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11580|回复: 1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 终于忍不住吐槽-现在的医生在行医前少上了一门儿课!!!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65.2%

UID
368983
热情
1032
人气
1492
主题
71
帖子
683
精华
4
积分
1652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4-1-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00:14:3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lala80 于 2015-8-18 13:34 编辑

首先,我必须承认,我这标题写得是有点儿“危言耸听“吸引他人眼球的目的。不过既然发了吐槽的帖子,就是想让更多人关注。我不得不说,现如今,发帖好比拍影视剧,你要是不说得夸张些,悬乎点儿, 你的帖子是没人看的。)

这段时间经常看到因为医生的误诊而致使病患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新闻。 今天在天维上又看见了小William的悲惨遭遇 (http://ent.skykiwi.com/video_news/2015-08-10/202774.shtml),真让人痛心不已!

有人说这是因为新西兰的医生缺乏临床经验, 但是我认为,就这起悲剧而言,这不是最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这些医生(包括很多中国和其它国家、地区的医生)在行医前都少上或者是根本不应通过的一门课!!!!!

先引用一段故事: 《大长今》中, 一心想成为医女的长今虽然在各个方面都显得出类拔萃, 但是她的老师申主薄还是很决绝地给了她“不通” (即:不及格), 并且放话说长今虽然有坚强的意志力,但是没有资格做医生! 当时,作为观众的我甚为不解,觉得这一定是对长今的偏见和刁难。 但是当申主薄道出他的理由时, 我彻底的被说服,并且百分之一万的赞同、深信他的观点!!!

他对长今说: “你没有身为大夫的恐惧感,我认为恐惧感是大夫应该具备的,万一行医失误,会导致多大的后果,你却一点都不恐惧...”

(个人觉得,这里的“恐惧感”并非狭义上的惧怕、恐慌,而应该被理解为对生命的敬畏! 只有有了这种“敬畏”你才知道谨言慎行的重要性, 你才知道,也许因为你的一时疏忽、轻率,就可能误诊,从而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看了回帖, 还是有人无法理解, 好吧再换一种方法解释:因为医生工作的对象, 是不同于一般职业的!普通职业如果出了问题,再不济也是用金钱可以弥补的, 但如果是人家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就算医生很担当、很大义凛然地说一句“我赔!”我想大部分病患家属是不会买账,甚至会大嘴巴抽Y的,对吧?我这样解释,大家能理解了吗?! 所以, 医生这个职业才被人冠以“神圣”这个字眼儿来形容,所以这个职业不是随便什么人觉得IQ挺高就适合来做的啊!)

这句话对我的震撼很大, 所以在看过《大长今》将近十年后的今天, 我看完新闻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两名误诊了小William的医生,目前根本还没有成为一个大夫的资格,因为他们没有一点儿作为医生应有的恐惧感!!!

当听到William的父亲在这起医疗事故发生两年后,虽然强装镇定,但声音依然哽咽地回忆两年前自己的心肝宝贝是如何两次被家庭医生诊断认为小william的病情比较严重应该立刻到医院经行进一步的诊断治疗后, 又是如何在Wellington Hospital 这种在新西兰也应该算是三甲医院的大医院里先后被两名医生 , 敷衍了事地误诊后打发回家。 即使你们是junior,但你们也挂着医生的头衔儿啊?!你们应该听说过脑膜炎吧?!也应该知道脑膜炎与一般的感冒发烧症状类似吧?!也应该先判断排除了这个也许可能性不高,但是致命性很高的可能性吧?!!可是在William父亲有些怀疑,并再次和她确认是否可能是脑膜炎时, 这两名医生却坚持自己无知、草率的判断! 她在做出判断前是否有着作为医生应有的一丝一毫的“恐惧感”呢?!!!

(有回帖说, 这可能是医院的体质、流程问题。 但我觉得,体质或是流程问题固然存在, 而且影响范围和严重性有可能更大、更深远, 更值得讨论,不过,我相信医院的体质、流程绝不会规定因为要节省开支,就允许医生在没有把握确诊的时候, 不做化验就给人家确诊吧?两个实习医生,没有经验,又没做化验, 就敢告诉人家烧了N天、看了数次医生的孩子: 没事儿,不是脑膜炎, 再烧4、5 天都正常。 你们这样儿戏的给人家诊断, 这不是轻视人家的性命,不是没有作为医生应有的”恐惧感“,又是什么?)

我真的不懂医, 所以想不出这两位医生当时诊断时的心理。是对自己百分百的自信, 还是讨厌病患挑战自己的权威、伤害了自己的尊严, 或是不敢挑战、推翻自己同事之前的判断? 无论如何, 我想说的是, 做为一名医生,必须了解的是,装逼会死人的!!!!所以确定就是确定, 不确定就是不确定, 没有经过进一步检查, 就把不确定的可能性给否定了,这不是草菅人命吗?! 这样还有资格做医生吗?!!!

我还想说的是,世界上的人有两个极端, 一种是超级不自信, 自己明明有能力去做的事儿,却因为怀疑自己而不敢去尝试;而另一种是超自信(或者说是自负),自己可能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时,就敢接,敢做。就是俗话说的“没有金刚钻,也敢揽瓷器活”的那种人。 一般而言后者更容易出成绩、但是杀伤性可能也更强。 周围有很多的高级打工者都是这样先上再说的人。前一类人, 很可能是把“责任”看得太重, 而后一类人正好相反。 可是对于如医生这样的“高风险”、“掌握着他人的生杀大权”的职业, 我认为是不太适合这类“自负”人群的!

还是那句话, 我不懂医, 所以上面更多是我个人的感言,很希望医疗行业的人士能够来个现身说法,欢迎批评指教!

小William的捐款连接: http://givealittle.co.nz/cause/williamburton/donations (感谢MMTT28提供的连接和默默的支持!)

我捐了,不多,就是想表达:你们的痛,我能体会一二,会支持你们! 并且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 虽然知道这不太可能。但是,还是让我天真的祈祷,只要多一个人理解, 就多一分帮助,就能促成多一分的改观!




P.S. () + 黑体, 是为了回应回帖提出的疑问而做出的更新。

6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8.1%

UID
137947
热情
459
人气
1301
主题
12
帖子
354
精华
0
积分
1081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8-2-18
14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8 15:31:5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lala80 发表于 2015-8-18 13:17
看您的回帖, 感觉您应该是个挺理性的人, 起码可能比我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好吧, 向您学习!  

我 ...

Dear sis, you are a star......Thanks for your kind support.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65.2%

UID
368983
热情
1032
人气
1492
主题
71
帖子
683
精华
4
积分
1652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4-1-12
142#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8 13:17:1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lala80 于 2015-8-18 13:50 编辑
直面异议 发表于 2015-8-17 17:32
你写那么长,我还是挺佩服,这就是在真讨论,先赞一个。

这事儿吧,说到这里吧,这就个观点的问题。


看您的回帖, 感觉您应该是个挺理性的人, 起码可能比我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好吧, 向您学习!  

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觉得如果有了程序,那么规范的不仅是这一例而是把所有类似病患的处理程序都规范了。 这一点我也认同。

不过, 您所说的“程序远比敬畏之类虚的东西重要的多。 ”这点我不能苟同。
其一, 您说的程序,上升一步说, 就类似于法制、法规是制度层面的,而我说的“敬畏”和“恐惧”上升一步就类似于伦理、道德可以说是精神层面的吧。精神层面的东西虽说看不见、摸不着, 但绝不是您所说的“虚”。 实际上, 在很多情况中, 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很多很有形的、实质的东西都要强大、 影响要更加深远!  

如果您是说法制法规要比伦理道德重要, 那我不认同。 法制、法规这种东西都是外界对人的强制、束缚,是被动的, 但是伦理、道德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 一但形成其实是内在的是主动的、自发的。

所以如果能从早期教育开始着手, 不论是从经济成本到现实效果, 都要比从制度、规章上强制、束缚的效果要好得多。 法制、法规都是一种亡羊补牢试的补救措施, 可以看成是一种保障。

这就好比, 用法律法规来制约限制领福利的人, 不能闲在家里,而是要参加培训,积极找工作。不如在早期就教育、灌输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来得有效。

其二, 程序就如同法律一样, 总有个滞后性。
您也知道,在新西兰的行政效率有多慢,您想让医院把所有的诊断都按照相应的步骤程序化, 且不说这样花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就说假如从现在着手,它什么时候才能成形,能不能成形,这就很难说。 那在这段时间里, 遇到相同的问题怎么办, 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处理吗? 如果应对这种病症的程序、规章出台了, 但是新的病症出现了, 没了程序你怎么处理? 还是跟那两个junior 医生一样, 没事儿让病患回家歇着去?

发生误诊的原因多种多样, 有些,是因为我们的科技还没有发达到了解所有的病症(这一点也应该不可能做到)所以对于这样的误诊,病患是应该能够理解的。
但是对于这个案例而言, 他们的误诊, 完全是因为他们两个的不负责,不严谨,因为造成的后果很严重,所以才无法接受啊!

我想,您和很多网友一样,可能是受我用的“恐惧感” 、“敬畏”这种比较抽象的形容的影响, 对我想表达的意思还不是很理解。 我想说的是, 医生不同于其它职业, 在他们上岗之前一定要,先有人替他们敲响警钟, 告诫他们, 他们的任务对象,是病患的健康和生命,这些都是无价的。 所以,作为医生,他们除了要有专业知识、还应该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更严谨的工作作风。必须比做其它职业的人们,更加谨言慎行, 在他们做出判断、确定某些方案时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当然,应该和现实差距很大,但是不能因为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就不去要求。)

再回应您对于申主薄的疑问。 人吗, 是可塑的, 会因为经历和环境而不断改变的。申主薄在认识到“恐惧感”“敬畏”之前,绝不是个称职的医生, 但是在他犯了事儿后, 他能够悔悟,并且把它当成首要大事儿,教给了他的学生, 从这点讲他是个非常称职的医生和老师。 申主薄从某些角度讲不如长今幸运, 因为在他从医前,没有老师跟他强调对生命的敬畏, 所以在他手里因此死了人,给他留下了怎样的阴影我不知道, 而长今在她没有成为医女前, 就有申主薄这样的老师给他了“不通”,这就好像当头一棒,为她敲醒了警钟。 虽然如此, 申主薄最后还是让长今当上了医女啊!

所以, 我发帖的标题就是医生少上了一课啊! 意思就是不是不让他们当医生, 而是说应该有人在他们成为医生之前,给他们好好地敲敲警钟,端正态度。

我的表达力太差, 又写了这么多,眼睛都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51%

UID
230508
热情
7198
人气
10356
主题
46
帖子
7283
精华
0
积分
1255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0-5-19
141#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7 17:32: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lala80 发表于 2015-8-17 13:48
大姐!(或者是大哥!) 我发现您的主观意识太强大,总是按照您自己的思路评论, 您能不能先看清我想表达 ...


你写那么长,我还是挺佩服,这就是在真讨论,先赞一个。

这事儿吧,说到这里吧,这就个观点的问题。

你说他不做那个检查,在我看来这就是个程序问题。
从接诊开始就有问题,病史了解吗?发烧多久了?可见症状?是否要留置观察?如果不留置观察那要家长如何观察体温?是非要和GP联系回诊?是否给家长有清晰指导:比如多长时间量体温?还有诸多注意事项等等!

再诊时流程应该问更多的问题,并做相应检查。
这一切都是靠程序保证,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误诊。
你要有兴趣搜下小儿脑膜炎的误诊,有不少来自医院的文章,都在统计:多少误诊,预后如何等等。这些是什么?就是诊疗经验。这个经验不放进诊疗流程里固化下来,如何让今后的病人受益呢?
程序意识的缺乏,彻底的贯穿在中国文化中。法制和现代医学,都很讲程序。但是程序不是瞎编出来的,是之前无数的经验教训。

普世价值也是通过具体的程序来实现的!

最后,这个主观意识都很强大,不然你也不会花时间去写。
本来咱们关注的点就不同。在我看来程序远比敬畏之类虚的东西要重要的多。
再好的医生,也可能有失算的时候。
回到楼主的大长今,我还真是从头到位一天看10集连着7天看完。还去看了小说。
申主簿也是手里死过人的吧!他是敬畏还是不敬畏生命呢?
才发现我也写得挺长!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65.2%

UID
368983
热情
1032
人气
1492
主题
71
帖子
683
精华
4
积分
1652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4-1-12
14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7 13:48:29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lala80 于 2015-8-17 13:55 编辑
直面异议 发表于 2015-8-14 18:05
1.我一直认为这个个案是有意义的。我只是不认同,那种所谓的敬畏。你是无法衡量的。不是吗?你说如何来界 ...


大姐!(或者是大哥!) 我发现您的主观意识太强大,总是按照您自己的思路评论, 您能不能先看清我想表达的意思再做评论呢, 否则很没效率哎!
您说:“我只是不认同,那种所谓的敬畏。”但是您有没有弄清我所说的敬畏是啥意思呢?!

我前面已经解释了几遍, 好吧,鉴于我的表达力(或者您的理解力)水平的不同, 我再尽可能解释一遍。

我认为, 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是在完成某种任务,而任务的对象会因为职业的不同有天壤之别。 例如:仓库管理员,主要任务就应该是管理好仓库内的货物, 押运送钞车的,主要任务应该就是确保送钞过程中钞票的安全。 而作为医生, 主要任务大概就是治病救人了吧, 那任务的对象就应该是病患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我所谓的“敬畏”“有恐惧感”其实就是想说, 医生所接受任务的对象, 是不同于一般职业的,按照您的思路,可能还要问我:为啥?好吧,我理解因为货物和钞票都是有价的,坏了或者是被劫了都是金钱上的损失, 但是健康和生命它是无价的啊?! 如果我看不好仓库、守不好运钞车,再没有保险的情况下, 顶多被人追着让我赔!但是如果要是人家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就算有医生很大义凛然的说一句“我赔!”但是我想大部分病患家属是不会买账, 甚至会大嘴巴抽Y的,对吧?我这样解释,您能理解了吗?! 所以, 医生这个职业才被人冠以“神圣”这个字眼儿来形容啊?(所以这个职业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来做的啊!)

您说: “这其实是一种道德标准,….你是无法衡量的。”但是我告诉您, 这不是什么普通的道德标准,我认为这应该被叫做“普世价值”才对,即:“那些不分领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只要本于良知与理性皆为所有或几乎所有的人们认同之价值、理念。这样还难理解吗? 这有啥难衡量的, 人命的重要性还用我来说吗?!

还是那句话, 医院的流程再不完善, 也不会规定让您一位junior 的医生,再没有做完相应的检查后,单凭自己的那点儿经验, 就跟人家确诊:没事儿, 不是脑膜炎, 再烧个4、5天都正常吧! !
您现在明白我说什么了吗?

您问我:“如何判断医生是否敬畏生命?” 我就告诉您, 这很简单, 连TM检查都不一定能区分的脑膜炎, 她/他在没做检查前就敢确诊不是, 这TM 就是不敬畏, 就是轻慢、狂妄、这TM下去就是个草菅人命的节奏!

P.S.还有一句话我要特别提醒您, 您说话一定要严谨, 什么:“医疗系统是很讲程序的,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中就没有这种观念,就只会讲空的东西。”这么不严谨, 一干子打死一船人的话,您都敢讲,小心招人骂!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8.1%

UID
137947
热情
459
人气
1301
主题
12
帖子
354
精华
0
积分
1081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8-2-18
13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7 12:29:4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It is Monday again.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8.1%

UID
137947
热情
459
人气
1301
主题
12
帖子
354
精华
0
积分
1081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8-2-18
13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6 17:38:5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gglydia 发表于 2015-8-14 22:13
我曾经为一家华人家庭做disability child care,他们家的女儿因为一场高烧变成了重度癫痫和深度昏迷,他们家 ...

太可怜了。看到这种新闻心情很不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32.36%

UID
386542
热情
8143
人气
9757
主题
10
帖子
5220
精华
0
积分
1161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4-8-14

永恒钻石 元老勋章

13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5 15:29: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snowlight 于 2015-8-15 15:38 编辑
gglydia 发表于 2015-8-14 23:20
是的,做了各项检查,也抽血,抽淋巴液,抽了脊髓液,什么都做了,都查不出来。我问过那姑娘的妈妈是不是 ...


既然什么都做了没查出来,到中国检查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的。抽脊髓液就穿刺吧,穿刺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医生不是万能的,医学也不是,我父母就是医生。父亲就曾经开玩笑的更我说,医生最没用了,青春痘这类的病治不好(那时我脸上就老长,看了皮肤科主任也没看好),癌症更治不好。新西兰有新西兰的问题,就是医生经验少,水平不高,但中国医生经验丰富水平高,可真得了病却看不起。前两天新闻里就有个小女孩问自己妈妈认不认识有钱人,她就是得癌症做了手术却没钱再做后续的化疗,很快癌症就复发了。我们作为移民算不错了,新西兰不行可以回中国看,中国看不起可以再回新西兰看。新西兰最大问题就是在确诊这块,只要他知道什么病也能够及时看的,我还认识一个换了心脏的人,现在健康的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92.9%

UID
317755
热情
689
人气
2338
主题
44
帖子
731
精华
0
积分
1929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2-3-30
13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5 13:41: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如果看不好,赶紧回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48.2%

UID
285872
热情
10181
人气
12185
主题
110
帖子
2207
精华
5
积分
1241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5-22
13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5 09:42:2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这边医生态度不错,就是水平不行,以前也被误诊怎么也不好脱了几个月,还是回国去了,当天查出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5.4%

UID
317349
热情
378
人气
1360
主题
9
帖子
333
精华
0
积分
1054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2-3-27
134#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5 09:24:52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直面异议 发表于 2015-8-13 20:14
大家还是对医学、医疗行业不太了解。

影视作品是虚构的,其中描写的医生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如果拿影视作 ...

说的很对, 给个赞。。
医生不是万能的。。。
一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5.4%

UID
317349
热情
378
人气
1360
主题
9
帖子
333
精华
0
积分
1054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2-3-27
13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5 09:16:5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joy___123 发表于 2015-8-12 10:09
冷静客观,就是对事不对人,而且从各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从家长的角度看,自己的孩子烧的那么厉害,而且 ...

不能在同意了。。。
一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5.4%

UID
317349
热情
378
人气
1360
主题
9
帖子
333
精华
0
积分
1054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2-3-27
132#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5 09:07:5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sdas1234 发表于 2015-8-11 23:13
抱歉,我并没有看出里面的医生医德有什么问题,有很多疾病初期本来就不好判断,不然就没有潜伏期之类的事 ...

赞成, 在不了解前因后果的情况下抒情确实有点不那么妥当,还是应该理性的分析,提出建设性的一件去减少不幸的事情再发生。
一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升级  6.2%

UID
218999
热情
65
人气
856
主题
15
帖子
106
精华
0
积分
531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0-2-27
131#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4 23:20:5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love_3_month 发表于 2015-8-14 22:30
当时高烧的病因是不是一直没有查出来?

是的,做了各项检查,也抽血,抽淋巴液,抽了脊髓液,什么都做了,都查不出来。我问过那姑娘的妈妈是不是抽脊髓液的时候出了什么差错,她妈妈说这种事情医院会报吗?而且各项检查都不止做了一次....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57.75%

UID
170718
热情
16407
人气
21388
主题
435
帖子
24365
精华
35
积分
3155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1-30

2019-2020年度金ID

13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4 22:30: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gglydia 发表于 2015-8-14 22:13
我曾经为一家华人家庭做disability child care,他们家的女儿因为一场高烧变成了重度癫痫和深度昏迷,他们家 ...

当时高烧的病因是不是一直没有查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升级  6.2%

UID
218999
热情
65
人气
856
主题
15
帖子
106
精华
0
积分
531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0-2-27
12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4 22:13:0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gglydia 于 2015-8-14 22:16 编辑

我曾经为一家华人家庭做disability child care,他们家的女儿因为一场高烧变成了重度癫痫和深度昏迷,他们家是做药房的,大概有3,4家吧,自己买得土地自己盖的山顶海景牧场房,从孩子发病到去世整整三年,发病时拜访过AKL的最好的儿科,私立的公立的都看过,没有一家医院和一个医生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孩子一开始在ICU住了两个月,从高热和昏迷变成了高频率的癫痫,做夜间监护的时候,孩子的妈妈让我记录抽搐的频率,每两三分钟一次整夜整夜的抽,后来医生换药,变成长时间的,一两小时不会停,停也是3,5分钟这样子,身体到最后都抽到变形,下身的肌肉全部萎缩,盆骨也抽到脱臼。然后医生也只是一个月来检查一次病情。每一次医生换药,其实最难熬的是这个生病的小女孩,药物不对,也会抽到吐。也感谢上帝终于带她去了天堂,再也不用日日夜夜承受这人间无端的病痛折磨。
就是因为这份工作,我更不相信新西兰的医疗,有时候再有钱也换不回来孩子健康的身体以及生命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128#分享本帖地址
匿名  发表于 2015-8-14 21:52:55 微信分享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32.36%

UID
386542
热情
8143
人气
9757
主题
10
帖子
5220
精华
0
积分
1161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4-8-14

永恒钻石 元老勋章

12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4 18:31: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直面异议 发表于 2015-8-14 18:05
1.我一直认为这个个案是有意义的。我只是不认同,那种所谓的敬畏。你是无法衡量的。不是吗?你说如何来界 ...


我也刚看到,好像说是第二次没有按流程办,那负责的医生确实应该被处理。我比较同意你,流程制度是比较重要,他们应该是建立在丰富的医学知识,很长时间很多人的经验和教训上的,是必须要被执行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51%

UID
230508
热情
7198
人气
10356
主题
46
帖子
7283
精华
0
积分
1255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0-5-19
12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4 18:05: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lala80 发表于 2015-8-13 23:21
昨天回帖回到凌晨1点, 直到现在脑仁儿还痛。

您可能是业内人士, 说的有一定道理。 不过简而言之, 我 ...

1.我一直认为这个个案是有意义的。我只是不认同,那种所谓的敬畏。你是无法衡量的。不是吗?你说如何来界定呢?如果,楼主的观点仅限于这个敬畏,这其实是一种道德标准,所以我才建议他/她去学医。
2.今天我看了报纸,其实事实很清楚了,惠灵顿医生根本没按规程处置,而更关键的是,这流程、那对夫妻不知道。
但是从披露的信息看,那个流程不是强制性的。实际上,那个流程应该强制性,比如发烧到一定程度(包括时间),小孩子必须留院观察、必须做一些筛查。所以最终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没有相应的筛查程序。

很多人都说偏了。医疗系统的诊疗、程序十分重要。因为那些程序是在死了很多人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说个最简单的,孕检。那不就是标准程序吗?正是那个程序,保证了绝大多数产妇和孩子的健康。医疗系统是很讲程序的,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中就没有这种观念,就只会讲空的东西。

那我问你,你见医生时,你如何判断他是否敬畏生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升级  30.93%

UID
35469
热情
584
人气
1727
主题
25
帖子
5509
精华
1
积分
3964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3-7-25
12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4 12:21:5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惠灵顿的医院根本都是些庸医
人间地狱-阿赖耶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51%

UID
230508
热情
7198
人气
10356
主题
46
帖子
7283
精华
0
积分
1255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0-5-19
124#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4 10:53: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snowlight 发表于 2015-8-14 09:52
呵呵,还是你别激动。我和国内比,这不是很正常,谁让我是从中国来的?再说楼上已经有人拿国内的医院比, ...

诊断流程很重要。

而且作为公立医院,这个流程应该为家长所知晓。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8.1%

UID
137947
热情
459
人气
1301
主题
12
帖子
354
精华
0
积分
1081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8-2-18
12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4 10:41:3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Actually, you all right at some point.......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32.36%

UID
386542
热情
8143
人气
9757
主题
10
帖子
5220
精华
0
积分
1161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4-8-14

永恒钻石 元老勋章

122#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4 09:52:2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snowlight 于 2015-8-14 09:59 编辑
乍暖还寒 发表于 2015-8-13 21:14
现在说的不是细菌性的吗? 病毒性的反而没那么凶险,所以说可惜。如果说骂,好象除了我呸了以外,有人骂了 ...

呵呵,还是你别激动。我和国内比,这不是很正常,谁让我是从中国来的?再说楼上已经有人拿国内的医院比,我比一下就成打鸡血了?首先,william已经被诊断出是细菌性,自然知道抗生素有用,但也要做细菌培养才知道那种抗生素对这个细菌敏感才可以用,要知道细菌性的脑膜炎也有很多种,不然只要是病就试验式的用青霉素,那医生也太好当了。其次,没有被确诊前你又如何知道是细菌还病毒?今天小william是,明天小Peter可能就不是,按照你的方法可能又是一桩医疗事故了。最后,我拿国内举例不过就是想强调一下完善的制度要比高尚的道德更值得依赖,与其我们呸这两个医生还不如好好检讨一下我们的医疗制度,让两个实习医生冲在前线,给一个才三个月大的孩子看病明显不合理,就像让一个只有普通驾照的司机去开一辆集装箱卡车一样,尤其是这个母亲第二天又去了医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8.1%

UID
137947
热情
459
人气
1301
主题
12
帖子
354
精华
0
积分
1081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8-2-18
121#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4 09:13:2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奋当家 发表于 2015-8-13 23:08
我理解LZ的这篇文章,有些人就是太咬文嚼字了,什么冷静的分析,什么医生是个艰难的职业,什么你NB你去学医 ...

Here it is:

http://www.williamburton.org/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8.1%

UID
137947
热情
459
人气
1301
主题
12
帖子
354
精华
0
积分
1081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8-2-18
12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4 09:11:1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http://www.williamburton.org/

I am still very upset about it, and really pissed off by those two bloody doctors. I pray for him and the family everyday.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8.1%

UID
137947
热情
459
人气
1301
主题
12
帖子
354
精华
0
积分
1081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8-2-18
11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4 09:08:3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乍暖还寒 发表于 2015-8-13 20:30
冷静客观就是对事不对人,先入为主,如果是人的问题呢,从新闻只看到了人的问题没看到别的,所以讨论人不 ...

I love it! You are so clever, sis.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8.1%

UID
137947
热情
459
人气
1301
主题
12
帖子
354
精华
0
积分
1081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8-2-18
11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4 09:05:19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乍暖还寒 发表于 2015-8-13 17:30
如果单单是制度问题,那么改变制度是否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其实脑膜炎误诊至死的新闻隔三差五见著 ...

Totally agree. You are a good person.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57.75%

UID
170718
热情
16407
人气
21388
主题
435
帖子
24365
精华
35
积分
3155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1-30

2019-2020年度金ID

11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4 07:02: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谁都是医生,谁都可以根据自己想象的来猜疑来指责

不过,最后的调查,还是由医学专家来给报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27.8%

UID
321218
热情
702
人气
1111
主题
57
帖子
674
精华
0
积分
1278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2-4-24

新时政

11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4 02:47: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直面异议 发表于 2015-8-14 00:36
当然是靠医生的判断。但医生的判断是要有依据的。是否误诊最后的依据也是要看医生是否执行了相应的程序, ...

是否误诊的依据是看是否疑难杂症,你说的流程程序是什么? 和医生的判断相关性有多大? 如果属于正常的失误,媒体所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如果医生在你所谓的流程上没任何过错,是否医院可以告媒体诽谤?是谁拍脑袋决定的? 从新闻上看就是误诊,你觉的不是,那就等新闻和医院进一步澄清吧,但愿不是。

敬畏生命和误诊率当然有关系了,只是你是否意识的到,说白了,有心的跟无心怎能一样呢,误诊广义的说不可避免,狭义的说应该降到最低,人格特质在同等条件下结果相差万别,有心的会相对减少误诊率。


再说一遍,敬畏生命和道德无关,是人格特质。还道德楷模,笑死个人了,医生也算是手艺类技术流,只是因为和命打交道所以比别的种类要求高点而已,普通人一样啦,还道德还圣人呢,千万别自以为是哦

资源分配是以轻重缓急为原则的,看不出来轻重,什么医疗流程都白搭。那小儿是因为医生判断失误所以打发回家,和医疗资源分配不矛盾。

抗生素发明之前,并不是所有病都是细菌感染,发现你的脑筋很固定啊,不知和学医是否有关,但愿别。有种病是无菌感染,中医看的也叫病,精神病也是病,有医生的年代就有误诊,很难理解吗?

呵呵,只能呵呵了。现代医学有诊断依据,古代医学也有其诊断依据好伐?  再见同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27.8%

UID
321218
热情
702
人气
1111
主题
57
帖子
674
精华
0
积分
1278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2-4-24

新时政

11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5-8-14 00:57: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直面异议 发表于 2015-8-13 20:14
大家还是对医学、医疗行业不太了解。

影视作品是虚构的,其中描写的医生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如果拿影视作 ...

同学,就再废话一句,就一敬畏生命这点特质,在你这成道德绑架了,什么是道德啊? 什么是道德批评啊? 这和道德有个毛线关系?

请你别偷换概念好吧,当医生的应该有敬畏生命的特质,您觉得有错吗? 扯什么影视作品,太可笑了,还说的一本正经。
请不要以偏概全,误导大众。有非常好的医生,也有非常差的根本不适合搞医的,提醒这部分人一下,不可以吗? 难道学医的屁股摸不得么?
没必要闹情绪,就象有本事你也当啊,嫌医生不好(注意别挑拨好吗,说的只是部分而已)你去当啊,那万一人家就是医生呢,就是一个医生的观点呢? 学医很辛苦巨大的人力物力,到时候你没那特质你会很辛苦,你的病人也会很倒霉。当然爱谁当谁当,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虽然你是但你真的不适合。

你对医学和医疗专业很了解么?
什么是明确的诊疗标准? 什么是标准流程? 凭一个高烧就可留院观察,主要根据医生的判断。你说的标准法简直匪夷所思。细菌性脑膜炎自从有抗生素以来死亡率已经下降许多,(不知道这里死亡率是多少)虽然初期不易诊断,但一般状况很差绝对不应该打发回家,再有抗生素使用与否绝对是医生判断失误,所以要反思。另外,别动不动就和国内比,没有可比性,怎么都这毛病,能否就事论事?

记住了,学医不是万能的,不喜欢千万别学,否则害人害己。学了也没啥了不起,只能怀揣敬畏之心做好自己,想要改变行业的不合理之处凭一己之力绝对是不可能的,做的不好批评一句都会被扣上道德绑架的帽子,可想而之阻力有多大,所以首先做好自己,有能力再影响他人吧。
国内的医生有好有差,这里的医生也有好有差,医疗技术很重要但使用的人更重要。
同意医学远没有人们想象的了不起,但医学的进步的确为人类寿命的延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还有很多疑难杂症,不治之症解决不了,还会有新型病菌不断出现,所以医学的研究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而医生只有敬畏生命才能在已知的病种诊断上减少不必要的误诊与麻木不仁。
不知是理解问题还是有其他问题,强调一下下,敬畏生命,并不是自我牺牲喔,更不是道德标准哦。按道理学医的理解力不该这么差啊。
注意,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也一样会出现不应该误诊的误诊啊,也一样有不该死的死啦。有了抗生素的年代,不会用,不该死的也死了不是更悲剧么,呵呵。

有了抗生素的年代,你再牛逼,不会用,还不是误人性命。说两句还说不得,再诡辩有个卵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2, 2025-8-27 08:31 , Processed in 0.04067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