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铃子 于 2018-2-5 23:47 编辑
2月6号是新西兰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怀唐伊日。对许多人来说,这一天也许只是个普通公共假日,但对本地人来说,怀唐伊日对于新西兰的历史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该纪念日自1947年起每年庆祝一次,1957年新西兰工党的大会上,怀唐伊日被提议成为公共节日。随着1960年工党赢得大选,怀唐伊日法案获得通过。这一天曾在1974年一度被定为新西兰的国庆节,命名为“新西兰日”,举国上下共同欢庆新西兰的立国文献——《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的签订。虽然在1976年怀唐伊日又被取消该名称,但这个节日确实与新西兰的诞生息息相关。
故事的起源
毛利人是新西兰最早的移民。公元十世纪左右,他们从传说中的哈瓦基(Hawaiki)岛远渡重洋到达新西兰北部。据传说,伟大的探险家库珀(Kupe)首次发现新西兰,并将这块新发现的土地命名为阿奥特亚罗瓦(Aotearoa),意思是"长白云之乡"。1642年,荷兰航海家Abel Tasman发现了这块土地,并将它冠以荷兰一个地区的名字:Nieuw Zeeland,但他并未登陆。直到1769年,英国探险家James Cook船长是首先踏足这片土地的欧洲人。
到了1840年 2月6日,毛利各大部落的酋长和英国王室代表在岛屿湾(Bay of Islands)的怀唐伊签署了《怀唐伊条约》,确立了新西兰成为英国的一个殖民地,因此这个条约被认为是新西兰的立国奠基文件。 但当初由于种种原因,该条约分为英文、毛利语不同的版本,毛利版本共有512个毛利酋长签字,而最后的英文版本仅有49名毛利酋长签署。这个“不一致”不要紧,留下了165年来的无穷后患,造成毛利裔和欧裔的长期嫌隙,形成日后难以弥补的种族纠葛。
2010年,为庆祝新西兰“国庆节”,新西兰政府花费30万新西兰元用于开展社区活动,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费用用于怀唐伊日本身,用以接待到时蜂拥而至的民众。史上最大规模的"瓦卡"(Waka,毛利庆典用独木舟)船队齐聚新西兰岛屿湾的怀唐伊,水面呈现一片热闹景象。
2010年,为庆祝新西兰“国庆节”,新西兰政府花费30万新西兰元用于开展社区活动,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费用用于怀唐伊日本身,用以接待到时蜂拥而至的民众。史上最大规模的"瓦卡"(Waka,毛利庆典用独木舟)船队齐聚新西兰岛屿湾的怀唐伊,水面呈现一片热闹景象。 正式的庆典外,海滨音乐节、竞技性的团体游戏、社区健康促进活动以及节日市场氛围的渲染也让庆祝活动更加丰富和热闹。对于怀唐伊日的一系列纪念活动体现了新西兰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人平等的社会环境。2018年的纪念活动将在Orakei Domain举行,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前去感受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