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109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惠灵顿] 新西兰灾难预警/准备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50.8%

UID
170598
热情
526
人气
1128
主题
44
帖子
1293
精华
0
积分
1508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9-1-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11:06:0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微信分享
did this translation last year for work purpose, would like to share---------

新西兰灾难预警/准备
火警:有一个小册子,叫提高防火意识,保护家居安全--1) 火柴打火机不能玩 2) 厨房烧饭最容易引起火警  3) 抽烟 4) 用蜡烛 5) 取暖  6) 电源插座--选用装有自动断电系统的接线板
7)电热毯--睡觉要关掉,每年要年检。
预防--安装烟雾报警器,订下逃生计划,与家人讨论,至少每半年演习一次
需要:1) 有操作正常的烟雾警报器 2) 每个房间有两个逃生出口(包括窗户) 3) 确保用来逃生的门
窗畅通,高层有安全的逃生通道  4) 有人在家时要把钥匙插在需要开锁的门上 5) 选定一个室外的集合地点,如指定的树旁 6) 为幼儿和老人制定特别的逃生安排
遇到火警--大喊“着火了”,警告他人
1。 伏下,爬行,(避过烟雾)逃生; 2。把越过的门关上,减慢火势蔓延; 3。 在约定地点集合; 4。 一旦逃出,决不返回室内; 5。 在安全地点拨打火警电话。
打电话时要告知--门牌号,街道名,最近的十字路口/地标,
烟雾警报器须知--每层楼,每个厅、房、走廊都要有。


2007年以前全国有个灾难预防办公室,之后责任下放到各地方政府。 以下摘抄本地防灾准备小册子上的内容--本地强调地震和洪灾信息,我就不单列了,因为可能和国内情况不太一样。小册子最后有一个自检对照表
你知不知道
1)本地可能会发生的灾害
2)本地民防信号是什么/怎样的
3)听到信号/警报后该做什么
4)最近的民防中心在那里
5)地震、洪涝、火灾该做什么
6)\煤气、电、水总开关在哪
你有没有检查过  1)自己家和邻居家可能有的安全隐患
2)附近有没有需要特殊照顾的人 (小儿、老人、残疾)
3)自家和附近邻居安全隐患及可利用的资源
你有没有准备/安排好 1)可供三天食用的水和食品
2)急救手册、急救箱
3)灾难求生包 (收音机、手电筒、电池等)
4)家庭所需的常用/急需药品
5)逃生计划
6)灭火器
7)户外指定集合地点
8)外地朋友/家人在灾难期间可以拨打的电话(如小区民防中心-市民防中心应该有卫星电话)
9)如你不在家指定可靠的人员去接孩子
10)参加社区民防小队 (志愿)
11)参加社区灾难预防培训

--------------------------------------我是积极准备求生包的分界线-----------------
灾难求生包—
自检对照表
o 应急用水
o 应急食品+开罐器
o 晶体管收音机+备用电池
o 手电筒+备用电池
o 必备、常用药品
o 重要文件或复印件
o 备用衣物+毯子
o 厕用物品
o 大小塑料袋若干
o 宠物须用物品
以下详细列出几项重点物品分类
A.  用水-地震这样的巨大灾害会摧毁所有的供水设施。 请提前备好灾难时日常用水。每人应按照每天3升的量准备至少三天的饮用水(用软饮料瓶装一些饮用水,加氯的水放在阴凉处可储存2年,不加氯的水可放一年,把水瓶放在冰箱冷冻室可延长使用寿命。 消毒-1)使用时每升水加入3滴漂白水,放置20分钟; 2)加入饮用水清洁片剂)。 其他水源可过滤并煮沸使用。 热水器和水箱的水都可食用,厕所水箱的水如没有加过化学清洁剂也可食用。
雨水可用来做饭和清洁。 煮沸后可食用。游泳池的水可以用来清洗,不可食用。 河水可能会有污染,只能用于灭火。
B. 食品--你和家人需要有可供三天食用的食品。尽管家中可能存有食物,但是还是应该单独存放一些灾难
预留食品,列出这些食品保存期限,到期别忘了更新。 建议储存如下食物
罐头肉类、蔬菜、水果、鱼 (2年保存期)
干果、大米(2年保存期)
麦片能量棒/小零食、饼干
奶粉、听装饮料
C. 急救包--家居、工作地点、车内都应准备急救包。 急救包里应备
三角绷带*2 (不明白,估计固定胳膊的)
普通绷带卷(5厘米和7。5厘米各两卷)
消毒纱布2
医用胶带一卷
大小清创贴各两个
消毒眼贴纱布二
眼药水(眼睛清洗液?-生理盐水?)+小型眼药水瓶
水溶性防腐剂antiseptic solution-洗必泰?-chlorhexidine steritube 30ml (救救我吧,看不懂啊)
镊子-碎片钳
安全别针
剪刀
一次性手套两副
笔和小笔记本
急救手则

当地急救电话
以上应急物品应存放在结实的箱子里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如客厅的壁柜里。 尽量不要常常使用应急箱里的物品如收音机和手电等物,定期检查电池
家用应急预案
o 应提前和家人讨论逃生计划,确保每个人都知道
o 发生灾害后果会很严重
o 家人团聚可能需要时间
o 都知道紧急情况下联系谁-(外地亲友)
o 救灾包+储备在哪
o 家里家外逃生路线
o 户外指定集合地点
o 最近的民防中心(多半是附近小学)
-----------------------------------我是地震的分界线-----------------------------
情况介绍我就不写了,
震前
o 备救灾包
o 应急用水够不够
o 保险
o 检查房屋地基
o 热水器 头顶水箱加固
o 重要文件放在防水容器内
o 书架和大型家具固定在墙上或地板上
o 厨房小电器和音响用尼龙胶贴固定
o 固定镜子和相框
o 壁橱和储物架高度最好不要超过门框,重的物品要靠近地面
o 橱架高层多加螺栓固定
o 家里每个人都知道各个方面最安全的地方
o 察看家中可能的危险区域,可能的话进行整改
o 逃生出口要保持畅通
o 厕所水箱不要放清洁片剂(震后可作为饮用水)
震中
o 室内--尽量呆在原地,钻到桌子下面,抓住桌腿
o 可暂时在门口躲避
o 压低身子,蜷缩,以手护头
o 关上灶具开关,离开厨房
o 如在高层,尽量远离窗口和外墙
o 绝对不能使用电梯
o 如在车内,避开电线和电线杆路边停车,呆在车内
o 公共场所,不要朝出口挤
o 远离广告宣传板和窗户
o 室外-到远离建筑物和电线的空旷区域
o 市中心-可暂时在门口躲避,不要冲到街上去
震后
o 可能会有余震
o 看看周围有没有其他人受伤
o 关掉水电煤总开关
o 察看建筑有无大的损坏
o 打开收音机
o 尽量打扫干净易燃易爆物品和有毒化学物品
o 不要碰触破损物品和电线
o 开门/壁橱时要小心有重物砸下
o 不要进入已损坏/即将倒塌建筑物
o 除非有生命危险,尽量不要使用电话
busy life upside down under--有志不在年高,生命不怕折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87.1%

UID
49657
热情
592
人气
1854
主题
13
帖子
1203
精华
0
积分
1871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5-9-16
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1-2-24 23:10:0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惠灵顿地震的话,住市区应该往哪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升级  73.6%

UID
175301
热情
3438
人气
5073
主题
55
帖子
590
精华
0
积分
4604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3-7
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1-2-23 23:10:1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把所有东西都塞到大包里去,把包放在桌子下面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8.27%

UID
275793
热情
1594
人气
3068
主题
36
帖子
1911
精华
0
积分
3324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2-7
地板
发表于 2011-2-23 22:41:1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呵呵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59.4%

UID
177275
热情
544
人气
869
主题
10
帖子
1723
精华
4
积分
1594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9-3-21

哈卡一族 10周年纪念

板凳
发表于 2011-2-23 12:08:1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全部买来放家里
呃··········真的神马都没有留下说!!!!!这家伙!!!!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95.04%

UID
201053
热情
8586
人气
10087
主题
41
帖子
749
精华
0
积分
9752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9-25

体育勋章 魔兽世界纪念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1-2-23 11:37:2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many thanks
这些墙壁不是为了阻拦我们,而是告诉我们,自己是多么渴望墙后的世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3, 2025-2-24 06:24 , Processed in 0.01896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