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08713
- 热情
- 1774
- 人气
- 2668
- 主题
- 91
- 帖子
- 1761
- 精华
- 24
- 积分
- 3210
- 分享
- 0
- 记录
- 0
- 相册
- 1
- 好友
- 1
- 日志
- 0
- 在线时间
- 149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1-30
- 阅读权限
- 30
- 最后登录
- 2016-6-21
  
升级   80.67% - UID
- 208713
- 热情
- 1774
- 人气
- 2668
- 主题
- 91
- 帖子
- 1761
- 精华
- 24
- 积分
- 3210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9-11-30
|
本帖最后由 assel 于 2013-3-2 10:27 编辑
球球妈 发表于 2013-3-1 23:53 
楼主孩子身上有伤?! 好吧,也许因为你宝宝不在这个学校,也没有见过lz的宝宝,所以理解不了我说的话。
...
我选择相信LZ妈妈,而不是怀疑。就像楼上说的,被欺凌者的孩子和家庭的情绪反应最真实。用一个学心理学的KIWI的话说,“如果有人说被BULLY了,那么他就是被BULLY了”。BULLY这个问题普遍被低估了甚至被COVER了,最初就是不被人相信,发出的声音被更多质疑的声音掩盖住了不被听到。毕竟人家是孩子的妈妈,和她的孩子相处的时间最多,最了解他的孩子,最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情感,不是吗?孩子间调皮捉弄在我眼里算不上BULLYING,男孩子更是每天都会有调皮捣蛋玩闹的情况发生,孩子当时也不会觉得UPSET, 孩子回家更不会表现出UPSET. 孩子在母亲观察下也不会有什么异常表现. 如果有针对性地因为“不懂英语”挨打就是有目标性的BULLYING, 并且孩子回家会哭,当母亲的怎能分辨不出来?连当妈的都不相信自己5岁的孩子的话,都不相信自己的直觉,还有谁能相信真有事发生?另外,空穴无风。
EMPATHY不是同情,而是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放入别人的状况中体会别人的心情和反应。我当初提过两种建议,要么想办法在校内解决,解决不了换校。如果当事人已经做出换校决定并且付诸行动,我会尊重并支持她的选择。我也理解你孩子在同一学校并且没发现被欺凌,相信并且也愿意相信学校没有BULLYING情况发生,但是人和人的体验是不同的,是吧。觉得好就留下,觉得不好就换掉,非常正常的个人选择。
我见过因为是中国人在学校被欺负的小孩子(不是PHYSICAL, 是VERBAL),差不多的年纪,平时也是调皮地很,甚至和我孩子相处时还很强势,但会有被BULLY的痕迹,具体什么出于隐私不说了,只是这些痕迹让我这个做大人的感到心很沉重。这样下去经年累月,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而这些偶尔发现的迹象才只是开始。难道说因为孩子还有活泼调皮的样子和开心的时候就表示没被欺负过吗?5,6岁的孩子影响不会表现得像十来岁被欺凌的孩子那么明显,也不会到DEPRESSION的程度,因为他们有很强的RESILIENCE和孩子好玩天真的天性。
如果你理解不了我的话,我们只能求同存异,既然已经诚心讨论过了,大家观点不同立场不同,多说无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