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52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术小常识 [复制链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0.01%

UID
62836
热情
80558
人气
74563
主题
906
帖子
121388
精华
62
积分
139321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6-2-7

最强王者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荣誉勋章 新时政 活动贡献勋章 猪猪勋章 精华勋章 灌水勋章 探索勋章 时事勋章 元老勋章 红人馆 哈卡一族 10周年纪念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11:47: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微信分享
作者:李兰亭    文章来源:烟台   

一、
四大拳种

1
少林拳

2
太极拳

3
形意拳

4
八卦掌

二、
四大门派

1
嵩山少林派

2
福建少林派

3
峨嵋派

4
武当派

三、
内家拳、外家拳

四、
中国武术简史

1
军人武术

2
江湖武术

3
文人武术

4
样板武术

5
拳击加脚踢和摔法

附:江湖武术“挂子行”




四大拳种

(一)少林拳

河南登封县嵩山少林寺,创建于公元四九六年,至今已有十五个世纪了。


在这一千五百年间,几经兴衰,三次大火几乎全部化为灰烬。

关于少林武术,多系神话传说和传奇故事不足为信,可信史料是留下的碑文。如公元六二零年,十三棍僧救李世民,李世民做了皇帝封官嘉奖,并在少林寺养五百僧兵(武装)。北宋初期,少林寺五百僧兵在黄河岸边截击金兵大获全胜。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和嘉靖年间(15221566)少林寺武僧赴沿海参加抗倭战斗,也得到皇帝嘉奖,这些史料证明少林寺有僧兵(武装)。有僧兵就必定要练武,僧兵能上阵冲杀,参加战斗,说明少林武术非常实用。


明朝灭亡后(一六四五年),大清皇帝禁止民间习武。少林寺。因僧兵参加抗清战斗而遭破坏,僧众逃散,古少林武术失传。


现在流传的少林武术,是清朝后期江湖拳师们编造的,虽然门派众多,套路千百,但基本上大同小异,无甚差别

(二)太极拳

明朝,战将戚继光著《拳经》有长拳三十二式,后流传民间。


明朝末年,清朝初年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廷,以《拳经》长拳三十二式为模子创编出长拳十三式,这就是太极拳前身。

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在洛阳、开封两地教书的王宗岳,他写的《太极拳论》流传民间。陈氏第十四世陈长兴,参考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将长拳十三式改编为太极拳十三式,后来演变为陈式太极拳。

陈长兴的徒弟,河北杨露禅,在清朝旗营教拳,因公子王孙不能吃苦,他便将陈长兴的太极拳改编为“柔拳”“软拳”。以适应公子王孙学练。


杨露禅的徒弟,满族吴全祜,他的儿子吴鉴泉,将杨露禅的太极拳改编为吴氏太极拳。


杨露禅的孙子杨澄甫则把杨露禅的太极拳整理、定型,改编为杨氏太极拳。


陈氏十五世陈清萍的徒弟武禹襄,把陈清萍的太极拳改编为武氏太极拳。


武禹襄的徒孙子孙禄营,又将武氏太极拳和八卦、形意三合一,改编为孙氏太极拳。


这就是现在流传的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的来历。


当初陈王廷编长拳十三式,动作快速、刚猛有力,现已失传。他的后代——陈长兴、陈清萍、杨露禅、吴全祜、吴鉴泉、杨澄甫、武禹襄、孙禄营等,都没有在湖北武当山,也不是道士。根本不存在什么武当派呀,内家拳呀等等。

清朝末年,民朝初年,“文人武术家”著书立说,谎言太极拳是张三丰所传,造成混乱。

五十年代,为了普及、推广,又新编出简化太极拳,以适应年老体弱、妇女、病号们学习,锻炼。

(三)形意拳

三百年间(一六四二年前后),就是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山西蒲州尊村人姖际可(字龙峰),将枪法改编成拳法,有前六势,后六势(共十二势)。当时尊村人称之为际可拳。以后叫心意六合拳。

(一百年后)传到第四辈,有河南人马学礼和山西戴龙邦。在乾隆十五年(一七五零年)合写的拳谱里,谎言是岳飞传的,给后代造成极大混乱和麻烦。

(二百年后)传到第六辈,有河北李洛能,把心意六合拳改编成形意拳。

形意拳传到今天只有一百多年,以后分成山西派、河南派、河北派。有心意六合拳一派,有形意拳一派。

李洛能的徒孙子,河北王芗斋(第八辈),在二十年代,将形意拳改为意拳,四十年代又改为大成拳。

王芗斋死后,他的徒弟天津人赵道新(第九辈),在七十年代,将意拳(大成拳)改为心会拳。

现在流传的形意拳,主要套路有五行拳,十二形。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

把金木水火土编进套路里,配合劈、崩、钻、炮、横五拳,用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解释拳术。

十二形是把十二种动物编进套路里,但因派别太多,这一派用这十二种动物,那一派又用那十二种动物;河南心意派则用十大形(十种动物),各讲各的理,互相矛盾,造成混乱。

心意六合拳有培元桩、子午装、三才桩等等。河北李洛能(第六辈)把心意六合拳改为形意拳后,把站桩改为三体式。

李洛能之徒,山西宋世荣字约斋(第七辈),把形意拳站桩改为“盘根冲空”(也叫盘根气功),并分为二种;一种叫“呼吸引导”,也叫内功,属医疗体育;一种叫“神运地就”,属武术功夫。

李洛能之徒孙河北王芗斋(第八辈),在二十年代,将形意拳站桩改为意拳站桩;四十年代又改为大成拳站桩。也分为二种;一种叫养生桩;一种叫技击桩。

从姖际可以枪创拳到今天三百余年,经过一辈一辈改编,将前六势、后六势(共十二势)元始际可拳改编没有了,失传了。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文人武术家”著书立说,把形意拳也说是武当派呀,内家拳呀,有的则说是岳飞传的呀等等,愈加混乱。

注:

宋约斋,名宋世荣,河北大兴县人。生于道光末年(18497月)卒于1927年(79岁),是李洛能之徒(第七辈)。


(
)八卦掌

八卦掌原名转掌、八方步、八盘掌,最后定名八卦掌。

河北人董海川,生于清朝嘉庆初年,在肃王府当太监。他就是八卦掌的创始人。

董海川创八卦掌时叫转掌,转掌的动作只有单换掌和双换掌。因形似推磨,故也称为“磨门”。他的徒弟有程廷华(眼睛程),尹福、宋长荣、张占奎等等。

后人将八卦——乾、坤、坎、离、震、兑、艮、巽,编进套路,称为八卦掌;又按八八六十四卦编为八八六十四掌;又将八种动物编进套路,如狮形掌、蛇形掌、猴形掌等等。

但因派别太多,这一派用这八掌,那一派又用那八掌;这一派用这八种动物,那一派又用那八种动物,不但名称不一样,而且动作也各不相同。各讲各的理,各说各的对,造成混乱。而董海川所创造的转掌——单换掌、双换掌却失传了。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文人武术家”著书立说,谎言八卦掌是“仙人”传董海川的(仙传);有的则说是湖北武当山张三丰传的;更有甚者,把武侠小说里虚构的人和事,也瞎扯到八卦掌上,给八卦掌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四大门派

清朝后丰期,武术“门派”大兴其道。

(一)
嵩山少林派

河南登封县嵩山少林寺称为北少林。

少林长拳系和太祖长拳系属嵩山少林派。

(二)
福建少林派

福建莆田县九莲山少林寺称为南少林。

福建、广东地方南拳多附会为南少林。

(三)
峨嵋派


峨嵋派指四川峨眉山。四川地方南拳多附会为峨嵋派。


(注:海登法师,是四川峨眉山和尚,原先称为“海登和尚”。新闻界初次报导称为“峨眉武僧”。《少林寺》放映后,全国出现“少林热”,新闻报导后便将“峨眉武僧”改为“少林正宗”;又将“海登和尚”改为“海登法师”。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踏入红尘,致遭身败名裂。)死于癌症。

(四)武当派

道教有五大宗派

一、
青城山(青城派)

二、
崆峒山(崆峒派)

三、
昆嵛山(昆嵛派)

四、
华山(华山派)

五、
武当山(武当派)

宋代张三丰为武当派创教始祖。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把武当山道士练的武术称为武当派。“文人武术家”著书立说,谎言太极、形意、八卦是张三丰创造,为武当派,给武术界造成混乱。



三、内家拳、外家拳

内家拳、外家拳之说,最早出现在清初。

(一)
康熙八年(一六六九年)


有位学者叫黄宗羲,他写的《王征南墓志铭》里说,北宋时武当道士张三丰原本不懂武术,宋徽宗召他上朝,途中有贼拦路,没法前进。夜梦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教他拳法。第二天早上,他一个人与群贼搏斗,打死一百多人。内家拳是张三丰传的。


(二)
康熙十四年(一六七五年)

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血的《内家拳法》里则说,张三丰精于少林拳,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


父子二人说法相差十万八千里!


(
黄百家的《内家拳法》里,只有六路拳和十段锦)

(二)
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

宁波知府曹秉仁写的《宁波府志》说,明朝嘉靖年间,孙十三老传内家拳给张松溪(宁波鄞县人)。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文人武术家”著书立说,大谈内家拳,外家拳,并谎言太极、形意、八卦是武当山张三丰留传,属武当派,内家拳等等。给武术造成极大混乱和许多麻烦。


四、中国武术简史


(一)军人武术:冷兵器时代,战将、士兵作战用的武术。是武术的来源,有数千年历史。特点是:简单、实用。


(二)江湖武术: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洋枪大炮结束了冷兵器时代,武术流落江湖成为江湖拳师和江湖艺人谋生手段。形成江湖武术。特点是:假多真少。


(三)文人武术:清朝后期江湖武术进入宫廷王府上层社会;民国初期进入军政上层官员和文人圈,出现文人武术。特点:著书立说,纸上谈兵。


(四)样板武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国家统一规定的武术套路。特点是:体操化、舞蹈化。


(五)拳击加脚踢和摔法:开放后,引进拳击加脚踢和摔法占领擂台。体院,武警……在国外(包括港台)叫自由搏击;在大陆“官方武术界”叫“中国武术散手”;“民间武术界”不承认。


附:江湖武术“挂子行”

(一)“点挂子”——经过名师指点又刻苦练功,有真实本领的,叫“点挂子”

(二)“里腥挂子”——练花拳绣腿,江湖把式,无真实本领的,叫“里腥挂子”。

(三)“半点半腥的挂子”——既能练花拳绣腿、江湖把式,也有一两下真实的本领的,“半点半腥的挂子”。

(四)“截挂子”——教场子叫“截挂子”。

(五)“支挂子”——护院的叫“支挂子”。

(六)“拉挂子”——保镖的叫“拉挂子”。

(七)“点挂子”——拉场子撂地卖艺的叫“点挂子”。

(八)“清挂子”——打把式卖艺挣钱的叫“清挂子”。

(九)“肯挂子”——打把式卖艺卖膏药的叫“肯挂子;卖膏药,大力丸的叫“挑将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16.2%

UID
226153
热情
1382
人气
2365
主题
104
帖子
615
精华
0
积分
2243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0-4-17
沙发
发表于 2010-5-18 13:22:53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very good, thanks
Just for fun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10.26%

UID
157046
热情
4450
人气
5155
主题
111
帖子
1285
精华
0
积分
5513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8-9-21
板凳
发表于 2010-6-20 00:59:40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还真不知道这些事,虽难我也很爱好武术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3, 2025-2-7 12:16 , Processed in 0.0174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