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329
- 热情
- 7537
- 人气
- 8482
- 主题
- 72
- 帖子
- 10881
- 精华
- 5
- 积分
- 13572
- 分享
- 0
- 记录
- 0
- 相册
- 1
- 好友
- 9
- 日志
- 0
- 在线时间
- 764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5-19
- 阅读权限
- 30
- 最后登录
- 2024-11-10
升级 71.44% - UID
- 8329
- 热情
- 7537
- 人气
- 8482
- 主题
- 72
- 帖子
- 10881
- 精华
- 5
- 积分
- 13572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3-5-19
|
3、在上海讨生活很累心的,一天4个小时在路上,3个小时是堵掉的,定不下心,忙碌又奔波,仅供榨取的劳动者与消费者,一颗颗嵌在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器上的螺丝钉。势利虚荣的魔都,在上只角的梧桐深处和老洋房的烘托下带出的点点人文气息,房产兴国之后,现在全是钱的味道。我有两年没
在商场里买东西了,根本就是抢钱。气候也很糟糕,夏天闷热到死,冬天阴冷潮湿。
曾经我很喜欢上海,走在路上都听得到催人奋进的曲调,而今这节奏感原来只是逼着你赶快搂钱的浮躁。上海人的好处在于积极精明的节俭勤劳,会过日子,会做生活,但是现在的富裕繁荣让人感觉少了灵魂,拼命活,拼命死。
作为一个上海人
(1)衣:我买衣服从来只买地摊。。40元以下一件,大商场实在去不起,那些商标让人看着就想哭,一件破TSHIRT居然也要四、五百,我一个月辛辛苦苦才3000块,一件衣服占1/6,要人命啊!!!
(2)食:出去吃饭,人均起码100,什么聚会拉,谈朋友拉。。这吃饭的钱是,哗拉拉的流啊。。
(3)住:房价。。不谈了,上海房价就一脑残,这跟我们伟大的XX会是分不开的!!我宁愿不要上海开这会。。人家外地的想结婚了,还好回老家买房,上海的,哼哼,被房价吊死吧,还债还一辈子,刚自己的债还清,又要帮小孩还债。
(4)行:MD涨个P,有时候上班累了好拉拉插头,现在干脆不要去上班,天天宅在家吃低保好了。
我哥在东京,说东京一套4楼层的小洋楼大概400多万;我想想,上海快接近市中心的房子估计3室2厅也要这价格,顿时想算了。
实在忍不住了,上海是我的家乡,以前也是我最喜爱的城市,甚至我还犹豫过我到底要不要出国
完全不知道这次为什么出租车要涨价,涨价前开过会没有?以前油价100几美金的时候不涨价,现在油价几十美金反而要涨价?还要涨到16块?
再看看上海的房价,内环线没有3万块一平方更本不要想买房.就算在郊区也要一万几,周遍配套设施都没有,现在交通费又那么贵
而且到处都是修路的,我家附近一条路修了3\4年都没修好,到处不是灰就是臭水塘。
还BETTER CITY BETTER LIFE大家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4、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这个帖子有必要说一句,以我们家两个人为例,我和LG都是上海郊区人,毕业后在市区工作。
LG,名校硕士学历,底层公务员,天天忙得臭
要死,连续加班几天几夜是常事,一年一半以上时间睡在(或者工作在)单位。全部收入一年也不到10W,谁再跟我说公务员有钱有闲我跟谁急!
我:名校本科,500强外企研发(本行业世界第一、全国第一),工作压力大,项目多,时间紧,一年7W(研发的收入不高,但是HR,销售这些岗位要求比我们低得多,收入倒比我们高),没办法,谁让自己读这个专业呢,这个行业普遍行情如此,学校再牛也是白搭
本科毕业后我一个人在外面租便宜的房子,拼命存钱,能走路不坐车,能吃包子不吃汉堡的存了三年,再加上爸妈的存款,贷了30W,赶在房价07年飞涨之初买了外环外的一套小房子,要是等LG毕业工作攒钱,那我们现在还在出租屋里对着房价哀叹。现在每个月两个人基本开销5K多将近6K,不算额外的指出,比如人情开销啊旅行啊生病啊,LG常年加班不回家睡,我一个人的时候不开伙,省了很多饭菜钱和交通费,要不然还要更高。想想我们只又30W的贷款,这个城市,贷上百万的人都比比皆是,还有很多租着房子的人,插播一句,我的同事们基本都来自国内 TOP5的学校,博士硕士一堆堆的,像我这样的本科倒算是珍稀动物,但就是这样还有很多人没买上房子,外地来的人比起我们本地人来说更辛苦,虽然我和LG 也不过是上海的乡下人,但比起他们还是幸福一点点。
个人的小环境也就是这样了,但是上海的大环境,真是越来越不好,我住的偏僻,又有自己的车,单位也有班车,这两年很少机会坐地铁公交,偶尔去 “坐”一次,真是苦不堪言。那些天天上下班坐地铁公交的人就更辛苦了。我每天搭公司的车回家,以前回家半个多小时,现在两个小时,到处都在修路。。。
我爸爸是出租车司机,五十多岁了,一天隔一天上班,早上5点出门晚上5点回来,要连续工作24个小时,一个月收入3K,出租车公司要的份子钱多,油价又贵,现在地铁又多,生意不好做。这次出租车涨价,表面上好像维护了他们的权益,实际上呢?肯打车的人少了,特别是肯打长途车的人少了,收入未必会涨。我妈妈以前是技术人员,后来工厂倒闭,她现在打零工,每小时3元,无良老板常常要她们赶工几天几夜,工厂连个空调都没有,她身体不好,却还是忍着病痛在工作。不管我怎么反对她都坚持上班,没办法,生活成本高,她希望多赚点钱好减轻我们小辈的负担,因为我爸我妈都在郊区,没有社会保障。老了病了只能靠自己。
小时候读书很勤奋,因为我去干过农活,知道没有文化长大会多辛苦,希望自己读书成才长大孝顺父母,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然后我读大学了,**了,结果呢?耗尽父母的积蓄买房?眼看着父母一天比一天苍老,除了能带他们偶尔出去玩一下吃顿饭,买点东西给他们外,小时候我梦想给他们的好生活现在我真的无能为力,好无奈,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