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7832
- 热情
- 13748
- 人气
- 16366
- 主题
- 93
- 帖子
- 4615
- 精华
- 0
- 积分
- 17480
- 分享
- 0
- 记录
- 0
- 相册
- 0
- 好友
- 14
- 日志
- 1
- 在线时间
- 690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6-28
- 阅读权限
- 30
- 最后登录
- 2025-3-29
   
升级   49.6% - UID
- 77832
- 热情
- 13748
- 人气
- 16366
- 主题
- 93
- 帖子
- 4615
- 精华
- 0
- 积分
- 17480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6-6-28
|
本帖最后由 伪装者 于 2010-1-12 16:00 编辑
传说之一:
剧中上海化名“江州”
一:宋思明秘书影射上海市秘|书长(正厅级)秦裕

剧中市长秘书宋思明的“江A00029”的车牌,而沪A00029就是上海前第一秘书——秦裕的车。
秦裕在南京路那里买了300多万的房子
秦裕现年43岁,1981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哲学专业。本科毕业后被保送研究生,1988年获伦理学硕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1995年1月起,秦裕以副处级干部身份进入上海市委办公厅,担任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陈LIANG YU的秘书。2002年11月,秦裕升职为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人称“上海一秘”。在2006年夏“上海社保案”爆发之初,秦裕被火线调任宝山区区长。但不到一个月后,新华社就播发了秦裕“接受调查”的消息。
二:海藻原型是东方卫视主持人陈蓉

陈蓉与他男友相恋并无七年,在2001年的时候关系就已经恶化了,其间又拖了一年,这才在2002年的时候分的手,导致俩人分手的直接原因,便是"第三者插足"
99年的时候陈主持一档大型晚会,在会后结识了一为"大人物",之后这为"大人物"便经常借职务之便频频邀陈,一来二去俩人便"热闹"起来了,而陈的男友已然察觉,几次询问陈,陈都当面抵赖,就这样俩人断断续续的维持了一年多的男女朋友关系,直到2001年的时候,这层窗户纸才被捅破;但在当时陈的男友并无分手的想法;到了02年陈主动提出分手,这才结束了俩人维系了六年半的感情;在分道扬镳之时俩人已形同陌路.
而拆散这对昔日恋人的"大人物"就是已经被接受调查的前宝山区区长秦裕 。
知情人披露,两鱼的前秘书、宝山区长秦裕,在被“双规”失去自由前的最后一个电话,是打给龚学平的前秘书、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的,托黎多照顾秦裕的知已、上海已经红透半边天的着名主持人陈蓉。前此秦裕为陈蓉的位置也托过黎瑞刚,黎没有办法,不敢得罪龚学平,也不敢得罪两鱼,只好安排。陈蓉后来在“加油好男儿”等电视节目中担任主持人,被媒体热捧,观众并不知道后面有很多“花样经”。
三:你知道吗?有个富翁,他很有名。他有一妻好几妾。他把他所有的家产都交给妻子的孩子打理,而对妾的孩子,却明令禁止他们涉及商业。做律师也行,做医生也行,甚至教书,只是不许涉及家族产业。我们旁观者都忍不住感叹说,妻子在丈夫的眼里,永远是最珍贵的,他只把自己的事业交给妻子的孩子,他只认为那是他的骨血。
而其他的孩子,他要尽力保护他们,让他们免于伤害,让他们过正常人的生活,远离是非和恩怨。别人如果寻仇,也只会寻到他的继承人,放过其他的子孙。他说,我的良苦用心,你是不会懂的。
这段话是海藻怀孕要求跟宋思明结婚未果宋思明安慰海藻说的话 。
这个富翁貌似就是霍英东。
四:房地产商陈寺福应该就是周正毅,香港上市公司,没文化,农民出身,因为强行拆迁而东窗事发,全部符合 。
后来良宇市长被抓了,周正毅也牵扯进来了 。

五:强拆迁死人是影射****路安福路那次拆迁火灾,死了一对老夫妻,这地皮现在还是空着,都4年了,就在世纪商贸广场和93路车站对面的那片空地。
六:《蜗居》和武汉
此剧杜撰了一个不存在的城市:江州,但事实上,主角们的台词中曾出现“复旦大学”等字眼,加之宋秘书落马一事很易令人联系到上海官场,所以几乎所有读者认定故事讲述的背景为上海。不过,也有眼尖的观众在观看此剧时发现,剧中某些场景与武汉相关,如在27集里面出现的琴台大剧院,29集出现佳丽广场,网友们多数有图有真相,并指佳丽广场是花楼街拆建期间的佳丽广场。
七:《蜗居》和《奋斗》
虽然禁播传言不断,但在各家卫视台,《蜗居》已安全地接近尾声。海藻在成为小三后,即将面临人财两空的人生困境。投入观看此剧的观众,曾因此剧引发众多感慨,目前该剧似乎也接近尾声。不过,有网友此时想起了《奋斗》,将两者作如下比较:
● 《奋斗》是一个老男人写的浪漫主义奇幻喜剧;
《蜗居》是一个小女人写的现实主义恐怖悲剧。
● 《奋斗》讲了几对年轻无知的男女的混乱爱情故事,主讲“情”;
《蜗居》讲了一帮青春渐逝的男女的疯狂同居故事,主讲“性”。
● 《奋斗》努力把青涩理想的青年慢慢塑造成成熟稳重的男人;
《蜗居》试图把抛妻弃子的男人快速改造成重情重义的男子。
● 《奋斗》描绘了一个过于理想的风华青年在遇到xxx老情人的滴血认亲后,不想放弃梦想选择认贼作父的故事,是一个儿童童话。
《蜗居》诉说了一个爱慕虚荣的美貌少女在看到xxx大女儿的残酷生活后,不敢面对生活选择出卖肉体的故事,是一个成人寓言。
● 《奋斗》讲的是年轻人如何盖房子;
《蜗居》讲的是中年人如何买房子。
● 《奋斗》中的主人公们坚定不移地在清华大学毕业的男人的正确领导下,最终取得了结婚的重大成果;
《蜗居》中的各角色们始终紧密团结围绕在复旦大学毕业的女人的周围,最终取得了买房的重大胜利。
● 看完《奋斗》,觉得故事好假;
看完《蜗居》,觉得人生好假。
● 《奋斗》让女人不相信男人;
《蜗居》让男人不相信女人。
● 《奋斗》让一些初入社会的小青年盼望自己有一个出国在外、还未相认、终生未娶、富甲一方、幡然悔悟、注重亲情的生父;
《蜗居》让一些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幻想自己找一个出手大方、萍水相逢、宝刀未老、权倾朝野、执迷不悟、滥情至上的干爹。
● 《奋斗》描述了富家子弟的逍遥生活,粉饰了富人“身在福中不知福,饱汉不知饿汉饥”的无耻行径;
《蜗居》刻画了劳苦大众的悲惨人生,抒发了人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望。
● 《奋斗》也许会给人带来希望;
《蜗居》一定会让人感觉绝望。
● 喜欢《奋斗》的观众有些真的去奋斗了;
喜欢《蜗居》的观众有些真的当二奶了。
● 《奋斗》是冷酷现实的迷幻剂,满足了80后最后逝去的一丝幻想情结;
《蜗居》是残酷现实的催化剂,刺痛了80后正在面临的一个严酷现状。
传说之二:
北京台青少年频道称因带子问题停播,疑被广电总局封杀,成都台未停播 电视剧《蜗居》日前正在北京台青少年频道热播,但22日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等着观看该剧的观众却扑了个空,原本应在晚间10点播出的《蜗居》突然被停播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部电视剧。据悉,《蜗居》自11月18日起登陆北京台青少年频道,至11月21日止已播出到第10集。剧集播出还不到一半就被无故掐播,令不少观众感到莫名其妙。
停播原因:
1、广电总局官员批评电视剧《蜗居》低俗,“台词太露骨”。
2、前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焦国标指出,《蜗居》的被叫停与该剧对目前中国高房价这样一个现实的抨击不无关系。该片描述了白领阶层为房子而被折腾得精疲力尽,甚至有大学生用身体换取房子,甘愿做官员的情妇,反映了当前社会官商勾结,权色交易等腐败现象。
3、当有人质疑《蜗居》的台词“很黄很暴力”时,《重庆时报》一篇评论指出:凌厉的社会现实比台词更“露骨”。
4、房地产商的公关。“我们停播《蜗居》,是因为房地产商的公关。因《蜗居》对房地产商的形象刻画‘过于负面’,有房地产公司‘出手’,说服电视台停播此剧。”——北京电视台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近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