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渣,一个读不进书十几岁就开始工作的学渣; 一个在中日之间的航线上工作了数年, 在新西兰以第一名成绩拿到四级学业证书, 在澳洲开店的学渣.
- 我心中的世界竟是如此遥远, 不知不觉中已离家千万里. 此刻灯火辉煌, 虽无法再经历青春的憧憬, 却从记忆中学到了懂得. 昨日真实的福也好,祸也好,磨难也好,煎熬也好, 每一件事情都只是对我成长的邀请.
当时光倒回青春的征途伊始,扬帆,启航.
------------------------------------------------------------------------------------------------------------------------------------------------------
十八岁那年,日本给我的印象是很好的.干净,安静, 连超市里的葱都是一色高低齐整.日本对当时的我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或美观实惠或工精巧致的日货.印象中有福袋,梅田,中古商,心斋桥,通天阁,在打折季可以诱惑到人一边哭一边买. 我当时是在船上工作,每次下船逛街都是最好的放松,即使那种放松是双手提着好几个满满的大购物袋和小伙伴们边跑边笑.
那时我从事的是没有技术含量的船员工作,对于世界的理解,实在不过是嘻嘻哈哈笑笑人,也被人笑笑. 对于未来的想象,也不过是到了时候就找个可靠的老公,做个大方贤惠美丽的妇人.当时最美好的记忆,就留在那些青春洋溢的照片里了罢.

当时也不是没有想过要留在日本, 但日本的签证对我这种学渣并不十分友好,只有嫁人似乎是留在日本唯一的办法. 只是既然那日在航线上当众选择了不接受日本小哥哥的表白, 那么留在日本也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不过好在现在也还不错, 保持距离雾里看花, 就让日本隐藏在青春的洪波里和读书后的思考中把.
对于日本, 既遗憾两国的过去只能依赖人们从苦难记忆中零散地拼凑出一星半点故事, 也敬佩昭和男儿的严谨认真拼搏精神. 尤有感触的是日本对人性的探索. 印象中有:
”…不要说没有南京大屠杀.可以的话, 中国比世间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没有南京大屠杀” -《刺杀骑士团长》;
” 自己一直抱有一个疑问, 如果自己也生活在那个时代, 是否同样会被国家的那些说辞所欺骗, 很怕自己可能也看不穿那些冠冕堂的话.”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也有” 黑太阳” 中对人性可怕的摧残, 和最近民调超过85%的日本人讨厌中国人 (日本是各国中厌恶中国人最高比例的国家) 的失望结果. 如此方正方反的两国关系, 大概是日本背后那个巨大的阴影乐于看到的把. 现在看各方争论起日本的时候,总是想起那句”世界从来不简单, 历史何尝会温柔”.

小彩蛋: 日本买房容易被坑,投资需谨慎.
日本篇完, 新西兰篇开始
------------------------------------------------------------------------------------------------------------------------------------------------------
刚下飞机到达新西兰的第一刻,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要是看不到那个人来接我,我马上就自己买机票回去.
不过好在糟糕的事情没有发生. 之后的日子平淡又真实, 给中国人的店打过零工, 去夜校学过英文, 跟着现在还是好朋友的老板做过清洁工, 过着无需刻意调剂的平淡日子, 直到那一天.
第一天去纯英文的学校面试报名, 第一时去接触只会讲英文的当地人, 第一次要读全英文教材还要用英文写作业. 那对于一个胆小的学渣而言是怎样的灾难啊. 从跨入纯英文学校的第一步起, 我的脚就已经僵硬了. 我的脑子更是死机了, 死活算不出来一百块的12.5%是多少. 还有这该死的英文, 同学你四六级过了吗, 那你帮我看看我的教材上这几个单词啥意思: ammonia, follicle, melanin, paraben,pigmentation, sulphate…天旋地转, 不可方物; 临表涕零, 不知所云. 要不是认识那几个亲切的”is, the, a, this” 当时我就要夺门而逃了.
对学渣来说认真学习还不如考试时做赌神,但是学费已经交了, 钱是不可以浪费的. 抱着这个朴素的念头, 我开启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不容易, 还好,好在我的学校不是皓首穷经的学术类院校, 而是需要手脑并用的美发美妆类学校; 好在我的洋人老师同学们善良宽容,愿意接纳羞涩胆怯的我; 好在生活合理, 给了我集中向上的纯洁感情. 至今我都很感激我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她们没有把我当外国人特意的客气对待我, 也没有隔离疏远我, 而是用南太平洋质朴的大心眼子, 自然的把我当成了一个仅是说话不利索,有时候需要说几遍带比划才能听懂的平等姐们. 她们喝酒带我去, 拉人带我走, 节日带我玩,为我一秒钟就能算出十二个六等于多少欢呼(她们已经算了半天), 还觉得我是中国的学霸, 当然后来我有很谦虚的请她们不要侮辱学霸.
她们不但让我融入了她们的快乐, 也教会了我才华百态的道理. 那个可以在发工资当天把钱花到第二天连一块五公车费都凑不出的女孩, 是YouTube上天才的调色师. 那个喝酒没品的靓女走台步走的超赞. 还有那个从来搞不清楚超过钱一百块该怎么算的小笨蛋. 自己编的曲子超好听. 在这里愿你们一生幸运, 一生被爱.
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既然已经到了国外,就要好好学习当地国家的人文精神,包括他们的 严谨,细致,宽容,尊重的品性, 和文化, 新闻,艺术, 政治, 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好的部分,百年来一直说睁开眼睛看世界,决不要局限在海外华人小圈子里,因为一个圈子越狭窄,就越充斥了腐朽落后控制,和廉价的优越感.但是,若硬将自己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local那也很可悲. 花尽了一切功夫去融入别人的文化和别人的世界,然后发觉你们拥有同一片风景,却不是同一个世界.相反若是将自己当成中国与外国沟通的桥梁,用勤奋,智慧,和勇气去消弭不同文化间的偏见和盲点,学习融入主流社会但也不妄自菲薄,, 明白以我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定会与当地人有所不同,而这种不同在交流后会产生冲击,会bringdifferent perspectives, 会给社会创造盒子外新的好的价值. 就像子曾经曰过的: Be a local, Be a Chinese.
哎扯远了各位看官不会就此不看把,我可是很认真的在写哟.好吧转眼到了毕业季,在大家的帮助下本学渣很争气的拿到了Dux Award (年级组第一名); 至今还记得那个颁奖的绅士有点酸溜溜的说这是本校第一次华人单独拿到这个奖状 , 偷笑,谁让我”学贯中西”能同时找到中国人模特和洋人模特来给我撑场子呢.

毕业后的工作季,凭借学校的成绩轻轻松松在本校直接拿到了工作邀请 (这里插一句海外学子千万别听同学说外国公司不看重成绩, 人家背着你都在玩命拿A 呢). 拿到工作后悠闲了一阵日子, 因为有钱了. 后来又开始忙起来, 因为钱不够花.
这段日子里印象最深的就是为丹麦品牌 “ONLY” 在Queenstown拍摄服装模特外景, 和几位模特合作做她们的化妆师. Queenstown真是漂亮啊啊, 拍不够的美景, 一定要再去玩一次, 这次一定要带足御寒的衣服再去.
以下链接是当时与模特做的海报,还有与当时的新西兰总理John Key先生的合影也在里面 maka.im/pcviewer/9258804/BPM18D0D
说到这里或许有问怎么样才能移民新西兰的.以前只要在我的学校学习两年顺利毕业拿到工签, 过两年升做发型师 (就是Tony老师) 就可以移民了, 新西兰发型师平均工资换做人民币也有二十五万到三十五万一年, 以后还有机会自己开店当老板, 体验枯燥与乏味的生活 (其实是恐惧与快乐). 可惜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 新西兰对技术型人才关紧大门, 只要高科技人才和土豪了. 当然现在也有别的门路移民, 只是全力移民有得必有失, 太复杂了就未必能让人过个舒服点的日子
小彩蛋: 新西兰的房子不错, 可惜不是当地的人不能买别墅, 公寓就别买了. 倒是新西兰二手店里有不少大不列颠时期留下的古董很可以淘一淘.
或许有一天有一天我还会回到新西兰的教室外面, 看着里面忙忙碌碌的学生,感叹一句 : ”啊,我也曾经这么年轻过”. 只是人生是一场停不下的旅程,守住一个地方, 也守不住流去的时光.
下一篇, 澳洲篇开始.
------------------------------------------------------------------------------------------------------------------------------------------------------
澳洲,是一个三分爽朗, 三分悠闲, 三分骄傲 , 还有一分自我矛盾的国家.
初到澳洲, 很奇怪的脑子里想起的居然是《熔炉》的台词 “我们一路奋战, 不是为了能改变世界, 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不过小女子可没这么厉害, 只是想用经历把人生的时光缝隙填满而已.
相比与新西兰而言, 澳洲的市场更大, 壕更多, 澳洲人还比新西兰人更喜欢弄头发. 我在悉尼, 活下去不成问题, 问题是买不起房子.
是的, 悉尼的房价和国内一样夸张. 一样水灵灵. 往东跑好一点的区都是一千万(人民币) 起的公寓,三千万起的房子. 要是房子在海边那卖价更是数不清几个零. 但是壕区的平均收入还不到两万人民币/月, 大概壕们买房子的钱都是彩票中的. 所以这种住着几千万的房子却不用交税的生活真是令买不起房的学渣感动 (学渣的工资税率为32.5%).
扯远了继续说一下悉尼的生活. 澳洲人大概很难想象新西兰很多地区是不要水费的, 比如Waikato区域的当地人都是开着哗哗哗的自来水冲个半天自家花园的地板, 啥也没干就把一张落叶冲出去了. 澳洲是个缺水的国家, 夏天的时候三天两头限制人民用水浇花洗车, 前两天广播还建议居民把洗澡时间限制在四分钟内. 澳洲不但缺水, 夏天还酷暑难当, 什么公路被烤歪, 动物把居民的游泳池当避暑山庄, 那都不算新闻. 真热起来连森林都大片大片着火. 小女子不才做歪诗一首以纪念今年森林大火:
小暑蒸腾青木燃,
心念此间枯无润;
热空天地有清霜,
昏烟浊雾气为烫.
以下视频是森林大火对悉尼的影响: http://player.youku.com/embed/XNDQ4NjQwMjM3Ng
除了热以外, 澳洲还有全世界最漂亮的海滩, 几百年沉淀的文化历史, 和各式各样的民族风. 这个国家混合了英国的严肃刻板, 南太平洋的 淳朴勇敢, 美国的大胆开放, 再加上一点传统西方文化的逾规逾矩, 和近几十年各族移民之间 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不单是国内 , 就是国外, 澳洲的军事防务全在美国, 而中国是经济上的第一伙伴, 还是曾经的战场对手.这么纠结的关系有时候我也挺替他们头疼的.
相对于新西兰社会的质朴, 澳洲社会更复杂, 更多过去的沉淀在影响着今天. 今天的澳洲, 正在经历着全球化和移民多元化的改变.能幸运的在这个改变的时间点上来到澳洲, 也是本学渣敢在悉尼开店的原因之一. 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 比如有幸师从美妆大师蕊姐, 有幸在IMAT偶遇RaeMorrison 老师并向她求教, 有幸找到一个优质的美容美发店铺接手, 有幸顺利的让当地客人接受了我非但一般般而且还带中文口音的口语.

• 生活比想象中更现实,但你也比想象中更美丽

• 丽娜美妆, 素手调胭, 温柔陪你穿过风雪, 阳光七彩, 红泥绿醅, 欢苗爱叶, 婚纱裙新, 春风池水

• 愿你与他相依相偎甜,打打闹闹酸,哭过笑后甘,深情白头真

澳洲篇告一段落
------------------------------------------------------------------------------------------------------------------------------------------------------
结束语:
The day we stop exploring is the day we commit ourselves to live in a stagnant world,devoid of curiosity, empty of dreams -Neil deGrasse Tyson
你还很年轻, 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 经历很多事, 得到很多, 也会失去很多, 但无论如何, 有两样东西, 你绝不能丢弃. 一个叫良心, 一个叫理想. ——《明朝那些事儿》
=====================================================================
感谢分享,但请勿留下任何联系方式,请善用签名档,谢谢合作!——by 天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