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91322
- 热情
- 1094
- 人气
- 3076
- 主题
- 51
- 帖子
- 1266
- 精华
- 1
- 积分
- 2793
- 分享
- 0
- 记录
- 0
- 相册
- 1
- 好友
- 19
- 日志
- 0
- 在线时间
- 472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7-9
- 阅读权限
- 30
- 最后登录
- 2024-11-18
![Rank: 10](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0](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0](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升级 ![](source/plugin/plbeautify/images/expl.gif) ![](source/plugin/plbeautify/images/expc.gif) 52.87% - UID
- 191322
- 热情
- 1094
- 人气
- 3076
- 主题
- 51
- 帖子
- 1266
- 精华
- 1
- 积分
- 2793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9-7-9
|
本帖最后由 Annie911 于 2013-8-25 19:29 编辑
NormalLife 发表于 2013-8-25 13:10 ![](http://bbs.skykiwi.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愿闻其详..................................
根据楼主的标题,不难推断楼主曾经是个留学生,同学来同学去的,让坛子里那些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创业移民等走其他非留学路线定居下来,在这边生活有些年份,但没读过一天书的坛友们有点情何以堪,至少可以说这个标题难免让部分人顿生隔阂,先按下不表。
估计LZ进入社会不久,上个地产周期可能还是个打酱油的看客,所以对目前地产市场里的一些现象困惑不解,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无独有偶,2年前坛子里的Go2Piha同学也提出过下面两个灰常有趣的问题:
“很纠结啊,北岸的房子这么贵,该不该买呢? ”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 ... 53616&extra=&page=1
“经济二次探底会不会来?讨论帖 ”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60284
不难看出,楼主的思路,和Go2Piha同学基本上是一个模式。表面上看,上下5千年、旁证侧引地把金融危机、经济景气、房市、股市、汇率和国际其他货币分析得头头是道,貌似挺有国际视野(正如凤姐屡屡强调的那样,哈哈),后来呢?结果呢?一地鸡毛,屁用没有。
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主义者说:要死了,只剩下半杯水了!乐观主义者说:太好了,还有半杯水可以喝!
我不乐观,也不悲观,但我知道在地产这个市场上,有两种人肯定赚不了钱:懂得太少的人,和懂得太多的人。
既然楼主愿闻其详,我干脆把2年前回应Go2Piha同学那个关于纠结北岸房价的帖子,再贴一下,跟楼主探讨。当然仅代表个人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喔!
其实楼主纠结的不是房价, 是心态.
如果楼主是个刚出校园, 意气风发的20多岁年轻小伙子, 或者刚刚留学生转PR, 或者刚移民过来, 有这样的纠结说明楼主是个勇于怀疑, 勤于思考的人, 敢于探索的人, 这样的想法很正常, 完全可以理解, 也值得鼓励!
但如果楼主已经有一定的人生阅历, 或者在这边生活有些年头, 对新西兰社会和生活有相当了解, 还有这样的纠结或心态的话, 我只能感叹这实在有点杯具了.
2000年后过来的移民中, 确实有不少抱着这种过客或看客心态, 特别是刚来的前几年, 就是看不惯房价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志频频往上涨, 就是不信邪, 结果就这么端着, 这些年端下来, 要么端不下去, 回国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去了, 要么硬端着到现在还租房住.
看看2000年以来在华人媒体和各个坛子上关于房价的争论, 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还记得一个多年来一直义务地热心把主流社会的新闻及时翻译出来放到坛子上的朋友, 他本身不是Agent, 和地产界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只是因为翻译和转发了房价在不停上涨的新闻, 就遭到那些唱衰奥克兰房价的人无端围攻和谩骂, 让人无语.
2008年金融危机刚来那阵子, 这些人欢呼着, 擦拳磨掌等着Takapuna的百万豪宅降暴跌到10多万, 好让他们倾巢出动, 当掉内裤来抄底, 得以咸鱼翻身, 遗憾的是这样的事没有发生. (可能是我孤陋寡闻, 我目前还没有见过一样这样心态的人, 能在2009年奥克兰房价在谷底的时候成功抄底的). 这些人一般都生活在一个自己虚构的意境中, 房价跌了5%, 他要等跌10%, 房价跌了10%, 他要再等跌到20%, 最好跌到不要钱让他随便捡. 在这样的心态指导下, 这些人大都在现实生活中摸不着北, 要么南辕北辙, 要么碰得头破血流.
楼主根据其它城市的房价都在跌唯独奥克兰的房价在涨这么个现实来判断奥克兰的房价不合理, 必然要暴跌, 这恐怕就更不靠谱了. 可以看看上个地产周期十年, 或者可以看看过去几个地产周期的几十年来的房价数据, 不论是澳洲, 还是新西兰, 哪一波涨潮来临, 不是先从中心城市的好区先开始, 然后逐渐波及周围的区域和其它城市的? 当然, 信不信由你.
记得3年前的统计数据, 新西兰的家庭平均净资产大概在26万纽币左右. 26万的家庭净资产是个什么概念? 可以找个银行或贷款经纪问问, 按照新西兰家庭平均收入, 加上26万的净资产, 按照现在的贷款条件, 可以Topup出多少银子来买房子或换房子? 这样可以大概估算出这边家庭的对房产的平均购买力(当然假设他们愿意买新房, 或者小房换大房, 差区换好区的话). 报章说如今新西兰家庭的房屋可承担能力, 已经恢复到自2003年以来最好的记录了, 还是那句话, 信不信由你.
当然影响房价的因素千千万万, 单凭某些个别因素就武断地判断房价必将如何如何, 是有些跳大神的味道. 所以我也不敢妄加判断房价必将如何如何. 但我知道, 用货币来衡量的话, 这几年新西兰家庭的平均净资产并没有缩水, 家庭平均收入还是有所提高, 全世界范围内只要有钞票流通的地方, 印钞机都在加印钞票. 另一点我也相信,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新西兰不太可能会爆炸中子弹(就是那种能把人口一下子大幅度减少, 而又不损害建筑物的那种核子武器). 就算欧美就再来几个911或者金融动荡, 或者世界范围内来几场战争, 对偏安地球一偶的新西兰, 恐怕也不是什么坏消息, 因为全世界的富人可能会争相移民过来享受这边相对安宁平静的生活. 可以预见的是, 本地人口还是会越来越多. 所以对住房的刚需只会增不会减. 报章说未来30年新西兰人口增加60万, 每年需要新增1.1万套住宅. 当然了, 你可以举出一万个相反的理由来否定这个判断。用铁道部发言人的话来说, 就是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看到楼主又开帖讨论经济危机二次探底的事体, 引经据典地从房价扯到货币, 从汇率谈到经济, 看来楼主必定熟读经济类书籍, 颇具国际视野(注:此乃网络红人凤姐择偶标准之一哦), 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而在下才疏识浅, 这么大的话题对鄙人而言实在有些老虎吃天, 不知如何下嘴, 所以不敢多言.
俺是农村来的, 小时候只知道鱼干鱼, 虾干虾, 乌龟干王八. 后来读了点书, 也就仅仅知道"存在的东西必有其合理性"这么个简单道理.
现在鄙人知道身边很多没有房子的, 已经在开始考虑首次置业, 还知道几年前买了Glenfield, Beach Heaven的朋友们, 如今都纷纷把目光投向East Coast Bay, 而现在住着East Coast Bay的, 有不少开始考虑换房Milford, Takapuna了. 当然, 我也认识不少租客, 洋人的华人的都有, 也还在一如既往地充当过客看客, 依旧端着那样的心态, 哪怕房东最近涨了他们的租, 最多也就私下愤愤地骂两声娘, 租金还得老老实实地交.
说句您可能不爱听的话, 劝楼主还是抛掉幻想, 端平心态, 面对现实, 不要再充当过客看客, 吾心安处既是家, 不要再问为什么北岸的房价这么没道理地高, 不要再纠结什么二次探底这些不着边际的事体, 赶紧整啊! 当然, 整不整由你.
不信, 等过几年, 到这个网站查查过去几年的房价走势:
http://apps.reinz.co.nz/reportingapp/?RFOPTION=Report&RFCODE=R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