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皇家骑士 于 2015-12-4 22:50 编辑
前言
政治是个敏感话题。为了避免给版主添麻烦,我保证控制言论,拥护各国现任政府,不给历史翻案,不议论任何前任或现任领导人。一切理论都不超出教科书中的公开范围。其实,政治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即使这样多的限制,也一样有很多新鲜的事情可以说。 最后说一句,我要说的是政治,不是政策。请大家不要拿政策问题来辩论。什么是政策呢,好比国有资产该不该卖,房地产市场要怎么管理,等等,这些都是具体政策。我要说的是具体事务背后的理论根据,这才是“政治”。 打算写几个不同的帖子,覆盖几个不同的概念。合在一起的话太长,看着烦,而且话题各自不同,也不好讨论。大概有这么几个话题:民主,政府,自由,姓资姓社,普世价值。 我说的也仅仅是我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正确,欢迎大家拍砖。
“民主”这个词,早先是日本人翻译的。大家都知道日文词很多时候不能望文生义的,否则就要闹笑话(人参=萝卜 之类)。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最早管民主叫“德先生”(还有一个赛先生,意思是科学),还没定下个专门的词呢,就发现日本人的叫法很不错,于是就引用了。但是不小心就引得人们以为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意思,误会不小。
民主这东西,从最初的英国议会政治的发端开始,约翰王签了大宪章,63条,从头到脚就没有人民当家做主的意思。法国大革命,从三级会议闹腾到后来人头滚滚的巴黎,那些叫嚣民主最厉害的那些人,他们要的,也不是要人民来当家做主,而是要限制国王和政府的权力(核心是征税权)。
民主的意思,是对政府行政权力要进行限制。民主制度,指的就是各种对政府行政权力进行制约的制度。世界各国民主制度花样百出,但是核心是制约行政权力。给政府授权,防止政府滥权,这才是民主的任务。至于说人民当不当家做不做主,从来不是民主制度的考虑内容。
选举制度是民主的象征。但是选举制度的目的,还是在于制约。制约啥呢?防止议会和政府勾结。因为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很容易勾结起来,共同侵犯第三人的利益。如果没有选举制度来制约议会,那收买几百个议员就变成很容易的事。
所以,选举制度的本意不是为了体现民意,当然在执行过程中,选举制度目前看来,还是反应民意的最好制度。但是反映民意是顺带的,而且是常常达不到的,制约权力才是主要的,这两者主次不能颠倒。这就是为啥大家总是觉得即使民主国家,民意也不能很好表达,或者说政客其实并不真正代表民意什么的。但是不管带不代表民意,哪怕议员们都是一群白痴,在这样的制度下,政府的行政部门想要为所欲为,随便征税,强抢民财或者宣布太阳能是属于政府资产之类的事情,也没机会发生。
民主的对面是独裁。独裁的意思是行政权力不受制约,政府想干嘛就干嘛。至于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当政,这个没关系的。
民主必然带来行政效率的降低。民主本身就是行政行为的阻碍,就好像刹车的目的就是降低车速。民主带来决策的缓慢是没啥好抱怨的,就好像不能抱怨刹车降低了车速。汽车的本质是要运动,但是偏偏就一定要有刹车这个阻碍运动的装置。同样的道理,行政本身是要决策和运作,但是偏偏要有民主这个阻碍制度。如果没有这个阻碍制度,行政决策可能会快很多,但是政府滥权的危害也要大很多。民主或许妨碍了这个或者那个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但是要看到,更多的危害人们的政策和措施,也没机会出台了。
最后说说人民当家做主,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虚幻的。当家做主必然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利益集团,人民内部本来就矛盾重重(毛主席管这个叫人民内部矛盾),当这些人民和那些人民有矛盾的时候,那到底是让这些人民来做主呢还是那些人民来做主?人民这个概念太大了,所以就不可能当家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