的作用,正如患者家属所说的中医药“让他在减轻痛苦的状态下 ,又多活了两个多月”。

(咨询电话:09-5708508,0211150236,地址:45Queens Road, 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0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14 06:17:2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荨麻疹有急慢性之分 寒热瘀总与风邪有关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男士,77岁,2016年6月23日初诊。患者主诉一个多月来,每天不时突然在皮肤表面出现高出皮肤的风团,尤其在夜晚更明显,过几个小时,但往往此起彼伏,奇痒难忍,先到西医诊所就诊,确诊为荨麻疹,先用西药息斯敏治疗,服药后风团很快消失,也没有新的风团出现,但停药后又很快出现风团,于是继续服用息斯敏,但因第二次服用后几天出现盗汗,不得不停止服用,于是来救助中医药治疗。来诊所时经我观察可见全身多处均有风团,面积有大有小,颜色淡红。经诊脉得知脉浮弦稍数,观察舌质稍红。按照中医理论辩证为阴虚血热风盛,用养阴清热凉血、祛风止痒方药治疗,服药5天。6月29日复诊,告知服用中药时无风团未见发作,前天已经用完药物,但昨天停药后有少量风团复发,效不更方,于是继续用前方巩固治疗5天,病告痊愈。

        要点难点分析:皮肤病的种类很多,荨麻疹就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突然发作,在皮肤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块,瘙痒难忍,但数小时后即可消退,一般不超过24小时,成批发生,此起彼伏,有时可以反复发作多次,它与其它皮肤病最容易区分的地方是风团消退后不留任何皮肤损伤的痕迹,皮肤的外表看上去跟正常一样。所以,荨麻疹在诊断上并不太难,但在中医药治疗上却没有那么简单。首先因病程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发作数天至1-2周,即可停发,部分病例也可以反复发作,病程在1-2月以上。假如急性病例反反复复,经久不愈,病程超过三个月以上,即转变成慢性 。急性荨麻疹治疗效果比较好,慢性荨麻疹治疗效果比较差,在临床上经常见到有些慢性荨麻疹数年未能治愈。究其原因,除了有些案例病情确实比较严重复外,另外绝大部分的关键在于中医辨证有误。所以,用中医药治疗荨麻疹疗效的好坏很大部分与辨证的准确与否有关。而在辨证方面,局部风团的颜色意义较大,红色的风团与血热有关,白色与风、寒有关。另外,与风团有关的其它表现及全身症状对辨证也很重要,如风吹或接触冷水后风团和痒感加重、得暖则减轻者与寒有关;遇热则发作或加重、得冷则缓解者与热有关;午后或夜晚发作或加重者属于阴虚血热;病变部位在腰围和手腕表带压迫处者多与血瘀有关;劳累后加重者与气血亏虚有关。但不管怎样,由于它主要表现为瘙痒,故均风邪有一定关系。散寒、清热、祛瘀、补虚等属于治本之法,祛风止痒乃治标之法,治疗必须标本兼顾。有些荨麻疹的发生与接触过敏原有关,进入有些食物尤其是蛋白质食物如:虾蟹、其它海鲜、蛋、蘑菇、豆类、牛奶、竹笋等均可以引起荨麻疹,所以应该慎用或禁用相关食物,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荨麻疹的复发,提高疗效。

(咨询电话:09-5708508,0211150236,地址:45Queens Road, 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01#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15 05:49:4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耳鸣不休针药施 尽快早治切莫拖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男士,67岁,欧裔,2016年5月20日初诊。患者跟我说他是经朋友介绍来的,来的原因是两周前他开始出现耳鸣,而且是两侧耳朵,但以右侧更为明显,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因西医没有好的办法,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来询问是否可以用中医针灸治疗。鉴于他的病程比较短,属于急性突发性,我告诉他中医针灸治疗效果是不错的,他接受我的建议,用针灸结合中成药治疗,针灸一周三次,中成药用耳聋左兹丸。5月27日三诊,告知耳鸣开始稍有减轻,除此之外,他说有趣的是自从针灸后眼睛也明亮了很多,更为有趣的是他儿子跟他说这几天发现他的笑容多了起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说这与我给他针灸所用的穴位有关,有些穴位不仅能够治疗耳鸣,还能够明目开窍等。后来每次来针灸时都说一次比一次进步,由于耳鸣治疗效果比较好,所以当治疗到5、6次时,他跟我说20多年前他的肩部受过伤,以后经常感到不适,尤其是阴雨天更为严重,问我可否在耳鸣治疗结束后再给他治疗肩伤,我说在治疗耳鸣的时候可以同时给他治疗肩伤,这样前后共针灸12次,再结合中成药口服,一个多月后结束治疗,不仅耳鸣消失,而且肩伤也治愈了。要点难点分析:耳鸣是指无外界声音刺激,患者主观上听到持续性声响。人体内听觉系统的神经部分包括耳蜗内的听感音器至大脑皮质中枢的整个联系通道。这些部位的病变引起的耳鸣称为神经性耳鸣,中医学称为“耳鸣”。根据耳鸣的特点西医还分为高音性耳鸣、低音性耳鸣、脑鸣。高音性耳鸣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耳蜗及听感音器,可随之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出现,伴有眩晕者,主要为整个迷路的病变所致。传导性耳鸣是从外耳道的内淋巴产生的耳鸣,这类耳鸣本身或临近的病变产生的细微声源传入内耳,为感音器接受产生,耳鸣的特点为低音性。脑鸣是指延脑的耳蜗神经核至大脑皮质听觉中枢的整个通道的任何一个部位的病变所致的耳鸣,音调也以高音为主,耳鸣可以时隐时现,断续不定。中医早在两千多年的《黄帝内经》就有记载,一般都认为耳聋与肾精亏虚、中气不足、肝火上亢、痰湿上蒙以及风邪上袭有关,所以治疗需要辨证论治,疗效的好坏与辨证的正确关系密切,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可以选择中药针灸,尤其是针灸治疗耳鸣见效较快,但在取穴上需要局部取穴与远部取穴相结合,局部取穴相当于从标方面论治,远部取穴相当于从本方面论治。而在针灸的具体方法上我认为对局部穴位以电针为好。另外,疗效的好坏还与病人的年龄、病程的长短有关,即中青年患者疗效比老年人好,病程短的患者比病程长的患者疗效好,所以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 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02#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16 07:19:0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面瘫当中西医结合 疗效因治疗之早晚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案例1.:某男士,43岁,2016年4月17日初诊。患者主诉刚来新西兰不久,三天前发现右侧面部发麻,眼睛不时流泪,口腔内右边搅拌食物困难,右耳前后胀痛,询问这是何病,能否用中药治疗。经我观察发现嘴角及鼻唇沟向左侧歪斜,右侧眼睛闭合不全,抬眉右侧比左侧低1公分左右,舌头也向左侧偏斜。我告诉他得的是面瘫,最好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可以找家庭医生开些激素口服,中医可以用针灸和中药一起治疗,效果会更好更快。他听从我的建议,先在我这里针灸并配中药治疗,第二天到家庭医生处就诊。通过一周的治疗,眼睛流泪稍有缓解,右耳前后胀痛减轻,继续针灸并调整中药方治疗。再一周后流泪明显减少,口腔搅拌食物情况改善,右耳疼痛明显减轻,口角、鼻唇沟、舌头歪斜及眼睛闭合均好转,抬眉右侧比左侧低0.5公分左右,继续用针灸中药结合治疗。前后共治疗5周左右,所有症状均已经消失,病告痊愈。

        案例2:某女士,68岁,2016年6月15日初诊。患者主诉三天前感觉右侧耳朵内发胀,右眼向上抬眉无力,口腔右侧搅拌食物不便,右侧面部发麻,前一天曾在其他诊所用针灸治疗,因不满意治疗,所以今天来我诊所就诊。经我观察抬眉右侧比左侧低0.5公分左右,口角及鼻唇沟轻微向左侧歪斜。诊断为面瘫,我先用针灸治疗,结束后我叫她到家庭医生处开些激素口服。经一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症状消失,自己要求结束治疗。

       要点难点分析: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临床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类,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见,又可以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之为口眼歪斜,中医与西医对该病病因的认识比较接近。中医认为:风邪直中面部,闭阻经络,经筋瘫痪而致;西医认为:本病与病毒感染或冷空气刺激有关,导致局部神经炎症水肿、缺血、缺氧。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一侧口眼歪斜、额纹减弱或消失、闭眼露睛、鼻唇沟变浅、口角下移、流泪流涎、颊部存食、味觉减弱,发病早期耳部前后可见疼痛或压痛。病情轻重及症状多少因人而异。对于该病治疗,早期以中西医结合为好,中后期可以单独用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可选择激素强地松消炎,中医可以单独选用针灸,而以针灸中药并用效果更好。中药和针灸可以明显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面神经缺血、缺氧状态,加速面神经水肿吸收,同时还能提高面神经的兴奋性,改善神经抑制状态,促进病损神经的修复。所以,中西医结合对本病的治疗意义重大。另外,疗效的好坏除了与疾病本身的轻重及方药与穴位的选择有关外,还与治疗的早晚很有关系,即治疗越早疗效越好,疗程越短。一般来说,通过正确及时的治疗,一至三个月就可以完全恢复。上面两个案例治疗多比较及时,所以疗效均比较满意,而第二个案例病情较轻,疗程更短。临床也碰到过有些病人由于就诊较晚,或早期针灸治疗频率较少,往往会影响疗效,延长疗程。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 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0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17 06:57:0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偏头痛强烈止痛西药乏效 针艾灸应急中药续进收功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50岁,2016年6月14日初诊。患者在四天 前开始出现右侧头部剧烈疼痛,疼痛呈持续性、搏动性胀痛和刺痛,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先送医院急诊就诊治疗,医院给强烈止痛药,第一、二天止痛药尚能止住疼痛,但近两天来止痛药失效,于是来求助于中医治疗。由于当天来诊时疼痛剧烈,不能自己驾车,只得乘坐的士而来。来到诊所后,只见患者因头痛剧烈,面部呈现十分痛苦之状,呻吟欲哭,用手安抚头部。待我接诊后,发现她疼痛的部位在右侧,并以太阳穴周围最严重,观察舌质偏淡,诊脉弦紧。患者因头痛厉害,担心因脑部肿瘤所致,我再三告知脑部肿瘤的可能性很小,而我初步判断属于“偏头痛”,最后她也告知我医院可能也确诊为偏头痛。按照中医理论,诊断属于“头痛”范畴,辨证属于肝胆寒饮上犯,风痰瘀阻经络,治疗建议先用针灸应急,后以中药跟进。在针灸方面,不仅用针,而且在疼痛最厉害的太阳穴加用温灸,另外用自制的止头痛药粉塞入鼻孔。十多分钟后疼痛慢慢减轻,病人停止呻吟,似欲睡眠状态。四、五十分钟后,疼痛大减,去针后施以头部按摩。治疗结束后,病人心情转佳,痛苦面容若失,告知头脑清醒多了,询问何时需要再来复诊,我建议根据病情而定,若剧烈头痛再起,可来诊所针灸应急止痛,否则可在服完5付中药后再来取药。6月22日复诊,告知上次针灸及服药后,效果很好,已经没有再用西药止痛药,头痛也没有复发,只是用药后胃部有些不适,于是在原方基础上加两味理气和胃药以巩固治疗。

       要点难点分析:偏头痛属于现代医学血管性头痛的范畴,临床上最显著的特点是间歇性反复发作,尤其以劳累过度或情志刺激为常见诱发因素。发作前多有短暂的先兆症状,如眼前闪光、发黑,面、舌或肢体发麻或有蚂蚁爬行的感觉,接着即出现一侧或双侧头痛,常呈现剧烈搏动性跳动或胀痛或刺痛,伴有恶心、呕吐、纳差、烦躁等症状。根据本病发作多有明显的精神情志因素刺激,特别是吵闹生气之后容易发作或加重,出现头部剧痛,伴见眩晕等症,一般来说与肝脏密切相关,再根据本病疼痛呈现搏动性的特点,与风的性质相似,所以肝风在本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操劳过多特别是忧愁思虑过度等也极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伴见乏力、纳差、呕吐、恶心等症,则提示与脾胃有关。劳累过度则耗伤气,思虑过度则伤脾,脾气伤则运化乏力,水湿停留必然酿变成痰浊,痰浊内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肝风夹痰浊上犯头目即出现剧烈头痛。另外本病多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头痛或为刺痛,呈现瘀血阻塞经络之象。中医素有怪病从痰论治和怪病从瘀论治的理论,久病痰瘀交错。上面这个案例风痰瘀三因并存证据确实,病症顽固难治,连西医强力止痛药均失效,说明本病之严重并非虚假。一般来说,对于剧烈头痛,西医镇痛药物一般见效很快,但停药后头痛即会很快复发,远期疗效不是太理想,而中医药当中针灸疗法的止痛效果也很快,有时并不比西药慢,针与艾灸及外用止痛药粉塞鼻结合效果更加明显,而在针灸应急缓解疼痛后,再及时跟进平息肝风、化痰活血药物则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并且没有西药那样的副作用。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04#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18 06:51:0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中药IVF治不孕流产 取长补短可增孕率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38岁,2015年12月5日初诊。患者曾经在2014年4月及11月两次自然怀孕但均流产,一次是自然流产,一次是胎儿萎缩后再做人流。2015年也已经做了两次IVF但均未成功。西医检查结果是子宫内膜偏薄,月经周期一直正常,颜色也正常,也没有血块,只是量偏少,每次月经持续5、6天。患者形体偏瘦,平时脱发较多。经把脉得知脉缓而尺部稍沉,观察舌象正常。末次月经刚于12月1日结束。中医辨证为肾精亏损、气血不足,用补益肾精、益气养血方药加减治疗四周。2016年1月2日来诊告知月经于12月23日来潮,血量仍偏少,继续用前方加减治疗两周。2月27日来诊告知已经又做了一次IVF,受精卵着床4天后未再分裂发育,23日已经来月经,这次出血量稍有增多,近来感觉比较疲劳,仍有脱发,继续用前方加减治疗3周。3月27日来诊告知月经已经于25日来潮,量色基本正常,无血块,继续原方加减10天。4月8日来诊告知已经取出并培养成功1个有效受精卵,准备于10日植入受精卵,原方增加益气补肾安胎药物。4月19日来诊告知当天检测有关受孕指标HCG升高,确定已经受孕,继续用原方治疗。4月24日检测HCG继续升高,4月30日检测HCG继续升高,胚胎发育正常。5月5日来诊告知5月2日开始阴道见极少量出血,即在原方中加入安胎止血药。5月11日来诊告知前几天出血停止,当天上午做超声波后又有少量出血,但超声波结果显示胎儿发育正常,HCG继续升高。5月14日来诊告知昨天又见少量出血,当天早晨仍有少量淡红色液体,轻微腹痛。5月21日来诊告知无任何症状,原方撤除止血药物。6月11日来诊告知7日超声波结果显示胎儿达4.5公分,6月18日来诊告知超声波结果胎儿达6.7公分,心跳正常(每分钟155次),显示胎儿发育一切正常,鉴于怀孕已经过3个月,已经比较安全了,我建议可以停用药物或减少药量,但患者还是有所担心,决定继续用中药保胎一段时间。

       要点难点分析:不孕症原因很多,我国古代中医师用中医药治疗,很多人成功怀孕,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西医的检测手段及助孕技术大大地提高了怀孕的几率,尤其是IVF(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又称试管婴儿)的广泛应用,使很多人女性如愿成为母亲。IVF是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再将胚胎前体--- 受精卵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卵子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经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IVF主要适用于输卵管堵塞及某些卵巢病变不能自然怀孕的女性,但对于一些子宫有病变或缺陷如子宫内膜偏薄的患者,成功率受到一定的影响。而某些中药能够使子宫内膜增厚,中药配合IVF可以明显提高有子宫内膜偏薄患者的怀孕成功率。另外,如果能够在准备怀孕前用中药调理几个月,还可以帮助卵巢生成卵子的质量,也就是中医常说的先天之本,让后代更为健康。再者,如果在受精卵被植入母体子宫后,继续用中药治疗,既可以促进胚胎和胎儿的发育,也可以预防流产,让胎儿顺利过渡到安全期,并最后顺利生产。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0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19 06:23:3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尿路感染阴道炎 治可兼顾两不误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68岁,2016年1月21日初诊。患者主诉长期以来尿路感染反复发作,近四个月来发作次数频繁,一共发作三次,初服抗生素或中成药尚能见效,但本次发作用抗生素及中成药无效 ,来诊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热、尿道不适,小腹及腰部发酸,但尿道局部没有明显疼痛感,全身也没有恶寒发热,希望用中药治疗。经观察舌质暗红,舌苔白腻。把脉缓弱而细。用中医理论辨证为肾虚阴亏、湿热下注,先用清利湿热方药治疗。五天后尿频尿急尿热及尿道不适均有改善,但上次看病后的第二天晚上出现过一次少量尿血,经同时服抗生素后出血停止,来诊时仍有小腹及腰部发酸,夜尿较多,一般每夜有四、五次,厚腻舌苔变薄,用前方加少量补肾固涩药物。五天后三诊时告知上方服用第一、二天症状明显改善,但第三天见尿道、外阴及会阴出现明显的灼热感,后两天灼热感有所减轻,患者补充说明以前也有老年性阴道炎反复发作的病史,来诊时仍有阴部灼热干燥感,夜尿两次,尿频、尿急减轻,前方加清泻肝火药物。五天后告知已经没有尿道阴道会阴部灼热干燥感,尿频尿急进一步改善,舌苔变得薄白,继续前方加减。五天后告知无阴部灼热感,白天无尿频尿急,夜尿二、三次,但量多而通畅,惟阴部稍有干燥感,于是改用滋补肾阴及清利湿热并用方药,先用四剂。2016年2月13日复诊,阴部干燥感减轻,夜尿一、二次,继续上方一周。2016年2月21日复诊,阴部干燥症状进一步减轻,余均可,治疗改为滋阴补肾方药,连用4周巩固疗效以防复发,3月20日复诊改成一半剂量。3月27日复诊告知外阴又有灼热干燥疼痛瘙痒感,但无尿路感染症状,治疗减少滋补药物,加清泻肝火药物。一周后复诊告知外阴灼热疼痛感消失,只是少有涩感,减轻清泻肝火药物,巩固治疗。

      要点难点分析:尿路感染临床非常多见,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尿路感染不彻底治愈就会变成慢性,慢性尿路感染有时会急性发作。急性尿路感染中医一般辨证为湿热,而慢性尿路感染时发时止,在中医辨证里面往往既有肾虚的一面,又有湿热的一面,呈现肾虚与湿热并存,虚实并见,治疗时必须分清主次先后,否则疗效适得其反。因为阴虚之体需要滋阴补肾,但药多滋腻会助长湿邪,不利于湿邪的去除;湿热之证需要清利湿热,但药多苦寒伤阴,不利于阴虚之体。正确的治疗是根据病症的轻重缓急而定。当急性发病时,往往湿热标病比较急重,而肾虚本病比较缓轻,治疗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即先用清利湿热的药物,待湿热清利的差不多了,再减少清利湿热的药物,增加滋阴固涩的药物;待到湿热症状完全消失,停用清利湿热药物,只用补肾固涩药物,调理肾虚之本,连续用药数周及慢慢减量撤药,以防复发。尿路感染发病的部位在尿道,而阴道炎的发病部位在阴道,由于这两种病发病的部位非常邻近,容易混淆,但毕竟发病部位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完全不一样,所以尿路感染与阴道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只是这两种病有时可以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一般而言,尿路感染中医多辨证为湿热,除热以外一定还兼有湿;而阴道炎中医辨证多偏于火热,有时属于肝经实火,有时属于阴亏虚火,治疗方面前者需要清泻肝火,后者需要滋阴降火。上面这个患者素体兼有尿路感染和阴道炎两种病症,并且在某个阶段同时出现,在治疗上,当尿路感染与阴道炎症状均明显时,清利湿热与清泻肝火的药物并用;当尿路感染症状消失而阴道炎症状明显时,以清泻肝火为主,兼用滋阴降火药物,实火与虚火并清,既可治疗阴道炎,又可避免尿路感染复发,彼此兼顾两不误。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0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20 08:17:2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饮食乏味胃口差 病根在肝而非胃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61岁,2016年5月17日来诊。患者来诊时由家属陪同,告诉我数个月来,胃口不开,饮食乏味,吃什么东西都没有味道。经仔细询问,才得知病因在于数月前,因家庭琐事,情绪不好,心情不开心,除了胃口不开,还有很严重的失眠、口苦,有时还有心悸。经诊脉弦而带滑,观察舌质暗红。辨证为肝气郁结,肝病犯胃。用疏肝和胃方药为主,加清肝化痰、镇静安神药物,用药一周。近日家属因病来诊,告知她母亲服用我开的药物,效果很好,胃口大增,吃东西觉得很有味道,睡眠改善,口苦、心悸消除,心情也舒服了很多,直叹我开的方药之神奇。

       要点难点分析:一旦有人出现饮食乏味胃口差,一般都会想到是胃的毛病,但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除胃本身病变外,还常与肝脾关系密切。脾与胃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一点一般人都知道,因为在许多人口中常“脾胃”连称,脾胃有病常指消化系统疾病。但 肝与胃的关系除了正统中医师知道外,一般病人是不知道 。中医理论认为,肝的生理功能为“主疏泄”,肝的主疏泄功能是指肝具有疏通、畅达 全身气机的作用。气机,即气的运动。肝主疏泄主要体现在情志与消化等几个方面。在消化方面,肝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脾气的生理特点是以升为常,胃的生理特点是以降为常,升清降浊,升降相因,脾胃运化功能方能正常,而肝的主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之气正常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的运行才能通畅,脾气才能升,胃气才能降,脾胃运化功能才能正常。除此之外,胆汁是肝之余气所化生,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受肝主疏泄功能的影响。肝的主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胆汁能够正常分泌与排泄,从而有助于脾的运化吸收和胃的腐熟消化功能。所以在病理上,假如肝一旦有病变,就会经常影响胃,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于木,胃属于土,肝病影响到胃叫作“木乘土”。在张仲景《金匮要略》里面也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未病指导思想,其中的“脾”包括“脾胃”,就明确说明了肝病容易影响到胃。上面这个患者主诉为饮食乏味胃口差,首先当然应该考虑胃的病变,但经进一步询问得知病根起于家庭琐事,心情不畅,是为肝气郁结。而且还兼有口苦,是为肝火上犯;失眠、心悸是由于肝火扰心,心神不宁。脉象为弦这是肝病的主脉,舌质暗红说明气血运行不畅。所以,总体来说辨证为肝气郁结,肝病犯胃。治疗方法以疏肝和胃为主,但鉴于前一天晚上的失眠也会导致第二天的胃口不好,所以在治疗上也需要兼顾失眠,用些安神药物。由于辨证准确,疗效非常满意,一周即使患者胃口大增,失眠消失,其余症状也改善。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0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21 07:11:5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月经后期 经不畅 温经散寒活血尝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43岁,2016年4月29日初诊。患者主诉以前月经一直比较正常,但本次月经于4月25日才来,一共推迟十天,至来诊时已经行经四天,经水的量甚少,很不通畅,颜色紫暗,但没有痛经。经观察舌质正常,但舌下静脉瘀黑粗大,诊脉细涩。诊断为月经后期,辨证为血虚寒凝,用具有温经散寒、养血活血的温经汤加减治疗。5月11日因近来脱发明显再次来就诊,告知服用上药5付,隔天月经顺畅而行,经量正常,颜色稍暗,少许血块,行经4天,已经于两天前停止。

       要点难点分析:月经后期属于月经不调的一种病症,是指月经周期退后七天以上,甚至每隔四、五十天一次,临床亦称“月经退后”、“经期错后”或“经迟”。本病的发生,有虚有实。虚者,因机体血液不足,血脉空虚,不能按时满溢;实者,因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常见的有血寒、血虚、气滞等,血寒还可以分实寒与虚寒。行经之际,过食生冷,或冒雨涉水或淋雨,感受寒邪,寒邪的性质是凝滞收引,寒邪导致血管收缩,血液运行迟缓不畅,即所谓的“寒凝血瘀”,导致月经后期;如果素体阳气比较虚弱,阳虚生内寒,影响血的生成,血液不能按时充盈子宫,是为“血虚寒凝”,从而出现月经退后。血液在血管内的运行需要依靠气的推动,假如素体性格内向,优柔寡断,抑郁不乐,气的流动不顺畅,进而影响血液的运行,即所谓的“气滞血瘀”,以致经行后期。而血虚经行后期是由于久病体虚,或长期慢性失血,或产乳过多,或饮食劳倦伤脾,生血不足,血液亏虚,不能按时充盈子宫,导致月经后期。临床在辨证月经后期属于哪一种,主要根据月经的颜色、质地,及痛经情况,再结合全身症状和脉象、舌象,经过综合分析,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如上面这个患者,根据月经不仅推迟,而且一开始几天行经量少而不畅通,月经的颜色紫暗及舌下静脉瘀黑粗大的特点,可以判断属于血瘀无疑。由于没有胸胁乳房或小腹胀痛等兼症,所以排除气滞血瘀的可能;经色紫暗而不淡,也没有头晕眼花或心悸失眠等血虚兼症,所以也排除单纯血虚的可能。典型寒凝血瘀的兼症有小腹冷痛,但本案经色紫暗而没有腹部冷痛,说明与寒邪一定有关系,只是寒邪不是很厉害,而属于虚寒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典型血虚寒凝的特点是经色淡而质地清稀,与本案经色是紫暗而不淡不符,说明与血虚有关,只是血虚的也不是太严重。所以本证的辨证难度在于不能套用常规的证型,只能折衷考虑,比较倾向于血虚寒凝,虚实夹杂,治疗的重点在于活血化瘀,同时兼顾温经散寒。从药后疗效来看,辨证应该还算比较准确。再从二诊因脱发而就诊,也反应出该患者的素体还有肾虚精血亏损的因素存在,反证了初诊在辨证方面考虑到血虚这一方面的准确性。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0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22 06:33:39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手指发麻为何因 抑或腕管综合征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男士,60岁,2016年1月12日初诊。患者来诊时告知很长一段时间来,右手手指发麻,手指、手腕、肘部、肩部酸痛,手指及腕部软弱无力,找过西医治疗没有效果。他说刚看到过我写的一篇文章,是有关于颈椎病引起手麻的,问我他的手麻是否一样由颈椎病所引起的。经我检查,他的颈部没有什么问题,基本排除颈源性手麻的可能。再经我仔细询问得知他的手麻部位局限于拇指、食指、中指的内侧面,而其它部位没有麻的感觉。所以,根据他的手麻特点及疼痛部位,我告诉他的手麻属于腕管综合征,可以用针灸治疗,他同意我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于是我选取了手腕肘部、肩部一些穴位,重点在手腕部用温针灸,治疗几次后,先是肩部和肘部的疼痛开始减轻,再治疗几次后腕部疼痛和手指也开始减轻,然后手麻疼痛消失,只是手腕还是比较无力,最后经过总共十多次的治疗,所有的症状均告消失。

       要点难点分析:很多人有手麻的经历,但由于引起手麻的原因很多,所以疗效的好坏与诊断的准确及治疗的对证与否有很大的关系,引起手麻最常见的是颈椎病,而腕管综合征是引起手麻的另一种病症,它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腕部损伤,致使通过腕部的正中神经受压,而出现的以正中神经在腕部以下所管辖范畴内的症状,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手指发麻,而这种手麻的特点是只出现拇指、食指、中指的内侧及指尖部,但手背、指尖以下却是正常的,这是辨别手麻是否由腕管综合征引起的要点所在。除了手麻外,严重的还伴有腕部酸痛,部分患者麻木疼痛还可能向肘部、肩部放射,拇指、食指、中指功能明显降低。对于本病的治疗,西医主张封闭或手术,只是封闭有一定的副作用,而手术往往有后遗症。中医理论则认为该病 的发生原因在于长期过度使用手腕,劳伤筋脉,经络痹阻,气血凝滞导致本病症的发生,本病症应该归属于郁闭瘀结之证。从治疗的情况来看,比较轻的病症单独用针刺能够通经活血,对于程度比较重的用温针灸效果较好,可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上面这个患者就是典型的腕管综合征手麻,通过针灸治疗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0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23 06:57:2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胃痛隐隐苔花剥 养阴和胃痛自瘥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患者陈女士,48岁,2015年5月11日初诊。患者告知数个多月来,胃部疼痛隐隐而作,得食后疼痛更甚。经仔细询问后得知她还伴有呕心,容易饥饿但又不想吃东西,口干欲饮。经我用手按压疼痛没有加重,观察舌苔花剥,诊脉细弱。诊断为胃脘痛,中医辨证为胃阴亏损,治疗用养阴和胃、缓急止痛方药治疗。一周后复诊,各种症状均得减轻,继续用原方调理一周而愈。

        要点难点分析:胃痛指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的疾病,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胃癌等疾病均可以出现胃痛。中医理论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有外感寒邪犯胃、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本病病变部位在胃,而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胃痛的表现各不相同,其性质主要有隐痛、胀痛、刺痛、钝痛、灼痛等。在临床上,胃痛的辨证论治应区分寒热、虚实。一般来说,冷痛,饮食喜温不喜凉,呕吐清水,多属寒证;灼痛,饮食喜凉不喜热,呕吐酸苦水,多属于热证;病程较长,痛处喜按,饥饿时疼痛明显,得食时疼痛减轻者,多属于虚证;病程较短,痛处拒按,饥饿时疼痛减轻,食后痛甚者,多属于实证 。再根据疼痛的性质,以及其它全身或局部症状、脉诊、舌诊等,可以进一步辨别胃痛属于气滞、血瘀、伤食、外寒、郁热、阴虚、阳虚中哪一种,然后选择正确的治疗原则和方药。上面这个患者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诉,疼痛的性质是隐隐而作,病已经有数月之久,用手按压疼痛没有加重,容易饥饿,基本考虑属于虚证,但究竟属于阳虚还是阴虚还需要参考其它方面。脾阳虚弱者,容易饥饿但得食后疼痛减轻,而本患者虽然容易饥饿但又不想吃东西,就是所谓的饥而不欲食,因为消化无力,得食后疼痛更甚,这一点与脾阳虚弱不相符合。再则该患者还有口干欲饮这一伴随症状,这一点与胃阴亏虚相符。而更有辨证意义的一点,是该患者的舌苔花剥,即一般所说的地图舌,与光剥苔和少苔属于同一类,均是阴虚的特征性舌像,是比脉象更为直观的指征。综合考虑,将本病症辨证为胃阴亏损,治疗用养阴和胃等方药,以甘寒生津为主,并且根据酸甘化阴的理论,配用酸性药物化生阴液,再根据本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并且属于虚证疼痛,所以用缓急止痛的方药直接止痛,这样就做到标本兼顾,事半功倍。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1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24 06:46:3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口疮虽多因火旺 阳虚火衰亦莫忘
中医博士 陈文照

    b b b病症描述:某女士,50岁,2015年8月19日初诊。患者两个多月来出现舌边及口腔内侧面颊部多处溃疡疼痛,严重地影响吃饭和喝水,服用西药疗效不明显,于是来我处求治于中医药。经我检查,发现口腔溃疡处颜色是白色的。经继续询问得知还兼有神疲乏力、睡眠欠安。经观察舌质发现舌体较胖大而色淡白,边缘有明显的牙齿印。经把脉得知她的脉细小而弱。于是我将她的病症诊断为口腔溃疡(口疮),辨证为脾阳虚弱,虚阳上浮,用温补脾阳、引火归元方药治疗,服药5付。9月26日因感冒咳嗽再次来诊所就诊,经询问得知口腔溃疡已经愈合。

       要点难点分析:口腔溃疡中医称为“口疮”,是指口腔粘膜或舌部溃破生疮疼痛,急性者容易治愈,慢性者缠绵难愈,极易复发,往往此起彼伏,常可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长期困扰,变成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使病人身体上的折磨与精神上的负担十分严重。《黄帝内经》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指的是多种疼痛及瘙痒性疮疡大都与心有关,而且痈肿疮疡常因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中医理论还认为“心开窍舌”,所以,一般来说,舌部疮疡多与心火上炎有关。另外,中医理论还认为“脾开窍于口”,口腔溃疡与脾的关系也很密切。也就是说,脏腑热甚,热乘于心脾,气冲于口舌,就会出现口舌溃疡。所以,在治疗上一般多认为需要应用苦寒清泻心脾之火的药物治疗。而实际临床并非如此,因为在临床上口疮辨证还需要分虚实,这主要根据局部症状,尤其是溃疡的颜色,再结合全身症状来分析,正如外科名著《外科正宗》中所说:“虚火者,色淡而白斑细点,甚者陷露龟纹,脉虚不渴。此因思烦太甚,多醒少睡,虚火动而发之。实火者,色红而满口烂斑,甚者腮舌俱肿,脉实口干。此高粱厚味,醇酒炙煿,心火妄动发之。”实火口疮当然可以用苦寒清火药物,但虚火口疮就不适合用苦寒清火药物,尚需要辨证论治,而在临床上虚证口疮最常见的有阴虚火旺、脾虚湿盛、脾阳虚寒、肾阳虚衰等多种类型。上面这个患者口疮颜色白不红,是为虚证可知。神疲乏力多因脾气虚弱、中气不足所致,舌质淡胖而边缘齿印明显说明脾阳亏损。综合口疮局部特征和全身症状体征,辨证为脾阳虚弱,虚阳上浮,治疗就需要从根本着手,即温补脾阳、引火归元,而不是一味用苦寒药清火降火,从结果来看,效果满意。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11#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25 06:33:2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尿路感染舌淡白 阳虚湿热可并见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79岁,2015年11月8日初诊。患者告知自从二十多岁开始有尿路感染,见尿频、尿急、尿热、尿痛 ,有时还有尿血,反反复复,一直没有断根,西医只能给些抗生素,并说这种病就像感冒一样,发病了就来治疗,平时没有好的办法预防,这样就一直拖延至今,已经有几十年了。来诊的时候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尿后余沥、小腹胀痛,夜尿频多,一般一个小时要起来小便一次,并伴有口腔粘腻感,而且有口臭,大便干结,数天一次。经观察舌象发现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而腻。诊脉弦滑。辨证为肾阳虚弱、湿热下注、气机阻滞,选用温补肾阳、清利湿热、理气通便方药治疗。11月17日二诊,告知各种症状均有改善,舌苔白腻已经减退变成薄白而不腻,大便通畅,于是继续用原方加减治疗几周,各种症状一次比一次减轻,到12月21日第七诊时,只有轻微尿后尿道不适,偶尔有尿失禁。2016年1月5日复诊时,告知偶尔尿失禁,夜尿2、3次,白天小便还比较频繁,尤其在喝水多时,咳嗽或打喷嚏时有时还会有漏尿,治疗方药改为温肾固摄为主,减少清利湿热药物。治疗到2月23日复诊时,白天稍有尿频,夜尿三、四小时一次,以温肾固摄巩固疗效。后减量并用中成药巩固,目前病情稳定。

       要点难点分析:尿路感染急性发作时典型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热、尿痛、尿后余沥(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尿不净),有时还有尿血,舌质偏红,舌苔黄腻,中医辨证属于湿热下注,治疗用清利湿热方药,一般多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但有些尿路感染,尤其是某些长期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时,出现的症状并不典型,常以尿频、尿急、尿后余沥为主要表现,而不具备尿热、尿痛。像上面这个案例,病史已经有几十年之长,反反复复,来诊时以尿频、尿急、尿失禁、尿后余沥、夜尿多为主症,并伴有口腔粘腻口臭、大便干结、小腹胀痛,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而腻。由于没有尿热、尿痛,所以在辨证方面热像不是很明显,尿频、尿急、尿后余沥可以因湿热所致,而且一定是湿重于热,口腔粘腻是湿邪內盛的辨证要点,口臭、大便干结是因内热所致,少腹胀痛是气机阻滞所致,这些与典型尿路感染辨证为湿热下注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也不完全对立。只有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而腻与湿热完全不同,性质属于阳虚湿盛,尤其是见到阳虚淡白舌质,说明该患者的尿路感染不会是单纯的湿热下注,一定还有阳虚的一面。再从另一方面考虑,肾阳虚也可以导致尿频、尿急,尤其是夜尿多、尿失禁更是以肾阳虚不能固摄尿液 为多见。尽管肾阳虚的尿路感染比较少见,但病程长如上面这个患者几十年,肾阳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综合上面这些表现,我认为开始来诊时既有肾阳虚弱的一面,也有湿热下注湿邪为重的一面,所以治疗从温补肾阳、清利湿热同时着手。待治疗一段时间后,湿热病邪减轻,治疗偏重温肾固摄,并慢慢减量并用中药调理,增强抵抗力,以免复发,近远期疗效满意。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12#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26 08:18:1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饮食乏味胃口差 病根在肝而非胃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61岁,2016年5月17日来诊。患者来诊时由家属陪同,告诉我数个月来,胃口不开,饮食乏味,吃什么东西都没有味道。经仔细询问,才得知病因在于数月前,因家庭琐事,情绪不好,心情不开心,除了胃口不开,还有很严重的失眠、口苦,有时还有心悸。经诊脉弦而带滑,观察舌质暗红。辨证为肝气郁结,肝病犯胃。用疏肝和胃方药为主,加清肝化痰、镇静安神药物,用药一周。近日家属因病来诊,告知她母亲服用我开的药物,效果很好,胃口大增,吃东西觉得很有味道,睡眠改善,口苦、心悸消除,心情也舒服了很多,直叹我开的方药之神奇。

       要点难点分析:一旦有人出现饮食乏味胃口差,一般都会想到是胃的毛病,但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除胃本身病变外,还常与肝脾关系密切。脾与胃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一点一般人都知道,因为在许多人口中常“脾胃”连称,脾胃有病常指消化系统疾病。但 肝与胃的关系除了正统中医师知道外,一般病人是不知道 。中医理论认为,肝的生理功能为“主疏泄”,肝的主疏泄功能是指肝具有疏通、畅达 全身气机的作用。气机,即气的运动。肝主疏泄主要体现在情志与消化等几个方面。在消化方面,肝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脾气的生理特点是以升为常,胃的生理特点是以降为常,升清降浊,升降相因,脾胃运化功能方能正常,而肝的主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之气正常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的运行才能通畅,脾气才能升,胃气才能降,脾胃运化功能才能正常。除此之外,胆汁是肝之余气所化生,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受肝主疏泄功能的影响。肝的主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胆汁能够正常分泌与排泄,从而有助于脾的运化吸收和胃的腐熟消化功能。所以在病理上,假如肝一旦有病变,就会经常影响胃,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于木,胃属于土,肝病影响到胃叫作“木乘土”。在张仲景《金匮要略》里面也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未病指导思想,其中的“脾”包括“脾胃”,就明确说明了肝病容易影响到胃。上面这个患者主诉为饮食乏味胃口差,首先当然应该考虑胃的病变,但经进一步询问得知病根起于家庭琐事,心情不畅,是为肝气郁结。而且还兼有口苦,是为肝火上犯;失眠、心悸是由于肝火扰心,心神不宁。脉象为弦这是肝病的主脉,舌质暗红说明气血运行不畅。所以,总体来说辨证为肝气郁结,肝病犯胃。治疗方法以疏肝和胃为主,但鉴于前一天晚上的失眠也会导致第二天的胃口不好,所以在治疗上也需要兼顾失眠,用些安神药物。由于辨证准确,疗效非常满意,一周即使患者胃口大增,失眠消失,其余症状也改善。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 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1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27 06:53:1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月经后期 经不畅 温经散寒活血尝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43岁,2016年4月29日初诊。患者主诉以前月经一直比较正常,但本次月经于4月25日才来,一共推迟十天,至来诊时已经行经四天,经水的量甚少,很不通畅,颜色紫暗,但没有痛经。经观察舌质正常,但舌下静脉瘀黑粗大,诊脉细涩。诊断为月经后期,辨证为血虚寒凝,用具有温经散寒、养血活血的温经汤加减治疗。5月11日因近来脱发明显再次来就诊,告知服用上药5付,隔天月经顺畅而行,经量正常,颜色稍暗,少许血块,行经4天,已经于两天前停止。

       要点难点分析:月经后期属于月经不调的一种病症,是指月经周期退后七天以上,甚至每隔四、五十天一次,临床亦称“月经退后”、“经期错后”或“经迟”。本病的发生,有虚有实。虚者,因机体血液不足,血脉空虚,不能按时满溢;实者,因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常见的有血寒、血虚、气滞等,血寒还可以分实寒与虚寒。行经之际,过食生冷,或冒雨涉水或淋雨,感受寒邪,寒邪的性质是凝滞收引,寒邪导致血管收缩,血液运行迟缓不畅,即所谓的“寒凝血瘀”,导致月经后期;如果素体阳气比较虚弱,阳虚生内寒,影响血的生成,血液不能按时充盈子宫,是为“血虚寒凝”,从而出现月经退后。血液在血管内的运行需要依靠气的推动,假如素体性格内向,优柔寡断,抑郁不乐,气的流动不顺畅,进而影响血液的运行,即所谓的“气滞血瘀”,以致经行后期。而血虚经行后期是由于久病体虚,或长期慢性失血,或产乳过多,或饮食劳倦伤脾,生血不足,血液亏虚,不能按时充盈子宫,导致月经后期。临床在辨证月经后期属于哪一种,主要根据月经的颜色、质地,及痛经情况,再结合全身症状和脉象、舌象,经过综合分析,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如上面这个患者,根据月经不仅推迟,而且一开始几天行经量少而不畅通,月经的颜色紫暗及舌下静脉瘀黑粗大的特点,可以判断属于血瘀无疑。由于没有胸胁乳房或小腹胀痛等兼症,所以排除气滞血瘀的可能;经色紫暗而不淡,也没有头晕眼花或心悸失眠等血虚兼症,所以也排除单纯血虚的可能。典型寒凝血瘀的兼症有小腹冷痛,但本案经色紫暗而没有腹部冷痛,说明与寒邪一定有关系,只是寒邪不是很厉害,而属于虚寒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典型血虚寒凝的特点是经色淡而质地清稀,与本案经色是紫暗而不淡不符,说明与血虚有关,只是血虚的也不是太严重。所以本证的辨证难度在于不能套用常规的证型,只能折衷考虑,比较倾向于血虚寒凝,虚实夹杂,治疗的重点在于活血化瘀,同时兼顾温经散寒。从药后疗效来看,辨证应该还算比较准确。再从二诊因脱发而就诊,也反应出该患者的素体还有肾虚精血亏损的因素存在,反证了初诊在辨证方面考虑到血虚这一方面的准确性。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14#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28 14:00:2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手指发麻为何因 抑或腕管综合征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男士,60岁,2016年1月12日初诊。患者来诊时告知很长一段时间来,右手手指发麻,手指、手腕、肘部、肩部酸痛,手指及腕部软弱无力,找过西医治疗没有效果。他说刚看到过我写的一篇文章,是有关于颈椎病引起手麻的,问我他的手麻是否一样由颈椎病所引起的。经我检查,他的颈部没有什么问题,基本排除颈源性手麻的可能。再经我仔细询问得知他的手麻部位局限于拇指、食指、中指的内侧面,而其它部位没有麻的感觉。所以,根据他的手麻特点及疼痛部位,我告诉他的手麻属于腕管综合征,可以用针灸治疗,他同意我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于是我选取了手腕肘部、肩部一些穴位,重点在手腕部用温针灸,治疗几次后,先是肩部和肘部的疼痛开始减轻,再治疗几次后腕部疼痛和手指也开始减轻,然后手麻疼痛消失,只是手腕还是比较无力,最后经过总共十多次的治疗,所有的症状均告消失。

       要点难点分析:很多人有手麻的经历,但由于引起手麻的原因很多,所以疗效的好坏与诊断的准确及治疗的对证与否有很大的关系,引起手麻最常见的是颈椎病,而腕管综合征是引起手麻的另一种病症,它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腕部损伤,致使通过腕部的正中神经受压,而出现的以正中神经在腕部以下所管辖范畴内的症状,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手指发麻,而这种手麻的特点是只出现拇指、食指、中指的内侧及指尖部,但手背、指尖以下却是正常的,这是辨别手麻是否由腕管综合征引起的要点所在。除了手麻外,严重的还伴有腕部酸痛,部分患者麻木疼痛还可能向肘部、肩部放射,拇指、食指、中指功能明显降低。对于本病的治疗,西医主张封闭或手术,只是封闭有一定的副作用,而手术往往有后遗症。中医理论则认为该病 的发生原因在于长期过度使用手腕,劳伤筋脉,经络痹阻,气血凝滞导致本病症的发生,本病症应该归属于郁闭瘀结之证。从治疗的情况来看,比较轻的病症单独用针刺能够通经活血,对于程度比较重的用温针灸效果较好,可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上面这个患者就是典型的腕管综合征手麻,通过针灸治疗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1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29 07:11:5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欲治不孕症 首先需调经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28岁。2011年3月31初诊,患者主诉想生小孩但未成功已经有两年多了,希望我用中药治疗她的不孕症。我首先问她是否做过相关的妇科检查,她说没有发现异常,再询问她的月经情况,她告诉我她月经一直不准,每次都是延迟半个月来潮,约1个半月来一次,每次月经来之前都会出现乳房胀痛、脸面浮肿、少腹部及腰部发酸发胀、面部痤疮增多,每次月经迁延10天结束,量少,并带有血块,平时神疲乏力、少腹部发冷,上次月经于2月23日来潮。诊脉为右寸左关浮滑,观察舌质发现舌尖色红。我告诉她要想治疗不孕症首先需要调理好她的月经,考虑到她这次月经已经过期一周,于是我选用疏肝理气、活血催经方药治疗。4月12日二诊,告知月经已经于服药第二天来潮,这次月经来时少腹略有疼痛,乳房胀痛,经水带有少量血块,持续9天结束,来诊时有神疲、脸面浮肿、少腹怕冷,诊脉弦细,于是改用滋补肾阴、温经养血药物治疗。4月22日三诊,告知少腹冷感减轻,左少腹发酸,神疲乏力,眼睛发酸而困,用温补肾阳、温经理气方药治疗。5月13日四诊,告知本次月经已经于5月5日来潮,这次月经周期为34天,比以前提早了10天左右,今天刚结束,持续8天,这次月经期间及前后各种症状均得到改善,患者要求配两周的药物,于是给她开了一周滋补肾阴、温经养血的药物,一周温补肾阳、温经理气方药。2016年3月28日因其它病来就诊,告知自从几年前服完最后一次药后,当月就怀孕了,所以没有再来就诊,现在儿子已经四岁多了。

       要点难点分析:成年男女同居两年以上,男方生殖功能正常,双方未采取避孕措施而女方没有受孕者,称为“不孕症”。引起不孕症的原因很多,一类属于功能性的,一类属于器质性的。功能性多指垂体、卵巢等内分泌紊乱所致,多与月经不调有关。器质性多因生殖器官病变所致,如子宫内膜异位、输卵管堵塞、盆腔炎等。所以对于不孕症患者,一定需要做一些检查,确诊或排除一些病症 。对于功能性不孕症,假如患者月经不调,需要先从调理月经着手,只有月经正常才有受孕的可能。古人有云:“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又说:“种子之法,即在调经之中。”所以治疗不孕症首先应当询问月经情况,即所谓“经调然后子嗣也”。调经之道重在补肾、疏肝、健脾、调理气血,并根据每个 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月经周期各个阶段而有所选择。就上面这个患者而言,她的月经周期延迟半个月,多由肾虚血亏或血瘀所致,血瘀则由可因寒凝或气滞所致,至于到底因何种因素所致还需要结合与月经有关的其它症状才能作出正确判断。月经来前出现乳房胀痛、少腹发胀、面部痤疮增多,说明肝气郁结,治疗需要疏肝理气 ;月经带有血块是为瘀血,治疗需要活血通经。月经量少多因血亏阴虚所致治疗需要滋阴养血。而经前脸面浮肿,平时少腹发冷、神疲乏力等症与阳虚内寒有关,治疗需要温补肾阳、温经散寒。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在具体治疗时分别选用不同的方药,取得满意的效果。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1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30 08:54:1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口渴多因津液亏 莫忘湿饮亦可致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77岁,2015年11月5日初诊。患者告诉我前一段时间因为咳嗽、口腔溃疡,认为是上火所致,于是喝了大量的柠檬水来治疗,不料咳嗽、口腔溃疡没有好转,反而添加了严重的口渴,而且饮水也不解渴,另外还伴有下肢小腿部发酸。经观察舌苔发现色白而且厚腻,诊脉得知弦而缓。辨证为寒湿饮邪內盛,用利水化饮、燥湿健脾方药治疗。一周后口渴、小腿均有明显改善,惟初诊时没有提到的夜尿较多仍然存在,一般夜尿有4次,另外吃水果及凉性食物即出现咳嗽。经观察舌苔发现厚腻之苔变得薄白。改用温阳补肾、健脾燥湿、散寒化饮方药治疗一周。

       要点难点分析:正常生理情况下,口腔需要口水与唾沫的滋润才不会出现口渴,口水与唾沫属于中医里面津液的范畴之内,津液因在人体里分布的部位不同称谓也各不相同。当津液不能滋润口腔时,就会出现口渴。至于津液为何不能滋润口腔,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津液不足,是津液 量的欠缺,可以因燥热病邪侵犯人体,或饮食太多辛辣燥热食物,损伤津液所致;也可以因人体本身为阴虚之体,不能化生津液所致。其二是津液输布障碍失常,这 不是真正的津液量不足,而是津液输布上的障碍,可以因为脾肾虚弱,不能运化饮食之水,水液停留在中下焦胃部与膀胱,不能转化为津液,反而变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津液不能向上滋润口腔,所以出现口渴, 水湿痰饮越盛,则口渴越甚。临床上一般来说,口渴绝大部分因阴虚津伤所致,但不能因为如此而忽略水饮痰湿。如何区分是津液不足引起的口渴还是水液代谢引起的口渴,主要根据是否喜欢喝水及喜欢喝热水还是凉水而定。津液不足的口渴都喜欢饮水解渴,而且喜欢喝凉水。而水液代谢障碍,津液输布失常所致的口渴不喜欢喝水, 喝最多的水也不能解渴,反而会增加人体水液代谢的负担,导致水湿痰饮更甚,口渴加重。就算喝水也喜欢热水。由于这种口渴不是由于津液不够所致,只能从病根上着手,用利水化饮、燥湿健脾方药治疗。对于水湿痰饮的治疗,《金匮要略》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以这类药物的性质是温热性的。津液亏损与水湿痰饮是对立的,如果用药不对就会加重病情,因为如果对水湿痰饮体质的病人用滋阴养液生津凉性药物则可以助湿助饮,而如果对阴虚体质用利水祛湿温热药物则会更加损伤津液。上面这个患者先见咳嗽、口腔溃疡,她自己认为是上火而喝了大量的柠檬水,症状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增加口渴等症,这是因为她的咳嗽其实是凉性的,吃水果与凉性食物即会诱发或加重咳嗽证明了这一点。而对于她的口渴,我还根据口渴饮水不解渴及舌苔白而厚腻的特点,辨证为寒湿饮邪,用温热性的利水化饮、燥湿健脾方药治疗,口渴等症得以缓解。二诊时脾肾阳虚症状明显,于是改从治本着手,病得根治。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1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5-31 07:43:1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急躁易怒胸闷疼 肝郁易变肝火风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32岁,2014年10月30日初诊。患者来诊时情绪激动 ,告知昨天因家庭琐事与家人冲突争吵致胸部憋闷刺痛,要求用中医治疗,于是先给予针刺治疗以冀尽快疏通经络,针刺结束后胸闷疼痛稍有缓解,然后给予三付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中药,次日症状消失。因中药效果明显,于是在11月3日再次来诊,希望我用中药给她的身体调理一下,因为平素心情比较急躁,容易跟人发脾气,像前几天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尤其在月经前几天,并伴有大便秘结,胸闷,喜欢叹气,叹气后胸闷就舒缓一些,口腔溃疡,月经后焦虑忧郁,本次月经刚刚结束。经观察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诊脉弦中带数。中医辨证为肝气郁结,肝火上亢,用疏肝解郁、清肝降火方药治疗,用药一周。2014年11月17日三诊,告知服药后心烦急躁、大便秘结、胸闷叹气等症均的缓解,但近日又因恐惧郁闷导致胸闷、大便秘结、口腔溃疡,继续用原方治疗一周。12月11日四诊,告知近日又因家事争吵生气导致右侧胸部胀痛,急躁易怒,用前方加减治疗一周。2015年7月31日五诊,告知自从服用中药后这几个月来心情好了很多,但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两侧太阳穴和两手指发麻,甚至抽搐,有时头昏恶心,本次月经提前一周,大便偏干难解,用疏肝熄风兼清火通便药物治疗一周。2015年9月30日六诊告知五诊所见症状消失,但经前烦躁便秘症状又见,又改用疏肝清火药物治疗一周。10月26日七诊,告知经前烦躁减轻但未除,嗳气恶心,胃脘发胀,前方继续调理一周。11月13日八诊,告知两手发麻,稍有烦躁,再改用疏肝通络熄风药物治疗。

       要点难点分析:与情志有关的病症,在西医看来没有器质性病变可查见,属于精神异常范畴,或以植物神经紊乱解释之。而中医理论认为情志病症与肝的正常生理功能失调关系最为密切。肝为刚脏,主要生理功能为“主疏泄”,也就是疏通、畅达全身气的运动的作用,而情志的正常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只有肝的疏功能泄正常,气机才能通畅,气能行血,气畅则血畅,气血运行正常,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得到保障,则心情舒畅。反之,肝的疏泄功能不及,则肝气郁结,心情易于抑郁,稍受刺激,则忧郁难解;肝气郁结过分,走向极端,变为肝火亢盛,则心情容易急躁,稍受刺激,则易于发怒。肝经分布胸胁,肝气郁结,经络不通,所以受刺激后胸部容易出现闷胀或疼痛。叹气可以使得郁阻之气一时舒畅,所以肝郁胸闷病症时常喜欢叹气。中医理论还认为肝藏血,能够营养筋脉,所以肝与筋的关系密切,假如肝气郁结, 气滞血郁,血不营筋,则可以出现局部发麻或抽搐。女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她们更加容易出现情志病症,尤其是中年女性,而在月经前几天更为明显。上面这个患者每次就诊症状多有相同,但总 与肝的功能失调有关,治疗分别从疏肝解郁、清肝降火、平肝熄风着手,均能得到满意效果。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1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6-1 06:59:1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胎萎胎漏难受孕 气血肾精同补成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35岁,2016年2月4日初诊。患者几年前已经生育过一个男孩,一年前又怀孕过两次,但前一次在怀孕四周左右胎儿停止生长而萎缩,后一次怀孕到第四周左右见红出血而流产。这次来诊时又怀孕四周,出现腰酸、小腹部隐隐作痛,但没有出血,很担心像前两次一样,于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来我诊所就诊,希望用中药保胎。诊脉得知脉沉细而弱,观察舌质没有异常。根据她的情况,辨证为肾亏、气血不足,用益气养血、补肾方药治疗。两周后第二诊告知,腰酸、小腹疼痛减轻,有恶心、自汗等早孕反应,继续用原方加减调理。再两周后第三诊告知,腰酸、小腹疼痛消失,继续原方加减调理。再两周后第四诊告知,曾有一次少量见血,但B超检查胎儿一切正常,继续用原方加减保胎,目前怀孕已经超过三个多月,胎儿已经过了最不安全的前三个月。

        要点难点分析:母体的肾精与气血在促进胚胎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及维系胎儿稳固不堕两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因为母体受精怀孕后,胚胎、胎儿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全都需要依赖于母体营血来提供。而肾为先天之本,胞脉系于肾;气能载胎,所以母体的肾精充沛、气血旺盛,则胚胎得以稳固。假如母体本身身体虚弱,肾精不足,气血亏损,供养自身都嫌不够,则供养胚胎或胎儿更显不足,其生长发育必定受到影响,导致胚胎、胎儿停止生长而萎缩,或胎元不固而流产。妊娠怀胎不长,多因母体有宿疾,或起居不慎,不善调摄,以致脾胃亏损,气血衰弱,而胎不长。气血不足,不能营养胎元而自堕,犹如枝枯则果落,干萎则下坠,当补其脾胃,培其气血,更加调摄得宜,而胎自长。妊娠以后,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者,中医称之为“胎漏”;亦有腰酸、腹痛、小腹下坠,伴有阴道少量出血者,中医称之为“胎动不安”。胎漏、胎动不安为堕胎、小产先兆,类似于西医先兆流产。因二者临床表现有近似之处,更因二者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其辨证论治亦并无大异。妊娠的同一时间出现胎儿停止生长或自然流产,以后出现同类情况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对于这类女性确定已经再孕,应及早在确定怀孕后服用保胎中药,并坚持服用至妊娠3个月时为止,以防再次胎儿萎缩不长或流产,所谓未病先防治“未病”。像上面这个患者前两次或因胎萎不长或因胎漏流产导致怀孕失败,这次来诊时又怀孕在身,经及时用中药调理,终于顺利过度到安全期。当然对于习惯性流产患者欲再怀孕,最好应在孕前3个月左右服用药物调理,在怀孕前先调理好身体,有利于再次受孕和预防再次流产或胎儿萎缩不长。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1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6-2 08:43:19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左侧胁肋胀刺痛 疏肝活血收奇功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国内某亲戚母亲,高龄80,2016年3月2日微信就诊。主诉十多天来,左侧肋骨疼痛难忍,来回串痛,转身困难,咳嗽喷嚏时疼痛加剧 ,走路时候需要弯腰,精神状态很差,影响睡眠,去医院做了一些检查也查不出具体原因,所以西医也就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法,服用一些止痛药效果也不明显。由于不能亲自视诊,我建议他们用视屏让患者指给我看病痛的具体位置,我发现她疼痛的部位在右侧乳房下面的肋骨之间,我告诉他们她得的是肋间神经痛。经询问疼痛的性质是胀痛为主并伴有针刺样的感觉,用中医理论辨证为气滞血瘀,经脉不通,用疏肝理气、活血通络的方药治疗。三天后疼痛减轻,身体不移动时没有疼痛,当身体移动时觉得疼痛,精神状态好转,原方加减治疗。三天后疼痛进一步减轻,走路时腰部舒展了很多,继续用原方治疗。三天后疼痛进一步减轻,精神状况明显好转,只是近三、四天来全身经络有些发胀,嘱咐服药一周。近日告知疼痛完全消失,病告痊愈,停止用药。

        要点难点分析:人体的胁肋分左右两侧,由于左侧和右侧胁肋内部及周围的脏器不同,所以西医对于引起胁肋疼痛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左侧胁肋靠近心脏、肺脏;右侧胁肋上方靠近肺脏,下方靠近肝胆;两侧胁肋偏后则靠近肾脏。所以左侧胁肋疼痛多与心、左肺病变有关;右侧胁肋疼痛偏于上方的多与右肺的病变有关,右侧胁肋疼痛偏于下方的多与肝胆病变有关;胁肋疼痛偏后则与肾脏病变更密切。由于心脏引起的疼痛除了胁肋部外,胸部更为多见,并且还会连及背部。而肺部引起的胁肋疼痛部位一般也偏于上部,除了急性感染性疾病外,多属于慢性发病,所以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剧烈疼痛。由于本例患者疼痛出现的部位在左侧,排除肝胆实质性病变。胁肋疼痛突然出现,并且部位偏下,基本排除肺脏引起的病变。该患者的剧烈疼痛持续十多天,部位只局限偏于下方,由于疼痛导致转身困难,走路需要弯腰,咳嗽及喷嚏时加重,没有胸部发闷或疼痛,背部也没有不舒,所以与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的疼痛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按照西医理论诊断为肋间神经痛,在中医诊断上则属于胁肋疼痛范畴。在中医辨证方面,根据疼痛的性质为胀痛、刺痛,咳嗽或喷嚏时疼痛加剧,辨证为气滞血瘀,并且由于胁肋属于肝脏经络分布的部位,所以气滞为肝气郁滞,血瘀为经络阻滞不通,治疗选用疏肝理气、活血通络的方药,三天内见效,两周内痊愈,足显中西药治疗肋间神经之神奇。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43.36%

UID
10071737
热情
12100
人气
13063
主题
35
帖子
9050
精华
0
积分
1716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11-14

畅游勋章

12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6-3 06:52:0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肿块结节皮下长 化痰散结需温通
中医博士 陈文照

       病症描述:某女士,92岁,2016年2月4日初诊。患者由其子伴随而来就诊,未诊前其子先告诉我老太太的肛门附近有一个肿块,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在家已经用了一些抗生素及中成药牛黄解毒丸,好像有一点点缩小,但不是很明显,所以很不放心,问问中医是否有办法。起初我以为可能是痔疮或肛门周围静脉丛曲张一类疾病,但经我仔细观察及触摸检查,发现病变部位在离肛门4公分左右的左侧臀部,肿块在皮肤下面,皮肤的外表看不出有异样变化,没有红肿,也没有热感,病人也说皮下肿块里面也没有发热的感觉,按压时稍微有一点点疼痛,肿块的质地比较硬,但也不是坚硬如石,肿块的大小约有3公分直径左右。按照中医理论,诊断为“痰核”,辨证为痰瘀凝结,用化痰散结、温通托毒方药治疗。一周后肿块稍有缩小,原方加减。再一周后局部皮肤出现一细小口,并有少许分泌物流出,肿块变小变软,按压没有疼痛,除原方增加化痰散结药物外,嘱咐家属在家用艾条薰灸患处。一周后肿块明显缩小,继续原方加减。再一周后肿块进一步缩小,大约0.5公分直径左右,再一周后肿块只有米粒大小。3月18日来诊时,肿块完全消失,只是在触摸原肿块的表皮时感觉比正常皮肤稍微厚硬一点,改用姜灸一次,治疗告一段落。

       要点难点分析:古代中医有一类疾病叫“疮疡”,相当于现在的中医外科类疾病,其发病的部位在人体的表面,病种繁多,部位不同,表现各异,称谓不一,皮下肿块结节只是其中的一种。皮下肿块结节在现代医学里面多属于脂肪瘤、纤维瘤等,除了手术外,没有其它好的办法。中医也有“瘤”的称呼,其名有六:骨瘤、脂瘤、血瘤、脓瘤、筋瘤、风瘤,以其病变的部位而定。皮下肿块结节在《内经》称之为“结核”,后世多称之为“痰核流注”,因为中医认为它是因痰浊凝聚结块而成。皮下肿块结节需要与体表的疮痈疔毒加以区别,前者不高出皮肤体表,没有红肿热痛的感觉,后者高出皮肤体表,并多有红肿热痛的感觉。所以皮下结节肿块在中医辨证里面属于阴证,治疗所用的药物需要偏于温热。《金匮要略》对痰饮的治疗原则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说的就是对一般的痰饮病症需要用温热性的药物。又因皮下结节肿块是为坚硬之物,中医有“坚者削之”的治疗原则,也属于中医八法里面的消法,而化痰药中有些药物还具有软坚散结之功,所以对于上面这个案例,主要的治疗方法选用化痰散结软坚,并用温通托毒药物,使得痰毒不仅从内而消,并且从外而出。艾灸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也属于温通之法,多用悬灸或隔姜灸或隔蒜灸,对痈疽、疔肿、流注及一切无名肿毒均可用之。所以上面这个案例采用内外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病人连称神奇。

(咨询电话:09-570 8508,0211150236,地址:45 Queens Road,Panmure,Auckland)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2, 2024-4-27 05:23 , Processed in 0.0357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