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不知道的台灣 10月29日 上 小城之春
2008年有一部台灣電影,在台創下了5.3億票房的記錄。電影裡講述著一個發生在台灣最南部叫做恆春的小鎮裡,兩代人的愛情故事。《海角七號》,如果你也被這部電影所打動,一定要來恆春看看。這個電影就是由一個真實的故事所啟發改編。此片公映後也受到社會各界激烈的討論,有學者認為此片存在著某種“政治隱喻”。我只想說,來到恆春鎮,如果親身感受到鄉親之間的融洽與真誠,台灣的人情味,就會意識到,電影單純美好的寓意。當這種人文與美景呈現在眼前時,任何複雜的曲解與抹黑都會不攻自破。
微博記錄
可以做廣告嗎?恆春的彩虹波浪民宿。老闆是熱愛衝浪的年輕人。另外本來要坐墾丁快線前往恆春。但是旅店幫我們定了這位林先生的車,直接在旅店門口接送,350台幣一位。不用提著行李去車站坐車。推薦唷。
高雄包車到墾丁的林先生,他的聯繫方式是:0982198138, 0916721495, traveler.taiwan@yahoo.com。 這位林先生也兼職導遊,他常常也會帶散客環島遊,前不久蘇花公路又塌陷,他就回到高雄接一些到墾丁遊玩的旅客。林先生對我說的一句話,印象深刻。他說,來台灣玩,就是路在嘴邊。哪裡不熟悉,只要隨便找路人詢問,一定會得到最完美的答案。台灣人就是這樣,在交談時我能夠感受到,他們想要幫助人的那種真誠的熱情。
台灣那幾天一直在舉辦單車環島活動。騎單車運動在台灣很盛行。
摘抄一段Wiki裡的介紹: 恆春鎮 位處恆春半島南端,隸屬於屏東縣,是台灣最南端的鄉鎮。由於氣候溫暖,從前此地遍布蝴蝶蘭,恆春的古名「瑯嶠」,就是排灣族語「蘭花」的音譯。清同治年間,恆春半島發生牡丹社事件,於是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並在瑯嶠設縣,是屏東最早的縣治。由於此地氣候溫暖,四季如春,沈葆楨將其改名為「恆春」。
P.S. 那個沈葆楨,算是姐半個老鄉。小時候學校開展故鄉文化教育。總是去這些人物的故居參觀。
到閩南來,也可以看到好多類似的廟宇。拜的神都是一樣的。
恆春古城
四個城門。西門那裡,晚上要舉辦民謠節。
很幸運的趕上了這個民謠節,讓我參與到恆春鎮民鄰里之間歡聚一堂的音樂盛會中。
沿著路邊的指示,尋找阿嘉的家。
街角一個不起眼的小屋,這裡就是阿嘉的家了。
微博記錄
10月29日在台灣屏東恆春阿嘉的家門口給自己寄的明信片
微博記錄
其實這幾天拍了很多類似的照片,本來想等旅行結束後再整理出來做專題,可是今天到了恆春就是忍不住了。這個鎮人口只有三萬多,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小地方,讓我感受到真正的和諧。最後一張是個小學吧。在城牆邊上。在這種地方成長是多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