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85217
- 热情
- 78956
- 人气
- 89804
- 主题
- 5265
- 帖子
- 82030
- 精华
- 10
- 积分
- 128092
- 分享
- 1
- 记录
- 1
- 相册
- 1
- 好友
- 5170
- 日志
- 242
- 在线时间
- 448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5-14
- 阅读权限
- 30
- 最后登录
- 2022-12-7
    
升级   0.01% - UID
- 285217
- 热情
- 78956
- 人气
- 89804
- 主题
- 5265
- 帖子
- 82030
- 精华
- 10
- 积分
- 128092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11-5-14
|
苏轼的烹饪功夫是有两把刷子的。作为一个厨师,苏轼在菜、汤、粥乃至酿酒方面均有突出的贡献,在烹饪界可谓功在千秋。苏轼开发烹饪潜能始于黄州时期,他当时被下放到黄州出任团练副使(相当于今日之民兵连副职),还是挂职的。人生失意,无事可做,苏轼开始寄情于烹调,开发苏轼菜系,计有 “东坡肉 、东坡蒸猪头、东坡糖蒸肉、东坡春鸠脍、东坡牛肉、东坡鲫鱼、东坡鳊鱼、东坡鳜鱼、东坡虾、东坡笋、东坡元修菜〔苕菜〕、东坡饼、东坡豆腐、东坡荠菜豆皮春卷、东坡甜藕、东坡藕丸子、东坡烧麦、东坡腊肉菜苔”等 20 多种。可惜苏轼没有下海经商,不然开个东坡风味连锁店,一定火爆大江南北!
他在《食猪肉》里写道:“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就是说东坡肉。
“地碓舂糠光如玉,沙瓶煮豆软如酥”,这是对 豆粥的描述。有关应时的舂菜,他写道:“蔓菁缩根已生叶,韭菜戴土拳如蕨。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这其中他写了三种菜:一是“蔓菁”,又叫“芜菁”,可以鲜食或盐腌,;二是“香荠”就是荠菜,荠菜蒸白鱼;三是 “青蒿”,又叫“香蒿”,可以入药,与面制成“青蒿凉饼”,香滑可口。他 还写道:“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形容芥蓝有香蕈的鲜美味道。
“东坡羹”。他有诗:“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服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渠嗜膻腥”。“东坡豆苗”。东坡曾写“豆荚圆而少,槐芽细而丰,点酒下盐酸,缕橙莛姜葱。”把豆苗嫩叶摘洗干净,用香油炒熟,放盐、酱、橙皮、姜和葱花,便是下酒的好菜。
东坡不善饮,“吾少时望见酒杯而醉,而今亦能饮三蕉叶矣”。即便是“三蕉叶”,也只是三小杯耳,酒量算不得大。所以他一贯是“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既得酒之趣,亦常保持清醒,故前后《赤壁赋》,虽“举酒属客”,“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然文辞清雅,穷通妙理,风行万世。
东坡虽不善饮,却善酿。于黄州酿“蜜酒”,于惠州酿“桂酒”、“松酒”、“真一酒”、“万家春”,于儋州酿“天门冬酒”等。诗文《蜜酒歌》、《桂酒頌》、《酒子赋并引》、《浊醪有妙理赋》、《酒隐赋》、《东坡酒经》等,述酒之功能、制作、酒方,颇有趣味。其《真一酒法》一文记载:“只用白面、糯米、清水之物,谓之真一法酒,酿之成玉色,有自然香味。”风流倜傥的苏轼,可谓得尽生活真趣味。
烦但不闲着,这是苏轼的心理平衡手段。人生得意时 , 他可以筑苏堤, 创一代画风,一家书法 ; 人生失意时 , 他可以拢田种地 , 下厨烧饭。他的“东坡 ” 雅号 , 即是他在耕田时苦中作乐做出来的(他耕种的田就在黄州东边,故取名东坡)。 苦中作乐也是一种风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