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0875
- 热情
- 4990
- 人气
- 6039
- 主题
- 13
- 帖子
- 1061
- 精华
- 1
- 积分
- 6086
- 分享
- 0
- 记录
- 0
- 相册
- 0
- 好友
- 1
- 日志
- 0
- 在线时间
- 326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12-17
- 阅读权限
- 30
- 最后登录
- 2025-4-28
   
升级   21.72% - UID
- 100875
- 热情
- 4990
- 人气
- 6039
- 主题
- 13
- 帖子
- 1061
- 精华
- 1
- 积分
- 6086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6-12-17
|
不知lz看了以下文章有何感想?转帖
1966 年2 月, 有一个叫巴克斯特的美国人, 他不是研究植物的学者, 而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专家.有一天, 他在給院子中的花卉浇水时, 脑中突然闪出一个古怪的念头: 用测谎仪的电极绑在植物叶片上, 测试一下, 看看水从根部上升到叶子的速度究竟有多快.结果他惊异地发现, 当水徐徐上升时, 电压渐渐下降, 而指示曲线则急剧上升.更有意思的是, 這种曲线图形, 竟与人类在激动时测到的曲线图形相似极了.
难道植物也有"情绪"?如果真的有, 那么它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呢?尽管這好像是个异想天开的問题, 但巴克斯特却暗下决心, 要通过认真的研究來寻求答案.
巴克斯特的研究引起了科学界的巨大反响, 可是在当时, 許多科学家认为难以理解, 他們表示怀疑, 甚至认为這种研究简直有点荒诞可笑.
不久之后, 一位原先根本不相信植物有"感情"的科学家弗格博士, 在一次实验中发现, 当植物被撕下一片叶子或受伤时, 会产生明显的反应.於是, 弗格一改原來的观点, 在一次科学报告会上指出, 植物存在着一种可测量到的"心理活动", 通俗地說, 就是植物会"思考", 也会"体察"人的各种感情, 假如我們在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研究的话, 还可以按照性格和敏感性对植物进行分类, 就像心理学家对人类进行分类那样.
几乎在差不多的时间, 前苏联科学家维克多, 在探索植物"感情"的研究中, 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他先用催眠术控制一个人的感情, 將处於睡眠状态的试验者右手, 通过一只脑电仪, 与附近植物的叶子相连.随后, 他对试验者說一些愉快或不愉快的事情, 使试验者高兴或悲伤.這时, 从脑电仪的记录仪看到, 植物和试验者居然产生类似的反应.后來维克多还发现, 当处於睡眠状态的人高兴时, 植物便竖起叶子, 舞动花瓣; 当說起寒冷而使试验者浑身发抖时, 植物叶子也会索索发抖; 倘若试验者万分悲伤, 植物便会沮丧地垂下叶子.
一连串神奇的新发现, 使科学家們感到越來越难以理解, 假如植物确实有丰富的"感情", 那么, 它岂不是也会像人类那样产生活跃的"精神生活"?人們对這项研究的兴趣日趋浓厚.
1973 年5 月,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物学博士瓦因勃格, 每天对一种叫莴苣的蔬菜做10 分钟超声波处理, 结果长势比没受处理的莴苣要好.后來,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名研究人员史密斯, 有意对大豆播放《蓝色狂想曲》音乐, 大約20 天后, 听音乐的大豆秧苗重量高出未听音乐的14.显然, 植物喜欢听轻松愉快的音乐, 也許正是這类音乐激发起了植物的某种"感情", 从而促使它們加快生长.
就算植物有"感情", 可它們又是怎样表达出來的呢? 1983 年, 美国华盛顿大学兩位生态学家奥律斯和罗兹, 在研究受害虫袭击的树木时发现, 植物在這样的情况下, 不仅会产生"恐惧感", 而且还会往空中传播化学物质, 对周围邻近的树木传递警告信息.
以上的发现, 使我們对植物"感情"的认识大大加深了.最近, 英国科学家罗德和日本中部电力技术研究所的岩尾宪三, 为了能更彻底地了解植物如何表达"感情"的奥秘, 特意制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仪器--植物活性翻译机.這种仪器非常奇妙, 只要连接上放大器和合成器, 就能够直接听到植物的声音.
根据大量录音记录的分析发现, 植物似乎有丰富的感觉, 而且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 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例如有些植物声音会随房间中光线明暗的变化而变化, 当植物在黑暗中突然受到强光照射时, 能发生类似惊讶的声音; 当植物遇到变天刮风或缺水时, 就会发出低沉、可怕和混乱的声音, 仿佛表明它們正在忍受某种痛苦.在平时, 有的植物发出的声音好像口笛在悲鸣, 有些却似病人临终前发出的喘息声.还有一些原來叫声很难听的植物, 受到温暖适宜的阳光照射后, 或被浇过水以后, 声音会变得较为动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