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85217
- 热情
- 78997
- 人气
- 89865
- 主题
- 5265
- 帖子
- 82031
- 精华
- 10
- 积分
- 128144
- 分享
- 1
- 记录
- 1
- 相册
- 1
- 好友
- 5170
- 日志
- 242
- 在线时间
- 448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5-14
- 阅读权限
- 30
- 最后登录
- 2022-12-7
    
升级   0.01% - UID
- 285217
- 热情
- 78997
- 人气
- 89865
- 主题
- 5265
- 帖子
- 82031
- 精华
- 10
- 积分
- 128144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11-5-14
|
一个人在路上
你须寻得你所爱,并且为之守望。
巴黎玫瑰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1942年5月,德军三个机械化师越过孚日山脉,沿罗纳河两岸直驱巴黎。这天夜里,巴黎凯旋门广场周围的几乎所有人家,都收到一大把鲜艳的玫瑰,里面附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明天上街请都怀抱鲜花,让纳粹看看我们并没有被他们吓着。我们依旧热爱生活和大自然。”字条的落款是“洛希亚”,一个卖花姑娘。据说,当德军进驻巴黎时,洛希亚看到平时生意兴隆的花店竟然没有一个人来买花,她心里十分难受,不是担心凋敝的生意,而是沦落的生活。于是,她将店里所有的玫瑰花和她从别人店里买来的玫瑰花一起打包,送给左邻右舍。洛希亚的行为感动了大家,第二天早晨,驻扎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德军发现,几乎所有的巴黎女人,都手捧鲜花,面带笑容,眼里没有一丝绝望的神情。
当时法新社记者以《玫瑰花的早晨》报道此事,这个细节给了远在伦敦的戴高乐将军和他的自由法国的战士们极大鼓舞。十年后,戴高乐还专门找到了洛希亚,并且将她称为“巴黎的玫瑰”。当年执勤的德军士兵著书回忆此事时,同样不忘感慨:我们可以征服这个国家,却无法征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纳粹可以杀死这一城人,却不能摧毁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刚刚过去的巴黎恐袭之后,那里的人们 一如旧时的人们,像往常一样生活。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对这个社会有一种无力感,对这个社会非常困惑。同很多朋友聊天的时候, 他们也都有类似的感受和认识。就像电影"让子弹飞"里寓言的那样,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再多一些耐心, 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土匪绝迹的时代。
多年前读过关于陈天华的故事。1905年12月8日,以《警世钟》和《猛回头》闻名的陈天华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蹈海自绝,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据称陈天华的目的是为“以死唤醒同胞”,期望以一人之死来警醒世人。也展示 了他对故国的悲观失望与未来之国的强烈期许。
我倒是认同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
还有一个故事可以称为一国之死。
南宋时期二王南逃,1278年,宋端宗赵昰在流亡途中病死,年仅11岁,其弟赵昺继位,史称末帝。1279年流亡政府在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市南部)被元军围困,虽有顽强抵抗最终还是兵败。陆秀夫背负年仅8岁的幼帝投海,跟随投海殉国的人达十万之众。《宋史·纪(三)》详细记载了当时一幕:“大军至中军,会暮且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世杰乃与苏刘义断维,以十余舟夺港而去,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 可以称得上是一国之死,所以后人流行有一个说法,崖山之后无中国。
现在差不多算是一个人人有话要说的时代,于生活,于社会,于政治,于思想,于情感,于所爱, 各有各的说法, 各人有各自的期望。
我有一个朋友, 非常喜欢钓鱼, 多的时候, 一年有一百多天是在水里度过的。
我认识一个朋友, 非常喜欢hiking, 迄今爬过很多座山, 走过各种不同的trail 。上一次碰到他的时候, 他好像在准备攀登乞立马扎罗山。
我感恩生活, 感恩生命。因为有我所爱的, 有我所求的。终一生, 也只是想自己所钟爱的, 让其幸福, 或是见证其达到幸福。
在"山河岁月"--平人的潇湘中, 曾读到一则故事, 以下是摘录。
--------------------------
民国卅七年七月廿一日上海大公报,载有湖南女子李庆光,廿二岁,去春与周春芳结婚,周年近五十,为粤汉铁路长沙站职员,新婚不到两月,贪污案发,于今年七月判决徒刑七年,十六日上午十时,李庆光在看守所探视周春芳时,饮镪水自尽,身上有遗书:
春芳兄呀
我自从与你结婚以来,一年有余,在这十一个月中,我不知有多少苦处。现在我有事情告诉你,请你永远不要忘记。第一件事,就是要你信耶稣. 第二件,就是你出牢后,要晓得我在避难的时候对你怎样的情况. 第三件,你有九件衣服在我家,别无所有。第四件,我的命运不好,愿代你坐牢。第五件,你别无分文在我手中。这几件你特别注意。庆光与你握别, 以后在天堂再见。
你的不受夫人李庆光绝笔。
这篇遗书我几次重抄,总要流下泪来。万种委屈,千千种的惜意,生生世世的爱,惊天动地的苦难诀绝,说的话却只有这些,而亦只能是这些。她的剖明心迹好像小气,但正是一个人的用心如日月,读她的遗书,好像听见她的人即在面前,而人世遂成披肝沥胆一点不假的了。李庆光原可以活下去的,而她却如早晨见人一笑,草草说上几句话就去了,因为是早晨,不可以闲谈,连做正经事亦可惜了光阴似的。
--------------------------
又到十五月儿圆, 再到初一要过年。。
写这些话大概是因为闲坐太无聊, 数尽春兰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