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jochn 于 2012-3-4 23:47 编辑
8 } ?& k; g; N: q
( j6 x* O1 ?3 I* ~' [8 G# M: w最近被犬只攻击的个案忽然发生了好多,看着媒体、舆论有些不怎么负责任的话,真的想骂娘,不过说气话,不如认真思考一下,看看自己能做什么。# k2 _. e3 ^9 H7 R! U
所以我就想说说下面几个问题:
+ N7 O; R. M" T# f: L' [
3 M# p6 u# P; ?' ]! C% ?狗主的责任: 尽到训练和充分社会化的责任。反面教材:狗狗开心就好,干嘛要她受苦做什么训练啊。
4 l9 M+ Q/ ?' L. b: I 正确认识自己的狗狗的脾性。有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狗狗对不同事物不同人会做出什么反应。正因为不知道,所以出现“意外”。你知道的话,他的一切反应就都是你意料之内了。这样就能及时作出预防或者纠正。反面教材:我的狗狗在家一向乖的很。+ E# u! v' e$ J
7 z/ T# H6 j# _: e, }3 O- w8 p小孩家长的责任: 小孩子的家长不是受害者,小孩子才是。
- i# f! g: u3 i 教育责任。通常引发惨案的,可能是小孩子的尖叫、快速奔跑从而引发狗狗的猎杀行为;也可能是小孩子挑逗狗狗,导致狗狗误以为受到攻击而进行反击;我见过小孩子发疯地拍着宠物店的玻璃墙、或者隔着院子栏杆对人家院子里面的狗、甚至对着遛狗的人牵着的狗扮狗吠,蹦来蹦去发出老虎叫。这种小孩子就是平时家长缺乏管教。我曾经劝过一个家长要管教好自己孩子,那洋婆竟然给我白眼,我一气之下就对她说:如果你家孩子不幸出现在新闻上的时候,我一定会打电话到电台说出我的意见的。 - Y9 W3 i' A+ X
看护保护责任。看到狗狗,小孩子就冲上去要玩狗。孩子家长其实应该在平时教育就让小孩子分清楚“陌生狗”和“好朋友”狗狗的区别。在跟“好朋友”玩的时候家长都要全程监控,跟“陌生狗”相遇的时候尤其要谨慎小心。首先要征求狗主的许可和意见。能让我摸么?这狗友善么?有什么地方不能碰?在小孩过于兴奋的时候,动作太粗鲁的时候要注意纠正和制止。狗狗出现不耐烦的征兆的时候就要马上终止接触,把小孩子抱起来。 ; K3 k2 E5 Z5 {+ d+ f
社会责任 这么多媒体这么多记者在网上众说纷纭要怎么样怎么样。却没有人提出要普及犬类肢体语言,甚至最基本的“怎么跟陌生狗”say hi都没有人提出过。就是说,要跟狗狗相处共存在一个生活空间里,无论你喜不喜欢狗狗,都需要对此有基本认识。政府、社会福利机构都有责任普及犬类的基本知识。 3 d% y3 g: @% N. b+ o
借这个机会,说一下跟陌生狗狗接触的一些绝大多数人都错误认识却需要正确认识的常识 t6 ^2 j9 h5 T7 {( C; }; a
我们想象一个画面: 一个女孩在散步的时候相遇到也在散步的一人一狗,女孩向狗狗走过去,弯腰,抚摩狗狗脑袋,一边抚摸一边微笑着看着狗狗跟狗狗说话。 # G& [8 e% t5 n$ [5 L
请问。这个场景里面有多少个错误的举动会导致狗狗不舒服的? # O/ R8 b' A* c! _2 }
有兴趣探讨的在回复里说说你的答案,我的分析将在三天后贴在沙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