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9-9-22 07:43 编辑
澳洲“千年干旱期”到来,城市缺水,农场无水
时间:2019-04-26 来源 企鹅新闻网
- 2018年整个澳洲东部几乎都陷入历史性低降水水平。这和1996-2010的”千年干旱”期的情况相似
- 到2050年,澳大利亚恐怕将不再会有“冬天”,与此同时会有一个新的季节出现,称之为“新夏天”(New Summer)。全国气温都将高达40度以上。
- 澳洲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年年山火,昆士兰2019年山火时间比往年大幅提前。
- 缺水的墨尔本,悉尼还能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吗?
2019年,油价涨了,蔬菜水果价格涨了,coles和woolworth的牛奶也涨价了,下一个涨价的是什么呢?没错,应该就是水了。近半年来,澳大利亚物价上涨的一个最大因素就是缺水。 本周(2019/04/23),维多利亚州水务部影子部长呼吁在墨尔本地区重新施行用水限制,他认为目前墨尔本等澳洲大城市居民正面临用水危机。 
大旱是半年多以来澳洲一直谈论的话题。这是一个容易很快被忽略掉的长期气候和环境问题。由于平时媒体的宣导,我们一直把经济不景气,物价上涨联系到进出口贸易,通货膨胀以及外交等问题上。事实上,作为农业大国的澳大利亚,物价上涨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因为水资源的缺乏和分布不平衡。 根据最新的数据表明,过去四个月,墨尔本的储水量下降了约10%,从去年的60.1%掉到了51.9%。事实上,除了西澳之外,截止目前为止,澳大利亚所有首府城市的储水量都呈现了下降趋势,特别是东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和堪培拉,储水量降幅都超过了10%。 
从全澳洲来看,目前的可用水资源大幅下降,上个月的数据显示,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的储水量排在全国倒数第一和第二。而这两个州的却是澳大利亚人口数量最高的两个州,悉尼和墨尔本的人均水资源使用比率也是全澳洲最高。 

从2018年开始,澳大利亚经历了历史上最干旱的夏天, 2018年8月,每日邮报报道了上千头牛疯狂抢水的震惊场面。 
原本绿树成荫、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澳洲原野,却因降雨量稀少,变成了树木枯死、绿草不生、光秃秃的一片土地… 成群的牛羊没有牧草可吃 也没有地方饮水, 只能在饥渴的折磨中 一个接一个地悲惨死去 这个景象不停的在人们的脑海中播放 
而在今年2月,澳洲新闻集团(News Corp Australia)的一项分析显示,一些超市的西蓝花价格已从5澳元/kg飙升至10澳元/kg。很多超市蔬菜水果价格暴涨了50%。昆士兰州的草莓园的草莓苗供货量也骤减一半。 根据Weekly Times的报道,由于缺乏资金和水,维多利亚州本年度末预计会有20-30%的奶农宣布破产。 干旱!干旱!干旱! 缺水对澳大利亚农业是毁灭性的打击,我们生活中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物价上涨、水费上涨以及定期限水等等。事实上,潜在的问题远比这些要严重。根据维多利亚州水务局的数据,今年墨尔本市以及维州偏远地区1月,2月的储水量从2009年以来,排在了倒数第4,而比今年更干旱的是处于澳大利亚“千年干旱期”的2009-2011年间。

4月中,澳广新闻ABC报道了维多利亚州东部Gippsland一个湖泊由于盐度升高,导致数百鱼类死亡漂浮在水面上,而联邦大学的Jessica Reeves教授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黑手就是干旱。她说:“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入口的加深……以及降雨的减少,没有足够的淡水进入湖泊进行稀释,”,“湖泊整体盐度正在增加,特别是在惠灵顿湖这样的淡水水域。” 
而同样的事情在新南威尔士州的达令河流域也在发生这样的惨况,而造成这一现象的还是极度高温和干旱引发的局地供水不足。 
澳大利亚气象局已经宣布了:2018年是澳洲历史上第三热的年份, 
而2018年整个东部几乎都陷入历史性低降水水平。这和1996-2010的”千年干旱”期的情况何其相似。 

澳洲国立大学ANU的一项最新研究预测,到2050年,澳大利亚恐怕将不再会有“冬天”,与此同时会有一个新的季节出现,称之为“新夏天”(New Summer)。全国气温都将高达40度以上。 
按照这种预测情况发展下去,未来灾难性气候将会频繁发生。澳大利亚气象局预测,2019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高达70%。缺水将会变成澳大利亚另一个特色,而澳大利亚主要首府城市将会把限水法令变成永久性法令。如果事情演变成这样,墨尔本还能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吗? 根据气象局报告,墨尔本目前正经历历史上最干旱的年度的开始。1月至4月的平均降水量仅为200毫米,这和历史最干旱的1967年持平了。 
根据墨尔本水务公司的报告说,2017-2018年,墨尔本人均日用水量为161升,而这离墨尔本的“每天155升水”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墨尔本最大的水库Thomson水库的可用的水量已经低于总储水量的50%。整个墨尔本市的水库储水量几乎都在减少。也许到2050年,墨尔本市民将面临“一两水一两金”的情况。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墨尔本在海边,却还如此缺水呢? 一个地区缺水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淡水储水量的降低。而储水量的降低与淡水的流入,流出以及储存方式有关。 
根据澳大利亚气象局的数据显示,墨尔本市2018年地表水流入的水量仅仅是2017年的一半,淡水总流出量超过了淡水流入量。我们已经在超支我们的淡水资源了。 
根据气象局的数据,从2013年以来,墨尔本可利用的水量一直在下降,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到2032年左右,墨尔本就会无水可用了。 
根据历年的维多利亚州储水量变化,可以看到,从1950年以来,维州经历过4次严重缺水的情况,而前三次持续的时间都很短,都在5年之内。而从1996年以后,“前年干旱”期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按照目前各种预测的情况看,未来至少5年内可能还要经历之前的一个超级干旱期,而这可能会持续到2030年左右。 
2.极端气候天气的频繁出现 
墨尔本地区地表和地下水的补充主要依靠的是自然降水,而2017-2018年,墨尔本地区的降水量几乎逼近了历史最低记录。
而墨尔本的土壤已经干燥到无水可以蒸发了。

3.地下水补充不足
根据预测,未来20年,维多利亚州地下水位会一直下降,在地表水补充不足的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的下降以及未来人口的增加,对墨尔本甚至整个维州来说,简直是空前的灾难。也许到2050年以后,墨尔本人口接近800万时,我们每天可能只能喝1瓶750毫升的水。或者是矿泉水价格和牛肉一个价。 
3. 澳洲广范围的山火 整个澳洲,从西澳,南澳,到维多利亚到昆士兰,到处山火,无一幸免
干冷的中国大西北正向温暖潮湿变化时间:2019-09-1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兰州9月16日电(记者任卫东、谭飞、张玉洁)寒冷、干旱是中国西北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但科学研究表明,西北正出现变暖变湿的新趋势。
陈宝福是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的一名司机,长期往返兰州市区与机场间。近几年,他发现这段路变了。
“以前这70多公里路基本上都是荒山。最近几年雨水多,光秃秃的山都变得绿茸茸。下雨的时候看去,有点南方的感觉。”陈宝福说。
在离兰州千里之外的敦煌,干旱的气候使得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保存千年。然而今年莫高窟两度因雨暂时关闭,石窟周围的戈壁沙漠竟然长了草。
人们发现的星点变化,早已出现在科学家的视野之中。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就敏锐地关注到西北降雨量增多的情况。他后来提出西北气候可能正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推断。
“此后30年的情况证实了这一推断。我们运用全球气候模式,预测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1世纪中叶。”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说。
记者从陕甘宁青等省份的气象部门了解到,1961年以来西北呈升温趋势,大部降水增多。2000年后暖湿化更为显著。
[color=rgb(12, 115, 194) !important] 今年雨水多,8月莫高窟附近戈壁沙漠泛起绿意。敦煌研究院供图 孙志军 摄
以甘肃为例,1961年至2015年,平均每10年升温0.29摄氏度,降水东西有异,河西走廊每10年降水增加4毫米至12毫米。2018年甘肃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7.7%。
中科院等机构的研究显示,降水增多在西北的中西部地区尤为显著,如新疆大部、祁连山区、河西走廊及青藏高原。但在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增幅不明显,部分地区甚至略有减少。
此外,冰川融水量增加、河流径流量增加、湖泊水位上升等现象,也在西北大部出现。
自施雅风提出推断后,专家学者就开展了大量研究,试图解释为何西北会出现气候变化。
中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全球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可能是西北气候暖湿化的根本原因。
丁一汇说,对于西北而言,水汽主要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随着北极变暖,来自北冰洋的水汽也在增加。在气流作用下,三个地方的水汽集中到西北,水汽输送加强,西北降水增多。
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张强介绍,西北地区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更敏感,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也更显著。如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1973年至2016年平均每10年升温0.45摄氏度,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
西北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是荒芜。近年来,增多的降水加速了西北增绿、减少了农作物生长季旱情。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2018年甘肃省降水量为近60年第二,全年水热匹配好,农作物主要生长季旱情为历年最轻。2018年甘肃省植被覆盖度为近18年最高,戈壁、荒漠面积减少,沙漠边缘外扩速度减缓,生态环境显著恢复。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韩涛介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的综合评价指标。“近20年来,祁连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呈波动上升,2018年达到最大。2018年指标升高面积占祁连山区总面积的39.8%。”
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适种区正向北、向高海拔地区移动。
看到这个商机,曾在城里经营酒店的何甲奇返乡创业,在海拔超1500米的天水市秦州区杨家寺镇建立农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现在高海拔地区也能种菜,错季上市菜价高,去年收入了146万元。”
[color=rgb(12, 115, 194) !important] 今年雨水多,8月莫高窟附近戈壁沙漠泛起绿意。敦煌研究院供图 孙志军 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宗省认为,从短期看,抓住有利机会适当增加农业种植规模,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