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40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童交流] 【转帖】父母如此辛苦为哪般? [复制链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13.47%

UID
115997
热情
23343
人气
25545
主题
1721
帖子
34288
精华
51
积分
42693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7-4-22

精华勋章 元老勋章 红人馆 哈卡一族 10周年纪念 家有学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20:28: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微信分享
来源: forhong 于 2012-10-04
许多移民,特别是亚裔人,拼命使孩子在校成绩卓越。孩子们掌握了有效的学习习惯,为接受高等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父母和孩子也都为此付出了代价。本文讨论这一做法对父母,孩子和社会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亚裔族群对教育的历史见解

大部分亚裔文化的奠基石来自与公元六世纪的儒家哲学。儒家教导人们学问高低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也反映了尊重师生间的道德义务。

许多中国人相信他们的孩子应该追求尽可能多的教育,取得在所学专业最高的学位。这是以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价值为基层的。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中,只有获得最高的学位,才能得到足够的尊贵,尊敬,进入主流社会。因此,父母不顾孩子的兴趣,能力,精力,志向,志愿,强迫孩子努力学习。

亚裔族群教育孩子的途径及其影响

除了完成学校的正常功课外,父母还为孩子安排了名目繁多的校外功课和活动,包括汉语,数学,绘画,舞蹈,体操等等。孩子的学习似在添鸭子,强行灌食长胖,以便可以上市。当然,加强课外学习确有益处,可是孩子们需要有没有压力的时候。他们需要轻松,玩耍,自我思考,自我组合,自我恢复。否则,他们就象用光了的电池。

大多数亚裔子女所受教育的方法是强调戒律。孩子们学习做什么事都要先得到批准,否则不能做。父母相信如果子女听话,即教育成功。这种方法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孩子所受的教育是核实对于不对,而非自己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就象是关在笼子里的小禽,待到放他到外面去,他决不会鸣,也不会跳 ( 鲁迅 ) 。亚洲文化往往灌输孩子唯有努力才能成功。不成功就说明努力不够。在校拿不到“ A ”就被认为不是“真正的亚洲人”。这种态度对天分不够的学生是一种伤害;对社会增加一个积极的成员到有好处。弄不好的话,学生会因为自信不足而导致精神问题,严重的会出现自杀。有些亚裔教育方法以单纯记忆为基础,这个系统对大多数学生实行高水准教育标准化有效,但不利於鼓励创造性和个性发展。

对父母的影响

许多亚裔父母相信,不管自己如何辛苦,也要为孩子做出牺牲。他们认为作为父母,不论怎样艰难,为了孩子,值得。他们称之为“天职”。他们相信这样做是在表达对孩子的爱。但是父母也有时会因“为儿女当牛做马”存有不满的情绪。

中国唐朝 (618 - 907 AD) 诗人罗隐,写了一首诗。叫“蜂”。其中有这样一句: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中国人常常形容一个人“长在蜜罐里”,意思是父母应该为孩子越俎代庖。但是娇养和溺爱限制孩子的独立性发展,把孩子呵护在自己的翅膀底下,不能帮助孩子学习预备对付生活中的压力。孩子们也无法发展他们要作为成人应有的精神力量。中国学生也许在学业上成绩卓越,但是他们很难象美国人自己一个人或和一两个同伴满世界旅游。

中国父母辛辛苦苦工作,为了孩子的成功牺牲自己,但他们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他们也许为孩子买昂贵的衣服或其他东西,却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父母花费心血为孩子“酿蜜”,从不享受自己的生活。在他们埋头“酿蜜”的时候,他们真的得到甜蜜的生活了吗?

对社会影响的一个例子

在一九八十年代期间,日本的制造业大有领先世界的势头。日本的数据质量管理使他们生产出优质产品。市面上也出现一些关于日本成功企业的书籍。甚至美国公司也派高级主管去日本学习怎样提高生产过程的技术。实际上,日本人大部分的质量控制方法是从一个叫 W. Edwards Deming 的美国人那里学来的。此人的思想在美国得不到赏识,他就转向帮助日本工业巨子。 Deming 博士一直活跃在工业界,直到一九九三年以享年九十三岁的高龄去世。或许是他令人尊敬的年龄让日本人接受他的教导并以此取得极大的成功。

一九八九年,日本股票市场大跌;从此日本经济一厥不振,好多年才回升。虽然日本人成功地制造出又便宜质量又好的产品,他们的工业因为严格机诫的控制管理和雇员解乏创造力而受到阻碍。日本没有美国的大型企业多。现在,日本工业使用的技术试图有突破的都不太有效,因为世界各地的竞争对手都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

早年的欧洲移民也为了孩子的教育牺牲自己。但这种牺牲与亚裔父母的牺牲精神完全不同。

今天,对欧裔移民后代或在美国生长的人来说,好成绩和学业成就固然重要,有些人也象亚裔移民那样拼命向上,然而,动力却像亚裔人强烈。美国人一般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自由追求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而不会强行让孩子接受父母为他们设计好的学习项目。这样做也有其危险性。因为有些孩子的确需要更多的引导。一般来说,美国人愿意注重孩子接受多层次教育,即要孩子能够适应任何环境。

许多美国父母羡慕亚裔孩子在追求教育方面展现出的献身精神。因为亚裔孩子的童年大都花在教育上。到了读大学的时候,因着他们已经养的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获益多多。许多美国人是到了大学才知道如何学习,并且努力追赶。

分数和学术成就固然重要,也不见得是商界,艺术界或其他领域必不可少的成功基础。比尔盖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大学都没毕业。他决定及时寻找机会成为软件工业的领导者比完成大学学位更为重要。他的择决是正确的。

另一方面,有些美国人相信他们的责任就是把孩子抚养到十八岁。之后就可以把孩子送进社会。很少十八岁的人能够担当这个责任。父母应该帮助孩子预备自己成为一个有创建性的成年人进入世界。大多数情况下,父母还需在孩子十八岁以后支持他们,至少到这个孩子完成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

结论

许多移民给孩子徐徐注入了令人羡慕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习惯。然而,孩子们会因无法满足强加给他们的学习要求和达到预期的目标而痛苦不堪。父母也会因给予孩子太多而疲惫。作父母的应该考虑是否逼得孩子太厉害,同时放弃太多自己的需要。此外,父母或许该确定他们是不是生活在孩子的成就当中,自私地利用孩子来满足自己未能完成的梦想,以孩子的成就当作自己荣耀和炫耀的本钱。最后提醒家长,受过教育,心理适应能力强的孩子往往成就最高。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71.93%

UID
286066
热情
2167
人气
2653
主题
58
帖子
1253
精华
0
积分
3079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5-24

尊贵铂金 10周年纪念

沙发
发表于 2012-10-5 20:51:5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GC 楼主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0.01%

UID
305710
热情
107548
人气
120220
主题
155
帖子
84370
精华
25
积分
156581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12-8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人气勋章-女性 游戏勋章 新时政 畅游勋章 玫瑰勋章 元老勋章 灌水勋章 爱心勋章 怦然心动勋章 哈卡一族 10周年纪念 20周年纪念 2017年度金ID 2018年度金ID 2018许愿勋章 家有学童 暗黑破坏神III 2014许愿勋章 2019许愿勋章 平安如意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2-10-5 21:13:42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先来顶一下,回头好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30.72%

UID
213515
热情
7309
人气
8810
主题
180
帖子
6693
精华
1
积分
11536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0-1-14

元老勋章 10周年纪念 活力小宝贝

地板
发表于 2012-10-5 21:19:09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孩子的志向比较重要 可是很多欧裔其实对孩子的教育和中国人差不多的
聚一起时很多一起谈的还是读书 学什么课外兴趣班
我觉得没差
--请提供供应商的资料--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81.8%

UID
160281
热情
733
人气
1286
主题
10
帖子
1576
精华
0
积分
1818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8-10-26
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0-5 21:36:1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體罰都犯法,又能逼迫小孩到什麽程度?
父母在小孩學習方面科學地增加一下,讓小孩按興趣努力的同時,稍加全面發展,對他們也是很有好處。因為小孩絕大多數以後就是在他們職業一片小天地裡賺飯吃的。全面一點的嘗試,可以多一點機會瞭解自己。
拿名人不讀書作參照,其實也很是偏頗。世界發展,所有條件環境也變化了。就拿我自己20幾年前下海從商的環境和現在比較,完全換了天地。當年肯干敢干肯吃苦,搭上有知識,已經很有優勢,比較容易邁出成功的第一步了。建工廠的土地便宜到象撿的。現在要起個步,白手起家,艱難多了。而且,明白什麽是時勢造英雄,就不會往大富大貴上想。華人的普遍希望都只是小孩在專業職業上,比較輕鬆體面一點而已。
我個人的做法是,給小孩比較好的學習條件。明確告訴他們,一切要靠自己努力。我以後幫不到任何忙。不要指望什麽。既然有愛好有目標,我不強加我的意願。但一切得靠自己,一定要付出努力,而不是隨隨便便得過且過,這樣才fair enough。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15.96%

UID
329364
热情
3488
人气
4466
主题
177
帖子
3390
精华
9
积分
579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2-6-25

荣誉勋章 10周年纪念 家有学童

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0-5 22:58:1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小雨点123 于 2012-10-5 23:14 编辑

一会慢慢看~~~
但是据我了解,一些洋人也是以孩子有好的职业为荣的,特别是高学历的家庭。他们谈论时会互相说我的孩子在哪里哪里读书,越不在新西兰的越自豪;我的孩子是律师,机长,大学老师等等,一个个说得眉飞色舞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15.96%

UID
329364
热情
3488
人气
4466
主题
177
帖子
3390
精华
9
积分
579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2-6-25

荣誉勋章 10周年纪念 家有学童

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2-10-5 23:26:1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小雨点123 于 2012-10-6 09:00 编辑

终于看完了,不是很认同文中的一些观点。
谁都想自己的孩子以后过得快乐些,而不只是儿时的快乐无忧。没文化,没本事,以后靠什么过日子?洋人孩子不喜欢读书,还能靠个强壮的身体,做个builder,乐在其中。我们的孩子,力气比他强?事实是,华人在这里生存比洋人更艰难,能只躺在床上睡大觉吗?
以前见过许多孩子,不想读书,就用比尔盖茨的例子作借口。请问,你是比尔盖茨吗?那是千百万分之一啊!
这些孩子当中,当然有些是很抗拒读书的,找个小生意或其他做做也是一条道。家里有钱的好一些,能有个靠山;家里没能力帮的也是举步艰辛的。还有更多的是出来社会后,就抱怨当初为什么没好好学,找个好门路。这时,只能拍拍他的肩膀说,你还很年轻,有的是机会。
唉~~这样的例子遇到太多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2, 2025-8-23 17:34 , Processed in 0.01855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