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04361
- 热情
- 1
- 人气
- 2
- 主题
- 1
- 帖子
- 1
- 精华
- 0
- 积分
- 3
- 分享
- 0
- 记录
- 0
- 相册
- 0
- 好友
- 0
- 日志
- 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1-28
- 阅读权限
- 10
- 最后登录
- 2011-11-28

升级   30% - UID
- 304361
- 热情
- 1
- 人气
- 2
- 主题
- 1
- 帖子
- 1
- 精华
- 0
- 积分
- 3
- 阅读权限
- 10
- 注册时间
- 2011-11-28
|
本帖最后由 周公 于 2011-11-28 13:31 编辑
作为一名早市常客,看到此贴颇为震惊。来新多年,缺斤少两这种事今天还是第一次听说,也许是一直没有在意吧。周末我特意去了上面提到的东北人那家买了几样果蔬来检验:橙子1.98/kg, 土豆1.48/kg, 茄子4.98/kg, 洋葱1.78/kg, 具体重量不详,实收$24.40. 到家后自己拿电子称测了一下:橙子3.31kg,洋葱1.49kg, 土豆2.22kg, 茄子2.40kg, 应该收$24.50才对,估计少的10c应该是四舍五入的误差。咨询了一位曾经在菜市工作过的朋友,他说法律规定每半年所有零售商的称都要检查一次通过并贴上标签后才可继续使用,给称做手脚几乎不可能,发现后会后果很严重会取消营业资格的。关于收银口算心算的问题也咨询了,很多家都是这样的,客流大计算器效率低只能这样,当然被某个收银员算错也是时有发生的,大多数人都可以理解的。遇到有疑问的顾客,他们会当场用计算器或者笔记帮客人再核对一遍。总的来说早市的东西还是比超市相对便宜的除了某些特价商品。
我现在对“猫腻”贴的可信度有所质疑了, 一样东西被收错钱还说的过去,几样东西都算错就不合情理了。再说了,去早市买东西谁还记得清每样东西多少克啊,只能是自己感觉不对当场核对,或者是拿回家根据标价来核对总钱数是多收还是少收了。这里不排除发帖人有出于恶性商业竞争的目的有意诋毁对手信誉的可能。当然,从我们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健康的竞争还是多多益善的。
古人云: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里希望大家不要人云亦云,有疑问可以但不要随便定性定论,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啊,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