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85217
- 热情
- 79039
- 人气
- 89917
- 主题
- 5265
- 帖子
- 82033
- 精华
- 10
- 积分
- 128192
- 分享
- 1
- 记录
- 1
- 相册
- 1
- 好友
- 5171
- 日志
- 242
- 在线时间
- 448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5-14
- 阅读权限
- 30
- 最后登录
- 2025-8-23
    
升级   0.01% - UID
- 285217
- 热情
- 79039
- 人气
- 89917
- 主题
- 5265
- 帖子
- 82033
- 精华
- 10
- 积分
- 128192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11-5-14
|
在一个环境下长大,基本上周围的小孩的一举一动是怎么样的,他们就怎么学。这个叫conformity.
人类归根结底,是社会性动物。humanbeings are natually fear of being rejected by "others".
举个例子,中国东北生活三代以上的朝鲜族,跟韩国人,只有血缘上的关系。但是,仅此而已。很多NBC来了中国以后,发现自己是跟周围人长得差不多的“外国人”。NBC实际上就是黄皮肤的“外国人”,或者“老外”。
18岁以后出国的,身份认知都定型了,很容易接纳“我就是外国人”这样一个身份。但是土生土长的,很难接受“我是外国人”这样一个身份认知。
几乎所有的NBC,都有identity crisis,严重的自杀的都有。这种东西,都是亚洲爹妈知识范围之外的东西。在parenting的时候,也几乎不做这方面的引导。东亚国家,全都是主导族裔,占总人口90%以上的“homogeneous soceity”,对于这种identity crisis这样的东西,很陌生。一般人,对这个就更加感到陌生了。
当碰到除了“跟我长的一样”,别的“全部都不一样”,这个identity transition, and the pressure of "make sense of what he or she experienced" 全都压在一个单独的个体上,自己去面对,这个压力是非常非常大的。
这个需要很强很强的EQ,和适应能力,去适应身份的转换,以及对差异的包容。
people try to "make sanse" /interpreting / reasoning things based on what they already know or based on what they think they know.
所以说啊,NBC实际上是非常小的一群“有共同经历”的,很孤独的人。表面上看不出,内心深处实际上是很脆弱很孤独的。
they have to deal with 10 times more frequent of "being rejected" by others one way or another on daily basis by themsleve than average chinese or american grown up in their own society.
举个最最简单的例子,中国人讲英语,因为是外语,有点语法和修辞上的错误,被别人指出的时候,不会觉得是被别人所拒绝。
在中国的老外,说一口带口音的中文,周围的人是赞赏和鼓励。但如果是一个NBC,说完全一摸一样的带口音的中文,周围的人的反应,完全相反。这就叫做reverse racism。
我观察下来,那些NBC里,男的(我是说男的居多),在这里遭到歧视很厉害的,那种很 shy, 比较nerdy,一到中国,马上感到非常非常的舒服。
反倒是NBC里女的(女性居多),比较活泼的,在新西兰比较被周围所接纳,一到中国,就根本是个外国人,有一个要重新适应环境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