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1575|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除了学业外,爸妈们关注孩子在学校的社交了吗?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0.67%

UID
208713
热情
1774
人气
2668
主题
91
帖子
1761
精华
24
积分
321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11-30

家有学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21:13: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assel 于 2013-3-27 22:28 编辑

在和老师交流,以及学校的REPORT中,大家关注孩子在校的社交情况了吗?
我认为这个很重要,甚至和学业占同样的比重哦。
工作后就知道,和他人打交道博人缘的能力有多重要。就算在新西兰,也不是光个人能力说了算了,还要得到别人认可和拥护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35.56%

UID
155060
热情
35316
人气
47664
主题
32
帖子
10668
精华
1
积分
47112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8-9-1

最强王者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体育勋章 元老勋章 20周年纪念 平安如意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3-3-27 21:37:49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我会注意女儿在校和朋友的互动,行为的变化,反倒学校成绩跟的上就好。她在学校开心很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升级  78.4%

UID
49219
热情
346
人气
879
主题
14
帖子
525
精华
0
积分
892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5-9-12
板凳
发表于 2013-3-27 21:40:5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是呀。刚给孩子开完家长会,回来的时候就觉得下回应该问问老师孩子的social skill 如何。15
分钟有点短。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0.67%

UID
208713
热情
1774
人气
2668
主题
91
帖子
1761
精华
24
积分
321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11-30

家有学童

地板
发表于 2013-3-28 19:40:2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assel 于 2013-3-28 20:51 编辑

我们昨天家长会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HOW IS HE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 KIDS? 老师说我家孩子是学业上的HIGH ACHIEVER,所以学习上的东西没有多谈,直接说我们不WORRY ABOUT IT。在孩子个性比较PERFECTIONIST不容许自己犯错,以及不太听奶奶的话,和我们希望加强他运动方面的培养和领导力的锻炼方面跟老师聊得很投机。
学校ANNUAL REPORT如果没有SOCIAL方面的描述,就不是一份好的REPORT。
华人家长普遍很重视个人能力包括学业和兴趣等等,但是对自我管理,团队合作,沟通协商以及领导能力似乎还需要加强重视啊。
还应关注自己孩子的融入问题,是否能在各种各样肤色的孩子中游刃有余,还是只是固定地有几个华人朋友的小圈子。
华人移民的新一代,希望更多地出现在领导管理领域,而不是把自己限定在技术领域。其实语言从小就不是问题,文化也可以从小学习融入,最主要的还是SOCIAL SKILLS。
我相信,我们这一代移民,已经不像早一代那么艰辛,跟更早期的华人淘金矿工的年代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下一代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15.96%

UID
329364
热情
3488
人气
4466
主题
177
帖子
3390
精华
9
积分
579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2-6-25

荣誉勋章 10周年纪念 家有学童

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3-29 08:58:4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小雨点123 于 2013-3-29 09:02 编辑

我觉得social skiils 相当重要。很多时候学业成绩好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反而不如成绩一般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良好的social skill。
我会从小关注孩子如何跟同伴交往,适当让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活动,留意他们在活动中的状态,在适当的年龄加以引导。
感觉在这方面家长比老师更有发言权。因为social skills 体现在很多方面,学校只是一个小范围,接触对象也较单一,不过也是可见一斑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19.59%

UID
39838
热情
5081
人气
6657
主题
55
帖子
35933
精华
0
积分
2391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3-11-10
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3-29 20:10:0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麦饭石 于 2013-3-29 21:11 编辑

中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13.47%

UID
115997
热情
23343
人气
25545
主题
1721
帖子
34288
精华
51
积分
42693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7-4-22

精华勋章 元老勋章 红人馆 哈卡一族 10周年纪念 家有学童

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3-29 20:29:2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我一个朋友,家里三个女儿,老大19岁,已经上大学了,老二老三才6岁和4岁。他说以她家老大的经验来说,即使英文很好,在学校交的好朋友,还是拥有同样面孔的女孩们。他家老大的小学中学阶段,班上都没有中国人。也几个好朋友,都是看起来一样的,韩国人和日本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0.67%

UID
208713
热情
1774
人气
2668
主题
91
帖子
1761
精华
24
积分
321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11-30

家有学童

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3-30 08:30:12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在奥克兰很多时候看到街上中小学生放学大家三五一群地走路,很多华人模样的或者孤身一人游离人群外,或者几个华人在一群。到基督城后遇到的工作后的华人或韩国人也说读书时候朋友圈子也就局限于亚洲圈,尽管很小时候就过来了,语言根本没问题。但也有小时候过来后融入很好的亚洲同事,工作中深受大家喜欢。自我感慨自己过来时已经很晚,才六年的生活文化积累,但自己也在不断学习融入,并且学习与洋人的相处之道在自我不断进步提高之中,工作也开始顺利好多。
我想说的是先社交力,再领导力,在新西兰生活多年的亚洲移民后裔同样可以进入社会主导甚至领导角色。亚裔缺的决不是智商和学识。
心有多大,舞台就可以有多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67.93%

UID
57330
热情
1299
人气
2651
主题
50
帖子
1972
精华
0
积分
3019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12-1
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3-30 16:19:5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我觉得突破自己的文化圈子是很难的事情,也是需要刻意为之才会改变的。

在这边出生长大的移民二代,混亚洲圈是常态,小的时候是父母的选择影响,大了就是自己的选择了。就算工作了也是一样,我公司里有一批20来岁的二代移民,因为公司有项目在中国,所以招了一些会中文的工程技术人员。我跟他们是两个世界,他们基本都是中文说得麻麻地,不会认中文字,英文是第一语言,本地受教育至少本科毕业,理工科。但他们跟白人也几乎不是一个圈子,午饭时候还就是那几个人一起。

我们一代移民总觉得是语言阻挡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但是当语言的隔阂消失以后,文化的隔阂就体现出来了。

对此,我也没有更多的解决办法。
喜欢草地和大海。。。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39.67%

UID
139431
热情
1073
人气
2405
主题
32
帖子
1597
精华
1
积分
2595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8-3-12
1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3-30 17:13:4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我特意去观察我女儿的朋友社交状况..她虽然7/8岁,到是有很多的朋友,有KIWI,韩国人,岛民什么的,不过大了就说不好了,我朋友的孩子在COLLEGE,基本朋友圈还是亚洲面孔..这个好象真的很常见啊...跟KIWI什么的总是不能深交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升级  16%

UID
355426
热情
35
人气
158
主题
1
帖子
35
精华
0
积分
116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2-12-7
11#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3-30 18:04:39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和老外结婚, 再生下一个混血儿, 基本上就完成文化互溶了, 挡也挡不住的事情。 同理, 和同族的人结婚, 基本上又会回到原本。
社交是表象, 价值观是根本。 而且社交圈子是会随着年龄变化, 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
还有啊, 成年人也是一样, 想脱离华人圈子, 结交kiwi朋友, 最直接的办法是找洋人男朋友女朋友, 结婚效果更明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0.67%

UID
208713
热情
1774
人气
2668
主题
91
帖子
1761
精华
24
积分
321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11-30

家有学童

12#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3-30 19:58:42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assel 于 2013-3-30 21:00 编辑

开放的心态就可以融入,如果自己把自己先OUTGROUP或者LABEL了,怎么能让别人接受呢?
朋友相处完全可以求同存异,互相学习的。
其实洋人之间深交的也是少数,需要很多年的积累才可以,一般KIWI之间也是淡淡的。华人和KIWI做经常往来的一般朋友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并非一定需要通婚才可以。
如果父母以开放的心态结交各族朋友,孩子也更容易有各族朋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87.86%

UID
54368
热情
3670
人气
3499
主题
59
帖子
11360
精华
8
积分
9393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10-29

猪猪勋章 懒人勋章 荣誉勋章 宝宝勋章 财富勋章 元老勋章 危险人物

1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3-30 20:15:3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prayer914 于 2013-3-30 21:19 编辑

同意上面一位说的, 主要是价值观念. 就是是洋人里面, 也分很多地域的. 欧洲, 美国, 加拿大, KIWI. 价值观都不一样. 有很多从其他国家来的白人, 也都有跟我说起, 觉得跟KIWI的价值观不一样, 容不进去.

这里有些洋人喜欢跟中国人交往的, 往往也是价值观跟中国人有相近的.
Thank you for never giving up on me.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0.67%

UID
208713
热情
1774
人气
2668
主题
91
帖子
1761
精华
24
积分
321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11-30

家有学童

14#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3-30 20:43:0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prayer914 发表于 2013-3-30 21:15
同意上面一位说的, 主要是价值观念. 就是是洋人里面, 也分很多地域的. 欧洲, 美国, 加拿大, KIWI. 价值观都 ...

我所理解的价值观是突破种族范畴的,同种族的价值观也会不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谋,就是这个道理。和人交往,或者选择个工作环境,如果觉得TRUE TO OWN VALUES,才能长久。
而文化是和种族相关联的,能跨种族交往的,往往是以包容开放和好奇求知学习交流的心态面对不同文化的人,这既指KIWI对亚裔的包容,也指亚裔对KIWI的开放。OPEN-MINDED的人往往能突破自身文化的局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升级  16%

UID
355426
热情
35
人气
158
主题
1
帖子
35
精华
0
积分
116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2-12-7
1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3-30 21:18:4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assel 发表于 2013-3-30 20:43
我所理解的价值观是突破种族范畴的,同种族的价值观也会不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谋,就是 ...

open-minded不是难事, 能在新西兰完成学业开始工作的人, 多多少少都具有open-minded的素质, 不然没法在社会上立足, 这是第一代。 第二代移民的open mind 更是自然而成,因为他们是在两种文化中长大的, 只有open他们才能在矛盾中寻找到平衡。 要建立一个特定的的社交圈, open mind 远远不够。

我觉得对于成人来说, 社交圈是可以设计并经营的。 就像是一份工作一样, 你投入时间精力心思, 很有可能就会建立一个小型的圈子, 洋人的华人的各族裔的都可以办到。 这个跟朋友圈是两码事, 朋友大概是跟自己的文化背景最接近的人。 对于孩子来说呢, 小的时候社交圈就是朋友, 他们眼里没有肤色的差异没有文化的不同。 长大一些,家长可以引导或者帮助孩子建立社交圈。除了家长有心以外, 还要看孩子听不听得进建议。社交圈的重要性(或者不重要性)也许孩子的理解跟父母不一样。  

总之我觉得社交这个东西, 变数是很大的。 孩子能建立主流的价值观,性格积极向上, 做家长的就可以不用太着急。 还有就是学生时代能教上一两个交心的好朋友, 是非常幸运的事情,朋友不论肤色不论族裔。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32.14%

UID
298609
热情
5520
人气
6390
主题
180
帖子
1038
精华
12
积分
6607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10-10
1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3-30 21:40:4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浮云在微笑 发表于 2013-3-30 21:18
open-minded不是难事, 能在新西兰完成学业开始工作的人, 多多少少都具有open-minded的素质, 不然没法在 ...

同意同意同意同意同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0.67%

UID
208713
热情
1774
人气
2668
主题
91
帖子
1761
精华
24
积分
321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11-30

家有学童

1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3-30 22:34:42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SOCIAL SKILLS的确包括很多的PERSONAL QUALITIES。
孩子积极开朗,乐于助人,幽默风趣,善于沟通都能够为他的社交能力加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0.67%

UID
208713
热情
1774
人气
2668
主题
91
帖子
1761
精华
24
积分
321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11-30

家有学童

1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3-30 22:40:1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assel 于 2013-3-30 23:50 编辑
浮云在微笑 发表于 2013-3-30 22:18
open-minded不是难事, 能在新西兰完成学业开始工作的人, 多多少少都具有open-minded的素质, 不然没法在 ...

我说开放心态时是特指跨种族交流的前提,并非针对建立社交圈。
你后面说的我非常赞同。仔细看了一下,对朋友圈需要文化背景相近持保留意见。
我们在新西兰朋友圈里,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
在我看来,朋友需要基本价值观相近,而并非文化背景相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0.67%

UID
208713
热情
1774
人气
2668
主题
91
帖子
1761
精华
24
积分
321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11-30

家有学童

1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4-2 17:15:19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assel 于 2013-4-2 18:17 编辑
assel 发表于 2013-3-30 23:40
我说开放心态时是特指跨种族交流的前提,并非针对建立社交圈。
你后面说的我非常赞同。仔细看了一下,对 ...

在这里特别感谢一个埃及朋友家庭,义务给我们三点从幼儿园接小宝到晚上6点多整整一个TERM,还坚决不收钱。这种宝贵的情谊,不是用钱可以计算的。
除了华人朋友 (奥克兰华人多所以我们华人朋友多些),我们也会和KIWI, 英国,西班牙和埃及朋友一起活动,交流食物,小孩教育等等,互相听取建议。家长的朋友圈是多元文化的,孩子们自然也会有一个多元的朋友圈。
对不同文化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顾忌,所以交朋友也不局限于华人。要知道不管什么种族,我们首先是HUMAN BEINGS,会有基本的价值取向,工作中我也会发现会喜欢一类的同事,会和他们交朋友;不喜欢另一类的同事,必要的工作中联系就可以,这跟种族没什么关系。就是在华人中,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8.76%

UID
285274
热情
6149
人气
8339
主题
98
帖子
6032
精华
45
积分
1043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5-15

精华勋章 元老勋章 哈卡一族 活力小宝贝 2014许愿勋章 家有学童

2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4-12 00:29:1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我朋友们的孩子现在大部分都大学毕业了并参加工作,这些小孩们基本都是不到十岁就到新西兰学习了,学业都不错。但是我觉得这些第二代移民的社交圈子基本也是以华人为主,也曾问过他们有关洋人朋友的问题,回答说是洋人的价值观不同,很难成为知心朋友。相比较男孩子们比较有洋人同性朋友,女孩子们一般没有同性或异性的洋朋友,不知道是不是和父母的约束有关。
我儿子的学校只有他一个华人,他的华人朋友就是我朋友们的孩子。参加过儿子的家长会,还有老师的评语上对孩子的评价不错,乐于助人,teamwork上还是比较突出,成绩尚可,经常做老师的助手,帮小朋友改错及指导小朋友做题。
在班级上也交了一个知心同性朋友,每周得在他朋友家sleepover,对方家长还常常带儿子参加活动。,有时因中文作业没做完,不得不限制儿子外出。有个同班的男同学就住在对门,除了有时在门口的篮球架打球外,平时也不来往,对方的家长好像不是欢迎儿子去他家,所以儿子有自知之明也就不去他家了。
儿子的天性比较软弱,其实作为家长我是很鼓励他多交朋友,也希望他的情商在社交上游刃自如。我不知道今后他的同学们是不是也能向我们中国读书时所谓的人脉资源,也许我的思想还是太中国化了,望大家发帖多多指点。
禁止使用二维码图片作为ID头像或者在个人签名内放有二维码的图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0.67%

UID
208713
热情
1774
人气
2668
主题
91
帖子
1761
精华
24
积分
321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11-30

家有学童

21#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4-12 21:32:4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会觉得洋人价值观不同。价值观是判断对错,作出取舍的标准,是指人的价值取向,这和属于哪个种族没有多大关系。比如说人权,自由,平等,尊重,这些都属于价值观。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升级  16%

UID
355426
热情
35
人气
158
主题
1
帖子
35
精华
0
积分
116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2-12-7
22#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4-14 22:22:32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白人kiwi的家庭很少有三代人住在一起的, grand parents 帮忙归帮忙,还是独立地生活。这是家庭价值观的不同。华人的孩子大部分学习都很努力, 有明确的目标, 这跟kiwi的孩子也不大一样。这些算是价值观的不同还是文化的不同呢?反正就是比较特别。 交朋友是双向的, 华人的孩子不能融入, 除了自己的原因外, 对方不接受也成不了朋友。 我觉得只要孩子在学校比较受欢迎, 有几个来往的朋友, 生活态度积极向上, 就没什么问题, 不需要太担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65.2%

UID
296215
热情
849
人气
1546
主题
78
帖子
805
精华
1
积分
1652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1-9-16
2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4-15 10:44:4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恩~绝对很重要`  有时候孩子在学校的时候胆大,因为每天都是面对一样的人,反倒到外面就有点害怕了,所以各方面的领域都要让他们接触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0.67%

UID
208713
热情
1774
人气
2668
主题
91
帖子
1761
精华
24
积分
321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11-30

家有学童

24#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4-15 12:19:02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浮云在微笑 发表于 2013-4-14 22:22
白人kiwi的家庭很少有三代人住在一起的, grand parents 帮忙归帮忙,还是独立地生活。这是家庭价值观的不同 ...

Values, for instance, honesty, trust, respect, care, equalty... these apply to all human beings.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52.68%

UID
144502
热情
6441
人气
7636
主题
45
帖子
1090
精华
1
积分
7634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8-5-29
2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5-8 10:33:5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我们家一向是基督教家庭,到这边五年都上附近洋人教会,價值观一致,语言文化的不同还是令我们主要以華人为友,洋人小朋友少有来往。幸好其附属幼儿园里小孩和他们家长都很不錯,小儿还是交到些好友了,在这小城巿里希望能keep friendship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27.67%

UID
130039
热情
1149
人气
2291
主题
71
帖子
1281
精华
0
积分
2415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7-10-5
2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5-11 15:11:3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家长之间的沟通也很重要,这是我的一点体会。
ROTORUA资深MOTEL经营者,MOTEL买卖专家
房产买卖专家
0211 536 782
微信:Herman2671028006
herman@duncanrealty.net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0.67%

UID
208713
热情
1774
人气
2668
主题
91
帖子
1761
精华
24
积分
321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11-30

家有学童

2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5-11 17:02:5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tigersage 发表于 2013-5-11 15:11
家长之间的沟通也很重要,这是我的一点体会。

完全同意。
儿子加入RUGBY后,因为周三和周六都要训练和比赛,家长都会观看,所以交流的机会比较多,来往自然增加了。
因为工作的关系,到学校的时间有限,不然应该能更多认识一些家庭。
就算是和中国小朋友交朋友,课余还是要父母撮合才可以。所以家长之间沟通撮合也很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2, 2025-8-23 20:54 , Processed in 0.0294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