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我以kiwi儿子家长的身份,讲讲自己的感受,以供想送小孩回国内读书的家长们借鉴,共勉!
我的儿子赵云(真名略去,因为儿子的偶像是赵云,所以借用)在NZ出生,一个月后带回中国,现在读六年级,某省一级小学,学费跟这里的私立差不多(因为是外国人),RMB5w年。成绩一般,班里42人,基本排30多名。
小学一年级,刚进门,校长笑面欢迎,你的小孩是我校第一个国籍NZ的学生,我校无限光荣,但是赞助费一分不能减,RMB 5万,2012年行情涨到RMB15万,是DGP涨幅的5倍。我马上请求校长小声点,不能让别人知道,包括老师,怕对小孩今后的发展有影响(这是非常英明的决定)。开学了,开家长会,国内的家长会是一学期两次,开学一次,学期结束一次,一年四次。家长要选家长委员,5名。每个班在学校的网页里有各自的网站,班主任要求家长回去和小孩一起刷网,刷流量(幸好还没开通刷卡功能),各家长一定要记住,刷自己班里的,不要刷错其他班,因为学校要评比,算老师的绩效,这也是我在学校的第一项家长作业。
接着每个学生要交社保,80多元一年,保学生的基本医疗,需要办个身份证,用身份证号投保。问:“我儿没有咋办?”,答:“那我请示一下” ,我的请示从班主任到区教育局,时间一晃,到六年级了,现在还没有答复。幸好,赵云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买了补充医疗保险(友邦保险),后来有些小病痛都有得出保。所以,KIWI在国内读书,一定要买补充医疗保险,社保是指望不上的了。
半个学期过去了,赵云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成绩不错,准备参加区里的游泳比赛。小孩很高兴地回来告诉我“体育老师要户籍资料报名”。我老老实实地报上去,过几天,小孩沮丧地回来说:“不去游泳队了”。我说:“比赛输了很正常,加把劲,多训练,成绩就上来了,下次一定赢”。赵云:“教练不让我去了,因为我是新西兰人,没有身份证号,报不了名,所以不能参加比赛”。我的气往上顶啊,小孩去游泳比赛还受歧视,马上找教练论理。教练也一面无奈,是教育局不批,赵云不能比赛,也就没有在游泳队训练的必要了。去教育局问,教育局的人也说不行,我说:“外地学生咋办?”“外地学生也有18位身份证,你的没有,不是我不批,是系统录入不了”。我问:“以后的奥数、作文等比赛会不会出现同样问题。”回答:“都是同一系统”。拉出去毙了吧,这烂系统在我儿子入学的第一天已经决定了他不能成为中国教育系统下的优秀人才,这是真正的输在起跑线上。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没资格努力。从学校回来,我第一次流下了愧疚的眼泪,赵云,是爸爸欠你啊,欠你一个身份证。受此打击,赵云就没有力争第一的念头,到现在偶尔拿个100分,我表扬一下,他也懒散地说:“班里谁谁谁也不是100分,轮不上表扬我”。六岁的时候,就经历了连大人都承受不了打击,想想他的心理该是怎样的状况。如果这事在新西兰发生,大家肯吗?如果有一天,你儿子回来告诉你,他不是新西兰公民,学校不给他参加游泳队,你会把学校给翻了。
小孩的伤痛,很快就过去了,一样开开心心地上学,家长也不敢再揭伤疤,由于隐瞒了国籍,小孩和同学,老师相处融洽,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偶尔会接老师电话,“你儿子的学习有些退步,最近测验如何这般,我想放学后留他补习功课,希望家长同意”。我不但同意,感激还来不及,NZ的学校没有这好事吧。放学后,小孩匆匆地吃过饭,7点,休息30分钟看新闻联播(学校的课外作业),增长时事知识,丰富写作要材。这个我非常赞同,一家人可以饭后聊天,让小孩发表自己对某些事情的看法,从中你会发现儿子的思想变化,增进沟通。7点30分,准时做作业,作业少的时候两小时,多三小时搞定,要看是否到大考,大考前作业会很多,因为大考除了考学生成绩,还考老师绩效,与收入、升迁、评职称挂钩。所以你明白为什么老师会主动找学生免费补课了吧。做完作业,小孩已经筋疲力尽地洗洗睡了。时间10点30分。早上7点,准时起床,刷牙洗面吃早餐,15分钟,接着朗诵语文或英语15分钟,出门上学,7点45分到学校上早读课。
由于小孩成绩达不到三好学生要求,夫人周六、日要送他到课外提高班,有写作提高班,奥数班,英语雅诗班等等,学费几百到几千块一学期,要看一个老师教几个学生,我觉得这是国内小资家庭的必修课,个个勒紧裤腰带送小孩去,如果不上补习班,小孩就会比谁谁谁差,永远都有追赶的目标。民工子弟可免,因为父母没钱,富二代也可免了,因为请了家教,在家里一对一,更悲催。就像韩寒在《三重门》里写的,家教与妓女的比较,大意是,大家都是一对一的服务,都是一小时200元,家教是不停地给你灌输压力,让你压抑得喘不过气来。而妓女是给你放松,愉快,让你觉得轻松自由。当时韩寒写《三重门》的时候是高一,16岁。这段文字在国内引起很大争议,一是韩寒是富二代,16岁就嫖妓,或者这段是他爸代笔写的,韩寒无言而对,由他爸出面答复,我没有代笔。扯远了,我只是告诉大家这就是现在的中国式教育,比填鸭式更进一步,压迫式的,老师有压力、家长有压力学生有压力,希望我的赵云能承受得住。
更新在 3、14、15、59、74楼
谢谢大家给了我很多建议,分享了很多感受,在很多跟帖里,大家都是肺腑之言,读后感触良多,感觉得到为人父母的不易,对子女成材的渴望。回头看看,童年时候我们的父母不也是这样期待我们的吗?到了现在,只要一家人能健康快乐,节日能一家团聚就是最大的幸福,其他的已是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