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88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热点] [转] 当年的满洲国竟然会是如此的发达与富裕 [复制链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0.01%

UID
285217
热情
78997
人气
89865
主题
5265
帖子
82031
精华
10
积分
128144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5-14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游戏勋章 新时政 小星星勋章 懒人勋章 体育勋章 猪猪勋章 畅游勋章 元老勋章 胜利勋章 灌水勋章 财富勋章 爱心勋章 怦然心动勋章 哈卡一族 10周年纪念 20周年纪念 2017年度金ID 危险人物 2018年度金ID 2018许愿勋章 2018俄罗斯世界杯 2016欧洲杯 导购红淘勋章 2014许愿勋章 2019许愿勋章 美食活动 魔兽世界纪念勋章 平安如意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05:43: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微信分享
东北独特的地理和地缘政治形势决定了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东亚、北亚各大政治势力的演武场,多少次文化建设在毁灭性战争后几乎要重新来做,这是东北古代文化缺少遗存的重要原因,而东北历史的本来面目也就更加扑朔迷离,令史学家望而却步,可叹的是,在文化纪录和传播手段日益完备的近现代,我们仍然难以知道东北的那段岁月。

零星读到过《奉天日报》和《满洲日日新闻》等张作霖时期和伪满洲国时期的报纸,但对东北从1920年到1949年的历史一片模糊。读罢曲晓范先生的《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除了惊讶于东北昔日的富强,更佩服于曲先生治学的公心、魄力,悲叹于中国的文化胸怀。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东北1949年以前的历史,讲的只是奉系军阀和关内军阀一样压榨百姓,伪满洲国的14年就只是日本如何奴役人民。而对关内中国工商业介绍得太多,以致于谁都知道上海、天津、青岛、武汉,知道江浙财团。关于中国电影史则总是反复讲上海影业的繁荣,阮玲玉、胡蝶、赵丹广为人知,而对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影厂――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只字不提,总是直接跳到 1945年中共到长春接受日伪设备、厂房、人员,成立东北电影公司。这就有太多的自相矛盾,怎么1949年的东北突然就成了共和国长子?东北又是拿什么来支援解放战争和赤贫中国的建设?长春又怎么突然成了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其实,东北人从年纪大的长辈那里很难听到象关内那样的对于旧社会生活的痛苦回忆,小时候的疑问在曲先生这部书里我们找到了线索。

1925年,奉系军阀在第三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占领上海,这背后的基础就是东北的经济已经比肩江南,20年代末东北工业化水平已超过长江流域,张氏父子的新政使东北的民族工商业成为日本满铁附属地经济的威胁,这成为9.18事变的经济诱因。东北形成了以钢铁、煤炭为中心的重工业体系和以粮食加工、纺织、食品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体系,而直到1949年,关内中国可怜的的工业还只是局限于几个大城市。20年代末,北平、上海拍发到欧美的电报需转经沈阳。东北易帜前夕,东北拥有了中国最强大的海空军,易职后全部移交南京政府。而当我们广泛宣传上海滩的繁华时,千万不要忘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亚洲第二国际大都市 ――哈尔滨,34家外资银行在哈埠开设分支机构,与巴黎、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直接业务往来,哈埠的金融动态左右远东的金融形势。在哈尔滨的外国商业机构达 1809个。1928年,以出超实际利益比较,哈尔滨滨江海关稳坐全国六大海关头把交椅,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和出口基地、酒精和啤酒生产基地, 1926年,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成立并开播。1928年5 月,哈尔滨车站已经可以出售直达欧洲各城市的客票。

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成立, 1943年,当时世界上约有80个独立国家或政权,承认伪满洲国的有苏联、泰国等23个,中华民国虽不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性,但在1935年之后与其建立了通邮、通车、通航及贸易联系。从 1933年到1942年,伪满当局详尽规划了大大小小109个城市的建设,而这样的对东北的全面系统规划我们还没有做过。

长春曾是亚洲近代唯一一个比东京还先进的城市,是中国第一个全由外国专家规划设计的城市,是中国唯一的仿照外国首都建造的城市(巴黎、堪培拉),“国都新京(长春)”到1934年,整个城市全部掩映在绿海之中,因此有了“城市山林”和“森林之都”的美称。到1942年,长春人均占有绿地2272平方米,超过华盛顿1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5倍,为世界大城市之冠,一时在国际上声名鹊起。1934年,长春建成亚洲最大的无线电台――新京无线电台,长春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的城市,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管道煤气的城市。长春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地铁的城市,1938年开始,在长春规划120公里的环城地铁和有轨电车道路,还有环城高速公路。主要街道的照明和电讯线路采用地下管线,是亚洲第一个实现主干道电线入地的城市。

伪满洲国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由于关内连年内战,赤贫的中国人口大量涌向关外,1936年1月,全东北人口3097万,到年底猛增到3701万人,1941年达到4229万人。东北在张氏家族时代就以惊人的城市化进度超越东部沿海,伪满时期城市人口继续增长,1931年9.18事变前夕,东北城市化水平为11.5%,1942年达到23.8%,而中国城市化水平1990年才达到18.96%(2001年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达到52.1%,而2003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7%,)。1939年东北铁路里程超过10000公里,1945年达到11479公里,而中国1949年铁路总里程22000公里,1943年东北公路总里程近6万公里,而到了1949年,中国含东北在内公路总里程才8.09万公里,1932年,东北航空线总里程1.5万公里,当年或近年的中国航空线总里程目前没有数据,但是可以参考的是,1950年的中国民用航空线总里程才 1.14 万公里。1940年,时速130公里的弹丸高速列车由大连机车厂研制成功。1934年至1943年运营于南满铁路新京至大连区间的亚细亚号特快列车采用大连制造的SL-7流线型机车,全封闭式空调车厢。

到1945年,东北工业规模超过日本本土,亚洲第一。从沈阳到大连的沈大线两侧工厂烟囱林立,城市连成一片,成为举世闻名的“绵长工业区”,沈阳铁西区被誉为“东方鲁尔”。东北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1931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9%增加到59.3%,而中国2003年才达到 57.5%。1938年,伪满洲国共发电16.3亿度,而且有亚洲最早的大量的水力发电,1943年,丰满水电站开始发电,发电能力每年22亿度,而到了 1949年整个中国发电量才43亿度。1943年时,东北以占中国九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生产了占全中国49.4%的煤,87.7%的生铁, 93%的钢材,93.3%的电,69%的硫酸,60%的苏打灰,66%的水泥,95%的机械,形成了庞大的人造石油、特种钢等当时领先世界的尖端科技企业。1945年时,全中国工业总产值东北占85%,台湾占10%,连年内战的“一穷二白”的中国其余部分只占5%。

作为全亚洲最美丽的城市,长春一度成为许多学者讨论国民政府还都何处的首选。胶着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为了换取苏联参战以大幅减少自己对日作战的伤亡,在雅尔塔,美英合伙秘密出卖了中国,以中国在外蒙古和东北权益的巨大丧失为代价换取了苏联的参战,他们指出:“惟有苏联参战,才能最终战胜和彻底摧毁日本”。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150万军队在满洲里、朝鲜半岛北部、南萨哈林岛(库页岛)迅速摧毁了日本军队。仅仅23天的战争,苏联军队以极少的对日作战伤亡从中国换取了巨大利益,(中国抗战后没敢追究关于中国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加入苏联成为图瓦人民共和国的问题,又在1946年1月被迫同意了外蒙古独立,合计失去达173.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打下1300万平方公里江山的清政府才丢失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唐努乌梁海地区和外蒙古大部是丰美的草原和高山森林、草场,还有星罗棋布的湖泊和丰富的矿藏,而我们中国人至今还以为那里都是戈壁荒漠。)还缴获了丰厚的战利品。这还不知足,从1945年9月到1946年5月,苏军把东北的工厂、矿山、电站等物资绝大多数拆运回国,9月起7个月里火车日夜不停,甚至连长春市政府的办公家具都不放过。仅拆运宏大的鞍钢就用了40天,发运货车60列。1945年11月15日前,仅从沈阳每天就有200辆货车开往苏联,到1946年初,大沈阳90%以上工厂都成空壳,连门窗都被拆走。共计劫走东北铁路机车的75%和货车的93%,而东北集中了中国当时的大部分铁路物资和几乎全部的世界先进水平的运输车辆。

东北抗日英雄李兆麟将军抗战后曾任中苏友好协会会长,面对当时东北复杂险恶的形势,他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坚定地说:“如果我的血能擦亮人民的眼睛,唤起人民的觉悟,我的死也是值得的。”据我党的一贯说法是,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将军在哈尔滨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但至今仍有歧义认为是苏军所为。著名地质学家、吉林人张莘夫受国民政府委派接收抚顺煤矿,1946年在试图阻止苏联工程师运走工厂里的机器时被害。鉴于苏联在伊朗、东北、东欧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威胁了美国利益,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在中国要求下对苏联提出交涉,1946年3月苏军开始回国。

残存的千疮百孔的东北工矿交通和破败的城市仍然让全副美式装备的国军咋舌,国军更没有见过密集的高压电网和遍地飞驰的火车,留下了“将军全国都走遍,发现工业聚南满”的惊叹。

东北的牺牲在哪里?

看了太多全国各地人们打笔仗,你好,我好.你坏,他坏.够了!终于拿起笔自己写一点东西,不为别的,只为我挚爱的家乡--东北,鸣几声怨,以减轻我心中压抑了多年的沉重感,表达一下我对他们的怀念.


我出来前是辽宁省某重工业城市某局办公室成员,负责写一点东西.接触的文件资料多一点 , 内心便有诸多的愤慨:为什么东北会变成这个样子?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吗?为什么我们无法发展,越来越差?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整个东北的"落后化","非工业化",并非偶然,而是某种无形的东西在起作用,如果你不想被任何的谎言和矫饰所迷惑,那就请往下看!

先看看刚刚建国的时候.如果大家看过那时候中央政府出的任何一个关于工业和产业布局的文献,都回注意到这样的一句话"中国的工业,主要集中于上海和偏居一地".这个"偏居一地 "是什么意思?中央政府可是对东北连称呼一下都不屑的!毫无疑问的是,上海是轻工业的基地,占全国轻工业产量的35%左右.而当时的东北,准确地说是辽宁,却把当时全国重工业的产量囊括了近七成!其中,关系到国际民生的主要产品:钢材,成品油,电力,机床,军工更高达八成以上!即便是原煤这样在关内手工劳动盛行的产业,辽宁仍然占到55%的份额(因为有抚顺 ,阜新这两个当时在亚洲无可匹敌的露天煤矿).

今天,总有一些人牵强附会地说什么武汉, 青岛,天津,甚至重庆,太原什么的是"老工业基地",这真叫人笑掉大牙.不客气地讲,跟辽宁中部的重工业基地相比,这些城市根本不配叫什么工业基地,顶多能称得上"手工业基地".当时东北区的主席高岗很牛,为什么?资格老是一方面,主要是实力强,毛择东在北京阅兵,他在沈阳阅兵,然后的群众队伍展示的是什么?北京老百姓拿出来的是棉花和麦子,沈阳的老百姓拿出来的是火车和机床!

诸位有兴趣的去看看老将军们的回忆录,多少人走南闯北很多年,"到了南满才见到成片的高压电网,密集的铁路,知道了什么叫工业".这里还必须提及一个城市--大连.大连是日本人在中国的战略基地,基础设施良好,工业底子胜过川琦和广岛。刚建国时,大连是中国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重化学工业基地,其中原因我就不说了.

关于大连的贡献,这里还要纠正一个历史的冤案。大家可能都还记得某位元帅在淮海战役之后讲的一句话:淮海战役是小推车推出来的。但是,历史上的原话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的是山东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这里的"大连的大炮弹"指的是当时国内军工第一厂.

"大连立新厂"的产品.这个厂就是后来的"大连五二三厂",首任厂长是吴运铎. 为什么后来有人把后半句删去了呢?仅仅是因为领袖人物讲的"新疆和东北仍然是两块殖民地 "吗?请各位读者自己去理解吧!

毫无疑问的是,中央政府的高层也很清楚东北的重要性,否则也不会有"只要我们有了东北这块巩固的根据地,即使失去了现有的所有根据地,中国革命也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见谅!可能记的不大准确)"这样的话.东北人民不但肩负了解放中国的重任,在保家卫国的朝鲜战争中也是前方战士流血,后方百姓拼命.大家想过没有,如果不是辽南地区稠密的铁路网,前方的物资如何能无误送到?比较一下此后的抗美援越,差距多大!可是令人气愤的是,即便是这些,今天也被歪曲成了,流血牺牲的是四川人,山东人(今天甚至有人写出是湖南人这样的鬼话,真是无耻!),大生产的是上海人!奇怪了,难道中国的几个王牌军不是由东北子弟兵编成的?难道数万火车皮的战略物资不是由辽中工业基础生产的?这等明目张胆的歪曲是不是太无耻了呢!

再谈谈建国后的建设时期.笔者从祖父那里认真地学习过"一五计划建设纲要"(一本发了黄而且被老鼠啃过的小册子).其中工业建设的中心意思其实只有八个字"完善一个,铺开大网 ".最中心的一句话是"建设并完善以鞍山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础,使之能够有效地支援全国的工业建设,这里,前半句是手段,后半句是目的.不幸的是,这个"目的"一直持续了五十年!!!请各位注意,计划经济时代,东北产品的输出与八,九十年代的"广货北上"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叫"调配".所谓"调配"是无偿地支援 , 如果是出售的话,年产量一直超过五千万吨,稳产二十年,人口只有八十几万的大庆岂不早就成了科威特了?

全国机电产品的集中地--沈阳, 每年无偿调配到关内的产品多达89%!有人说,沈阳是共和国工业的长子,我看,应该叫奶娘才对!鞍钢大型厂很长一段时期是国内唯一能生产重轨的工厂,可是诸位读者你们想一想,建国以后,在东北地区究竟建设了几公里的铁路?就是七十年代建设的沟海线也是辽宁省自筹资金建成的!没有东北的无私奉献,何来的中国六十年代铁路建设的黄金时代?其实,又何止是产品?六十年代支援"大三线"建设,辽宁承担了最重的任务.超过30%的技术,管理骨干被抽调到了西部,很多甚至是整厂整矿地搬迁.今天在河南,在陕西,在四川,在云南,在贵州,在甘肃,在湖北的工厂,矿山,军企,基地中大部分 ,甚至整厂整矿的沈阳人,大连人,鞍山人,抚顺人,本溪人...在金沙江畔,赤水河边,阴山脚下,戈壁荒滩,他们甚至隐姓埋名,死了都不为人知(笔者父亲的一位年轻时的好友,在一个叫金川还是金昌的地方工作,死后整整六年家里人才知道).

东北人民为国家作出了这样的贡献,可是得到的是什么?别的不说,"陈三两",想来大家都还记得吧?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作出了无数贡献的人们,每人每年只有三两油吃!难道是东北不产豆油吗?不是,东北的大豆产量占全国的44-57% (1962-1977年).难道是全国人民都只吃三两油吗?不是,北京市的人均配比是东北的6.67倍,可是它半两油都不产!年轻的人们如果有兴趣,可以问问任何一个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人,那究竟是怎样的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笔者外祖母的一个学生在沟帮子机务段负一点责任,现在回想起来满肚子的气: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东北的情况也不大好,但还可以勉强维持,因为有吉林和黑龙江两地的大粮仓.但是上边连续的指令,调配口粮,饲料粮入关,目标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调走的那是什么?那是人命啊!要不是东北的自然基础好,大自然赋予的粮食多的话,这等釜里抽粮的作法保不齐也会在东北发生人间惨局.今天有人发贴说东北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死人较少是因为周恩来从苏联那里弄来了粮食,简直是一派胡言!事实上,这样的无偿调配不仅滋长了懒惰和依赖, 更重要的是它鼓励了*诈和诡辩!

今天,那么多的人上网骂东北人的不是,他们可曾记得,他们的父辈,祖父辈是*那一口东北大米活下来的?为什么如此的忘恩负义!今天四十岁以上的人们应该还记得七十年代东北人到北京抢购的情景吧,"猪肉甚至整扇整扇地往回扛!",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东北的工业产品可以无偿地调配给关内,而关内的农副产品却不能无偿地调配给东北呢,而是要东北人民千里迢迢进京去买?这其中是否就有资本外流一类的什么问题呢? 如果说八十年代之前,东北人民只是"小苦"的话,那么改革开放之后,东北人民便是"独享"这份苦果了.改革开放,邓小平在南海边画了几个圈搞窗口,搞实验田,当然是有风险的,这就需要由上缴财政的大户来分担,这其中东北又是主力军.八十年代初期,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每年的本级财政支出都是财政收入的三到六倍.如果说,此时的广东,福建等地经济实力弱 ,减免税收制度对中央财政的影响不大的话,那么到了一九八四年(请大家记住,一九八四年是中国经济领域一个极为重要的年头,这一年很多有利于南方各省的经济政策出台,东南部各省的发展势头正式形成),南方各省的经济已初具规模,再如此地"减免"就不免有些偏心的味道了(当然,这其中有政治和派系交易的因素在里面).当时的情况是,南方,尤其的广东,已经初显活力.而北方,尤其是东北已经显得有些吃力了. 但是当时的决策层似乎很欣赏这样的 ,即将发生的"马太效应",对东南部各省的优惠政策一个接着一个,对东北个省要求一视同仁 ,减轻负担的呼声充耳不闻.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东北真正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大业成本的承担者(李贵鲜语)".

这里笔者要澄清一个事实,一直有人声称,并有人相信,八十年代上海为国家上缴了最多的税收,这其实是错误的,真正的第一是辽宁省.问题就在于上海是作为一个整体为国家交税的,而辽宁省内还分出去了几个所谓的计划单列单位:沈阳市,大连市,鞍钢,辽河油田...最为典型的是一九八八年,全国上缴税利的前十名中 ,竟有四个来自辽宁省:辽宁,沈阳,鞍钢,大连.此外在鞍钢之前是大庆油田,东北一共占了五个!占全国人口总数不到十分之一的东北三省,是不是有些出血过度了呢?!其实,按比例上缴税金未尝不可,但是问题就在于它的不公平,这时的广东,其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辽宁的 70%,可是上缴税金之少,却只能用"骇人听闻"来形容了.同样的情况发生的福建和浙江(这里必须提及,江苏在东南地区是个例外,它经济一直不错,而且很少搞鸡毛蒜皮的小动作).这时候的东北已经显出发展后劲的不足,表现在:工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企业留利过少,自我发展资金短缺(当然,这些都是相对于全国而言的).为了完成每年沉重的上缴任务,东北工业基础错过了八十年代后期工业领域升级换代的良机!这难道是无意中形成的吗?错!上层搞经济的人心知肚明.

举个例子.鞍钢是钢铁行业的老大,每年上缴的利税是武钢的 3.5倍,首钢的6 .5倍,可是它每年的留利只有三千多万元,在冶金工业部十大钢厂中名列第七,仅比酒钢,水钢高一点点,连首钢的一个零头都不够!用鞍钢计划处的人的话讲"连每天的流动资金的最低线都不够!".这些都是不可更改的事实,如果读者有兴趣的话, 可以参考那几年冶金工业部出的年鉴,你就会明白什么叫不公平,什么叫压榨!九十年代初期 ,鞍钢最困难的时候,连买煤的钱都是全体职工捐来的,可是国家的上缴任务却未见丝毫的松动.同时的首钢确实利税全退,国家贷款多得挡不住,又是建大高炉又是买大铁矿,真是风光无限!更多的例子发生在沈阳的铁西区,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如果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 86-89年出版的辽宁经济信息报,那里的东西更全面,相信会更有说服力!

邓小平在九十年代初的南巡后,说过一句话:改革开放把上海落下了,现在是该大发展了.这时陈云的势力已衰,对上海的控制已经不行了,上海得到了各种各样,也许连它自己都不敢想的优惠政策,如出栏的猛虎一般,大发展了.而这时,用经济界的一句共识来形容"东北,仍然是计划经济束缚下的笼中之虎".也就是在这几年,辽宁的工业产值先后被江苏,广东,山东超过(接下去是浙江,甚至河北,河南!).不难看出,中央的经济政策何等见效!共和国的工业长子就这样被无情地废掉了!此时的中国,第一次出现了"东北现象"这个名词,关于这个词的理解,笔者清楚地记得一九九二年十二月的某期参考消息的第四版右上角,一位读卖新闻的记者讲的一句话"中央政府对满洲的政策是歧视性的".这句话笔者半个字也没记错,同时他也半个字没说错.

对于一个经济日益衰落的地区课以重税,并设法堵塞它左冲右突的道路,居心何在?良心何在?二零零一年的统计分析显示,全中国社会发展水平排行中,辽宁省排名第四,在所有省区中名列第一,吉林,黑龙江也都在前十之列。但是,这样的发展水平却不能给我们带来收入上的实惠,广东,福建,浙江,甚至河北,湖北这样的落后地区的收入都排名我们之前,为什么?如果说粤,闽,浙,苏是第一批起飞的地区的话,京,沪,桂则是第二批了.那么,东北能否成为第三批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中央政府的目光已经投向了西部,重庆,四川,甘肃,新疆...东北有一次被扔进了历史的**堆.这一次,也许就是致命的.

但是,这正是某些人希望看到的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开"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关于地区经济布局的部分,上面已经给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未来定了性:...完整的原材料基地,确定大农业的发展方向!看看,用心何其恶毒,决口不谈一个"工"字.把一个工业区"发展 "为一个农业区也许就是这个"纲要"的指导思想.由此,我想到了当年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发展的指导思想:非工业化. 对的,非工业化!!!套用当年德国人的话说"我们(东北人)将永远为他们(南方人)生产煤,原油,提供木材,大豆,粮食,并世世代代作他们的奴隶!德国人民是幸福的,有铁血的宰相,有自由发展的契机,颈上也没有沉重的枷锁,而的东北人民呢?              
嘴巴甜一点,脑筋活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做事多一点,说话轻一点,微笑多一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4.93%

UID
279565
热情
820
人气
2339
主题
56
帖子
1768
精华
3
积分
2524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3-15

新时政 10周年纪念

沙发
发表于 2016-2-5 06:44:02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嗯,当年遍布北美的印第安人“死”也没想到现在的北美会变的如此富裕与强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升级  77.16%

UID
353155
热情
13361
人气
17910
主题
111
帖子
6073
精华
2
积分
1885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2-11-22

新时政 2019-2020年度金ID 2018年度金ID

板凳
发表于 2016-2-5 07:43: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该文作者发表过多篇此类文章,可能为表达身为东北银对如今东北衰落的愤忿不平吧。
作者多处夸大其辞,但也说出了一部分的事实。在日据时期,日本为战争需要也为树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典范,在对东北人民进行奴化教育的同时也对资源丰富的东北大规模投资建设。厂矿铁路不说,就城建方面,据电视剧《悬崖》作者说当时哈尔滨已有了管道煤气,部分居民家中也有电话,这些对当时极为困苦的日本人民简直就是奢望。
据战后日军方资料披露,日本战争后期计划放弃日本本土,皇室迁都满洲依托东北与盟军决战,如果实施东三省将是灭顶之灾。苏联的参战使这个计划彻底流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46.92%

UID
61483
热情
18723
人气
21852
主题
260
帖子
17709
精华
0
积分
29383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6-1-22
地板
发表于 2016-2-5 07:50:0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溥仪可花老钱啦。嘿嘿
燃烧吧~~! 我的帖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升级  20%

UID
227439
热情
216
人气
691
主题
27
帖子
239
精华
0
积分
60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0-4-25
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6-2-5 08:31:2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东北要是独立,肯定比韩国日本发展得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升级  20%

UID
227439
热情
216
人气
691
主题
27
帖子
239
精华
0
积分
60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0-4-25
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6-2-5 08:32:5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张学良是个纨绔子弟,民族败类,比他爹差远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66.32%

UID
382830
热情
7281
人气
7808
主题
41
帖子
1486
精华
0
积分
831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4-6-22

2018俄罗斯世界杯

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6-2-5 09:33:0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2015JDP最后几位有辽宁,吉林,黑龙江。振兴东北十几二十多年了,确实没有什么效果。求高人指点。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微信;pope_z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升级  31.33%

UID
359838
热情
44
人气
441
主题
13
帖子
78
精华
0
积分
294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3-5-2
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6-2-5 20:56:4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94.6%

UID
403782
热情
2612
人气
3220
主题
74
帖子
893
精华
3
积分
3419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5-6-16
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6-2-6 10:29:4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东北要搞好还是要丢掉以前那些僵化的体制,那些僵化的领导。其实东北两极分化非常严重,能干的人走南闯北,风风火火。老实呆家里侃大山,瞎掰呼的穷得揭不开锅的也一大堆。
东北当年工业重镇形成的管理模式,也是后来改革开放的羁绊,门户开放后沿海城市开放,不但是政策开放,当地人思想灵活,接受新事物是最关键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UID
356607
热情
4129
人气
5073
主题
373
帖子
4124
精华
0
积分
6857
阅读权限
0
注册时间
2013-1-7
1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6-2-8 14:42:2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2, 2025-7-20 06:53 , Processed in 0.01966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