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1497|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丨中学] 快乐学音乐 - 尽我所能为大家解答关于古典音乐,理论知识,钢琴教育和学习的问题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1.07%

UID
28847
热情
965
人气
1275
主题
56
帖子
4050
精华
12
积分
321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3-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07:46: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小黑猪 于 2012-11-26 08:51 编辑

大家好。我叫Melody, 从小学习钢琴,在中国和纽西兰教育古典钢琴音乐十年。因为是兴趣也是职业,我对于中西方音乐教育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接触了许多学音乐的孩子和家长,感觉到大家在对于钢琴音乐的热衷之余,各种疑问也非常之多。曾经在华人电台做过一期关于幼儿钢琴教育启蒙的节目,之后有一些琴童父母打来电话畅谈感受,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也让我得到了更多的了解和学习。于是我开始写一本关于并不精通古典音乐的父母如何能指导和陪伴孩子学习古典音乐的书。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灵感,抱着交流的目的来这里开了这个帖子。欢迎各位家长,学习钢琴音乐的小朋友和大朋友的任何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每一个问题我都会尽我所能认真回答,不过毕竟是一人之力,如果有任何漏失,请大家批评指正。
学习古典音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个坚持学习和练习的孩子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时自然也有家长在背后默默的支持。愿意同大家一起进步,让这个过程更轻松,更快乐,也更有成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42.16%

UID
130541
热情
4193
人气
5258
主题
265
帖子
4292
精华
38
积分
710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7-10-15

10周年纪念 家有学童

沙发
发表于 2012-11-26 10:02:2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不错,帮顶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升级  53.2%

UID
280133
热情
2575
人气
4534
主题
110
帖子
1316
精华
1
积分
429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3-21
板凳
发表于 2012-11-26 10:12:3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Which suburb do you live?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1.07%

UID
28847
热情
965
人气
1275
主题
56
帖子
4050
精华
12
积分
321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3-12
地板
发表于 2012-11-26 11:49:22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astra 发表于 2012-11-26 11:12
Which suburb do you live?

Epsom. Thank you.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升级  53.2%

UID
280133
热情
2575
人气
4534
主题
110
帖子
1316
精华
1
积分
429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3-21
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6 12:19:1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Do you charge?!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升级  60.27%

UID
15224
热情
663
人气
2736
主题
10
帖子
5191
精华
4
积分
4404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3-5-19
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6 13:13: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美女,好久没联系了,看到你老激动了。Pm你电话我哈,你还用Qq不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1.07%

UID
28847
热情
965
人气
1275
主题
56
帖子
4050
精华
12
积分
321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3-12
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6 20:51:0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WENDY_NZ 发表于 2012-11-26 11:02
不错,帮顶了

謝謝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1.07%

UID
28847
热情
965
人气
1275
主题
56
帖子
4050
精华
12
积分
321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3-12
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6 20:51:3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astra 发表于 2012-11-26 13:19
Do you charge?!

For what?  Asking questions? No.  Thank you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1.07%

UID
28847
热情
965
人气
1275
主题
56
帖子
4050
精华
12
积分
321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3-12
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6 20:52:0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pala 发表于 2012-11-26 14:13
美女,好久没联系了,看到你老激动了。Pm你电话我哈,你还用Qq不啦?

好久沒聯繫啦!我用QQ的呀。 馬上給你消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48.1%

UID
179389
热情
733
人气
1144
主题
22
帖子
1035
精华
1
积分
1481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9-4-5
1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6 20:53:4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问题,小孩学一会儿就没了耐心,怎么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1.07%

UID
28847
热情
965
人气
1275
主题
56
帖子
4050
精华
12
积分
321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3-12
11#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6 22:15:5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小黑猪 于 2012-11-26 23:21 编辑
一粒尘 发表于 2012-11-26 21:53
问题,小孩学一会儿就没了耐心,怎么办。

您這個問題有點大,我先說個大概,之後再慢慢補充。您有問題請繼續問。

您說“學一會”是想表達練琴時間很短,注意力不集中呢,還是說學了一段時間(比如三個月)之後就不想學了?

如果是第一個,小孩練琴時間短很正常,我個人認為與其心不在焉地練習一個小時,不如認真練習兩次十五分鍾。每天一到兩個重點,練習十五到二十分鐘,然後可以安排其他事情。之後再練習一小段時間,可以復習之前練習的,也可以練習另外的內容。

另外,規定遍數不如幫著小孩劃分一週要學習的內容,每天集中精力攻克一小點,天天有進步。比如這週要練習的新曲子我會給學生分成4-6段,寫上Mon, Tue, Wed...避免從頭到尾一遍一遍機械練習,減少對於新作業的恐懼,也逐漸養成“每天練習”的習慣。
更細緻的話,還可以按照要求來劃分練習重點,比如第一天主要改正錯音錯節奏,第二天彈出聲音和表情記號,第三天練習加上踏板,第四天加快速度到112拍/分鐘等等....

這樣說對您有幫助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升级  60.27%

UID
15224
热情
663
人气
2736
主题
10
帖子
5191
精华
4
积分
4404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3-5-19
12#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7 06:35: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小黑猪 发表于 2012-11-26 21:52
好久沒聯繫啦!我用QQ的呀。 馬上給你消息。

收到了,顺带也问个问题:怎样知道孩子是否适合学习古典音乐,Eg 钢琴呢。女儿明年开始上小学,是该学些东西了,可是她是那种不怎么女孩子的个性,想让她接触,可是又觉得会很不搭><纠结

如果你还教孩子的话我是希望女儿能跟你混,嘻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1.07%

UID
28847
热情
965
人气
1275
主题
56
帖子
4050
精华
12
积分
321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3-12
1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7 09:32:52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pala 发表于 2012-11-27 07:35
收到了,顺带也问个问题:怎样知道孩子是否适合学习古典音乐,Eg 钢琴呢。女儿明年开始上小学,是该学些东 ...

這個問題很好,我分一步一步說。

西方生活的傳統加上寬鬆的學習環境,在這裡長大的孩子很少有不喜歡音樂的。在小學的孩子們已經開始熱衷於唱歌跳舞組樂隊了。一般說來,古典音樂是一個很好的基礎,就好像你想畫抽象派的畫也得老老實實從結構和透視開始一樣。從基本的音符,節拍開始讓孩子接受正統的音樂訓練是很多家期待的事情。不過我倒是建議在找個鋼琴老師正兒八經地上鋼琴課之前,應該先讓孩子接觸“音樂”,而不是“音樂”和“鋼琴”一起開始。

簡單地說,我們進學校學語文的時候,都已經會說話了,而且說得很不錯了不是嗎?所以學習語文的時候我們覺得不費力,因為那無非是把文字跟我們平時說的話一一對應起來。可是我們一開始學英文的時候,很多人就覺得很難很難,因為我們要從發音,單詞,語法,拼寫等等所有的方面一起從零開始。很多學鋼琴的孩子就是這樣,一兩首歌都唱不全就跑過來學鋼琴,就像我們那時候學英文一樣,會學得很吃力。

所以我建議你,還有那些有心思想讓孩子學樂器的家長們,帶孩子去參加音樂班,歌唱班,舞蹈班。這些地方接納三四歲的孩子,小班教學。孩子在裡面敲敲打打,既輕鬆又快樂。然後根據他們的情況,等到六歲左右再學樂器就容易得多了。

終於講到妳的情況了 -- 哈哈我想給妳鋪墊好不然怕妳不明白。如果我是妳,我先給她弄個琴--妳要是願意的話我有個學生要買新琴,她現在的這台老琴我彈過好多次,是一台英國琴,鍵盤音色甚麼都很好,一點問題沒有。因為當初是別人送的,現在他們也不打算要錢,等她買了新琴,妳找個搬琴的公司搬走就行。

又囉唆了....=_= 拿了琴不用找老師,報個音樂班或者跳舞唱歌甚麼都行,去一年。鋼琴就讓她在家黨玩具按一按,等到她會唱歌很多歌啦,在音樂教室玩了一年半載了,妳要是覺得行再找老師。一點都不遲的。

有問題再問吧!另外請問妳為甚麼“不搭”啊?難道妳的意思是只有像小白兔那樣的女孩兒才能學鋼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升级  60.27%

UID
15224
热情
663
人气
2736
主题
10
帖子
5191
精华
4
积分
4404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3-5-19
14#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7 12:50: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小黑猪 发表于 2012-11-27 10:32
這個問題很好,我分一步一步說。

西方生活的傳統加上寬鬆的學習環境,在這裡長大的孩子很少有不喜歡音 ...

解释得太清楚了,现在心里有个谱了,谢谢啊。那我现在开始多让她接触音乐打好基础。哇,居然还有免费钢琴啊,开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95.32%

UID
120599
热情
8324
人气
10305
主题
80
帖子
678
精华
0
积分
976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7-6-15
1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7 20:27:2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Hi 小黑猪,
sorry, I couldn't type chinese here.
I got a question about my daughter who is 3 years old now . And I started introducing music into her life very early just, as I believe music is a universal  languge everyone can  communicate with. However, I noticed that she is not sensible to pitchs and melodies.
for example, she still can't singe with perfect pitchs in one song. And I am OK with it.
the question is if she can develop further as she grows up older. Or music or playing music won't be her thing.
Many thanks.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1.07%

UID
28847
热情
965
人气
1275
主题
56
帖子
4050
精华
12
积分
321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3-12
1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7 21:02:4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forwarding 发表于 2012-11-27 21:27
Hi 小黑猪,
sorry, I couldn't type chinese here.
I got a question about my daughter who is 3 year ...

妳的孩子才三歲而已,我不知道她在其他的方面的能力比如語言能力,理解能力和肢體協調能力等等的情況,但是我認為妳可能過早地下了一個“她對音高和旋律缺少感知”的結論。在我接觸和教育過的孩子裡面(因為我曾經在一所專業鋼琴學校做老師,同時兼任其附屬幼稚園的音樂和鋼琴老師,所以我接觸了很多學齡前兒童),至今我只接觸過一個四歲的孩子,有著驚人的語言,理解,交流和學習能力,說話流暢自如並且使用許多成年人的詞彙,唱歌吐字清晰,音高基本準確。與此同時,她的母親在她的培養方面付出的精力也是無可比擬的。對音高和旋律有感知,不唱歌走調的三歲孩子,我至今還沒有見過 :)

如果妳的孩子在音樂班上是快樂的,我建議妳繼續下去。同時可以試試舞蹈等其他跟音樂有關的藝術。謝謝妳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妳。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32.14%

UID
298609
热情
5520
人气
6390
主题
180
帖子
1038
精华
12
积分
6607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10-10
1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8 09:57:1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我觉得古典钢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展,或者说如何与现代的音乐结合起来。 现在的状况是学生学了很多年,练出来的结果是只能演奏一些没什么听众,甚至自己都不大喜欢的音乐。 这种状况持续下去, 古典钢琴将会或者已经和京剧一样, 成为一种只能生存在“博物馆”里的艺术或者技术。

这个问题不解决,小孩子练琴没有热情,没有兴趣的问题,我看也无法解决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1.07%

UID
28847
热情
965
人气
1275
主题
56
帖子
4050
精华
12
积分
321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3-12
1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8 11:43:4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小黑猪 于 2012-11-28 12:44 编辑
浮云在飘 发表于 2012-11-28 10:57
我觉得古典钢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展,或者说如何与现代的音乐结合起来。 现在的状况是学生学了很多年,练出 ...

我覺得你說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並不認同你說的“古典钢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展,或者说如何与现代的音乐结合起来”。因為學習古典音樂並不代表與現代音樂絕緣。翻開鋼琴考級的書,你就會發現從最初級的一級到八級包括更高級的certificate的考試曲目里,從古典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到進現代包括爵士和藍調音樂都涵蓋在內。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對於音樂學生的要求並不僅僅停留在我們常說的“古典時期” (一般來說包括了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和浪漫主意時期), 也包括了二十世紀,印象主義和現代音樂。

如果你學習一樣東西,無論是甚麼,在一開始的時候你能選擇的面都是非常窄的,不是嗎?隨著程度的逐漸提高,能演奏的曲目範圍也越來越廣,老師也會引入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作曲家的作品,結合對音樂歷史,變革和作曲家生平的講解,學生會看到一個越來越廣闊和精彩的世界。

當然保護學生的興趣是第一重要的事情,這個也要從多個方面來保護和引導。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寫不下萬字的短篇了,大家有興趣我們再一點一點探討。我只是想說,我不認為不尊重學生喜好,一味用自己固有的方式教育所有學生的老師是值得推崇的,但是作為老師,更重要的是介紹和引導,幫孩子打開他們並不了解的大門,以活潑輕鬆的方式將他們引入音樂的空間。如果妳的孩子正在彈她/他自己都不喜歡的音樂,我建議你及時跟他的老師溝通。

最後想問問您是否經常帶孩子去音樂會?在這裡有很多不同的音樂會,適合各種年齡的孩子。比如新西蘭華人優秀兒童音樂會今年在town hall舉行,我也有學生參與表演。您可以在skykiwi首頁得到更多的訊息。

希望你和你的孩子能在學音樂的道路上走得開心,順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32.14%

UID
298609
热情
5520
人气
6390
主题
180
帖子
1038
精华
12
积分
6607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10-10
1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8 19:20:0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浮云在飘 于 2012-11-28 22:56 编辑
小黑猪 发表于 2012-11-28 11:43
我覺得你說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並不認同你說的“古典钢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展,或者说如何与现代的音 ...

可能我的意思没有表达清楚。

古典钢琴在200年前就已经高度发达了, 在技术,风格等方面,早就博大精深,想有任何的创新, 那是很困难的,或者说基本就不可能。我的问题是,现在给琴童孩子的教材,基本上还是200年前的人编写的,经典固然经典,对于掌握钢琴技巧,这些教材是很科学。可是,你不觉得这离现在的音乐太遥远了吗?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我的想法吧。《致爱丽丝》是一首优美或者说完美的表达爱情的曲子,现在的人再也写不出来了吧。《老鼠爱大米》是现在的人写出来的一首流行曲。 二者之间高下的区别, 可能跟李白的《静夜思》与隔壁老王写的打油诗的区别一样大,甚至更加大。可是恐怕喜欢《老鼠爱大米》的人,要远多于喜欢《致爱丽丝》的人。

这个不是雅与俗的区别所致,最主要的原因是《老鼠爱大米》有原创的成分,《致爱丽丝》那样的音乐,你是无论如何再也创作不出来,就象你无论如何写不出《静夜思》一样,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鲜活的语言,
无法拿来天天使用,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使用的语言,只能存活在经典中慢慢地死去。
而古典钢琴的教学中,基本上就是copy,完全找不到有培养音乐原创能力的内容,(我接触的古典钢琴的教材还比较初级,至少《拜厄》《车尔尼599》这一类的教材是没有培养音乐原创能力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学生copy乐谱,老师copy教材,然后利用考级去检测一下copy的成果。

这种一路copy下来的训练, 其实学得不是音乐,而是一种手指的杂技。杂技团里的杂技,还有娱乐观众的功能,而这种手指的杂技,连娱乐观众的功能都几乎没有了,因为已经就没有什么观众了。

我很早以前就注意到,学古典钢琴的孩子里, 鬼佬很少,基本上都是华人的孩子, 以前觉得可能是鬼佬孩子怕辛苦。现在觉得恐怕是学了没用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好象是一种屠龙术,学得很费劲,到头来却找不到龙。

我所说的古典钢琴要发展,要改变,主要的意思是不能再单纯地走copy的道路,这条道路绝对是条死路。全中国学琴的人出一个朗朗出一个李云迪是成功者,剩下的99.99999999999%都不会再出头了。应该是在培养孩子的演奏能力的同时,同样程度地培养音乐原创力。我看写出《老鼠爱大米》,比练成朗朗的机会要大得多。就算写不出《老鼠爱大米》,写个《老鼠爱小米》或者《老鼠爱黄豆》,其中蕴藏的乐趣也远超仅仅是copy那些艰深的乐谱多多。

这个事情你们做钢琴老师的是有责任的。如果你不培养你的学生音乐原创力,你的学生就永远不会有音乐原创力,而你学生的学生就更加不会有音乐原创力。最后大家年复一年地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copy古人的乐谱中,隔断时间在做同样事情的一个小圈子里偶尔地听一下稀疏的掌声。难道这是大家花大把时间和金钱学习钢琴想看到的结果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87.86%

UID
54368
热情
3670
人气
3499
主题
59
帖子
11360
精华
8
积分
9393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10-29

猪猪勋章 懒人勋章 荣誉勋章 宝宝勋章 财富勋章 元老勋章 危险人物

2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8 20:14:12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我想问,在这里注册音乐老师,跟不是注册的,有什么区别呢?
Thank you for never giving up on me.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1.07%

UID
28847
热情
965
人气
1275
主题
56
帖子
4050
精华
12
积分
321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3-12
21#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9 11:02:4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浮云在飘 发表于 2012-11-28 20:20
可能我的意思没有表达清楚。

古典钢琴在200年前就已经高度发达了, 在技术,风格等方面,早就博大精深 ...

谢谢你写了这么多来分享你的心得,也非常遗憾地了解到你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钢琴音乐之后有这样的心得和体会。

钢琴只是一个乐器,有着强大的表现力的乐器,乐器是通往音乐的桥梁,同样的,桥梁也很多,声乐也是其中的一项。我相信很多很多老师在意的是音乐而不仅仅只是枯燥的手指练习。如果不幸您的老师正好是一位以快速灵活的手指为中心目标的老师,我非常建议您换一位。

你知道《献给爱丽丝》,你说之后再没有这样美的曲子,我觉得或许这话说得太过武断了。换言之,如果之后全都是像《献给爱丽丝》这样得曲子,那么《献给爱丽丝》也就不会这样让你觉得卓尔不凡了,你说呢?

作曲也是钢琴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过那需要一定的功力,所谓厚积薄发。换句话说,没有唱过别人的几百几千首作品,又要如何能写出《老鼠爱大米》?考作曲系对学生的钢琴水平要求跟钢琴表演系的差不了多少,但是对于乐理知识,视唱练耳的要求要更上很多层楼,这其中的道理我想你会明白。

希望你能继续追求你音乐的理想,有想法直接跟老师沟通,祝福你在音乐的道路上能走得顺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1.07%

UID
28847
热情
965
人气
1275
主题
56
帖子
4050
精华
12
积分
321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3-12
22#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9 11:09:4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prayer914 发表于 2012-11-28 21:14
我想问,在这里注册音乐老师,跟不是注册的,有什么区别呢?

因为在这里你要成为老师,需要一个资格证书。一般一年的时间可以得到。在去大学学习并且得到这个证书之前,你可以选择是学习做小学的老师,中学的还是成人的。

如果你考虑成为一名老师,去这里 http://www.education.auckland.ac.nz/uoa/gdip-teaching-secondary  在这里你可以查找到更多的讯息,打电话给他们可以帮你安排专门的咨询和建议服务。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87.86%

UID
54368
热情
3670
人气
3499
主题
59
帖子
11360
精华
8
积分
9393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10-29

猪猪勋章 懒人勋章 荣誉勋章 宝宝勋章 财富勋章 元老勋章 危险人物

2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9 19:37:5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小黑猪 发表于 2012-11-29 12:09
因为在这里你要成为老师,需要一个资格证书。一般一年的时间可以得到。在去大学学习并且得到这个证书之前 ...

http://www.irmt.org.nz/ 我听说的是这个专门的音乐注册老师。需要什么资历的才能注册。
Thank you for never giving up on me.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UID
158350
热情
237
人气
1152
主题
34
帖子
434
精华
1
积分
951
阅读权限
1
注册时间
2008-10-6
24#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9 20:53:39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32.14%

UID
298609
热情
5520
人气
6390
主题
180
帖子
1038
精华
12
积分
6607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10-10
2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9 20:59:1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浮云在飘 于 2012-11-30 10:37 编辑
小黑猪 发表于 2012-11-29 11:02
谢谢你写了这么多来分享你的心得,也非常遗憾地了解到你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钢琴音乐之后有这样的心得和体 ...

我觉得不重视音乐原创能力的培养,是古典钢琴整个的普遍的问题。你看全世界各种各样器乐演奏比赛,华人选手拿奖的比例有多高,我感觉比中国奥运会上拿的金牌可能还多。可是你看看Billboard, 或者格林美大奖,这些以原创音乐为标准的比赛或者排行榜,什么时候有华人的身影?这说明华人对着乐谱演奏的能力超级强,绝对是无人能敌。但说到底那还是一种copy。可是小小的韩国能出一个《江南style》红遍全球,哪个更有影响力?哪个真正对音乐有贡献?这就是原创的力量。

其实作曲有那么难吗?我看《江南style》或者《老鼠爱大米》需要的作曲技巧,中小学生完全可以掌握。当然并不是有了作曲技术就能写出好的音乐,杨臣刚在写出《老鼠爱大米》之前,也写了几百首烂曲子。音乐,就是这么玩出来的。你玩了几百首烂曲子,其中总有1,2首神奇之作吧。你一点作曲技巧都没有,完全没有机会玩,没有意识玩。那当然什么都不会有。

具体地说,我希望小孩子在听到一首他喜欢的歌曲的时候,能够把旋律记下来, 然后配上简单的伴奏。或者看到一个动画片的主题曲,把这个曲子的钢琴谱找到,发现难度太高弹不了,这时候他可以把乐谱简化降低到适合他水平的难度。

这个要求很高吗?但是我跟好几位古典钢琴的老师沟通过这种想法,没人愿意教这种东西。这真是很奇怪的事情。
钢琴本身是最适合用于作曲的乐器,难道这种自己动手制作音乐或者改动音乐或者说玩音乐的能力,不应该是钢琴教育的一部分吗?这本身也是快乐学音乐的一部分,离开了这一部分, 对于小孩子而言, 天天对着琴谱弹一样的东西,快乐从何谈起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1.07%

UID
28847
热情
965
人气
1275
主题
56
帖子
4050
精华
12
积分
321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3-12
2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29 21:06:4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prayer914 发表于 2012-11-29 20:37
http://www.irmt.org.nz/ 我听说的是这个专门的音乐注册老师。需要什么资历的才能注册。

谢谢你的分享,对不起我对这个并不了解,现在就打印表格来申请看看,然后再来跟你分享经验吧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升级  62.2%

UID
162196
热情
372
人气
940
主题
29
帖子
265
精华
0
积分
811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8-11-16
2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30 10:50:2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浮云在飘 发表于 2012-11-29 21:59
我觉得不重视音乐原创能力的培养,是古典钢琴整个的普遍的问题。你看全世界各种各样器乐演奏比赛,华人选 ...

我举双手赞同!!!!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UID
158350
热情
237
人气
1152
主题
34
帖子
434
精华
1
积分
951
阅读权限
1
注册时间
2008-10-6
2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1-30 22:09:09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升级  73.4%

UID
281240
热情
301
人气
1073
主题
18
帖子
304
精华
0
积分
867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1-4-2
2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2-3 19:54:1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好帖!
先post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然後再討論:

郎李之爭(上):郎朗的浪漫與「郎慢」

約半個世紀前,基遼斯(Emil Gilels)是二次大戰後首位受邀到美國演出的蘇聯鋼琴家。當年蘇聯在鐵幕管治下,基本是與外界隔絕。盛傳他們於藝術的高度成就,令不少人產生遐想。因此,他於紐約的首演,成為令人引頸以待的文化盛事。結果,基遼斯亦不負眾望,在一片喝采聲中,他對自己的表現卻不以為然,反而留下了一句令人震撼不已的說話:「你以為這就是極棒的演奏嗎?待你有機會聽到歷赫特的神奏再說吧!」就只一句話,令歷赫特(Sviatoslav Richter)未現身已轟動整個西方樂壇。
半世紀後,當今最紅的兩位中國鋼琴家,卻可以為一個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跟一個流行歌手作雙鋼琴演奏而生是非。事緣是今年初的央視春晚節目中,李雲迪與王力宏在兩台透明塑膠架起的電子琴上,聯手演奏的《金蛇狂舞》,居然「好評如潮」。更奇的是惹起了郎朗在微博上,酸溜溜地透露此節目原來是屬意他的,只是早答應了其他演出而婉拒;言下之意,即指李雲迪不過是執其二攤。博文一出,即引來網友的猛烈批評。當然,與基遼斯的胸襟對比,不得不叫人搖頭嘆息。我也實在想不到有甚麼大師級的鋼琴家,會為失去與流行歌手聯彈的機會而扼腕。試想想,長駐倫敦的布蘭杜爾(Alfred Brendel),會有興趣跟艾頓莊(Elton John)在英女皇登基六十周年的演唱會上合奏嗎?
另一邊廂,李雲迪也在另一文娛節目中,忽然坐在鋼琴前,模仿郎朗的招牌表情和台風,同樣引起網民熾熱抨擊。事實上,自李雲迪於2000年奪得蕭邦大賽冠軍後,有關郎李二人明爭暗鬥之說,已時有所聞,連《誰殺了古典音樂》(Who Killed Classical Music)的作者萊布列希(Norman Lebrecht)亦甚關注,於其網誌多番撰文形容兩人白熱化的競爭,或說某交響樂團向他透露,郎父提出樂團與其子演出的一年內不得與李氏合演,否則往後再無合作機會;或指郎朗雖與李雲迪同屬DG旗下,卻趁後者的銷量未如理想,向公司施壓把李氏逼走,直至Sony以三百萬美元的「贖身價」邀得加盟,李雲迪才得重被DG羅致。
此中的是是非非,不論孰真孰假,都透着一陣濃厚的商業味。這份商業味,也正是郎朗演奏的特色。今天咸皆推許為鋼琴大師的阿嘉麗治(Martha Argerich),被問及對郎朗的成功有何感想,率性的她直截了當地答道:「I don't understand」。從藝術的角度來看,郎朗的走紅令人困惑,但如以商業視野分析,則馬上豁然可解。郎朗已不僅是一位鋼琴家,也是一個成功的品牌。他於社會上不同界別的滲透,超過歷史上任何一位古典音樂演奏家,比當年的巴筏洛蒂(Luciano Pavarotti)更「無遠弗屆」:郎朗參與的音樂演出,除獨奏會、鋼琴協奏曲、室樂外,還有電影配樂,甚至電子遊戲的配樂;他還應邀到美國白宮,並為英國皇室演奏,北京奧運的開幕禮也少不了他,最近也在慶祝英女皇在位六十周年的音樂會上獻藝;還有,就是一連串的教育節目,大師班不在話下,於各國亦舉行過多場與百個學童的同台演出;他的網站外除有賣他的CD及DVD外,還有多款T-shirt、波鞋等,而且著名的社交網站都有他的蹤影;史丹威鋼琴為他在中國開了一條以他為名的專線系列,尚有五星級酒店、名錶等廣告,簽約Sony後亦宣傳其產品;對國內的富豪,更為他們開設了私人俱樂部,入會費動輒十萬人民幣以上,郎朗則定期作其「沙龍」式演奏。如是等等,都是其靈活公關手段的商業王國的一部份經營而已。
誰說商業產品必有甚麼藝術保證?郎朗即使每年的演奏超過一百五十場、唱片大賣,也不代表他藝術上的「偉大」。他的李斯特獨奏會,挺着閃爍反光的黑外套,在多個令人目眩的巨型屏幕前演奏,雷射燈光四閃、煙霧瀰漫,令他看來真活像是21世紀的黎勃拉茲(Liberace)。
初出道時的郎朗,還不過是一個音樂略帶浮誇、文化素養淺薄的音樂系畢業生。一時的風雲際遇,卻令他沉醉在建立起來的光環中,肆意曲解所謂浪漫風格,實則是一種郎式的自戀傲慢,演出一味往一些小聰明的枝節效果追尋,音符不成樂句、樂句不成樂章,品味庸俗得嚇人。外國樂評說他「vulgar」、稱他為「Bang Bang」,都不是「浪得虛名」。郎朗的風格,似乎受荷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的負影響甚大。荷洛維茲一些藝術品味不高的炫技演奏,成為郎朗的目標,但他缺乏驚人音色和技巧,只能把荷老一些習癖厚顏地放大一百倍,近年復添上一點年老巴倫波恩(Daniel Barenboim)的江湖味,已近我們認識的郎朗。不過,他還有一點特質是其他鋼琴家所無的,那就是於一些速度較快、節奏與旋律又多有重複的樂段,郎朗表現出的莫名亢奮,那種不具音樂性、不經大腦的機械感,聽來即是饒舌(rapping)音樂的元素無疑。在《江南Style》也可以紅透半邊天的今日,郎朗的成功便不足為奇矣。但對於基遼斯與歷赫特所達致的藝術高峯,卻是無論郎朗如何亢奮跳躍仰望,也是遙不可見的。

郎李之爭(下):李雲迪的「open」式演奏

中文媒體把焦點放在郎朗與李雲迪的國籍上,認為他們的成就,是華人能於西方藝術世界中吐氣揚眉的莫大光榮,我看大可不必;至於兩位「鋼琴王子」互視對方為假想敵,更是無謂。

原因之一,是郎李兩位,只能依賴演奏炫技作品為主,內裏卻空洞無物。當然,黃金時期的大師亦有炫技之時,但他們炫技之餘亦展露出藝術上的涵養,如Cziffra的舒曼,連Cortot也嘆服;Richter彈奏的巴赫,淡樸韻味令人難以忘懷。可是李雲迪只予人機械之感,郎朗則浮誇低俗。正如我不覺得成龍電影在荷李活賣座便是華人的榮耀,若幾位中國鋼琴家只能讓世界覺得他們「十指發達、頭腦簡單」,也不是值得慶賀之事。況且,單就技巧而言,郎李也僅算平穩,讀者試在YouTube上找Berezovsky、Pletnev、Horowitz、Arrau等彈奏的Islamey,比較郎朗的演出,便可體會郎朗的技巧屬於甚麼層次。
其次,欣賞音樂,只就演奏本身的品味及境界評價已足,毋須替演奏者加上民族感情分。本文上篇談到的Gilels及Richter,於第一屆柴可夫斯基大賽任評判之列,雖然蘇聯舉辦比賽的原意,是於冷戰期間向世界宣示其文化上的輝煌成就,但他們卻力排眾議,把首獎屬意表現最出色的美國鋼琴家Van Cliburn,此即不以民族情緒凌駕藝術之例。我們的着眼點,應是考慮李雲迪的蕭邦,是否有其獨特之處能成一家之言,不是單看「首位華人奪得蕭邦大賽冠軍」這名頭,便立刻歡呼拍掌,許為大師。李雲迪能於2000年第十四屆蕭邦大賽中奪魁,而此冠軍寶座已懸空15年之久,其成就不容抹煞。但他令人惋惜的,正是十多年來仍停留在「比賽得獎者」的階段而沒令人看到音樂造詣上的成長。能晉身大型國際比賽而得名次,猶似博士畢業。但博士畢業生距離大學者的學養,還是很遙遠。李雲迪近年來的表現,卻是與大師的境地越來越遠。
以參賽的水平而言,李雲迪當年的演奏雖嫌拘謹生硬,但終究讓人感覺到每個音符都經過悉心打磨,細膩的表現已算不過不失。其後由DG推出的兩張唱片,基本以蕭邦及李斯特比賽的參賽曲目為主,也能保持「比賽冠軍」的演出水準,但當中亦充斥着不少李雲迪的局限:其演奏,一如台下面接受訪問的他,給人木訥、呆板、沒趣的感覺,笑容牽強、神經繃緊;其技巧,缺乏順手拈來的從容自然,斧鑿痕迹甚深,聽得出是靠一股狠勁練回來的,與上面所舉名家演奏Islamey那種游刃有餘的天賦技巧,不可同日而語。有限的天資,稍欠勤練即容易走樣。而他近年不少演奏,即使淺易如蕭邦的夜曲或圓舞曲,也錯音連連。樂評家周光蓁便曾對這樣漫不經心及大量錯音的演奏,直接向李提出疑問,他的回答竟是「……我覺得現場演出可以多一點的表現……不用顧忌。當時你有這個心情,你可以把它open一點,why not?」如果當年蕭邦大賽,李雲迪也敢這般「open」,不要說取得名次,就連華沙也不用去了。堂堂蕭邦大賽冠軍「手下」的蕭邦可以是這個模樣,就只能以欺場來形容,而李的樂迷也只有希望他能建立視觀眾如比賽評判的尊重。郎朗在這方面的表現顯然較佳,不論任何場合都令人覺得他盡情投入。
同樣是蕭邦大賽出身的Pollini、Zimerman、Argerich等,得獎後都韜光養晦、潛心深造,始晉身大師之列。但李雲迪獲獎後,雖說仍有繼續修學,演奏卻一直走下坡,他的舒曼欠缺想像力,李斯特別沒有神采,史卡拉第也呆滯平板。簽約EMI後,李雲迪易名Yundi,他的演奏亦一如去掉姓氏之舉顯得無根。去年出版他2010年北京的現場錄音,竟然八成曲目來自10年前的蕭邦比賽,給人感覺疏於拓展演奏曲目之餘,詮釋深度卻未見寸進。近日推出的貝多芬專輯,李氏在發佈會上的介紹,硬把貝多芬與蕭邦拉在一起,說「這兩位作曲家彷彿是硬幣的兩面……貝多芬是一個浪漫主義者,他展現了與蕭邦很不一樣的德國式浪漫風格,而這也是我要傳遞給聽者的」。如果這番說話是甚麼笨公關為他「度身訂做」的台詞,也情有可原,但如果這就是他對唱片中三首貝多芬奏鳴曲的理解,便太令人失望矣。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25.73%

UID
86409
热情
745
人气
1967
主题
45
帖子
1891
精华
5
积分
238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6-9-3
3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2-5 22:06: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楼主你教成人吗?能Pm个联系方式不?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2, 2025-8-25 21:12 , Processed in 0.03356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