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楼主: 将肝比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详解神奇舍利子(转贴)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61#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1:5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60.百岁圆照尼,留下金刚心

  公元1993年6月12日,当代高僧、比丘尼圆照法师在陕西户县终南山法华寺圆寂,享年一百零三岁。去世后第四天,百余名僧俗弟子在一大青石上架起木柴,按荼毗之法将老尼遗体火化。烈火熊熊,青烟腾腾,天空中显现佛菩萨的形相。大火烧了一天一夜,火灭后,发现心脏久焚未化,已形成一颗黑褐色的心舍利,同时,骨灰中找到二百多颗大大小小颜色不一的舍利子。
  圆照师是东北人,出生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六月十九日。十六岁出家,曾跟随西藏高僧贡噶活佛修学密法,勤于修持,严于持戒,很为活佛看重。本世纪五十年代,被迫还俗,一度靠手工纺线维持生计。“文革”以后,重新穿上了僧衣,在陕西户县终南山里的观音山上建起一座法华寺,长住寺中,直至临终,十几年再没下山。
  老尼圆寂前两天,曾对一弟子说:“我看到鸠摩罗什的护法来了,你知不知道?”据传,后秦时鸠摩罗什在长安译经所居的逍遥园,即是后来户县草堂寺的前身,圆照师曾在古草堂寺住过数年。圆寂前,老尼告诉身边弟子,她的下世,仍要来观音山弘传佛法,为方便传法,她将转成男身。她最后说了句:“我把心留给众生。”言讫而逝。
  众弟子为圆照师建了一座舍利塔,心舍利及部分舍利子装藏在塔里。
  老尼圆寂后近一年半,《三秦晚报》(1994.9.6)、《山西工人报》(1994.10.23)等报刊以《女尼圆寂心脏久焚不化》、《老尼闭目圆寂 心脏久焚不化》为题作了报道。有个弟子用傻瓜相机抢拍下心舍利从灰烬中滚出的照片,配发在《三秦晚报》的报道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62#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2:22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61.德格更庆寺,当代一高僧

  1998年藏历四月二日,在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更庆寺,一个95岁的老喇嘛格拉·阿旺穷佩上师圆寂了。
  格拉·阿旺穷佩上师去世三天以后,他的遗体由卧室移至寺院停放七天,让当地百姓可跟他膜拜告别。七天之内,遗体没有出现丝毫腐化变质,却越缩越小,越缩越小,缩到后来变成十二、三岁的小孩那么大,一个人就可轻轻托起。
  遗体火化三天后,打开荼毗塔,里面有无数舍利,一颗心脏没被焚坏,形状像一个三角尖塔,颜色暗红,大小如拳头。僧人取出这颗未焚坏的心脏,安放进阿旺穷佩上师的灵塔作永久供奉保存。
  更庆寺为萨迦派寺院,其前身唐加经堂建于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为德格吐司家族的本家寺院,明末清初,经德格三代吐司连续努力,建成规模宏大的新更庆寺,历由土司兄长或土司本人任寺院主持。在史无前例的疯狂年代里,更庆寺被全部捣毁,现在寺院是“文革”后重建的,寺院主持是八十多岁的格拉·昂旺丹真上师。格拉·阿旺穷佩是德格萨迦派里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者,清末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出生在更庆寺附近一个名叫“葛”的部落里,12岁那年,他来更庆寺参加一个法会时,依止了昂旺·当曲登巴上师,后来又先后依止过桑德洛珠和绛央钦则罗泽等上师。他一生中坚持不懈地学法和修持,几乎学过萨迦派所有的法,观修过续部总集中的72个本尊和成就法总集中的300个本尊,对每个本尊,最少也要观修七天。他以闭关方式持诵空行母密咒,达二亿多遍;持诵萨迦护法中的金刚宝藏密咒和吉祥怙主咒,多达一亿遍。
  阿旺穷佩上师在修持上达到很高的次第,当老百姓有事找他时,他总会为人解疑释难,往往在无意中显出不凡的先见之明,比如病者的家属去问他,病人还有没有救呀,他如果说问题不大,那就放心回家吧,病肯定会好,他如果说比较严重,不大好办,那就赶紧回家,为病人准备后事吧。前几年,一个名叫格律德的学生问他汉地的情况,他说感觉到有一条大河在汉地奔流,不久,汉地果然发生了严重的洪灾。
  去世前五天,格拉·阿旺穷佩上师把弟子召到身边,对大家说,我现在年岁大了,对百姓和寺院已作不了什么事,过几日我要离开你们了,等我死后,将我遗体烧掉,不要直接入塔。弟子们请求大师转世再来,他答应了。四月一日晚上起,他端正打坐,直至次日上午涅槃。圆寂之后,三天之内,他仍坐姿不倒,面容、脸色没有任何改变,就像平时入定观修一样。在他的卧室里,座铺上,出现许多舍利子,有白色的,还有透明的。
  火化时飘出的烟灰,随风洒落到附近人们的手里和衣服上,有的是灰,有的却是舍利子,依各人的因缘而有不同。有个女弟子,得到一点阿旺穷佩上师的骨灰,她用泥土合在一起捏成小佛像,用火烧固时,又出现许多舍利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6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2:4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八、佛像法器密咒语,骨现不可思议相

  “刻骨铭心”,又作“铭心镂骨”,这是一句大家都熟悉的成语。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在一封写给安州李长史的书信里,就有“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句,唐代文学家柳宗元(773-829)在《谢除柳州刺史表》中,亦发出“铭心镂骨,无报上天”的感喟。
  不过,大家都明白,刻骨也好,铭心也好,那只是一种文学的语言,常作颂词用,形容记忆、印象深刻无比,好象铭刻在骨头和心脏上,永远不会消褪遗忘;而现实中一具真实的人身,当然是不可能“刻骨铭心”的,除非是外科医生给病人动手术,那留下的刀痕就绝无文学的诗意可言了。
  可是,你可曾知道,古往今来的佛门大德中,有些高僧圆寂后,在他们的尸骨上,还真的显现某些与佛法有关的图像和文字?当然,这种奇特的现象,跟前述有些修行者火化后能烧出一粒粒颗粒状舍利子比,更要稀少得多,而且,笔者目前仅从藏传佛教史籍中看到若干这方面的记载。显密同理,汉地未必没有同样的殊胜显现,以后若有机会得悉,当再作本章的补充。


62.红日照雪山,至尊玛尔巴

  藏传佛教中的噶举派,大致分香巴噶举和塔波噶举两大系统。因该派僧人喜穿白色僧裙,被俗称为“白教”。其教法源自十世纪左右的印度高僧底洛巴与那若巴,由琼波南交和玛尔巴分别传往藏地。琼波南交(978-1127)为香巴噶举派的创始人,活了一百五十岁,入灭荼毗后尸骨上显现众多神像。琼波南交毕生倡建寺院一百余所,接纳徒众数万,是藏传佛教史上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其所创香巴噶举大约兴盛了四百年,而后逐渐湮没。玛尔巴(1012-1097)为塔波噶举的开创者,后来所指的噶举派,主要就是指的塔波噶举。由塔波噶举后来又发展出噶玛噶举、采巴噶举、巴戎噶举、帕竹噶举四大派系。
  玛尔巴于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诞生于洛扎秋切(今西藏南部羊卓雍湖之南)的卓窝垅村,家境富裕,父名玛尔巴·旺久维色(自在光明),母名嘉姆朵德(王母光明),有子女四人,玛尔巴为次子。十三岁前,玛尔巴在家里度过,那时他性情暴烈,嗜酒好辩,父亲对他说:“既然这样,你还不如到外地去学习吧。”就给他备了干粮用品,让他出门去求学。玛尔巴来到拉堆芒咔木古龙寺,在卓弥大师跟前学了一段时间梵语和佛法,改正了以前的一些坏习惯。卓弥大师的学问取自印度,玛尔巴很想直接去印度学法,就回家准备盘缠,父母觉得路途太遥远,不大赞成,但玛尔巴还是毅然上路了。
  到尼泊尔后,玛尔巴从基特巴和本达巴兄弟处听学了不少密法。基特巴和本达巴兄弟皆为印度大成就者那若巴(1016-1100)的弟子,玛尔巴因之对尚未见过面的那若巴生起很大信心。三年后,玛尔巴由尼泊尔去了印度,直接拜倒在那若巴门下,求请七次,方得到喜金刚的灌顶和传授,后来又系统地听习了佛合和加行、呼金刚、胜乐和密集等四续部的教授。为了求得佛说大幻化经,他不辞辛苦,专门前往毒河洲拜谒大成就者古古热巴。
  返回西藏后,玛尔巴在北方一带以“炭烟天女法”为一些富户的稚童医治疾病,积聚了一些黄金,他收下的俄敦曲多等弟子也奉给他不少供养,有了充足的资粮,他遂再经尼泊尔去印度,在那若巴座前求得许多新的教法。
  再回西藏,他定居在家乡洛扎卓窝垅寺,摄受了不可思量的弟子,使密续诸法象日月一样宏扬光大。当他最看重的弟子米勒日巴恳请教授往生夺舍大法时,他在自己的密法手册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记载,于是决定再赴印度求法。到了尼泊尔,遇到本达巴上师,告诉他那若巴已经去世,玛尔巴心中生起难以忍受的悲痛。在布拉哈日山,那若巴的弟子沙弥·西绕僧格把上师留下的一幅喜金刚画像和颅器、金刚杵交给了他。玛尔巴问沙弥:“将来还能不能见到那若巴至尊?”沙弥说:“清净的弟子在清净的曼荼罗中进行祈祷,有希望见到上师,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机缘。”
  玛尔巴在印度恒河边的戒香寺里设置了曼荼罗,苦苦观修,但未能见到那若巴。他进入紫檀木森林,到处寻找,在一块水晶磐石上发现了那若巴的足迹。他在上师的足迹旁极其专注地祈祷了三昼夜,天亮时,光彩环绕全身的那若巴在空中真实地向他显现。玛尔巴拿出随身带来的金粉,要献给上师,上师说:“我不贪图黄金。”玛尔巴再次请求上师收下,那若巴便把金粉洒向林中说:“那就供奉上师宝吧。”。玛尔巴请求赐示往生夺舍法。上师问他:“这是你自己想祈求这个法?还是得到了什么授记?”玛尔巴说:“这是我的一个名叫米勒日巴的弟子,他得到授记,想求学这个法。”那若巴说:“在北方黑暗之地,有这样的光明人物出现,实在太好了。”就将往生夺舍法传授给了玛尔巴,而后消逝在虚空中。
  玛尔巴返藏后,仍在家乡卓窝垅定居,四十几岁时娶达麦玛(无我母)为妻,在外遵循隐修瑜伽士的戒行,过一种世俗生活,在内修习生圆二次第甚深瑜伽。他培养了许多弟子,最出名的有俄敦曲多、促敦旺额、梅敦村布、米勒日巴、玛尔巴敦亚五大弟子。他翻译了许多佛教经典,被称为古代西藏七大译师之一。据《玛尔巴译师传·见而有益》里记载,他把往生夺舍法教授给了米勒日巴,自己也曾在死鸽和羊羔身上进行验证,以夺舍法将人的灵识投入死鸽身上,死鸽当即就拍拍翅膀活转过来……
  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玛尔巴八十六岁,有一天,他对众人说:“快把供品摆设好,那若巴上师来迎接我了。”等弟子把会供布置好,他对妻子达麦玛说:“该隐化的时刻到了。”随即结跏趺坐,双手合什,施行往生法。只见他头顶凸出大如拇指的头盖骨,灵骨自成为喜金刚五佛身,灵识如一股青烟,从头顶出壳而去,头部放射出大如瓦器的白光,逐渐上升,最后隐化于虚空中。天空出现美丽彩虹,空中降下花雨,还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异兆。
  俄敦曲多等众弟子把师父的遗体请到当雄地方的琼顶山给予火化。火尽烟灭后,玛尔巴的灵骨上显现出九尊喜金刚化身,个个形态精致逼真,连最高超的能工巧匠也难以铸造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64#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3:1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63.善知嘉裕哇,荼毗现佛像

  公元十一世纪上半叶,印度一著名高僧--曾任那烂陀寺主持的阿底狭(982-1054)尊者,曾应吐番王后裔古格王子意希沃重金礼聘,来藏地阿里传播佛法三年,后又至卫藏传教九年,北宋甲午年(公元1054年)卒于前藏聂塘,终年七十二岁。阿底狭强调依据佛语合修显密,在藏地摄受弟子无数,著有《菩提道炬论》等二十多种著作,对藏传佛教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藏族一致尊称他为“觉沃杰”,意为尊者。阿底狭尊者在藏地开创的教派,通常被后世称为“噶当派”,他的佛学思想,也成为后来格鲁派一代宗师宗喀巴(1357-1419)佛学体系的先师。
  嘉裕哇,是阿底狭尊者再传弟子敬安·楚称坝哇大师(1098-1163)的弟子,宋高宗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诞生于西藏堆隆,幼年丧父,自小由姑姑抚养,生活十分贫困。十二岁出了家,被命名迅鲁峨(意为童光)。十四岁那年,经敬安·楚称坝哇大师的弟子耶协嘉阿奢黎推荐,当了堆隆巴大师的伺者。有一次,大名鼎鼎的敬安大师来却巴小住,堆隆巴大师闻讯前往拜谒,嘉裕哇作为仆役同往。敬安见了嘉裕哇,十分喜欢,对堆隆巴说:“你真幸福,有这样好的伺者!”堆隆巴说:“既然大师喜欢,我就把他献给您作您的伺者吧。”
  嘉裕哇当了敬安大师的伺者后,兢兢业业,尽心尽力,伺候好大师的饮食起居及一切琐杂事务。每晚,他还要在佛堂里供曼茶祈祷,也许是他的恭敬心特别虔诚,敬安大师供奉在佛堂里的前辈先师舍利子增长了很多。有一次敬安师徒去诺寺时,那里正在建造塔堡,嘉裕哇二话不说,帮着取石拿土,无一不作,众人都夸大师的伺者勤劳肯干。有人以为,当一个伺者,整日忙忙碌碌,尽干些杂务,在修行上不会有多大成就吧。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次,当嘉裕哇走到第三格梯级时,心中霍然清晰显现出无量经藏教义。得此内证,他深感对上师服役亦可得到无上功德。
  敬安大师也从不把嘉裕哇仅仅看作一个仆役使唤,凡为旁人讲说佛法,总把他安置在座前,凡为僧众灌顶,从不把他漏下。堆隆巴有一次来谒敬安时,问大师:“这小僧徒怎么样啊?”敬安命嘉裕哇到门那边去,等嘉裕哇走开后,他对堆隆巴说:“此子的信心和智慧天生广大,就象空中挥舞的旋矛那样全圆周到啊。”
  敬安大师去世后,普穹、察穹、珠区惹哇波噶等信众相继邀嘉裕哇去安住。为宏法利生,嘉裕哇想修一寺庙,寻觅地址之时,正好有对修习密法的夫妇要将一块空地献于夏巴师,夏巴想转供给朗日塘巴大师,朗日塘巴细察后发觉有凶险而未接受,夏巴就将这块地送给了嘉裕哇。嘉裕哇名气虽然不能跟朗日塘巴大师比,可他在修行上实际已达到的次第远不在大师之下。他看出这块地方有一恶龙盘踞,遂修了迁移地神仪规,并在恶龙居处之上建了自己住的卧室将它镇住。高大宏伟的寺庙建起来了,嘉裕哇在寺庙大殿里置奉了七十部《十万般若经》,从地板到天花板几乎都装满了经卷。很多人来这儿听他讲经说法,最多时僧众达二千人。
  有个名叫格波尼贡的修行者向嘉裕哇请教:“善知识,请问您心中是如何生起二谛的?”
  嘉裕哇说:“我心中生起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二者。”
  又问:“那么,是否是理解了自心而达空的么?或是理解了外境而达空的么?”
  嘉裕哇说道:“本来箭节是断在内脏里,反而在伤口外涂抹药,这样何济于事!又好比强盗已逃入山林,你却到河边去寻找,这同样于事无补。因此,应知即是此心达空,由此外境枷锁自然解脱,一切皆是空性。”
  又问:“您是何时心中如是生起的?”
  嘉裕哇答:“最初在敬安大师座前服役时生起的。”
  又问:“修定和未修时是否有别?”
  答:“无二。如有的话我的行止和这些侍徒怎样办呢?”
  又问:“由诸事务,比如服伺上师等,对于修行能不妨碍么?”
  答:“不妨碍。”
  还有人曾问嘉裕哇:“在听法时是否可作记录?”
  嘉裕哇说:“笔记如何能透达?一切法应于一时中而知其道。你自己如果能作商决,则无需由顺缘而产生。”
  嘉裕哇以上所说,完全是他自己修行的实际体会。《青史》中详细记下了嘉裕哇与格波尼贡等人的一问一答,可说是给后世修学者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修行指导。这跟汉地有些“参话头”的教法不同,旁敲侧击,高深莫测,顾左右而言它,上等根器者,自然无碍,一般弟子,便往往如坠云里雾里难解其中味了。
  南宋宁宗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十月十八日,嘉裕哇无疾而终,享年六十四岁。圆寂时,先跏趺坐,对亲近弟子贡巴绛纳交待后事后,改作狮子卧状,顶门有大股热气向上升腾,头上有汗珠下落。圆寂后,上座率众弟子在大殿顶层将他遗体荼毗,烟火腾遍处,到处出现舍利,火化后,骨灰中发现许多佛像和舍利,各人的手中也获得许多舍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6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3:39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65.智光协饶峨,修悟证空性

  如前所述,当巴桑杰数次由印度来西藏弘法,在藏地创立了息结派。他的众弟子中,不管是亲传还是再传或再后传的,不少人在修行上达到相当高的次第,逝世时也往往有各种瑞相出现。
  协饶峨,原名甲谟,属于息结派中一个较有成就的修行者。诞生于南宋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据传是印度东方一个大成就者协饶珠(智成)的转世。年届五岁时,由祖父协饶喇教他文字和算法,至七岁,已成善巧念诵者,一日能念完一遍《般若二万五千颂》,其父亲一开始不相信,后从早到晚听他念了一遍,方不得不信,叹为奇迹,合掌欢庆。十岁起闭关三年,修学金刚橛法,定中亲见金刚橛全身像。十三岁起,在若敦上师座前听受了索宗的垛、鸠、生等密法。十五岁时,在讨哲玛贡哇上师座前求得康宗甘露、马头金刚、幻化明灯等教法。年届十六岁,对牙齿缺落者能以铁牙镶补,被人们称为铁牙巧手。在阿奢黎泱休欧珠座前修学时,因辩才出众,上师将他原来的名字甲谟改为协饶峨,意思是智慧光明,这个名字后来在藏地传播得很响亮。十八岁时,他撰写了《幻化道次第注释》和《基道大纲》,显示了他在佛学理论上的精湛见解。此后他又依止过伦达·达生、索朗坝、甲生噶、梁纳垛波、温垛、觉达、章纳准珠僧格、欧珠、塔西、珠朗扎、嘉哇衮交等多位上师,得到许多密乘的传承和修法。
  二十五岁,一天夜里修玛宗的一个密法时,顿然得到一定证悟,发现了涅般的真实义谛。继后又在昂雪甲热、噶哇金巴、故贡等上师座前求得大手印、方便道等修法,修行的次第不断提高。
  二十八岁,他将所有财物全部施舍掉,连一点食粮也不剩,然后去哲哇岗闭关苦修三年,依辟谷为生,穿破旧衣服,缄口禁语,苦行勤修,获得证道征相和透彻觉悟,在一月时间里现起无昼夜分别的光明,亲见诸佛本尊,得空行母授记,最后能役使药叉作诸事业。
  出关后,他去拜见了密法成就者季昌细波上师。细波上师对他说:“我不善说法,你拿这点东西去吧。”说后从左手指甲中抠出一个瑜伽女身给他。在那里,协饶峨在善恶、舍离、对治、修与未修中所持的一切修悟,都获得清净。
  以他三十多岁年纪就达到这样高的修行次第,他已成为藏地一个很难得的成就者。但是,因缘所致,偶尔他也会遇到一些违缘,当他去哲扛时,鼻孔出血不止,不管用什么药都不生效。出鼻血第七日,他礼敬诸佛菩萨后,专心祈请索·达玛僧格(盛狮子)的加持庇护,结果,空中显现身着蓝色大麾的达玛僧格,以手掌抚摸他的眉间后,鼻血变成青烟化去,厉疾顿愈。
  在邦仁住时,他梦中见到一个有海贝装饰的妇女对他说:“嘉哇敦勒尊者在等候你去迎请啊!”得此梦兆,他就派了四个人去迎请尊者。嘉哇敦勒乃是当时最著名的藏密大师,年纪已很大了,被请来跟协饶峨相见后,非常高兴,用三个月时间将许多密法传授给了他。临走时,尊者嘱咐他说:“我传给你的不共教授,是我上师给我的单传,现在我把这一传承传给了你,但直到我未死之前,你必须缄口,不可说你有这样的传承;等我死后,你自己揣度,适合而行吧。”言毕将十六本法本也交付给了他。
  敦勒尊者临终时,伺从问他:“你的弟子中,谁是获得上师你的完全教授者?”敦勒回答道:“除了阿奢黎协饶峨以外,还有谁称得上呢?他是好比失马由外寻而判断,失牛由内寻而判断者(意为内外精明)啊!”
  协饶峨继续不断求法修行。三十二岁时从若伯阿奢黎那儿求得胜乐十三尊修法、往生合修法、鲁宗摧坏金刚法等殊胜法门;三十五岁时在业塘的达贡细波座前求得印度辛底巴的“精滴密吸法类”的灌顶和教授;三十九岁时,修行中亲见当巴桑杰祖师身相;四十二岁,修甘露法时,获得天降甘露湿润了师徒们的衣服;四十八岁时,在牟底修行时获得天眼神通。
  从四十九岁起,他开始广泛地宏播佛法,利益其他有情。六十八岁时,他曾为三十处讲经院的大众,连续讲经说法达半月之久。
  协饶峨于南宋理宗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圆寂,享年七十九岁。遗体火化后,灵骨上出现许多胜乐双尊像和金刚瑜伽母像,骨灰中还有舍利无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6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4:1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66.泥封十三年,遗牙生度母

  迥仁波切是噶举直贡派中的一个大修行者、成就者,于藏历金马年(南宋嘉定十七年,公元1210年)出生在噶隅侬绛沃布垅。年近六岁时,随父母来到他哥哥温仁波切出家修行处的直贡寺,在该寺创始者觉巴仁波切面前出家,取名迥·多吉扎巴,意为金刚乘。觉巴仁波切亲切抚摸着小迥·多吉扎巴的头,对旁人说:“他是至尊底洛巴的化身,今后将为宏扬佛法、利益众生起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年(公元1217年),觉巴仁波切去世了,众弟子祈求温仁波切接任寺院主持,温仁波切因正在闭关静修,叫堪钦·古热瓦暂行主持之职,直到四年后闭关期满,才接手主持寺务。
  迥仁波切二十一岁时,进入一个洞窟,立誓泥封闭关十三年。所谓泥封闭关,就是修持者进入闭关的小屋或洞窟后,外面的人用泥土将门窗封死,只留下十天半月送一次饮食用的小洞,这样,闭关静修者与外界处于完全隔绝的状态。迥仁波切在黑洞中认真修持二次第深奥瑜伽,亲见诸多本尊,获得了很高的悉地证悟。
  闭关修持到第四年,他的哥哥温仁波切去世了,僧众请求迥仁波切出来担任直贡寺的主持,他说:“那哪行,我闭关修行的誓愿还没完成呢,去迎请语狮子京俄仁波切吧。”于是,众僧把邓萨梯寺的主持京俄仁波切迎请到直贡寺,祈请他兼任了这儿的主持。迥仁波切一直到十三年泥封闭关结束,才从黑洞洞的洞窟里出来。
  藏历木兔年(公元1255年),京俄仁波切去世,迥仁波切接替他担任了直贡寺的主持,时年四十五岁。他大大扩建了直贡寺,修建了有一百八十根柱子的大神殿,殿内墙壁和地面都用金浆糊抹,还修造了十尊如来佛金铜像及如数龙像、天王像。寺殿和佛像举行开光时,有十三万僧人参加了盛大的开光仪式。
  南宋己未年(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战死,忽必烈弟兄为争王位而不和,次年,噶玛噶举派二祖噶玛拔希(1204-1283)涉嫌入狱,忽必烈下令对他施行抛入水中、用兵器砍、喂毒、头上钉铁钉等刑罚,并派人严密看守,七天不准进食。在神通庇护下,噶玛拔希一开始未受伤害。但当他在檀木火中烧了三天三夜后,他的生命面临即将终结的危险。这时,迥仁波切身佩六骨饰,骑着狮子来到噶玛拔希上空,放射心花融入噶玛拔希身中,使其身变成金刚不坏身,并对他说:“您不要害怕,请速入火禅定。”噶玛拔希问:“您是谁的化身?在哪个界土?”迥仁波切回答:“我是圣境印度底洛巴的化身,现在叫直贡迥仁波切,在一百个界土都有我的化身。”说完就隐化不见了。不久,国王和王臣听到噶玛拔希在火海中高唱道歌,不得不生起畏惧和敬信心,于是将他放出,顶礼足下,加倍敬奉和供养。噶玛拔希后来专门去了趟直贡寺,对众僧广作布施,感谢迥仁波切给过他的帮助。
  凶恶的霍尔王开尔达率大军攻占当雄,把卫藏地区所有官员和喇嘛上师强行召来,准备惩办。迥仁波切在五百骑白色骏马的弟子相随下,威严非凡地来到当雄。霍尔王重兵在手,骄横不可一世,可当他看到迥仁波切后,嚣张的气焰不自而然地跌了下去,他对身旁大臣说:“今天的这位喇嘛有三只眼睛和一副大獠牙,是一个真实胜乐金刚,太威武可怖了。”后来,霍尔王极其随从都皈依了迥仁波切,大兵撤回,雪域西藏由此从一场水深火热的恐惧中解脱出来。
  藏历土虎年(南宋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七月二日,迥仁波切在壤圣地圆寂,年六十九岁。遗体火化后,出现许多舍利子。最令人称奇的是,他的一颗牙齿,烧化成一个度母像,形态逼真,维妙维俏。这个度母像被珍藏于卓隆伦珠多吉布的吉祥多门塔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6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4:4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67.更钦·笃布巴,觉囊大成就

  说起藏传佛教,汉地对格鲁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等藏密教派听说得比较多一些,若提起觉囊派,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由于历史的原因,几百年前它似乎已经销声匿迹,连有些新近出版的藏传佛教史书都断言:“到十七世纪后半期,觉囊派就不复存在了”。
  实际上,觉囊派是藏传佛教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派。约在七百年前元代至元年间,有个名叫更蚌·图吉宗哲的大修行者,在后藏拉堆绛(今西藏拉孜一带)觉摩山里建起了一座觉囊寺,传授六支瑜伽和时轮金刚,在当地影响很大,以这所寺院为基础形成的传承,渐被称为“觉囊派”。时轮金刚为释迦牟尼成就佛道后在印度南部吉祥山聚米塔内亲授,后来由印度传来西藏,藏密各派公认该法是佛法中最精萃的内容之一。时轮金刚中有关天文历法的表述,成为藏地创立藏历的主要依据。而觉囊派不仅当初得到时轮金刚最完整的传承,而且一直将它的法脉毫无间断地传存至今。
  更钦·笃布巴(1292-1361),法名喜绕坚参,是觉囊派发展史上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关于他的出生,《大法鼓经》、《涅槃经》和《尊胜母陀罗尼经》等佛教经典早在千年之前就有明确授记。
  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更钦·笃布巴三十五岁,应觉囊寺寺主克尊·云旦嘉措再三恳请,负起了领导觉囊寺的重任,一直到他七十岁逝世。在这三十五年中,觉囊派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
  在更钦·笃布巴之前,由更蚌·图吉宗哲创建的觉囊寺,在当地业已形成一定影响,但范围所及,主要还限于后藏部分地区。到了笃布巴时期,觉囊派的影响力大大越出后藏,在前藏也取得了大量藏民的信仰。更钦·笃布巴去前藏传法时,有一次在拉萨开讲《六支瑜伽加行法》、《时轮根本续释》、《般若十万颂》等多部经论,一连讲了一年,上至头人首领,下至普通百姓,都来听他讲经,最多时有一千多人。每天还有很多人来向他索要驱邪镇魔的咒符,人们无不承认,经他加持过的咒符特别灵验。
  元朝的皇帝也听奏了有关更钦·笃布巴神乎其神的事迹,专门派出使者,携带诏书礼品,万里迢迢来到拉堆绛觉摩山里的觉囊寺,邀他进京。笃布巴因忙于自身修炼和在藏地传法,不想去,架不住皇上的使者再三祈求,勉强答应下来。跟使者走到朵甘思藏汉交界处(在今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时,更钦·笃布巴停下来,不走了,他凭神通看到藏地有人误传消息,说他被汉人掠走了,很多藏民在一些头人挑动下正骑马赶来,要靠武力把他从汉人手里夺回去,他若继续跟使者进入汉地,很可能会引发一场藏汉战争。使者哪里相信更钦·笃布巴的这番话,以为他是藐视皇上,故做惊人之语。他们怕回去交不了差,就拔出宝剑,忿忿然对笃布巴说:“既然我们请不动你,那就请你的脑袋跟我们去见皇上吧!”说罢挥剑猛砍更钦·笃布巴的脖子,可是,宝剑砍过脖子,就象在空中劈过彩虹,脑袋依然稳稳地长在肩上!使者大骇,这才不得不相信他们遇上活神仙了。更钦·笃布巴要使者尽快离开这里,以免陡起兵祸。他自己折身回藏,追赶者见他安然回来,也就不刃自散了。
  更钦·笃布巴随即以神通在元帝面前显身,解释了不久前发生在藏汉交界处的事情。应皇帝的请求,他传授了皇帝想得到的法,然后消失在空中……
  在觉摩山的山沟里,更钦·笃布巴主持建造了觉囊寺高大雄伟的吉祥大佛塔,据说该塔里面供奉十万尊佛像,所以又称为十万大佛塔,它已成为觉囊派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大佛塔破土动工时,天空中布满美丽虹光,五彩虹幕中现出莲花生大师身象,干枯的山地上有溪水自动汩汩流出。佛塔建成,举行开光仪式时,空中出现奇异的彩虹,很多人看到空中有众多的佛、菩萨、本尊、勇士、空行母与护法等前来祝贺。除了这座吉祥大佛塔,更钦·笃布巴还陆续在其它地方建造了不少佛塔、佛堂和经院,使带有觉囊派特征的佛教建筑在很多地方深深地扎下了根。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1年),更钦·笃布巴对众弟子交待完身后之事,面带微笑离开了人世。他的遗体,香气扑鼻,发出清净白光,白光中现出一团团紫红色光圈。遗体火化时,空中出现彩虹,天降花雨,火焰燃烧声中能听到悦耳的法音,空气中弥漫沉香、檀香等沁人香气。
  火灭烟尽,打开灵堂时,空中传来一声噢的巨响。雪白的骨灰中,只见脊椎骨已变成一尊圆满的时轮金刚,额骨上凸现大密马头明王,右臂骨上显有不动佛,顶曼显有释迦佛,耳后右侧显有提木度母,左侧显有红文殊,咽喉骨等细小骨头上显有右旋海螺。左右腕骨上各显有五骨金刚杵,小腿骨上显有六字真言,颊骨上显有大空五字,肋骨上显有吉祥八宝,有的骨头上显有时轮立体心咒和诸种法器等美丽花纹。这些奇异的骨相,不管是佛像、法器,还是图案、咒语,无不凸凹分明、诩诩如生,就象微雕高手在象骨上雕刻出来的一样。凡有幸亲眼一睹这些奇异景象者,无不对不可思议的佛法生起不可退转的信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6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5:1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68.宁玛成就者,噶玛仁波切

  噶玛仁波切是藏密宁玛派中的一个大成就者,藏历第十绕回年马年(公元1613年)出生于西藏札岗膜的永脱多康乡,一条金色的河流蜿蜒流经他的家乡。他的父亲贝玛旺札,是一位甚有成就的修行者,母亲觉仰奇,具备智慧空行母的一切特征,曾在梦里见到黑脸护法恰洛东参为她清除所有障碍并给予加持,而后就怀上了他。
  噶玛诞生后,父亲给他起名旺札松(意为有力的言辞),并给他作了密乘初级灌顶,这使他从出生伊始就受到佛法的殊胜沐浴。当他还是一个幼儿时,便能经常看到神、天人及非人等法界的众相。六岁时轻易学会了藏文的读和写,九岁时已学会曼荼罗的建造及天文等有相当难度的学问。十一岁起,从般瓦夏拉瑜伽士等金刚上师处得到许多重要灌顶及传承。他依法刻苦修持,各种成就的征兆一一显现。为避免昏睡,他将座垫放在小凳子上,若身体不小心倾向一侧,就会从凳子上跌倒下来。
  十九岁那年,元月十四日,他从庄帕昆葛南佳上师座前接受了皈依及居士戒;十一月十五日早上,在噶玛巴曾驻锡过的祖普寺里接受了沙弥戒;当天晚上,接受了比丘具足戒,法名噶玛恰美。
  噶玛出家后入了哲蒙寺,认真学习因明、印度五大论等佛学课程,在蛇年依噶玛康僧传统举办的祈愿法会中,他在一万两千名僧众面前顺利经受了辩经考试,以渊博的学识给众僧及上师留下深刻印象。
  二十二岁时,噶玛的一位上师噶玛巴却英多杰圆寂了,他点燃自己的一根右手指,以此供养上师。当他去拉萨接受嘉千秋巴传承的菩萨戒时,他在觉蒿释迦牟尼像前点燃一根左手指,当油灯来进行供养。
  从三十七岁起,噶玛仁波切进入十三年严格的闭关,修持观音、嘉华嘉措及大手印等密乘大法。
  五十岁出关时,他的修持次第已达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此后当他为弟子传授观音秘密心要总集、上师觉悟心要等密法时,与会弟子亲睹观世音菩萨显现,天空中彩虹高挂,空气中弥漫香甜的气味。
  噶玛仁波切一生摄授弟子无数。他的弟子中有百人以上证悟空性并对众生做出很大利益。
  宁玛派最重要的寺院之一--白玉寺(建于公元1665年)的头一任主持昆桑谢拉(出生于公元1636年),曾从噶玛仁波切接受过惹那林巴伏藏法、掌中佛广释等许多重要的密法传承和教授,并一直传承至今。
  藏历火蛇年(公元1678年),噶玛仁波切在种种瑞兆显现中圆寂,年六十六岁。
  遗体荼毗时,僧众看到天空中呈现八吉祥图的云彩,彩虹像华盖般布满虚空。火化后,噶玛仁波切的心、舌及脑丝毫无损,并呈现清晰的黑鲁嘎、忿怒莲师、极忿怒莲师像及“阿”等种子字。在骨头上,凸现出数尊观音菩萨、八吉祥图及其他本尊的形象。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6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5:3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69.麦彭仁波切,七岁造经论

  麦彭仁波切(1846-1912),全称麦彭降央南迦嘉措仁波切,是近代藏密宁玛派的一个大成就者。在今日雪域藏地,你只要提起全知麦彭仁波切,很少有人会不知道他的大名。
  藏历第十四胜生丙午年(公元1846年),麦彭仁波切出生在多康河(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内)旁的雅秋当羌地方,父名杰·衮波达吉,母名穆波东渣仲羌玛。叔父喇嘛班玛达吉为他取名麦彭嘉措。麦彭从小智慧超群,异于常童,对佛法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信心与信念。六岁时,已能背诵《三戒论》。七岁时,他跟一个流浪汉一问一答,就流浪汉对佛教中历来被认为深奥无比的“七大难题”的疑问,将大中观、大圆满等常人不易理解的甚深法理,以通俗的语言一一阐述出来。负责教麦彭仁波切识字的喇嘛衮波达吉拉在边上记下了小孩与流浪汉的对话----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汇集显密甚深精要窍诀藏的《定解宝灯论》。麦彭仁波切晚年还提到这篇东西:“这是我小时候玩耍时写就的,现在看来,文句上可以有点不同说法,但内容还是很殊胜的,所以也就不必去改正了。”
  十岁,麦彭仁波切已能圆满无碍地进行书写、念诵和著述。
  十五岁时,诵读《时轮金刚·韵律历算》,数日便彻底精通。大家知道,千余年前的藏历即依“时轮金刚”而制定,对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描述极精细,不少人付毕生之力对时轮金刚亦难穷尽。
  十七岁时,即以精通星算之学而闻名遐迩。
  十八岁时,在定中得到伏藏经书《遍观大韵律晶镜》。
  麦彭仁波切先后依止蒋贡旺庆杰绕多吉、华珠仁波切、蒋扬亲哲旺波、蒋贡罗珠塔耶、班玛巴扎、翁晋美多吉、舒格班玛等多位藏地高僧,得许多甚深密法的灌顶传承。
  麦彭仁波切后来在嘎姆达仓修行十三年,现示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功德,如他曾亲见本尊文殊菩萨,文殊、经函和智慧剑皆化光融入他心间;曾在光明梦境中面见大威德三尊,授其甚深密法,次日即造《大威德仪轨》。
  再后在石渠闭关三年,修啊底约嘎,达到可在阳光下身无影迹、自由穿透墙石等地步。
  为使末法时代的有缘众生也可闻知正信佛法,他撰写了大量佛教论典,如《文殊赞·加持大库》、《圣八吉祥颂》、《医学四续释疏》、《智者入门》、《别解脱经讲义》、《三戒一体论》、《俱舍论句释》、《旧密教法宏扬愿文》等,藏文版《雪域语狮子全知大班智达麦彭降央南迦嘉措全集》中收入他的著作共有二十六函。
  全知麦彭仁波切名扬卫、藏、康区,弟子众多,但他生活上十分俭朴,常年著一件被烟熏黄的老皮袄,象普通藏民一样居帐篷,日以糌粑、大茶为食。
  壬子年(公元1912年)春,麦彭仁波切对他的一个近伺弟子根霍尔说:“当此浊世末法时期,说真话有时无人听,打诳语反有人以为真,故我从来没向人说及此事,今我实告你:我不是凡夫,而是乘愿再来的菩萨,为共同佛法和众生,尤为饶益密法才来应世的。”又告诉弟子:“现处末世,利生为难,下生我绝不再来此恶浊世界,只在清净法界安住。不过,圣者于轮回未尽之际,其化身尚未有尽。”这表示他的化身以后还会再来。
  他的弟子和施主得悉他要谢世,从各处赶来谒见,请求他长久驻世。麦彭仁波切对他们说:“我现在昼夜所见妥噶明体,均是虹光明点,此为佛身与法界的明现。”又明确地说:“我绝不再住世,也不转世,我要前往香巴拉刹土。”
  四月廿九日,麦彭仁波切双足跏趺,左手结定印,右手结说法印,安祥地融入法界,享寿六十六岁。圆寂前,东方发出巨响,表示已得法身无别之位。
  遗体荼毗时,香气扑逼,虹光射空,在场所有人众都看到了种种瑞相。荼毗后,舌头和眼烧不化,且自聚一处,显现出清晰的文殊菩萨相。据活佛解释,这表示死者已得生起次第圆满果相。房屋内外,到处充满坚固圆润的舍利子,这表示圆满次第圆满果相。且有五色彩虹上下排列,纵横天空,并明现许多咒语,遍布虚空,久久不散。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7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6:2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九.风雨寒暑不朽腐,难得金刚不坏身

  人死后,在自然环境和自然状态下,一般来说,如果不及时焚化或深埋,不消多久便会腐烂发臭,污染环境。若在寒冷和干燥的季节,尸体保存的时间可稍长一些,但仍是比较有限的。像古埃及的木乃依,中国的马王堆西汉女尸、新疆楼兰女尸,能历千百年而不腐朽,那不仅由于采取了特殊的防腐措施,而且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大大延缓了尸体的质变,如楼兰女尸出土时仅重十公斤,这表明哈蜜地区特别的高温干燥,已使尸体变成一具完全脱水的干尸。总体来说,古代即便对尸体采取了防腐措施,真能千百年不腐者也还是比较少见的。
  那么,就无例外了麽?也有例外,而且,就象前面所介绍的那样,死后能烧出舍利子者,或焚后心舌不坏、骨现瑞相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佛法的修行者、成就者;在自然环境和自然状态下,死尸能保持很长时间不腐朽者,更几乎无一例外都发生在佛法的修行者、成就者身上。唐代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竭盘陀国中的两个“石室入定罗汉”,皆在大石崖的石室中“端然而坐,难以动摇,形若赢人,肤骸不朽,已经七百余岁。”这两个罗汉的胡须头发总是生长,所以那里的僧人每年还要为罗汉剃头发换衣服。
  请您读读下面的一些记载吧,这不能不使人对佛法的不可思议而又真实不虚再次击节赞叹。


70.脚碾石出水,火焚身不坏

  据梁代慧皎(497-554)所撰《高僧传》记载,晋武帝太康九年(公元288年),洛阳城中瘟疫流行,死者无数。此时,不知打哪来了个衣衾褴褛却风骨不凡的僧人,以咒术为人驱邪疗疾,经他救治者,十之八九,不药而愈,洛阳老少将他视为活神仙。
  这个苦行僧,名叫诃罗竭,出生在樊阳(在今湖北省),年纪很小时就出了家,专修“头陀”,常年独宿于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和荒冢之间。
  晋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诃罗竭在娄至山石窟中坐禅。消息不知怎么传开了,人们听说山上石窟中来了个修“头陀”的活神仙,便时有信众上山拜谒。有人见石窟离水源很远,用水不便,想为活神仙掘一口井,诃罗竭说:“喔,不用麻烦你们了。”言毕,抬起左脚,以脚趾碾石壁,石壁顿时陷下一个小坑,脚放下,便有一股清泉从石洞中流出。从此以后,这股清泉源源不绝,来饮者不仅饥渴立除,而且百病能消。
  元康八年(公元298年),诃罗竭神色安祥地端坐而逝。弟子聚大堆木柴,按西域方式将他奢维。大火焚烧了一天,火声噼噼,烟雾熳熳,可他的尸体居然不怕火烧,平坐火中,端然不动。火灭后,弟子见师父肉身不坏,便将其抬回石窟安置。
  晋成帝咸和(公元326-334年)中期,西域僧人竺定来中国,听说有奇僧遗身火焚不坏,专门来娄至山拜谒,果见诃罗竭仍在石窟中俨然平坐,已三十年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71#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6:5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71.刀剑不能伤,沙门白脚师

  在中国的二十五史中,《魏书·释老志》是第一篇全面反映一朝一代佛道两教发展的经典文献,其中对佛教传入中国及至北魏的发展经过记述尤详,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学价值。
  在《魏书·释老志》里,记载了一位世称“白脚师”的僧人事迹。
  这位僧人法号惠始,俗姓张,出生在大约东晋兴宁年间(公元363-365年),老家在清河(在今河南省)。出家后严持戒律、精进修行,修得一定的定力和神通,在社会上有点名气。约在后秦弘始年间(公元399-415年),听说西域来的高僧鸠摩罗什在长安译经传法,就到长安去拜见,白天听鸠摩罗什讲经,晚上回静室坐禅。长安城内不少有学识的人都效法他。
  后秦永和元年(公元416年),后秦帝姚兴(366-416)去世,其子姚弘(388-417)继嗣帝位,王室贵族对他不服,相继叛乱,永和二年(公元417年),东晋大将刘裕乘机北伐,兵临长安,姚弘出降,押送至建康(今江苏南京)被杀。刘裕留儿子义真镇守长安。自立为大夏天王的赫连勃勃(?-425)乘机出兵,于凤翔六年(公元418年)攻取长安,在灞上称帝。
  赫连勃勃凶残嗜杀,入长安后大肆屠杀无辜,许多佛教徒亦被坑埋杀戮。赫连勃勃的兵士抓住惠始,用刀刺他,刀一拔出,创口即愈合如初。兵士又惊又怕,不敢再杀他,马上向赫连勃勃报告了此事。赫连勃勃以为部下瞎说,大为发怒,令将和尚押来,用自己佩戴的宝剑杀他,不料也不能伤害,这才真的从内心感到恐惧。他请求惠始宽恕他的野蛮行为,并下令不准再加害长安城里的佛教徒。
  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太武帝(408-452)率兵打败了赫连勃勃的继位者赫连昌,收复了长安。太武帝为中国历史上“三武毁法”之中的一个,但此时这位年轻的皇帝对佛法尚无恶感,他听说长安城中的惠始是个得道高僧,对他十分看重,时常加以礼敬。
  惠始行事神秘,一般人都不能推测他的行踪。他喜欢打赤脚,经常光脚板走路,令人不解的是,不管走在多么泥泞肮脏或尘土飞扬的路上,他的脚始终不会弄脏,而且越走越干净,人们遂送了他一个外号:“白脚师”。
  惠始的禅座入定功夫也十分了得,据他的弟子说,师父从出家直到去世,五十多年间,从没躺下来睡过觉。
  北魏太延二年(公元436年),惠始在八角寺逝世。临终前,他沐浴净身,换上干净衣服,把弟子叫到身边站立,自己正襟而坐,平平静静地气绝。
  死后停尸十天,坐式不改,容貌肤色同平时一样,见者无不称奇。弟子将他坐式入棺,埋在寺内。
  北魏真君六年(公元445年),太武帝因偏信崔浩等人道术,诽谤佛法、拆毁寺院、打击僧侣,沙门惠始的遗体不准再留在城内,弟子便将他改葬到南郊去。打开棺材,惠始坐姿不倒,肌肤外貌仍跟十年前刚入棺时一样端庄肃穆。为避免刺激当今皇上,改葬本是悄悄进行的,可是这一消息传出后,轰动一时,竟然有六千多人赶来送葬。朝廷中书监高允为惠始写了传,高度赞述他的品德事迹。惠始的墓冢上,建了一座石制精舍,石上绘有他的形象,虽经毁法运动,仍得以保全下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72#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7:3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72.骸骨白如雪,惟有舌如故

  隋文帝杨坚(公元589-604年在位)开国之际,有个常居文成郡马头山的僧善和尚,本姓席,绛郡(在今山西)正平人,因修行有道,各地赶来向他求教或皈依的人不少。
  隋大业(公元605-617年)初年,僧善患病不治,把弟子召到身边说:“我患的是肠中结冷病,起因于我少年时在山上修道时,粮食吃光了,懒得下山,就吃小石子充饥,以此落下了病根。”又说:“我要走了,你们要好好修行,今后一起往生净域。等我死后,不必用火焚燎,以免伤害蚯蚓虫蚁等其他生灵。你们弄一口大瓮,让我坐在瓮中,到荒坡上找个无人处,挖个深坑,埋下去就行了。”他说完就圆寂了。弟子依言,将他装入瓮中埋于荒山。
  绛州和尚僧袭,曾受僧善教诲,对师父十分崇敬。僧善去世的消息,他很晚才听说,很想到师父的遗骸前祭奠一下,却找不到埋尸之处。几年过去了,有一次他来到马头山,无意中走入一座荒坡,正当他凝神追想师父时,忽然爆声震裂、林谷轰响,随即就见眼前地皮裂开,一口大瓮从地涌出。他打开瓮盖,只见师父肉身已无,骸骨雪白,一根舌头却完好无损地躺在瓮里,舌色红赤鲜映,就象活时一样。
  僧袭取走了白骨和舌头,建了一座灵塔,将舌骨供在塔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7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7:5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73.本来无一物,真身留千载

  说起禅宗六祖惠能(638-713),大家马上会想到他针对师兄神秀所作之偈“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教惹尘埃。”而作的四句偈来: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个初投五祖门下不识一字的抱石舂米汉,以这四句偈语而得禅宗代代相传法衣的故事,是很多读者都熟悉的,在此,不再从头一一介绍。
  下面,仅从他即将离世前说起。
  唐睿宗太极元年(公元712年)七月,长驻韶州曹溪(在今广东省韶关曲江县)宝林寺(唐中宗时曾先后赐改“中兴寺”、“法泉寺”)的六祖大师,吩咐门徒到他的出生地新州(在今广东省新兴县)国恩寺建一座塔,并督促定要早日完工。
  次年,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夏末,塔如期建成。七月一日,六祖大师把众弟子召到跟前说:“我八月份就要圆寂了,你们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应尽早提出,我为你们释疑解难,不然我离世之后,就没人再教授你们了。”
  法海上座等众弟子听了都痛哭流涕,只有神会不动声色,也不哭泣。
  六祖大师说:“神会小师父,已得到了无善无不善、在生死荣毁间无动于心的佛家真谛。不知你们在山中修行多年,都修了些什么道?你们现在悲伤哭泣,是为谁而忧伤?如果是担忧我今后不知去往何处,那是大可不必,如果我不知今后去处,我就不会预先告诉你们了。既然知道今后去处,还有什么必要悲伤哭泣呢?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本性原本没有生成和毁灭,也没有来与去的变化,人在本质上也是无生无死、无来无去的。”六祖大师叫弟子们都坐下,他念了一首《真假动静偈》,嘱大家记下,以后经常诵念,按偈修行。
  法海上座叩问道:“大师圆寂之后,衣钵将交付给谁呢?”
  六祖大师说:“先祖菩提达摩大师留下的衣钵,到此为止,不再传了,这在达摩大师留下的偈语里已经说得很清楚:‘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今后,你们只要按《坛经》去讲授佛法,就是正确的佛法,相信不会再有什么疑惑。你们自己要通达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照我说的方法去修行,就会证得真正的佛果。”
  七月八日,六祖大师要弟子速备船只,他要乘船去新州。
  有弟子问:“大师从此离去,什么时候回来?”
  六祖大师说:“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又有弟子问:“大师衣钵传付给什么人?”
  六祖大师说:“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又有人问:“莫非你将来会有灾难吗?”
  六祖大师说:“我圆寂后五六年,会有一人来取我首级,你们可记住这几句预言: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转身对大家说:“你们不必担心以后的事情,我走后七十年,有两位菩萨会从东方来,一位是出家的僧人,一位是在家的居士。他们同时兴盛佛法,教化众生,建立宗派,修建庙宇,将佛法发扬光大,广为流传。”
  八月三日,六祖大师沐浴更衣后,对弟子嘱咐完身后之事,又说了一首偈语: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著。

  端坐到三更,对弟子说:“我要走了。”便溘然涅槃,终年七十六岁。这时,屋子里弥漫奇异的香味,一道白虹连天接地,四周林木尽染白色,满山禽兽发出阵阵哀鸣。
  慧能去世后,肉身久不散乱。广州、韶州、新州三郡官员,以及四周僧尼百姓,争要迎请六祖大师真身,一时不能决定迎往何处。于是大家燃香祈祷,见一股白烟直指曹溪,十一月十三日,众人便将六祖真身神龛迁回曹溪宝林寺。
  第二年,大家记起六祖大师生前说过有人要来盗取头颅的预言,便把六祖真身请出神龛,用铁片、铁链及漆布将真身颈项牢牢护住,然后入塔,其时塔内忽放白光,冲天直上,三天后才渐渐消散。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八月三日半夜,忽闻塔内传出铁索拽动之声,僧众惊起,见一汉子从塔中慌忙逃出,再检视六祖真身,发现脖颈有伤痕,天明即向州县报了官。县令杨侃和刺史柳无忝对此案十分重视,切加擒拿,不久于石家村捕得贼人,送往韶州审讯。此贼姓张,汝州梁县人,是个孝子,为赡养家中年迈的老母,拿了洪州开元寺一个新罗(今朝鲜)僧给的二十千钱,帮该僧人盗取六祖大师首级归海东供养。这就是慧能预言中说的“头上养亲,口里须餐”。而审理此案的县令杨侃和刺史柳无忝,正是应了预言中的“遇满之难,杨柳为官”。柳太守亲自将犯人押往往曹溪,征求六祖大弟子令韬对此案处理意见。令韬说:“若以国法刑律论,应以盗贼严处;但以佛教慈悲为怀、冤亲平等,而且彼盗首本意也是为了供养,就饶了他吧。”柳太守感叹不已:“佛门广大,真是不假啊。”就赦免了罪犯。
  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祖敕赐“南华禅寺”,其名沿称至今。未几,寺塔被大火焚毁,鞠为煨烬,六祖真身得护塔僧拚力抢救,幸免于难。宋太宗(939-997,公元976-997年在位)即位后,将寺塔修复得更加壮丽辉煌。
  元朝末期,寺宇三造兵燹,庙庭衰落。
  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德清和尚大力中兴,修建庙宇。
  清圣祖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尚可喜重修全寺。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由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发起,虚云和尚主持募化,将南化寺移位重建。
  史无前例的“文革”中,黑白颠倒,恶魔当道,寺院严重受损,所幸六祖真身逃过此劫。公元1981年,寺院重新修建,六祖殿焕然一新。你若去南华寺参拜,六祖真身就供在六祖殿中,左右还供奉明代德清和尚与丹田和尚真身。六祖大师留下真身至今已一千二百八十多年矣。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74#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8:22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74、天竺善无畏,名遐大中华

  善无畏,是大唐盛世来自天竺的一个高僧,深受唐玄宗李隆基的尊崇,名遐中华。
  善无畏梵名戍婆揭罗僧诃,意为净狮子,唐代汉译善无畏,亦是取其大义。他出生在中印度,其父是乌荼国国王,从家族史来说属于释迦牟尼季父甘露饭王的后裔。
  因善无畏自幼神姿异常,国王对他特别宠爱,十岁让他统帅军队,十三岁就继承了王位。兄弟不服,起兵作乱,善无畏平定了兵乱,不仅不惩治兄弟,反而将王位让给兄长,自己出家修道去了。母亲虽不赞成,也拗不过他,悄悄把传国的宝珠给了他。
  到了南海滨,善无畏遇高僧殊胜招提,得其传授了法华三昧。
  来到那烂陀寺,善无畏将母亲给他的传国宝珠献出,缀于寺院大佛像的额上,顿时晶光四射,灿若日星。那烂陀寺乃印度最著名的寺院,寺主达摩掬多是龙树菩萨的弟子,看上去四十多岁,实际上年已八百,玄奘(602-664)四五十年前来这儿取经时拜见过他,那时他就是这个样子。
  善无畏对达摩掬多极为恭敬,匍伏于地,投身接足,奉为根本上师。有一日,到了吃饭的时候,达摩掬多身旁立一中国装束的僧人,该僧钵中的油饵、粟饭等中国饭食尚是温热的,达摩掬多的不少弟子都啧啧惊叹:“哇,真是神僧,东国离我们这儿有十万里,他居然能朝熟而返?”只有善无畏看在眼里,默不作声。达摩掬多遂对善无畏说:“你能不说,这才象个真学子的样子。”于是将《总持瑜伽三密教》传授给了他。
  遵照达摩掬多的教诲,善无畏又去印度各处礼拜圣迹、广参高僧,且对种种旁门外道破滞析疑、以念制狂。等他游历数载重返那烂陀寺,达摩掬多对他说:“你跟中国有缘,现在是你去中国的时候了。”
  一路东行,风餐雨宿,过迦湿弥罗国、乌苌国、吐蕃国,历种种险境,曾遭强盗抢劫,盗寇以刀剑斫他,肢体毫无损伤,挥剑者只闻铜声而已!
  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玄宗李隆基(685-762)梦中见一得道高僧来访,气宇轩昂,姿状非常。等善无畏到了长安,皇帝见到他,跟自己所梦完全相符,欣喜异常,深幸有缘,待以国师之礼,降旨宁、薛王以下诸臣跪席迎候。
  有些能调遣鬼神的方术之士,见皇帝宠信新来的西域僧人,很不服气,当着皇上的面跟他比试神通,善无畏恬然不动,而那些方术之士使尽力气,也施展不出任何功夫,不得不甘拜下风。
  从开元五年(公元717年)起,善无畏奉诏在菩提院、福先寺、圣善寺等处翻译佛经,经他力邀,悉达、无著、一行等唐代名僧共同参与,积数年之功,译出《虚空藏·求闻持法》、《大毗庐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苏婆呼童子经》、《苏悉地揭罗经》等密藏经文,为密宗在唐代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善无畏曾请人在寺院里建了一座冶炉,译经之余,他亲手雕制模具,要浇铸一尊西域铜塔。有人劝他说:“庭院深隘,万一铜汁大火把寺院的房舍给烧着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他笑着说:“没问题,我知道。”到了鼓铸这一天,原先晴空忽降大雪,铜汁迸红,雪花飘白,众人无不称叹。
  有一年,天大旱,唐玄宗派遣朝廷重臣高力士召请善无畏祈雨。善无畏对皇帝说:“今年的旱情,乃天之定数,不可强召致雨,否则,必会暴雨成灾,损失更大。”玄宗说:“天旱酷暑,人畜都受不了啦,只要能下雨,总比干旱强呀。”善无畏推辞不掉,只好答应试试。
  高力士受皇帝之托跟善无畏一起去圣善寺,并督促内府官员将早已备好的幡幢螺钹等祈雨用具速速送去。善无畏见内府送来的用具,不禁笑道:“靠这玩意儿就能致雨啦?”摆摆手,叫人拿走。他以自己常用的一个盂钵盛满清水,拿一柄小刀,插入水中搅动,边搅边念咒,须臾,水中出现一物,似龙,赤色,大如拇指,一会儿游到水面,一会儿潜入水底。善无畏继续搅动,继续念咒。俄顷,有白气自钵中升起,迳上数尺,稍稍引去。善无畏对高力士说:“你快回宫吧,马上要下大雨了。”高力士骑上快马,疾驰而去,回头看,只见白气升腾疾转,自讲堂而西,像一匹素练,翻空而上。既而天昏地暗,电闪雷鸣,高力士跑到天津桥时,瓢泼大雨已随马而至,阵阵狂风,将街上不少大树也连根摧倒。当他奔进皇宫时,衣服早已淋得湿透。
  善无畏的神功,令唐玄宗深为震撼。雷雨过后,玄宗不顾帝王之尊,跪在善无畏面前,叩了三个头表示敬畏之意。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善无畏想回西域终老,皇帝降旨,说了他一大通好话,中心意思就是挽留他继续留在大唐。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十月七日,善无畏以右肋累足的姿势,奄然而逝,享年九十九岁。
  善无畏逝世后,弟子将他真身置大木龛中,供在圣善寺,仍可日日朝奉。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月三日,善无畏的真身移驻龙门西山广化寺。其时虽已三年,真身犹如当初,未见大变。
  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唐洛京圣善寺善无畏传》,时在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赞宁曾去拜谒过善无畏的真身,看上去身体有点缩小,皮肤略黑,骨相隐隐可见。此时距善无畏去世已有二百四十余年了。
  自善无畏去世后,累朝若遇旱涝,往其像前祈请,多十分灵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7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9:0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75.代病为众生,断指以明志

  唐代的代病和尚,俗姓陈,祖籍台州(在今浙江省)天台山,出生时祥云罩屋,红光满堂,邻里都十分惊异。陈自幼有佛缘,喜欢亲近三宝。七岁时,父亲不幸早逝,家中办完丧事后,哀伤之余,小小年纪痛感人生无常,跪在母亲面前,要求让他出家修道。作母亲的,怎舍得让这么小的儿子离开自己呢,不忍答应,说是等他长大一些再说吧。
  陈童见母亲这一关难以通过,便用刀砍下一截手指,以表明自己誓要出家的决心。在这种情况下,陈的长辈知道再劝阻也没用,说不定还会出什么事,便说服陈母把他送去了国清寺。以他跟佛法的殊胜因缘,再加上一年又一年坚持不缀地修持,刚及成年,修证上便已达到相当层次。
  代病和尚的法名,其实不叫代病,但他本来的法名叫什么,当时一般人都不知道,大家皆以代病和尚相称。其所以如此,是因他曾发过大愿,愿以一己之身报天下众生,愿代一切众生之病!而他济世救人的种种神奇事迹,更以代病之名被广为传颂。
  河阳(在今河南省)大旱,代病和尚为之祈雨。他先按经书所载,绘了八龙王的画像,然后立道场,诵咒之后,将画像投于河中。围观者只见画像在水中沉跃不定,须臾,云从河起,天上雷雨大作,旱情遂得解除。河阳民众因亲见代病和尚以佛法救灾之举,很多人自此而皈依三宝。
  在三城间这个地方,常有风暴和冰雹发生,对庄稼和牲口造成很大损害,代病和尚以神力观之,发觉是毒龙在作祟,就以密咒降服了毒龙,以后就没有这种灾害了。
  大历元年(公元766年),代病入霍山(在今山西省)僻静处,搭个小茅屋闭关修行。有当地樵夫为饥所迫,潜入茅屋,偷了他存放的食品,刚走出屋子,便被两头凶悍的老虎拦住了!樵夫吓得大叫,代病闻声而出,以手摩挲虎头,令两虎平静下来。他又对樵夫讲了一通做人的道理。樵夫当即愿皈依于他,跟和尚同修苦行。
  霍山上有座山神庙,当地都传这庙里的山神时常显灵,附近乡民过一段时候就要烹宰牲畜祭祀,若长时间不给供养,山神便会发怒,一发怒,暴雨啊山洪啊就滚滚而来了。代病听说此事,便入庙观看,见庙里供着一对山神夫妇石像,就对俩石像宣说佛法,叫他们以后禁绝烹燀牲牢,也不可随便以暴雨山洪威胁百姓。那男神像似有所悟,随着代病所劝屡屡颔首,可是神妇却毫无反应。代病就除去了男神像的头发,说是让他皈依了;而神妇之像则被他给砸了,说是顽冥不化,已不可救药。
  晋州太守听说一个和尚将山神庙里的石像给砸了,大发雷霆:“这所庙是唐高祖时就建的,而且历来灵验,哪里来的秃头,竟敢跑到这儿来撒野?胆子也太大了!”就令衙门的差役将代病锁在嘉泉寺的一间闭关房里,严密看守,一口饭食也不给他吃。过了二十天,太守忽想起此事,以为这个和尚已被饿死了,叫人快去看看。打开关房,只见代病还在禅定中哪,听到声响,方徐徐起身。
  太守听说这和尚还活着,就叫人召他来见自己。可和尚对太守的话不理会。太守觉得很没面子,又派个随从去跟和尚转告他的话:“你再不来,本官就以抗命论处,要杀你的头!”代病不由分说砍下一根手指,交给来人说:“不必大人动手,我已自断指头。”太守见到断指,很受感动,连忙放下架子去嘉泉寺亲自迎请,将代病安置在晋州府所在地的大梵寺。他还令人专门建了一座宝塔,来保存代病的那截断指。
  代病的名气越来越大,皈依他的信众骈肩蹑踵,但也有恶人想害他,化钱雇了个贫家女子,给他送去一盅毒酒,还教唆那女子对代病说:“这是妾家自酿的美酒,酌施和尚以求福报,您一定要喝。再说,佛也不逆众生的愿啊!”代病早知此女来意,接过酒,对女子说:“我喝我喝,要知道你也是佛啊!”那女子听代病如此说,心中顿起悔意,说出了实情,并想夺回酒盅自行喝下。代病不允,手执酒盅自己将毒酒徐徐喝下。不一会儿,酒毒之气顺着代病的两腿往下跑出,脚下的地皮都为之偾裂,边上看到的人无不胆战心惊。
  汾隰(在今山西省)西河有人患病久治不愈,来求他救治,他给患者几口净水喝,病就好了。
  赵城(在今山西省)饥荒严重,他四处募集粮食,前后办了八次施食道场,救济了大批灾民。
  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七月八日,代病以跏趺坐姿,奄然而灭。很多信众不明就里,以为代病和尚仍象上回在嘉泉寺那样禅座入定呢,不敢惊动他,只是在他跟前供奉了许多香花水果。到第二年,见他坐姿不改,但肤肉渐渐干硬,方知已经永逝,遂请漆工以漆布裹护其身。
  唐武宗(814-846)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发起毁佛运动,没收大批寺院土地和产业,强令僧尼还俗,此即史称的“会昌法难”。信众为保护代病真身,将他移置到一不引人注意处的陶灶里。不久,灶旁生出一棵很大的瑞草,亭亭若盖,正好为之遮庇风雨。唐宣宗(公元847-859年在位)即位后,重兴佛法,比丘们造了一座小亭,将代病和尚的真身置小亭中。代病在嘉泉寺截下的那节断指,一度被人密藏起来,不久亦重现于世,筋肉甲爪光润如初,且现金色。掐指算来,断指已有百岁之龄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7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9:2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76.昭宗赐紫衣,开塔犹生相

  唐代杭州慈云寺的楚南禅师,以其禅定功夫和所著《般若经品颂偈》、《破邪论》名重一时。
  楚南俗姓张,老家福建,生于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天生有佛缘,年幼时就跪在父母面前请求出家。因年纪太小,父母先送他去开元寺昙蔼禅师前作个小侍童,同时听受一些经法,凡他看过一遍的经文,都能朗朗诵之,师父很喜欢他,待他稍年长,便给他落了发。后去五台山受了大戒,又往各处拜谒宗师,很受当代名僧黄蘖禅师看重。
  唐武宗发起“会昌法难”(845年),僧侣被逐,寺塔皆毁。楚南躲到深山老林里去了。
  第二年,武宗因乱服金丹而一命呜呼,继位的宣宗恢复佛寺,宰相裴公休亦崇信佛法,请黄蘖禅师出山,楚南遂随黄蘖禅师面世,居姑苏报恩寺二十年。
  乾符四年(公元877年),苏州太守周慎嗣请楚南驻锡宝林寺。乾符五年,昌化县令徐正元和紫溪戍将绕京把楚南邀去杭州千顷山慈云寺长住。楚南在修行上极刻苦,除偶尔训示僧徒外,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修行,有时一入定就长达十天半月。
  唐昭宗(867-904)也听说了楚南的名气,特赐紫色袈裟,以表崇敬。
  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五月,楚南自知将逝,跟众僧告别后,坐禅床上,垂双足,两臂搁于膝上,奄然而卒。享年七十岁。
  众弟子将他真身置木龛中,再封进寺院西隅的一座砖塔里。
  大顺二年(公元891年),时藩镇跋扈,宣州(在今安徽省)孙儒举兵来攻钱塘,士兵闯入慈云寺后,抢掠寺中财物,又开启砖塔,想搜寻塔中宝物,只见一个老和尚端坐塔中,栩栩如生,头发、指甲很长很长,吓得他们赶紧下跪求饶,悔罪而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7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19:5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77.乾符王罗汉,密修神化尊

  宋初明州(在今浙江省)乾符寺里有个和尚,莫测高深,不知真名,大家都叫他王罗汉。此僧酷嗜猪肉,出言若狂,可事后往往应验。身边不管有什么东西,举凡吃的用的,只要有人问他要,他都大大方方让人拿去,毫无吝色。有一次,他将身上衣服脱下晒晒太阳,有贼路过,想偷他的衣服,他就故意低下头佯装瞌睡,让贼把衣服拿走。
  宋太祖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六月,王罗汉好好坐着,忽然就圆寂了。寺院里觉得他不是个寻常之辈,叫漆工将他布漆,以便保存肉身。布漆之后,他的两颊间忽发出鸣咤声,漆工摇头,以为是溃烂所致。夜里,几个人不约而同梦见王罗汉,说是布漆令他昏闷,快把它弄掉。第二天,叫漆工将他身上的布漆剥掉,只见肉色红白,有许多圆溜溜的舍利子堕下,大家赶紧捡去供养。
  汉南国王钱氏,称王罗汉为密修神化尊者。
  值得一提的是,《宋高僧传》一书作者赞宁,亲自为王罗汉作了碑纪,内容即如上述,并以《大宋明州乾符寺王罗汉传》之名将碑纪收进了《宋高僧传》。赞宁为王罗汉作传时,该僧去世已十年,肉身仍保存在乾符寺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7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20:2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78.九华藕益老,启龛面如生

  九华山华严庵的释智旭,修行有道,著述甚丰,号藕益老人,别号八不道人,名重一时。
  藕益俗姓钟,江苏吴县人,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出生在一个敬仰三宝的家庭里,其母梦见观音大士送子给她,后来果然就生了他。七岁时,听父亲诵念大悲咒,遂不想再吃荤腥。入私塾广研儒学,十二岁时,在一位傅姓塾师教授影响下,仿范稹《神灭论》写《辟佛论》,誓灭释老,并恢复食用酒肉。
  年稍长,读了杭州云栖大师莲池(1535-1615)的佛学论著后,汗颜自己年少气盛而又自以为是,一把火把那几篇批佛的文章都烧了。二十岁时,诠注《论语》,至“天下归仁”一句,久久不能下笔,因为他内心感觉到,要靠仁来统摄天下,最终不够究竟圆满。废寝忘食,日思夜想,读《地藏本愿经》后,悟出一点道理,即只有佛法才是最最究竟圆满的大道,并萌生了出家修学佛法的念头。
  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听一个法师讲了《首楞严经》后,深有感触,当晚梦见憨山大师(1546-1623),在梦中得憨山大师指点,茅塞大开。因憨山大师远在广东曹溪,去不了那里,就在憨山的高徒雪岭师座前剃度出家了。
  出家后广参博学,精进修持,曾在静室闭关两年,除食睡外一心持咒诵经,两年不出房门一步。有所证悟后,进一步遍习诸宗教义,尤重天台宗,主张诸宗融合,三教归一。初住九华山,后移居浙江孝丰(今安吉)灵峰寺。撰有《首楞严玄义》、《法华文句会义》、《楞伽义疏》、《唯识心要》、《弥陀要解》、《毗尼事义集要》等四十余种佛学著作。
  晚年他的名气大得很,与莲池、憨山、紫柏并称明代“四大高僧”。
  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正月,对众弟子交待后事,令奢维后将他骨屑和粉施于水中,并写下《别众偈》:

生平过失深重,犹幸颇知内讼。
浑身瑕玷如芒,犹幸不敢覆藏。
藉此惭愧种子,方堪寄想乐邦。
以兹真言苦语,兼欲告诫诸方。
不必学他口中,澜翻五宗八教。
且先学他一点,朴朴实实心肠。

  正月二十一日圆寂,年五十七岁。弟子不忍马上将他火化,把他装进一只大龛供奉。
  二年后,弟子开启大龛,准备火化,只见他发长过耳,面色如生,就象活的一样。奢维后,弟子愈加不忍将骨灰扔水中,乃在灵峰山建舍利塔安葬。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7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21:0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79.茹素周老太,不腐修持身

  据1998年2月4日《中国妇女报》所刊魏晶晶的文章报道,河北省香河县有位茹素修佛的周凤臣老人,于1992年11月去世,至今肉身不腐。
  这篇题为《周老太太的生命奇迹》的文章说,周凤臣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十月初六,自三十八岁起改为吃素,至八十八岁去世,五十年不沾荤腥。老人生前信奉佛教,常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活在世,说话行事要对着心”等行为准则要求自己、教育子孙。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常为乡亲治病,深受邻里尊敬爱戴。
  1992年11月,周老太去世前已预知死期,而且打算留下不腐之身,她为此作了辟谷、呕吐、排泄、咳痰、净身等一系列准备工作。11月24日(农历十一月初二)晚上十点三刻,她拔掉氧气管说:“我要睡觉了,不需要它了。”随后安祥地合上双眼,停止了呼吸和心跳。
  周老太去世后24小时,体温不降,一周后肢体柔软如常,几个月后在常温、常压下自然脱水、脱脂,逐渐演化成一尊不腐的肉身。
  该文作者说,她自1994年10月头一次见到了周老太肉身不腐这一罕见事实后,后来又数次亲视,直至1997年11月23日,她应邀参加河北香河县“周凤臣人体研究所”举办的“香河老人生命现象研讨会”时,所见老人肉身依旧安然无恙。有的医学专家甚至认为,老人的特异生命演化现象仍在继续。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8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21:3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56  

十.藏密瑰宝大圆满,光身虹化证菩提

  前面,本书读者已见识了与人的死亡联系在一起的舍利子、心舌不坏、肉身不腐、骨现佛像咒语等种种奇瑞之相,下面,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种更为稀少而殊胜的死亡现象:虹化。其基本特征是:人死后的肉体,或在瞬间或在数天时间里不断缩小以至最后全部消失,真的就象彩虹和空气那样在虚空中“化”掉了----所以,也有人将虹化者称为证得“光身”,其意与此无别。肉身全部虹化之后,或什么都没留下,或只留下一点点未“化”尽的头发与指甲。
  据史籍记载、耳语相传及今日所见实例,能以“虹化”方式离世者,大多属于按宁玛派“大圆满”法修行成就者,这也许跟“大圆满”修持方式的某些独特性有一定联系。当然不是绝对的,其它密法修行者也有虹化而去的。拿死后“虹化”者跟前述肉身不腐或火化得舍利、心舌不坏、骨现佛像咒语等相比,同样也不能绝对地说,修行的次第一定超过前者,但可以说的是,死后“虹化”者,其修行次第肯定已达相当高的层次。
  也有“虹化”者,肉体缩小到一定阶段,就停止不缩了,变成硬邦邦的真身像,敲上去嘣嘣有声。未全部“化”光,也许火候还欠缺一些吧,但一个五尺高的汉子,死后能自然缩成一二尺乃至不到一尺高的硬身像,也够奇妙的了。
  还有修行得道的高僧,死后火化,遗体全部烧光,连一点骨灰也不留下,这种十分特殊的现象,也可归入虹化一类。
  自莲花生大师将佛教密宗从佛陀的故乡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带到雪域藏地,一千多年来,藏地成就虹身者不计其数。据印度南方高级显密佛学院编撰的《前译光明史》统计:“莲花生大师在桑耶期间有多吉登炯等具各种神变之二十五大成就者,同时耶巴密乘寺成就光身者有一百零八人。在华庆曲沃日成光身者一百余人。又在朵康续莫果华密乘寺,一百一十三名女持明者成为光身,此外还有二十五位空行母成就光身,前宏时期有如是甚多大成就者。”据宁玛派三大派系之一的噶托派《噶托大史》所叙,从噶丹巴德协(1122-1192)最初修建白玉噶托寺,至公元1883年新龙喇嘛班玛登德成就光身为止,七百年间获得大圆满光身成就者不可计数。另据今还健在的德巴堪布著的《多芒寺志》记载,四川甘孜州炉霍县多芒寺自公元1653年建寺以来,寺中成就虹身者共十六人,其中三位肉身全部化光,有的稍留下一点点头发和指甲。
  不过,全部化成虹光而去者,不象舍利子或不坏的心舌,多少还有实实在在的东西留下来,什么都没了,这就不能不感谢弟子的口述相传、教内记载及史学家的秉笔直录,使后人多少还可想见当年大成就者谢世时那种震撼人心的壮观场面。比较起来,虽未全部化光,但缩成一尺左右的坚硬真身,被后世弟子当宝贝一代代保存流传下来的,倒也不算太少呢。可惜的是,在千年不遇的“文化大革命”中,雪域高原难逃“横扫四旧”厄运,这些真身像大多已毁于藏汉红卫兵、造反派的铁扫帚下……
  本章的部分内容,转引或参考了索达吉堪布的新著《密宗虹身成就略记》和《佛教科学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81#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22:1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80.洛阳竹林寺,晋土第一尼

  梁代扬都庄严寺沙门宝唱,曾奉梁武帝敕著有《名僧传》、《众经饭供圣僧法》、《出要律仪》等大量佛学著作,今多已亡佚。其著《比丘尼传》(约撰于梁天监十六年,即公元517年),因录入《开元释教录》而流传至今,所记六十五位比丘尼,成为了解汉地早期女性出家者的重要史籍。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相当长时间里,只有比丘,而没有比丘尼。据宝唱考据,西晋末年武威太守之女仲令仪从罽宾国沙门智山出家,汉地始有女性出家人。
  仲令仪,彭城(在今江苏常州)人,约生于西晋初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其父仲诞,为武威(在今甘肃一带)太守。
  令仪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是个女才子,到了该嫁人的年龄,双亲将她嫁给一个京里人为妻。不料结婚没几年,丈夫病死,生活顿显窘迫,她不想依赖父亲的权势过活,就靠给京城里的贵族子女教授诗书琴画维持生计。洛阳自东晋建白马寺以来,是佛法比较兴盛的地方,令仪偶尔听到一些佛法,心里非常快活,很想多了解一些,却苦于无人可问。建兴年间(公元313-315年),有个名叫法始的僧人在宫城西门建了个寺庙,令仪有时就去请教,还借些经书看,很有感悟。
  有一次,令仪问法始:“经书上说的比丘、比丘尼愿见济度,是什么意思?”
  法始回答说:“在西域,出家修道的男女都有,但此法尚未在我们中土实行。”
  她又问:“既然有比丘、比丘尼之称,是否规矩也不一样?”
  法始告诉她,是有区别,在西域,出家人受具足戒,男子二百五十戒,女子五百戒。
  令仪说,她愿受戒,出家修行。
  法始说,我只是个普通僧人,没有资格为你授戒,这事要大和尚答应才行。
  法始找到永嘉末年(公元312年)从罽宾国来中国弘法的智山大和尚,请他为令仪授了十戒,剃了发,并赐法名净检。从佛教的规矩说,仅仅受十戒,还不能称为比丘或比丘尼,男的只能叫沙弥(俗称“小和尚”),女的叫沙弥尼(俗称“小尼姑”),但不管怎么说,她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女性出家人。当时洛阳有二十四个女子立志跟净检一起出家修行,也都由智山大和尚授戒剃发为尼。她们在法始所建寺庙不远处,建了一座竹林寺,这就是汉地的第一所尼姑寺。智山大和尚收了这批沙弥尼不久,就回罽宾国去了。
  晋咸康年(公元335-342年)中,沙门僧于月支国得到《僧祗尼羯磨》及戒本,迎回洛阳后译成了汉语。西域来的大僧昙摩羯多立起了戒坛,净检等四个沙弥尼从西域大僧处受了具足戒,由此成为汉地第一批比丘尼。授戒之日,戒坛四周殊香芬馥,在场每个人都闻到了这股殊香,益发生起对佛法的信心。
  咸康年末(公元342年),净检七十岁,有一天她忽然又嗅到了受大戒那日的奇郁香气,并见虚空中充满红光,一女菩萨正在空中往下撒五色花瓣,并朝她微微一笑。净检知自己时辰已到,回房将有些东西简单整理一下,然后对众尼说:“我要走了,我走后,你们不可懈怠,要好好修行,早证空性。”说完,她就圆寂了,身体化为红色霓光,与女菩萨手牵手腾空而上,最后什么都没留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82#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22:4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81.宝贤大译师,舍利化响雷

  仁清桑波,译意为“宝贤”,藏历土马年(五代周世宗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生于阿里地区漾通古格地方,十三岁出家,三次前往印度求学,依止过班智达沙罗多迦罗婆罗摩、迦摩罗崛多等七十五位贤哲学习显密,是藏地后宏期最有成就的翻译师之一,一生译有多种新密续论、经论及印度医书。
  北宋庆历中(约公元1044年前后),印度阿底侠尊者应拉喇嘛(智光王)之邀第二次来藏地弘法时,大译师仁清桑波已八十五岁。
  大译师自恃自己的学问在藏地无人能比,对六十岁刚出头的阿底侠尊者并不怎么放在眼里,但阿底侠尊者毕竟是藏王请来的,出于礼节,他把阿底侠尊者迎请到自己的住处----脱顶寺来作客。
  脱顶寺的墙壁上绘有密宗四续部(事部、行部、瑜伽部及无上瑜伽部)诸本尊的像,阿底侠尊者每看到一幅本尊像,就口颂一首赞偈,而后才入座。
  仁清桑波问阿底侠尊者:“这些赞颂是由何而作的?是谁作的?”
  阿底侠尊者说:“这是我即刻所作。”
  仁清桑波一听,这才顿时生起敬畏之心。
  阿底侠尊者问仁清桑波:“你通晓何种教法?”
  仁清桑波将自己知道的大略说了一下。
  阿底侠尊者说:“嗳!要是早见着如你这样的人住在西藏,我就不须来西藏了。”说着合掌当胸,对大译师表示敬意。
  阿底侠尊者又问仁清桑波:“将诸续部之义揉和于一座间,由一朴特伽罗应如何而修呢?”
  仁清桑波回答道:“那就个别地依所讲之义来修吧。”
  阿底侠尊者叹口气说:“此诸续部是要合一而修才易得成就,看来,我还是不能不来西藏的啊!”
  仁清桑波这才意识到阿底侠尊者是真正大智者中的最大智者。
  阿底侠尊者问他:“我将前往前藏讲法,你愿意随往当我的翻译吗?”
  仁清桑波脱下帽子,指着自己满头白发说:“请看我的头发已白成这样,实在不能为尊者服役了。”
  阿底侠尊者说:“那也好,大译师,轮回之苦实难忍,你就放下一切,一心专修吧。”
  仁清桑波点头称是。等阿底侠尊者走后,他在自己的静室外面筑了三层门道,于外门上写道:“于此门中,如果我生起一刹那的贪恋世间轮回心,诸护法粉碎我的头!”于中门上写道:“在此门内,如果我生起一刹那的为自利心,诸护法粉碎我的头!”于内门上写道:“在此门内,如果我生起一刹那的凡庸分别心,诸护法粉碎我的头!”
  仁清桑波摒除一切杂念,专心修持十几年,亲见吉祥胜乐曼荼罗。
  藏历木羊年(北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十二月十七日,仁清桑波于喀杂汪格去世,享年九十七岁。他去世时,城中老少人等都听见空中传来仙乐,看见天空中有许多天神在作供养法事。荼毗后,未发现任何骨骸灰烬,只发现三颗状如莲瓣的红色舍利子。为时不久,那三颗红色舍利子也消失在空中,同时发出巨大雷声,渐渐散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8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23:1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82.富家流浪子,虹身得成就

  在四川甘孜州新龙县,藏密大成就者班玛登德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
  班玛登德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家庭富贵,从小生活犹裕。可是,父亲去世后,家庭没多久就败落了,生活逐渐陷于贫困境地,而且受到当地人们的轻视和欺侮。班玛登德四处流浪,依靠帮人家干点杂活和念念经咒来维持生计。
  他一生的转折点在于遇上了一个名为法界自解脱的金刚上师,从法界自解脱上师那里,他得到了无上密乘殊胜大法的灌顶和传承。他躲进托嘎神山的一个山洞里闭关修苦行,因为身无分文,没有口粮储备,就按上师教他的一个提取精华窍诀法,每天仅靠食用几颗用青稞和石子搓成的丸子对付饥饿。他在黑洞洞的山洞里闭关九年,终于顿悟了赤裸空性,获得了生死自在。当他刚得证悟时,当地不少人看到他山洞外的山石、房屋、牛羊都被笼罩在一片彩虹之中。
  班玛登德走出山洞后,在朵康地区广弘佛法,摄授弟子无数,据说他的弟子中证悟实相者就有几百人。他自己偶尔显示的神通也被人所乐道,据说他有一次从木头中捏出水来,还有一次,一个弟子为他扎腰带时,竟扎了空,腰带被抽成了一个小结!
  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班玛登德逝世,世寿七十一岁。圆寂前,他嘱咐弟子,七天内不要打开帐篷。在他圆寂后的七天内,数百弟子围坐在帐篷外,只见从帐篷中不断放射光芒。七日期满,弟子撩开帐篷,看到他的法座上只剩下十个脚指甲、十个手指甲以及一鬏头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84#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23:3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83.敦珠仁波切,虹化喇荣山

  伏藏大师敦珠朗巴,出生于十九世纪青海果洛。他是近代宁玛派中一个大名鼎鼎的大成就者,近年青海已用藏文出版了有关他的传记,听说国外已有英译本。
  敦珠仁波切四十七岁那年,带着数百名弟子从果洛来到色达(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一处缈无人烟的山坳里修行,这个地方的地形地貌不同寻常,整个山坳就象一朵徐徐展开的莲花,有龙泉水常年不涸地滋润着这朵长开不败的圣花。据说莲花空行母自古以来就住在这里,两旁有威武的当金神山和啊拉神山为她护法。敦珠仁波切以法眼观照之后,为这个山坳起名“喇荣”,此为藏语,喇,喇嘛(上师)之意,荣,可以、能够之意,以喇荣称之,意思是说这块地方非常殊胜,在这山坳里修行,定可有所成就。
  敦珠仁波切圆寂时,大地震动,空现彩光,他的肉身全部化为虹光入于虚空。继他之后,巴玛、瑜尼、降措、卓明等十三个大弟子也相继虹化而去,肉身全部化光,什么都没留下,喇荣山里惊天动地,香气彩虹经久不绝。喇荣山后来因之被称为十三大虹身大密静修处。
  当今世界最大的一所佛学院----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就建在喇荣山里。二十年前,当今日宁玛派的法王晋美彭措刚从新龙来到这里举办一个密宗讲经班时,学员不过三十多人;而今天,搭建在喇荣山里的简易小木屋漫山遍野,从各地不请自来的藏汉长驻弟子多达七八千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8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24:12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84.民兵奈我何,腾身上云端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历来是个高僧辈出的地方。今日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年轻的副院长丹真嘉措活佛,就出生在红原。红原的麦洼古寺,久已闻名藏地,可惜文革中被“破四旧”的狂浪捣毁殆尽,前些年总算重新建起。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红原有个名叫才旺仁真的堪布,在当地名气很大,但一般的人不大容易见到他,因为他常年在腾格的一个僻静处修持大圆满。进入五十年代,藏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寺院里值钱的佛像被搬走,很多僧人被迫脱下了僧衣。才旺仁真堪布坚持他的信仰,不管工作组怎样好说歹说,就是不肯还俗,这就激怒了那帮以阶级斗争为能事的革命分子。
  1958年9月,公社决定在华更唐草原召开公判才旺仁真的大会。开会前,专门派了几个民兵把他抓来。才旺仁真堪布腿脚不便,走路走得很慢,民兵再怎么催打也没用,便找了头牦牛,让他骑在牦牛上。才旺仁真堪布骑在牦牛上,一路不停地口诵莲花生大师心咒。
  走到一个叫萨多栋南的地方时,突然刮起一阵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狂风,民兵们被刮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一个个用衣服蒙住脑袋,蹲在地上。等狂风过后,民兵们想继续上路时,发现牦牛还在,可是牦牛上的堪布已不见了。此时,空中传来才仁旺真堪布念诵莲师心咒的声音:“嗡啊吽……”声音清晰可闻,却看不到人影。那声音越升越高,越升越高,直至最后消失在虚空中……
  那几个民兵被眼前发生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佛教早已被官方批判为大逆不道的“封建迷信”,可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却是绝对真实不虚的事实。可是,如果他们照实说出这一切,说是叫他们押送的堪布,在他们眼皮地下腾空上天了,人一下子没了,别人会相信麽?肯定会怪罪他们把人给放跑了吧?这几个民兵商议之后,就向公社汇报说,才旺仁真已经死了,已埋掉了,搪塞过去……
  “文革”以后,民族宗教政策有所放宽了,当年押解堪布的民兵才敢把真实情况透露出来。德哥与格尔玛,今还健在,而且早都成为依止三宝认真修行的人,他俩都可作证,四十年前发生的那不可思议的一幕,那时就已在他们心里埋下了佛法的种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8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24:4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86.谢让严木参,死后缩一半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是国务院在八十年代中期划定的全国二十三个“最贫困县”之一。九七年六、七月份,我去壤塘县拜见藏传佛教中当代觉囊派的法王云登桑布上师,这地方的贫困程度仍令人吃惊。在当地,有个大活佛,一个月前刚去世,死后身体缩得很小。
  这位活佛名叫谢让严木参,是当地觉囊派三大寺之一的曲而基寺的主持,身材高大,年纪却不大,死时才三十四岁。他死后身体缩得很小,这是当地很多人都亲眼见到的。生活在当地的都是藏人,人人信佛,他们对活佛死后身体缩得很小并不觉得奇怪,我问起来,他们都说,这说明活佛修得好麽,若修得更高一些,那不就甚么都不剩下了麽!
  壤塘乡小学副校长大洛告诉我,谢让严木参还是他们小学的名誉校长呢。过去,乡小学的入学率很低,尽管乡政府采取了罚款、没收牦牛等制裁手段,但收效不大,后来,他们就聘请了谢让严木参当名誉校长,开学前,请活佛出面,动员乡民送子女上学。这一招还真管用,在当地,乡长讲话,县长讲话,老百姓不一定买你的帐,可活佛讲话,大家都听,不少家长就把孩子送来念书了。
  谈到活佛才三十四岁就去世,大洛感到很可惜,他说着又话锋一转:“不过,他们活佛对生死看得很淡,觉得时间到了,说走就走。前两个月我碰到他时,对他说,今年‘六一’,你也别忘了来学校看节目噢,他只是笑笑,却没点头,他心里什么都知道啊。你看他那么大的个儿,身高一米八十,又高又胖,可是死了以后,缩得象个娃娃一样……”
  我问大洛,这是他亲眼看到的麽?
  “咋没看到,这儿的人都看到的嘛,就是上个月的事麽。”
  大洛,六二年生,从小爱读书,八二年从马尔康师范学校毕业后就来这儿工作,教了十几年书,后来又兼管一些行政事务,为了办好这所学校,让藏族新一代别再象他们的父辈那样没有文化,他倾注了自己大量心血。他可以算是当地为数不多最有现代文化的人士之一了,他当然也知道,象灵魂转世啊、死后肉体缩小以致全部虹化啊,等等,现代科学文化还没法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有的理论权威甚至无视事实而一口咬定这是所谓的“封建迷信”。但是,当理论与事实明显相悖的时候,他还是依着人的本性相信他亲眼见到的事实。
  有两个汉地来的年轻和尚,经云登桑布上师同意,正留在那儿修学觉囊派的密法。我找到了正在黑洞洞的土屋里修行的这两个和尚,请他们讲讲当时看到的情景。这两个和尚,一个外号“小上海”,实际上是南通人,一个来自陕西的,姑且叫他“小西安”吧,
  “小上海”对我说:“火化那一天,我们都去看了,两个人抬一顶轿子,谢让严木参活佛已经缩得很小很小,就坐在里面,那轿子小得很,抬的人肩上也轻得很,象他平时那么大的个,如果不是缩得那么小,根本就放不进去。”
  “小西安”告诉我:“活佛活着时身高有一米八十,体重有二百斤,又高又大,身体壮得很呢。”
  我问他俩,谢让严木参火化时穿什么服装?
  “他身上裹了一层又一层,就是喇嘛穿的那种红袍子。头上戴了个五佛冠,把头都罩住了,一直搭到肩膀上。”“小西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那就是说,他的脑袋也按比例缩小了,是不是?”
  “那还用说,全身都缩得很小很小麽。”“小西安”又补了一句:“其实,他自己早就知道要走了,四月份是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日子麽。”
  我找到一个会说汉语的藏民噶尔玛,请他陪我去拜见了曲而基寺的老管家----一个出家已五十年的老喇嘛。老管家告诉我,谢让严木参活佛知道自己要走,早已将寺院里的事情交待得清清楚楚,他从马尔康医院出来后,就坚持要回家(回寺),我们说服他在县医院再治疗修养一下,我们总希望他能把身体养好麽,再说他毕竟才三十几岁呀。在众人劝说下,他在县医院继续住下了,身体也好象好一点了,可突然间,说走就走了……他去世后,身体缩小很多。缩多大?喏,缩成这么大(他用手比划着),大概一米高吧。原来个子是很高大的。哪一天去世的?五月二十几号吧。到现在四十九天还没完。而后?而后要把他的舍利子供奉在寺庙里……
  离开壤塘乡再次来到县城,我顺便去了趟县医院,找着了谢让严木参活佛临终时的两位值班医生。
  “谢让严木参来我们这儿住过几次院。这一次,比较严重,”石医生边说边翻阅着住院部的病案记录,“是从五月四日住进来的,病症是肺部感染。他到马尔康去复查过,怀疑是风湿性心脏病,回来后,他自己提出想回去,我们建议他继续住院治疗。五月二十三日夜里,突发心肌梗塞而死。”
  我问石医生,能把病房记录给我看看麽?
  她点点头,把《护士逐日报告表》递给了我。
  我翻到五月二十三日那一页,上面写着:
  病员白天到外活动,精神可,一切均正常。在夜间3点(AM)突发心肌梗塞,立即给氧,呼吸呈间断性,心跳杂乱,逐渐呼吸停止。于3:30(AM)宣布临床死亡。死因:突发心肌梗塞。
  我问两位医生,谢让严木参死的时候模样如何?
  “半夜里,石医生来叫我,说病人看上去不对头,”另一位男医生跟我说,“我马上和她一起进去,只见谢让严木参坐在床上,头朝前垂着,我们将他轻轻一推,他就倒下了。”
  从两位医生的叙述可以看出,谢让严木参活佛是坐着去世的,他选择了没有旁人在场的时候,不受打扰地、静静地离开了这个娑婆世界。
  你们看到谢让严木参死后身体可有什么变化吗?我问。
  “他死后,我们马上通知了他的寺院。”医生说。“寺院里马上来了人,给他盖上了红色的袈裟,把医院的白尸布拿掉了。然后,我们就看不着了。第二天上午十点,寺院的车子将他拉回了中壤塘曲尔基寺……”
  在壤塘县城,我还拜访了县政府宗教局局长德木衮,向这位入党几十年的国家干部讨教有关宗教方面的一些问题。话题转到不久前去世的谢让严木参活佛身上。德木衮告诉我,活佛遗体火化那天,很多县领导出席了火化仪式。活佛遗体放在一个塔窑里,底下放了整整一卡车木柴,很多人围着看,火点着后,天上忽然飞来两只老鹰,一只白色,一只黑色,在塔窑上空盘旋几圈,然后往西飞去。很多人都说,老鹰往西飞,这表明活佛往生到西方去了。
  我对德母衮说:“请你不要作为宗教局局长,而是作为你个人,回答我的一个问题,你相信不相信谢让严木参活佛往生到西方去了?”
  德木衮说:“往生不往生我不知道,作为受党教育多年的干部,当然要相信无神论,但是天上飞来两只老鹰,一白一黑,这是我亲眼见到的,这事确实有点不寻常,因为当地没有白老鹰啊,而且这两只老鹰个儿很大,比平时见到的老鹰大得多,肯定不是本地的,不知是从哪里飞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8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25:09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87.青海艾伯师,缩至一肘高

  九七年八月,我离开小住了几天的年龙寺,步行几十里,走过杜柯河上一座双墩水泥“友谊桥”,就由四川进入了青海省的领地。来往车辆很少,从下午等到傍晚,也没搭上一辆车,我只好再从“友谊桥”返回四川,去附近年龙乡的老乡家里过了一夜。第二天,按老乡的指点,过了“友谊桥”后沿班玛方向往前走,约五六里,走至一个林场,果然有几辆装木头的“东风”牌卡车停在那里,其中一辆车的驾驶室正好还能挤个人,跟司机一说,就让我坐上去了。
  中午开出林场,因严重超载,山路又不好走,车子开得很慢,一百几十公里,到半夜才抵达班玛县城。司机小李把我直送县政府招待所,然后他再去停车场。
  去青海前,色达县上的香根活佛为我写了几张便条,说是只要能碰上他的熟人,定能为我提供方便。在班玛,我找着了一位跟香根活佛认识的副县长,果然帮了大忙,他派县统战部长仲山和宗教局长丹俊弄辆车,陪我去拜访几位当地的大活佛,参观几所较有特色的寺庙。
  这一天,仲山开着辆从县公安借来的吉普车,送我去看看县城大桥边正在兴建的一座大白塔。这儿原来有座古塔,藏语称为“祥秋曲尔登”,“文革”中被毁,九四年起重建,今年底可全部完工。我去参观时,大白塔已基本成型,工匠正在粉刷装修。塔高六十九米,周边一百六十米,颇有气势。
  巧得很,在大白塔里遇上了从卡昂寺来的喔才活佛。卡昂寺在达卡乡,离县城一百多公里,若专门去跑一次,挺化时间呢。
  喔才活佛今年六十一岁,出生在雅尔堂乡,三四岁时被认定为一个宁玛派大活佛的转世,同时又是他父亲吉昂·根敦活佛在宁玛教法上的继承人。他父亲死后的转世是艾伯活佛,艾伯活佛在修持上很刻苦,九四年圆寂了,死后身体缩得只有半尺高。
  我跟喔才活佛的谈话,通过丹俊的翻译进行,宗教局长一口流利的藏语和汉语,自然是无可挑剔。喔才活佛见我对有些事问得很仔细,而且他内心显然也觉察出我是一个佛的信徒,谈到一半,他忽然停下,跑到一张很大的供桌前,从一只盒子里拿出一个小纸包,打开一层层旧报纸,再打开里面的一张油纸,再打开油纸里一张干净的白纸,小心翼翼拿出一颗比蚕豆略小的东西,请我看。
  哇!这是一截焚化后人的脊椎骨!其骨椎的形状、骨椎中间大大小小孔洞的分布,都跟正常人的脊椎骨一个样,只是缩小了好多倍!喔才活佛说,艾伯活佛火化后,骨灰呀、舍利呀都搅在黄泥里做佛像了,他保留了一截没烧化掉的脊椎骨,作个纪念。
  我问仲山和丹俊,喔才活佛讲到的这位艾伯活佛,死后肉身的变化,你们可都见到?
  “咋没见到呀?”丹俊说,“很多人都见到过。艾伯活佛死后,身体缩得一丁点大,不到一肘高,胳膊只有一寸长,火化那天,他弟子用双手轻轻托着他,就象托着个婴儿似的。”
  有县政府的宗教局长作证,这事的可信度就更不用打折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8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25:3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89.新龙阿琼师,证现大圆满

  月前,读到河南省台前县佛教文化学会《佛教文化》刚出的一期专辑(内部赠阅),那上面刊载了索达吉堪布去年六月的新著《佛教科学论》。
  索达吉堪布是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院长、今日宁玛派法王晋美彭措上师最得力最倚重的助手之一,也是今日中国鲜有人能与之匹敌的精通藏、汉语言的藏传佛教大译师。凡是去过五明佛学院听他讲过课的汉族弟子,无不对索达吉堪布博大精深的佛学造诣、实修实证的般若智慧及无私育人的宽广胸襟佩服得五体投地。
  索达吉堪布所著的《佛教科学论》,其了义的般若精髓,其实远远超越了当今许多自以为有文化懂科学者的有限智慧圈的藩篱,但这本书既然是写给当今有文化的现代人看的,所以他仍以世俗社会最能接受的形式和体例,用科学本身最推崇的严密逻辑性和充分说理性,比照了佛教的圆融完满与科学的机械局限,拭去了某些当代教条主义者硬泼在佛教身上的污水,让许多读者不再隔着迷雾也许是头一次那么真切那么贴近地一睹佛教的本来面目。此书中引用了许多中外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大政治家、大文学家对佛教的种种观感,虽未必究竟,但对当今许多习惯于迷信科学、迷信权威的人来说,已足够提高他们的信心。书中穿插的许多事实与例证,更是极大地增强了佛教真理的说服力。
  这本书写得实在太好了,太讲道理太有说服力了。正因为太好太好,以至于要让人怀疑,尽管连声名卓著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都为这本《佛教科学论》题写了书名,这本书能被批准正式出版吗?在这本由一个藏人写给汉人看的只有十多万字的薄薄小册子面前,不管是装帧华美的权威巨著还是动辙就以行政方式铺天盖地印行全国的必学读物,都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不堪一击!
  好了,下面要引用的,是索达吉堪布在《佛教科学论》中关于“虹身成就”举出的一个例子,讲述的是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阿琼上师死后七天肉体全部虹化的事迹,发生在九八年八、九月,离现在还不到两年时间,可算是相当新的一个例证了。《佛教科学论》的文字也十分通俗流畅,只要把其中这一段一字不改地放在下面就行了:
  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乐莫寺的堪布阿琼上师,于1998年8月29日下午两点,身体无恙,手持佛珠,吉祥卧式,口诵六字真言,安祥而逝。当天傍晚七时,弟子们按照藏传佛教处理大德法体的仪式脱去上师的衣服,准备覆盖法衣,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上师全身上下,衰老的皱纹已消失不见,皮肤完全变成七、八岁的儿童一般,白红细嫩,根本就不是生前老态龙钟之身。
  8月30日早晨,伺者到上师禅房供灯,发现法衣下的躯体缩小了许多。以后,躯体一天比一天缩小,弟子们不知所措。七天过去了,第八天早晨,上师的亲属赤诚加措、根桑朗加和一个小喇嘛,以及洛桑宁扎、索朗加措、仁青次让等三名伺者,一共六人到屋里,拉开床上的法衣,大家顿时目瞪口呆,床上空空如也,甚至连一根毫毛也没有。就这样,一个完整的血肉之躯,一未上天,二未入地,在人们身边,完全虹化了。
  当地的罗布卓玛母子五人,曾看见扁平形的五色彩虹由上师屋顶伸没空中。后来还有许多人看到这一景象。贡波吉等很多人看见从上师禅房两侧,发出几个光束般的彩虹,上端入于缥缈虚空。在上师住处的天空,还有许多人看到连续几天出现五色彩虹,这些彩虹不时布满天空。另外,远方甘孜县也有人看见在新龙乐莫寺方向上空彩虹一片……
  这的确是一个二十世纪末即身成佛的典范,1999年1月30日的《甘孜报》也专门对此进行了报道。新龙县宗教局已确认这是继班玛登德之后的第二则虹身成就的事例,并已以正式文件向上级部门作了汇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8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25:5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91.有眼不识宝,黄金当稻草

  市博物馆座落在市区东部一条宽敞笔直的马路上。馆长听我讲了来意,很客气,愿意提供方便,叫来一个副研究员,请他陪我去展厅观看陈列在那里的海青寺阿育王塔出土文物。
  在展厅一角,巨大的玻璃橱窗里,一面放着近一只一米长的石函,另一面依次放着铁棺、鎏金银棺、银棺、银精舍、银盒和一截二寸长的“佛牙”。铁棺体积较大(长约一尺),直接放在橱窗底座上,其它大大小小几件银棺银盒,大的长不过二十厘米,小的只有六七厘米见方,为便于参观,都分别摆在有机玻璃搁架上。在鎏金银棺旁边,放着三颗小东西,说明牌上写着“舍利子”。
  虽然隔着橱窗玻璃,不过,凑近了看这三颗舍利子,只有半尺距离,依然可以看得很清楚。大的一颗,赤豆般大,紫红色,很光滑,闪烁着卵石的光泽;小的一颗,芝麻般大,青白色,面表似有一块石质斑纹;还有一颗,比芝麻略大,是一块不规则形带有棱角的杂色水晶石。我看得很仔细,大老远跑到这儿来,主要目的,不就是为了要看看当年珍藏在阿育王塔里的佛陀舍利嘛。不过,说实话,这三颗东西给我的感觉,既不象舍利子,也不象“普通的珍珠”,倒不如说更象两颗小卵石和一块水晶石。据《阿育王塔出土文物记》里记载,出土时最核心的小银匣里,不是存放着两颗绿豆粒大的白色舍利子吗?那两颗白舍利到哪去啦?
  我问副研:“还有没有别的出土舍利子?”
  副研说他不知道,要问管展厅和库房的人。
  展览部的程小姐正好也在边上,她说,馆里就这三颗吧,已经放在展厅里展出好多年了。
  我说,出土时不是有好多麽?听一个当地老乡说,他看到有个瓶子里放着的舍利子也不少。
  这就不清楚了。程小姐说。不过,她记得好些年前,有一次博物馆大扫除,发现有个瓶子,里面有不少砾砾屑屑的东西,最细小的就象泥土粉末一样,有人说是垃圾,就把瓶里的东西给倒掉了。
  嗳呀!我又惊又恼。你们把那么宝贵的舍利子给扔掉啦!
  舍利子哪有那么多?哪会那么小?程小姐说。
  我告诉程小姐,有的舍利子会长大,有的还会生小舍利,刚生出的舍利子,就象针尖那么大。这座海青寺塔是宋时建的,到现在快一千年了,塔里又供了释迦牟尼舍利,你想想加持力有多大!一千年了,瓶子里长满大大小小舍利子,这一点也不奇怪呀!释迦牟尼死后火化得到的舍利子,到了阿育王时代,二百年间就长了成百上千倍!有那么多舍利子,所以才够他分立八万四千塔啊。
  程小姐见我说得很认真,不象是在跟她讲不着边际的故事,她也懊恼起来,连声哎哎,那瓶里装的如果真是舍利子,能留存下来该有多好!
  我说是呀,你只要能迎请到一颗,供在家里,虔心奉养,就能为你辟邪禳灾,该有多好!
  对于陈列在橱窗里的那颗“佛牙”,我也不免心存疑惑,那是一截二寸多长的断牙,若是完整的全牙,岂非有半尺长?这么长的牙齿,有可能长在人的口腔里吗?不过,在对这颗“佛牙”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不敢有任何妄议。
  我问程小姐,能帮我找点有关当年海青寺塔文物如何挖掘出土的资料吗?
  她想了想说,她记得多年前馆里有一份专门的报告,后来全文刊登在《文物与考古》杂志上,她可以把这本杂志找来给我看。
  她回办公室去找杂志去了。过了一会儿,她把一本《文物与考古》给我拿来,那是1981年第7期,上面有一篇署名某市博物馆的文章《海青寺阿育王塔文物出土记》。我请副研帮我将那篇文章给复印了一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1.73%

UID
44737
热情
1104
人气
1
主题
0
帖子
3688
精华
33
积分
247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8-5

精华勋章 设计勋章

9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05-11-13 22:26:22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92.信众发愿心,民间自建塔

  回去后,我到图书馆查阅了《嘉庆海州直隶州志》等地方志资料,又参照了刊登在《文物与考古》上的那份市博物馆的报告,对当年海青寺塔的建塔缘起,有了个大致的印象。
  清仁宗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所修海州志,有关海青寺塔的记载,乃见于第二十八卷“金石录”中,主要依据是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1年)建塔时柳峦、盛延德、苏可久、单和等人所记碣文,就资料的来源说,当是比较可靠的。
  请看这几段碣文:
  柳峦记碣文:
  维天圣元年岁次癸亥,十月辛酉朔八日戊辰建塔。
  维那柳峦纠化同会弟子史玩、刘仁制、郭忻、宋晸、许志、牛智、孙璨、徐景、王肃正、韩绪、王进、刘岳、刘巨滔、刘翱、新人林泽、柳佑,已上各备小麦一石、米五斗、油三斤、钱乙百文足;潘靖、柳遇、柳惠、柳逸、□□□、徐景、徐□、相余庆、相与等两家,共备小麦一石、油三斤、米五斗、钱乙百文足;修设感圣恩起塔大斋一十三会再会,转化千名赴斋施主,每名钱一佰文足。添与释迦真身舍利阿育王灵牙宝塔。
  窃以此塔镇在海城灵基山东南角,大唐第二之尊。上观似从天降下,迥彻清霄;下看似从地涌威,宝堂连海。求相而千花撩绕;告佛而万瑞分明。宿果等今代遭逢同会者,却未近佛,感得皇王万岁,四塞安宁,郡宰千秋,庶民康泰。积记标镌,永为不朽者。
  书记俗士牛景;写碑俗士牛道宁;同建塔助缘僧海清、宗汨、德长、宗玠、文忠、宗诜、道圆、怀珪;功德主僧宗传造塔都料;泗水成守元镌。
  盛延德等记碣文:
  朐山县西山东保上林村施主盛延德与阖家眷属等谨舍净财一百贯。文□于东海县海青寺舍利塔上同添修建、同付胜刊,上祝皇帝皇太后万岁、重臣千秋、文武官僚保安禄位,次愿延德阖家眷属等朝纳百祥、常逢善友。谨录眷属题名如后:……(略)
  时皇宋天圣三年十一月十八日记,沛国子朱湘书,长安邓文吉镌。
  苏可久等记碣文:
  东海知县碑记。
  朝散大夫行东海县令苏可久,捨铃一口、砖七百三十三口,资荐亡妣亡父;妻蔡氏捨砖一百五十口,追荐亡妣亡父,捨铃一口,追荐亡男二郎长女;苏氏三娘捨铃二口,保扶父母;将仕郎守东海县尉兼主簿事王淳并妻刘氏共捨铃二口、大砖三百口。
  天圣六载岁次壬辰六月一日题记
  手分倪文忠书
  单和记碣文:
  南瞻部州大宋国海州怀仁县东南保新兴村清信弟子单和并合家眷属等,共发宏心捨钱一佰千□□□贯足,同修东海舍利塔,第一给今合家有名者……(略)
  年天圣十年正月□日记
  由以上几段碣文,我们可以知道,该塔是一座民间自建的塔,由维那(寺院中的知事僧)柳峦等人发起,信众集资筹建。因是民间自建,受财力、物力、人力限制,边筹边建,到此塔全部修成至少化了十几年时间。相比之下,隋文帝两次下诏建八十三座舍利塔,从颁诏之日到各塔舍利于同一时刻封入塔基石函,不过几个月时间,几个月就能将塔基建成,按此效率推算,整塔竖起也用不了很长时间。皇帝下诏建塔,用的是国库与官府的钱,财大气粗,自然非民间可及。不过,由此也益显出民间建塔的可贵之处。犹可注意的是,连县令、县尉等地方官员及其家眷也踊跃捐助,可见佛法对民众各阶层影响之广之深。
  此塔虽为民间所建,在营造质量上却一点不较官塔逊色。据海州志记载,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六月十七日,山东郯城发生八点五级大地震,对海州影响很大,“城倾十之二三”、“屋宇多圮”,但此塔却巍然不动。
  遗憾的是,宋朝天圣年间所建海青寺塔,至清朝嘉庆修海州志时,已过八百年,塔及碑文保存得尚相当完好;而从清朝嘉庆至“文革”后期修塔时止,不过一百五十年时间,塔身已破旧不堪,那几块碑文亦不知去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3, 2025-1-25 10:24 , Processed in 0.02629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