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930
- 热情
- 66181
- 人气
- 72378
- 主题
- 215
- 帖子
- 60110
- 精华
- 15
- 积分
- 99690
- 分享
- 0
- 记录
- 1
- 相册
- 2
- 好友
- 325
- 日志
- 5
- 在线时间
- 2177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5-17
- 阅读权限
- 30
- 最后登录
- 2022-9-19
    
升级   0% - UID
- 8930
- 热情
- 66181
- 人气
- 72378
- 主题
- 215
- 帖子
- 60110
- 精华
- 15
- 积分
- 99690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3-5-17
|
本帖最后由 ilmaro 于 2015-4-18 00:39 编辑
戈比蛋 发表于 2015-4-17 20:32 
谢谢那么详细的回复,那脚刹是4轮都制动,只是前后比例分配不同,那么后驱烧胎起步,前轮必须锁住,如果 ...
应该这样说,你所说的脚刹车,它真的就是刹车.......而常叫为手刹车的,其实真的不是刹车,而是驻车制动器........
这里面的区别是不同的功能设定定义.....手刹车的制动力是比较小的,它的设计作用是不让停驻的车辆,因为地势原因而滑动.....也就是说,它于驱动力制消没有任何关系,它只是锁止防滑机构......
在那一个特定的汽车年代,有人利用了这 驻车制动器 的摩擦力制动效果,产生了另一种副产品 非原义的使用方法,那是两回事.....
通常要用手刹车做一些驾驶技巧动作的车,都是要对刹车系统与驻车手刹制动系统进行调校的.....没有准备,那是玩命,会害人害已....
我打个比方说: 普遍车,后轮驻车制动 鼓式刹车系统 车款,因为各种原因,左右两侧的刹车制动力,或者说拉手刹利用驻车制动力 时, 左右的力并不完全一样,并不完全平衡,并不完全同步,并不完全有效.......原因会是多种多样的,但如果没有正确的调校准备,那结果就是: 玩车玩出祸来, 玩操控变成玩失控......
关于你说的后驱烧胎起步中所涉及的一些疑问,其实很好解决很好理解.....这里涉及的只是初中时的物理原理概念:
1, 摩擦与摩擦力 ,这里涉及的主要分类是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静摩擦 与相关的力 ( 补注: 静摩擦 > 滑动摩擦 > 滚动摩擦)
2, 阻力,这里涉及的主要分类是 滚动阻力 空气阻力 上坡阻力(重力分力)..
3, 力的极限值概念, 这里涉及的主要是 力与反作用力的极限值区间.....
具体名词定义可以自己查查 WIKI ,很容易理解的.....
汽车驱动原理:
车轮因为发动机动力传送,利用圆周力矩转换为对地面的单向作用力,它的反作用力就是驱动力, 它的方向就是驱动力方向.....
当驱动力大于 阻力组合最大值 (通常最主要的是 滚动阻力+上坡阻力+空气阻力+机械系统摩擦阻力) ,汽车向驱动力方向产生相应运动位移....打破 静止平衡状态....
当驱动力等于 阻力组合状态总值 时, 汽车保持匀速运动....大于时 加速 , 小于时 减速.....以至于最终停车.....
这里的 阻力组合值 是一个变化值区间, 打破静止状态时的 阻力组合值最大, 起动后因为一系列的因素变化而不断改变....
汽车制动原理:
利用刹车盘片之间的摩擦阻力产生的反向作用力,起到对驱动力作用对等抵消.....可以称它为 制动阻力 .....这里要正确理解的是: 制动阻力是抵消了与之反方向作用的驱动力,使用驱动力减消....而不能直接理解为汽车总阻力增加了,因为阻力总值中又多了一项制动阻力.....这很重要....
现在可以结合起来看 烧胎 的实质了:
烧胎的实质, 就是 胎面圆周动力力矩值 大于 胎面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 胎面与地面两物体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如果此时胎面产生的 驱动力 小于 汽车总阻力, 那么汽车将在原地静止,轮胎为以圆周长接触面滑转.....这就是原地烧胎.....
如果此时胎面产生的 驱动力 大于 汽车总阻力, 而胎面圆周动力力矩值 依然保持着 大于 胎面与地面的相对移动中的最大混合摩擦力.....那你会看到汽车在一定的速度下行进,并保持着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力滑转,这就是漂移基本功-- 动力轮滑转飘移.....
注意: 汽车设计时决定了 在正常情况下, 汽车所能获得的最大驱动力 被限制在 小于 胎面与路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状态.....
由此可知,要做到 烧胎 , 先要解决限制, 解决的方式无非两种: 1, 增大驱动力,高过于最大静摩擦力 ... 2, 保持原驱动力,减少最大静摩擦力值,让它小于可获得最大驱动力..... 没有打破,你没基础烧不起来.......这也正是两种漂移运动车的改车思路.....
而要真正 烧 起来,要有了上面的基础, 然后重点只在于 驱动力 与 汽车总阻力 之间的力平衡控制了..... 当汽车静止状态下起步时,汽车总阻力值最大,是一个特定路况车况情况下的固定值...... 控制 驱动力 成了唯一可行性.......
要想烧起来, 驱动力的扩限增强是最有效必须的改装, 改装的目的是:让胎面可得到的驱动力要同时达到 大于 静摩擦力 以及 汽车总阻力, 并有足够差值以保证驱动力盈余.......也就是所说的 轮上扭力 是多少是最重要最真实的动力数据.....
但同时还要保证刹车制动性能能合理有效.......当 刹车制动阻力 + 手刹车(驻车制动阻力) 总值 抵消了 胎面获得的驱动力部分以后, 这时驱动力 小于 汽车阻力总值了,你就原地烧起来了........要是刹车制动阻力 一个值就能做到这样的效果,那 手刹 跟本就不是重要的了.....实际上,很多后驱车,原地烧胎与动力飘移,是不用手刹的.....
汽车是一个高速运动系统总成, 一切都关系到 力 , 刹车系统如何设计,都逃不脱 驱动轮 与 随动轮 之间有 差时 有差力 ..... 这样设计的原理,目的只有一个: 解决 驱动轮 与 随动轮 在受阻制动时,四轮的力平衡问题, 以及四轮差速控制.....最佳的刹车制动效果当然就是 四轮在制动力有效时,无论如何都保持着 四轮胎面 力 平衡 ,四轮无差速差转......至于现在更先进的刹车制动控制系统,ABS ,防侧滑,主动动力补偿干什么的安全技术,那全是在此原则基础上再研发的主动式控制技术而已.....
手刹车确实有着一定的阻力制动作用, 无论是手刹系统,还是刹车系统,原则上都尽量避免使用 前轮做主制动刹车.....因为前轮是转向轮,刹车制动阻力的介入,对车的各个方面,性能,安全性等都有深远影响,而且多是坏事.....
所以,你说的前轮必须锁住,这不存在,也不必要的.......后驱车前轮随动, 力 要简单的多......它受特性控制,所能获得的驱动力永远小于 静摩擦力 ,小于 滑动摩擦力 ..... 有效制动时,制动阻力是永远大于驱动力的........
(十几年没用了,凭还记得的理解跟贴的,本人可能存在一些 力学名词的使用混淆...... 比如应该用 摩擦 的地方, 我打了 摩擦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