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2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丨中学] 孩子成长启示录(二) 孩子成长的核心与关键问题的分析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83.47%

UID
304902
热情
1774
人气
2559
主题
306
帖子
1746
精华
18
积分
3252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1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1:33: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微信分享

孩子成长启示录(二)

孩子成长的核心与关键问题的分析


     任何一个孩子十几年之后的结局,可能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也可能是父母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环境的原因。这容易给许多家长带来一个困惑:似乎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导致或影响孩子的结局,那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否就成为一笔糊涂账了?

     当然不会是一笔糊涂账!


   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最核心的是让孩子形成独立的思想和行为能力。但是与之相随的问题是,父母首先要知道,孩子形成这一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是不可缺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把握住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并清楚这些时间点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事实上,这往往是父母容易忽视的。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有几个时间点,一般认为分别是3岁、7岁、10岁、14岁、18岁、23岁、27岁、30岁、36岁、40岁、47岁、50岁、55岁、60岁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主要是3岁、7岁、10岁、14岁、18岁、23岁。



     需要说明的是,就大多数家长或社会观点来说,孩子一般超过23岁就意味着可以自己独立了,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23岁一般认为应该具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能力。在中国调研中,以23岁为分界线还在于,大学生毕业的平均年龄是23岁左右。如果孩子出生或生活在新西兰,年龄上会有一些差异,但根本的指标在于其独立的思想和行为能力。至于具体的年龄,这在中外分析中是有差异的。

     那么,我们以23岁为分界线,那就意味着23岁之前都是孩子思想和行为的独立的形成时间。其中14岁是中国性别差异性的分界线,即受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孩子的性别差异在14岁之后开始越来越明显,同时性行为开始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长,这是孩子思想和行为独立的催化剂。同理,关于14岁的年龄,中外研究者也会有一些差异,这主要取决于不同地域或国家的生活和社会差异,也会有时间的超前或滞后,同样的,确定每一个孩子的性别行为分界线的关键指标是性别的生理差异和行为差异,以及性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再做进一步分析,14岁之前,10岁是一个关键观察期,因为这一时期,孩子开始关注他人在群体的影响和作用。这一时间,孩子观察到的主要是别人在群体的认知和评价,而不是群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前者是10岁至14岁的心理和行为的成长期,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形成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的观念和行为。


    后者是在14岁至18岁的心理和行为的成长期,这一时期孩子是通过环境冲突的方式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和判断。很多研究者把这一时期称为孩子的“叛逆期”。相对的,如果孩子在14岁至18岁之间没有与环境冲突期,反而会影响孩子对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的认知和判断。相对的,与环境有冲突的孩子会对23岁至27岁之间的未来环境的变化有心理和行为的适应。相对的,没有在14岁至18岁之间有冲突关系的孩子,对未来23岁至27岁的环境变化上会有明显的冲突。


     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如同上帝对一个人生活的考验一样,每一个人需要经历的人或事,不会多,也不会少。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在于是否经历过某种人或事,而在于不同的人,因为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现状,会产生不同的成长经历而已。




    我们作为成人的成长是这样,作为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但是作为家长,不能简单的把自己的经历当做孩子必然面临的问题或困境,还是应该结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做仔细的分辨和推断。换句话说,我们做家长的有我们的人生遭遇,我们的孩子必然会有属于他们的生活境遇,我们仅仅是帮助孩子尽可能的平缓经历这些境遇而已,而无法代替他们去感受人生的悲苦与欢乐。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生活或人生。




   这就意味着,当家长的要区分好做孩子成长的“主导者”、“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角色。


东区新概念,适合与心爱的人共享;火锅加烧烤,生活更美好定位电话:09-5273896微信号:x022351678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3, 2025-2-23 17:13 , Processed in 0.01340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