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as最近越来越不对了。
我们之前在国内生活过一段时间,他的中文口语不错,但最近我真的是有点心塞——他开始“主动不想说中文”了。不是不会,而是不愿意。
起初是一些细节。
比如晚上我问他:“你今天学校怎么样?”
他用中文回答:“还可以吧。”
然后我接着问:“午饭吃的啥呀?”
他突然换成英文:“Just pizza. Not very good.”
我故意笑着说:“用中文说嘛。”
他翻了个白眼:“Pizza不就是披萨嘛……反正你听得懂。”
语气很不耐烦,但最让我心塞的还是他这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那天晚上他在房间里玩Lego,我听见他在自言自语,说的是英语。我忍不住推门问他:“Lucas你是不是在练presentation呀?”他说:“没有,我只是练习一下怎么讲故事,老师说我们要做个show and tell。” 我愣了下,忽然意识到——他已经开始把中文当成‘家里语言’,而不是表达想法的语言了。
更明显的一次,是上个月去朋友家聚餐,都是华人家庭,孩子们年纪差不多。几个小孩一开始用中文打招呼,但玩起来就立刻变成了英文。吃饭时我听他们讨论Minecraft,Lucas特别兴奋,说得飞快,我突然意识到,他对“中文表达”已经没有兴趣了。甚至我问他:“你们刚刚讨论的那个用中文怎么说呀?” 他居然说:“就是zombie,中文不知道,也没人会用那个说法啊。”
说实话,我心里有点慌了。我不是想逼他必须说中文,但他小时候在国内读幼儿园,跟外公外婆生活过一段时间,说中文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想到才两年时间,他就开始下意识地排斥中文作为“正式语言”,甚至连写字都不想碰。我尝试用各种方式“拯救”他的中文,比如:在家不讲英文,爸妈只讲中文;睡前读中文绘本(他不反对,但也不太专心)。
但更让我困惑的是:是不是我们这些“半路出国”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语言撕裂感”?他知道中文,但对中文没有“表达欲”;他能说一些字,但觉得“写”完全没意义;他说:“在新西兰大家都讲英文,中文只是家里用的而已。”
我曾经试图跟他解释,“中文是你的一部分”“你有两种语言是优势”……但这些话对一个小孩来说,真的有意义吗?我曾看到一个说法:如果孩子不在中文中产生“成就感”,他们就很难持续保持语言认同,现在想想这句话真的很准,Lucas小时候在幼儿园画了一幅画,自己给它写了个名字——“夜晚的狮子”。当时他用拼音胡写一通,居然还蛮有味道。我还留着那张画。但现在,他在写“春”字的时候,会皱眉说:“这个字好麻烦,why is it so complicated?”
所以我来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就是那种孩子曾经中文不错,但突然“疏远”了?
或者想要问问大家在遇到这张情况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方式能慢慢“拉回来”?不是硬性要求,也不是直接的知识灌输,而是那种“让他觉得中文是cool的”“有趣的”感觉。
我不是想让Lucas变成中文高手,也不是非得他考中文AP,我只是希望,当他某天看到自己写的第一个“狮子”字的时候,不会觉得那是另一个他、不属于他的东西。
希望有经验的家长能分享一下你们的做法。先谢谢大家了!真的很诚心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