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3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术传播的整体论与共生论/郭玉成 [复制链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0.01%

UID
62836
热情
80136
人气
74141
主题
905
帖子
121370
精华
62
积分
138889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6-2-7

最强王者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荣誉勋章 新时政 活动贡献勋章 猪猪勋章 精华勋章 灌水勋章 探索勋章 时事勋章 元老勋章 红人馆 哈卡一族 10周年纪念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6 16:31: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Clark1129 于 2009-10-6 17:34 编辑

中国武术作为历经数千年而仍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经过西方文化、体育的冲击后出现了新的文化形态。以体育为首要属性的竞技武术和以文化为首要属性的传统武术成为了现代武术的主要分支。体育化的武术通过现代竞技体育的通道,已经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而文化的武术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下也逐渐得到了文化部门的保护。如何更好的传播武术,需要新的理论介入与文化认知。整体论与共生论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整体论是一个用得很广的概念,它的基本含义仍然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整体大于其部分之和”的观点,它概括了20世纪科学革命和哲学发展的成果,与现代有机论、系统论、突现论等新学说相互渗透。人们通常把系统等同于整体,但实际上系统只是整体的一种描述方式。人们真正关注的不是系统而是整体,人们着眼于系统的目的和实质在于整体。系统的整体思维,其精髓是它的整体性,系统其实是整体的一种表达方式,也即是说,从系统的观念看,万事万物的整体性可以通过系统的术语和手段表达出来。
  物理学家玻姆曾经指出,在人类文明早期,人们的观念实质上是整体性而不是破碎的。但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基于分析与还原的非整体论思维方式及其知识体系呈现了一个破碎的世界,而这是原本为了认识世界的便利而对世界进行的分类和划分,这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出现了难以弥合的分裂,使人类无法获得整体性的知识体系,进而导致环境、社会、乃至文明的分裂性危机。
  中国武术在国内外传播中所形成的非整体性传播,已经在传播尤其是国际传播中形成误解。以部分传播整体,又以整体诠释部分,使国外即使是国内大众也难以窥见武术文化的全貌。武术内容丰富、流派众多,每一个分支在传播过程中都冠之以武术,使人们对武术的认识永远是模糊的,分不清到底何为武术。武术的个别项目在传播时均称为“博大精深”,却使国外受众对武术的认知十分模糊,部分与整体之间出现混乱,以至于形成了太极拳是太极拳、武术是武术的局面。
  武术非整体传播认识的另一后果是发展部分武术的分支而忽视整体武术文化。忽视对占有绝大多数比例的武术拳种流派的发展,缺乏对武术本身文化特质的关注,使武术的未来发展受到了限制。
  面对由非整体论思维方式所导致的危机,整体论在原则上应该是解困的良方。武术的整体论要求,对武术的整体文化进行全面的传播,而不是仅仅传播其部分内容。既要关注武术技术如武术拳械技术、功法,同时还要关注武德、武术哲学、武术美学等武术文化,及武术的“文化空间”。
  武术整体传承论的认识是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注重部分的失败必然导致武术根基的缺失。只有着眼整体,才能着眼未来。十分推崇中国思想的李约瑟指出,在提倡整体论科学的同时,应认真思考由帕斯卡提出的原则:不认识整体就不可能认识部分,同样的,不特别地认识各个部分,也不可能认识整体。
  “共生”首先出现在生物领域,至今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追溯“共生学”的历史,第一个提出“共生”概念的德国医生,著名真菌学奠基人Debary(1831-1888)。他在1879年明确提出,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1970年,美国生物学玛格里斯提出了“细胞共生学”,“共生学说”由此盛极一时。“共生”这个概念也随着认识的神话,不断发展变化。在现代生态学中,广义的共生是指地球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物质和能量在生产者、消耗者、分解者之间的循环转化;狭义的共生是指生物之间的组合状况和利害程度的关系。
  “共生”理论同样适用于武术文化。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发展要“和谐共生”,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武术传播的和谐共生论。胡守均教授认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同处于社会之中,两者之间势必相互影响。他指出,科学文化的生产者,生活在一定的人文文化背景之中,于是人文文化便通过各种渠道——诸如政治观念、经济意识、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等影响科学文化的生产;同样,人文文化的生产者,也生活在一定的科学文化背景之中,也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人文文化的生产。对此,他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影响人文的机制是“类比——借用”与“联想——借鉴”。认为,人们可以凭借“类比”,将科学借用于人文领域,也可以凭借“联想”,自由借鉴任何科学,创造人文文化。由于“类比”与“联想”皆非严密的逻辑演绎,因此,科学的人文文化释义绝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即不同的人文文化生产者,由于知识结构价值观及视角的差异,对科学做出不同的人文解释。由此,“共生”一词诞生后,就为世界各国人文文化研究者所关注。例如,美国芝加哥经验借用生态学,创立了人文区位学,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了“共生与契洽”等,共生的文化解释是多元的。共生的人文文化解释的标准,是与社会的实际结合度。武术的和谐共生论,为武术学界争论的发展竞技武术还是传统武术的论调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依据,避免了全盘西化与保持传统之争,指出和谐共生才是武术发展的正道。费孝通先生提出的重要思想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本指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文化系统都有自己的美点。从武术的角度讲,竞技武术、传统武术也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之美,你之美,他之美,大家融合在一起,美美交融,而不是相互冲突。竞技武术从一开始就与传统武术有不可开交的纷争,其实处理好了,就可以“美美与共”。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2, 2024-4-30 02:04 , Processed in 0.01532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