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2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圣殿骑士团历史 [复制链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0.01%

UID
62836
热情
80244
人气
74249
主题
905
帖子
121378
精华
62
积分
139001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6-2-7

最强王者 永恒钻石 尊贵铂金 荣誉勋章 新时政 活动贡献勋章 猪猪勋章 精华勋章 灌水勋章 探索勋章 时事勋章 元老勋章 红人馆 哈卡一族 10周年纪念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10:30: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微信分享
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充满了神秘和魅力,关于骑士的生活不断地被好莱坞演绎成亦真亦幻的浪漫故事(相关文章:卫生间里的鬼故事)。其实,他们在外表上像修士僧侣,但其实质却是军人;他们脑子里装的不是《圣经》,也不是祈祷词,而是“战斗”;他们的武器不是说教,而是利剑和长矛;他们刀光剑影的日子里也充满了邪恶。

  骑士团的鼎盛时期

  骑士团出现于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期间,系西欧封建主为保卫他们在东方所侵占的领地而建立的宗教军事组织。

  第一次十字军远征(1096-1099年)结束后,十字军陆续占领了地中海东岸最富庶的地区和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并在这一带建立起4个十字军国家,其所占领地首尾相接从南到北竟有1200公里长。由于这一带地处沿海,地势平坦,缺少天然屏障,易攻难守,时刻有遭受进攻的可能,在穆斯林虎视眈眈的威胁之下,十字军国家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于是,罗马教皇组织起几个僧侣骑士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大骑士团,即善堂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其使命是镇压十字军国家中人民的反抗,与毗邻的穆斯林国家作战,保卫并扩大十字军领地。这三个骑士团不久便发展为精锐的职业军,能够在任何地方与敌人交手。

  就表面上的形式和性质而论,骑士团是一种僧侣帮会,其宗教方面的约束类似于修道士。这些僧侣骑士绝大部分是西欧各国破落贵族出身的亡命徒,他们被按照修道会方式组织起来,为“保卫基督教”而奉献一生。骑士团的成员不得娶妻生子,不得谋求财富,不可违背上级(天主教会)的旨意,决不可因迷恋世俗生活而动摇自己“献身基督教”的意志。

  骑士团内部实行严格的集权制。每个团的最高首领是“总团长”,归其管辖的支团首领称“支团长”,再往下还设有司令、马厩长等,支团长以下的军官组成总会,从属于总团长。而总团长则直接听命于罗马教皇,必须唯教皇之命是从。

  罗马教皇给予骑士团各种特权,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是:不受十字军国家的僧俗统治者管辖。尽管耶路撒冷王国的总主教是教皇的国使,但他也无权支配调遣骑士团。

  在名义上,骑士团必须恪守安贫、守贞和听命三大戒律。但是,骑士们朝思暮想并且为之忙得不可开交的,却是积累财富。他们根本做不到安贫乐道。而且,十字军国家的僧侣封建主为了借其力量使西欧人长期占据地中海东岸,也给予骑士团以优厚的待遇。因此,骑士团的生活方式极端世俗化。

  骑士团敛财的途径

  西方的贵族朝圣者请骑士团在十字军国家代购宫殿、房屋和土地,作为到达“圣地”后的住所,朝圣完毕这些地产则悉归骑士团所有。1168年,圣殿骑士团收到匈牙利统治者的10000贝桑,其中的6000贝桑用来在阿克购买1座宫殿和4所房屋,以备匈牙利统治者到来后享用。在12世纪,圣殿骑士团还与法国、捷克的王公显贵签订过类似的协议。善堂骑士团也是如此。英王亨利二世临终前曾赠给它4.2万银马克和500金马克,作为它的活动经费。

  骑士团还经营商业,以圣殿骑士团为例,它拥有自己的船队,参加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并收取高额费用运送朝圣者东来西去。同时,骑士团还经营高利贷和银行业务。因此,当时的人说,在骑士团里“契约账簿比宗教书籍多得多”。

  骑士团的另一个生财之道却是“抢劫”。这类行为对于骑士团来说是屡见不鲜的。例如,1153年,十字军国家与埃及人交战,攻克阿斯卡隆之后,圣殿骑士团首先冲进城内,在城墙缺口处派40名士兵把守,不让其他骑士进入,而团员们则在城内挨门逐户地搜索金银。

  骑士团的“世俗事业”大获成功,几十年之后,骑士团不仅在东方有领地,而且在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匈牙利、捷克、英国等地也有为数不少的属地。

  同时,骑士团在十字军国家中的地位也变得越发重要,拥有许多要塞和城堡。到12世纪末,僧侣骑士团成为东西方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团员人数也大大增加,12世纪末期,仅圣殿骑士团已经拥有15000名团员。

  骑士团盛极而衰

  圣殿骑士团的正式名称是“基督和所罗门圣殿贫苦骑士团”,始创于1118年前后,其团员主要是来自法国的十字军骑士。这个骑士团的创始者最初住在毗邻救世主教堂的耶路撒冷王宫的一角,而救世主教堂的原址是阿拉伯伊斯兰教的一个清真寺,据传此地原是所罗门国王的神殿。“圣殿骑士团”的名称由此而来,有时也译为“神殿骑士团”。另一种说法是:据说当时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二世把犹太教圣殿内一部分院落划予法国骑士们作为驻地,因而得名。

  这个独立的教团内分三个等级:骑士、军士和教士。他们的徽记是一枚红十字章。教皇给予的特权、君主王侯的捐赠以及他们的抢劫,使其迅速聚集了大量财富。然而正所谓树大招风,13世纪末,西欧封建主在东方所建的殖民地全部被消灭殆尽之后,圣殿骑士团被迫离开巴勒斯坦,转入法国、英国及西班牙等国活动。而当时统治法国的腓力四世,正陷于财政极其困难的窘境之中。觊觎骑士团的财产,他暗中与受他保护的教皇克莱门特五世合谋,指控圣殿骑士团为异端,于 1307年9月13日发出了逮捕法国境内全体圣殿骑士的密令。结果,大批圣殿骑士在侦讯过程中被折磨死去,骑士团的组织也随之瓦解。1312年,教皇克莱门特五世下令,正式解散了圣殿骑士团。

  条顿骑士团是三大骑士团中建立时间最晚的一个,但却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它于1198年在巴勒斯坦建立,主要由德意志骑士组成,着白色外衣,佩戴黑色十字章,白色斗篷上绘有红色宝剑和十字。13世纪初,在总团长冯·萨尔扎领导下,该团将活动中心自中东转移到东欧。1226年,应波兰马佐维亚公爵康拉德之召,条顿骑士团前往波兰,攻击波兰的宿敌普鲁士人。此后的50年间,条顿骑士团又牢牢地控制了普鲁士,这样便形成了从东西两方钳制波兰领土,直接威胁波兰国家安全的态势。

  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是条顿骑士团的鼎盛时期。它已不满足于对波兰的渗透,同时还将侵略之手伸向立陶宛那片从波罗的海延伸到黑海的区域。 1346年,条顿骑士团又从丹麦人手里夺得了爱沙尼亚。除此之外,条顿骑士团在南部意大利、希腊、西班牙、法国都有自己的属地,最大的属地则在德国。

  1410年,波兰和立陶宛组成联军,向占据波兰领土的条顿骑士团进军。7月15日,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格林瓦尔德会战(德国文献中称为坦南贝格会战,中文又译作坦能堡会战)。联军取得了战役的全胜。此后,条顿骑士团转向衰落。

  善堂骑士团的雏形出现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尚未开始的1070年左右,它的任务是进行一些“慈善”工作,比如保护来“圣地”朝圣的西方基督徒,供给朝圣者食宿,医治生病的基督徒等等,故得此名。它的成员是以耶路撒冷的“圣约翰圣殿”为中心而聚集起来的,故又称为“约翰骑士团”。

  但是,第一次十字军远征结束后,善堂骑士团的宗旨开始发生变化,它的首领决定:一部分教友继续为饥饿和染病的朝圣者从事慈善工作,但其中心任务是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骑士军,从而逐步变成了纯粹的封建骑士军事团体,并在巴勒斯坦地区存在了将近200年。其服装是缀有白色十字架的黑色外套,后来又改为红色外套。

  14世纪初,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进逼之下,骑士团不得不于1310年移到地中海东部的罗得岛。1522年,奥斯曼苏丹苏里曼一世为了解除进犯欧洲的后顾之忧,大举进攻罗得岛,虽然骑士团只有500多名骑士和6000多名士兵,但他们面对20万强敌,毫不畏惧,英勇抵抗,进行了整整半年多的顽强防御战,虽然最终被迫投降,但士军却付出了至少5万人丧生的惨重代价。苏里曼一世对骑士团的勇气颇为赞赏,于是特许这支敌军在1523年1月1日安全撤离了该岛。

  153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同意把马耳他岛及其附近的戈佐岛交给善堂骑士团管辖。于是,骑士团就在马耳他岛上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正式称为“马耳他骑士国”。

  此后,善堂骑士团进入了鼎盛时期,船帆上标有马耳他八角十字的战船横行于地中海。18世纪,骑士团的疆域远达美洲西印度群岛的圣克鲁瓦。 1794年,美国独立后不久,这个骑士国就很快对它予以承认,并同它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当时,马耳他骑士国比美国还要强大得多呢。1798年,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在远征埃及的途中,将骑士团从马耳他岛上赶了出去,骑士团再度沦落天涯,直到1834年才在意大利的罗马扎了根。此后,它们再度转向经营慈善事业,一直延续到今天,其名称也改为“耶路撒冷、罗得岛和马耳他圣约翰军事护理人员骑士团”。

  今天,骑士团的总部设在罗马商业街的马耳他大厦,其标志为缩写字母s.m.o.m。像梵蒂冈一样,这块土地是属于它们自己的。虽然骑士团的正式公民只有几十人,土地也只有这一幢1.2万平方米的大厦,但它却与世界上8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目前,骑士团在全世界范围内经营着几十所教会医院和诊所,收取会员费和慈善捐款;发行自己的护照、货币和邮票。不过,在世界贸易活动中,人们看不到骑士团货币“斯库多”。此外,骑士团邮票只能在向非洲的布基纳法索及中国澳门发信时使用。实际上,骑士团的货币和邮票,绝大多数被世界各地的爱好者们购买收藏了。今天的骑士团非常富有,它的收入来源于战争和自然灾害发生时它所组织的战地救护和救济工作。而且,它还拥有众多的飞机,当然,都得租用外国机场,因为骑士团自己那块巴掌大的地盘还不及一个普通的飞机场大呢。骑士团目前在世界各地共有12000多名骑士,其中包括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意大利前总理弗朗西斯科·科西嘉、美国前财政部长威廉·西蒙等名人。

圣剑骑士团的由来及解体

  圣剑骑士团虽然不属于三大骑士团之列,但它在历史上也曾发挥过相当大的影响,而且还曾合并到条顿骑士团之内,因此,这里也简单叙述一下它的产生及结局。

  圣剑骑士团系德意志的宗教性封建军事组织,1202年由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支持建立。因其所属骑士的白色斗篷上绘有红色宝剑和十字,故得名。它在13世纪初以传播基督教为名,侵入波罗的海东岸立窝尼亚地区,故又称“立窝尼亚骑士团”。1240年,骑士团又伙同丹麦、瑞典封建主入侵俄罗斯,占领普斯科夫城,并继续东进,进逼诺夫哥罗德城。1242年4月5日,在冰封的楚德湖上爆发了著名的“冰上交战”结果诺夫哥罗德军队获胜,骑士团被逐出俄罗斯,此后再不敢向东扩张。到16世纪初,骑士团由于内部矛盾逐渐分崩离析,分裂为若干不同的领地。

圣殿骑士团全称是“基督和所罗门圣殿的穷骑士(poor knights of chris and the temple of solomon)”。它成立的时间并不确定,有说是1118年的,也有说是1119年的,一般认为不会迟于1120年。1096年圣城耶路撒冷被十字军攻占后,很多欧洲人前往耶路撒冷朝圣,而这时十字军的主力已经回欧洲去了,朝圣者在路上常常会遭到强盗的袭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贵族huguens de payns和其它八名骑士建立了圣殿骑士团,以保护欧洲来的朝圣者。当圣殿骑士团成员加入组织时,不仅要发誓遵从修会的三大规定:守贞、守贫、服从,而且还要发誓保护朝圣者,这是他们作为圣地的军事修会与一般的修会相区别的地方。

圣殿骑士团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当时的耶路撒冷国王博度安二世将圣殿山上的阿尔-阿克萨清真寺的一角给这些骑士驻扎,这个清真寺正是建在传说中的所罗门圣殿的遗址上。小说《达芬奇密码》里说圣殿骑士团知道所罗门圣殿下面藏着的秘密,所以故意要求这块地方来驻扎,以便将深藏在地下的秘密文件找出来。通过这些秘密,他们掌握了基督教的命脉,因此获得了力量,最后也因此惨遭屠杀。当然这只是小说,不能当真。不过圣殿骑士团的力量和财富却是真实的,他们被认为是十字军时代东方真正的主人,耶路撒冷王国要对抗阿拉伯人主要就靠他们的力量。

圣殿骑士团创立后很快就引起了贵族和教会上层的重视,当时著名的修士圣伯尔纳(st bernard of clairvaux)写文章支持圣殿骑士团的行动。在圣伯尔纳的影响下,骑士团迅速发展壮大。1139年,教皇英诺森二世(innocen ⅱ)发布圣谕,再次确认了圣殿骑士团的地位。在政治上骑士团只对教皇负责,其它任何僧俗政权都无权指挥它。在经济上骑士团不仅享有免税的特权,而且还有权在自己的领地上收取十一税。教廷赋予的特权使得圣殿骑士团在短短几十年内发展成一个强大而且富有的组织,同时也将骑士团牢牢地掌握在圣座之下。此后,圣殿骑士团成为罗马教廷拥有的最可靠的力量。

圣殿骑士团的拥有的财富之巨大只能用富可敌国来形容。12世纪末时,骑士团在欧洲拥有9000多处产业,其中包括一些很有名的教堂和城堡,如伦敦的圣殿教堂(temple church),柏林的圣殿宫(tempelhof)。有一段时间骑士团甚至拥有整个塞浦路斯岛。他们的富有使他们能够维持一支强大的职业军队,即便在战场上损失巨大,他们也能迅速恢复,但这财富最终也使他们走向毁灭。

骑士团财产的来源有很多方式,上面提到的征税是其中一种,当然还有掠夺,但更重要的方式是获得赠予,从事商业和银行业活动。从1127年骑士团首任大团长huguens de payns在欧洲进行宣传、征募工作开始,骑士团便获得了大量的捐赠,特别是在法国,很多贵族将地产赠送给骑士团,从此他们的地产几乎遍及整个欧洲,而且这些地产都是免税的。骑士团从事银行业则是这个组织的历史上值得注意的一页,他们开创了现代银行业的经营模式。最初是骑士团的成员由于守贫这一会规的约束,将财物交给骑士团。这种行为很快演变为商业行为扩大到骑士团之外,许多欧洲的贵族将贵重财物存放到骑士团里,由骑士团负责保管。这就和现代银行业的存款业务十分相似。事实上骑士团还发明了一种跟现代银行中的存款单很相似的票据,凭借这种印有骑士团特殊记号的票据就可以在各地的骑士团支部取出财物。由于骑士团的支部遍及整个欧洲,再加上教廷给他们的支持,他们的存款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各地的骑士团支部和圣殿里聚集了大量的财产,这时他们又开始了贷款业务。1135年,骑士团借贷给西班牙的朝圣者,资助他们前往圣地。骑士团的借贷业务发展极其迅猛,其业务对象上至各国国王——他们曾经是法国国王最大的债权人,下至普通的朝圣者,他们甚至还借贷给基督徒的敌人撒拉森人——这至少说明他们的信誉是十分卓著的。值得注意的是,骑士团的借贷是收取利息的,而当时收取利息是不合法的行为,受到教廷的谴责,但圣殿骑士团就这么不声不响地干下去了,信仰的力量在利益面前永远都是软弱无力的。这些金融活动是圣殿骑士团在军事活动之外的主要活动,传说骑士团里堆放着的借据、帐簿比宗教书籍还要多,这当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和忌妒。

圣殿骑士团在全盛时据说有2万多名成员,主要分为四部分:骑士(knights)、士官(sergeants)、农人(farmers)和牧师(chaplains)。骑士是重装骑兵,也是圣殿骑士团的核心力量,只有他们才有权穿象征着圣殿骑士团的绣着红十字的白色长袍。士官是轻骑兵,级别较骑士低一些。士官和骑士共同构成圣殿骑士团的军事力量。农人在骑士团里并不是指耕种的农夫,而是专门管理骑士团财产的成员。牧师则是骑士团中的精神支持者,在精神上帮助骑士团其它成员。和医院骑士团一样,圣殿骑士团的首领也称为大团长(grand master),通过选举产生,任期为终生。

从军事的角度来说,圣殿骑士团训练有素,在战场上是一支十分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是耶路撒冷王国最精锐的军队。从1129年围攻大马士革到1291年阿科陷落,圣殿骑士团几乎参加了圣地所有的战斗。在作战中,骑士团每一名骑士都有几十人作为支持力量,因此他们可以专注于自身的战斗目标,有人认为他们是现代职业军队中精锐的特种部队的先身。一般在战斗中圣殿骑士团出动的骑士并不多,几百人就是一支大部队了,但与当时阿拉伯军队相比,其实际战斗能力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本身所显示的。在montgisard战役中,耶路撒冷国王博度安四世率领500名骑兵、80名圣殿骑士配合以步兵,进攻撒拉丁的30000人的部队,结果撒拉丁最精锐的马木留克骑兵几乎被全歼,总伤亡达到20,000人,最后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部队逃回了埃及。要知道撒拉丁可是用兵的高手,这样的惨败恐怕不能用指挥能力的高低来解释。正因为有着这样骁勇善战的军队,在后来的哈丁战役中,居伊、杰勒德等人才会有恃无恐地离开水源进攻撒拉丁的大军,当然这也导致了最后的惨败。

哈丁战役对圣殿骑士团的历史、基督教的历史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圣殿骑士团在这场战役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过可惜是很可悲的角色。哈丁战役之前,耶路撒冷王国因为王位继承一事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以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三世为首的贵族派和圣殿骑士团大团长杰勒德支持的宫廷派几乎兵戎相见,最后还是杰勒德支持的居伊上台。这次分歧虽然因为撒拉丁的大军到来而和解,但已经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1187年7月初,撒拉丁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进攻太巴列,而把主力部队埋伏在太巴列附近的山区,当时在太巴列的是雷蒙德的妻子。没有多少防御力量的太巴列很快被攻克,但雷蒙德的妻子和手下仍然占据着一处堡垒死守,并向驻扎在安富里雅的耶路撒冷大军求救。雷蒙德认为这是撒拉丁的诱敌之计,他想引诱耶路撒冷军队离开有水源的安富里雅,因此建议不去救援,就在安富里雅等撒拉丁的军队,撒拉丁出动大军绝不可能仅仅为了一个小小的太巴列。但圣殿骑士团大团长杰勒德将雷蒙德的意见斥为叛徒的*计(雷蒙德此前曾跟撒拉丁有约定,撒拉丁帮助雷蒙德夺取耶路撒冷的王位,后来由于克雷森之战而废除),力主进军太巴列。杰勒德跟雷蒙德有旧怨,他曾是雷蒙德手下的骑士,雷蒙德许诺帮他娶一位富有的女继承人,但最后食言,杰勒德认为受到愚弄,改投入圣殿骑士团,一路青云直上,最后被选为大团长。很多人认为杰勒德这次反对雷蒙德仅仅是出于个人的恩怨,他的这种情绪化的做法导致了最后的失败。被杰勒德一手扶上台的居伊听从了杰勒德的意见,决定率领大军前往太巴列解围,很多骑士虽然知道这样做很危险,但出于忠诚仍然随大军一起前往太巴列。从安富里雅到太巴列要穿过一片荒芜干燥的高原,一路上还有撒拉森轻骑兵的不断骚扰,很快担任前卫的雷蒙德的部队和担任中军的居伊以及担任后卫的圣殿骑士团部队脱节,由于干渴以及阿拉伯骑射手的骚扰,居伊和杰勒德的部队都很难往前进发,这时他们到达安富里雅和太巴列正中间的马里斯卡尔西亚。杰勒德这时又作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他建议居伊让主力部队停止前进,在这儿修整并且等待后卫部队跟上。前方的雷蒙德则送信来请求居伊无论如何也要迅速前进,在天黑前赶到有水源的地方。这次居伊又听从了杰勒德的意见,让主力部队在马里斯卡尔西亚停下来。这一停之后他们就再也走不了了,撒拉丁的主力赶了过来将他们包围,并点燃野草,烟和灰使得耶路撒冷军队的干渴更难以忍受,而周围的撒拉丁军队高声唱赞美安拉的圣歌,在心理上干扰耶路撒冷军队。天亮之后,居伊组织耶路撒冷军队冲锋,企图突破围困,但由于极度的干渴和疲劳,耶路撒冷军队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与其说这是场战斗,不如说是一只猫在玩弄手心里的老鼠。最后居伊以真十字架为中心,组织了一个方阵进行抵抗。剩下的很多骑士本可以凭借快马重甲杀出重围,但为了保护真十字架,他们都死战不退,直到最后撒拉丁下令停止屠杀为止。耶路撒冷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基督教的圣物真十字架也被阿拉伯人夺去,最精锐的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要么战死,要么被撒拉丁处死,不过有趣的是撒拉丁居然放过了圣殿骑士团的大团长杰勒德,也许是感谢他带来了胜利吧。由于耶路撒冷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军队,很快就被撒拉丁攻克。圣城失陷的消息传到罗马教廷后,教皇乌尔班三世由于极度悲痛,当场便去世了。此后就开始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不过这是题外话,就不多说了。

哈丁战役对圣殿骑士团的打击十分深远,不仅仅是军事上损兵折将——如果光是军事上的失利他们很快就能恢复,更重要的是由于圣城失陷,他们失去了政治上最重要的立足之地。失去了圣地守护者的地位,他们存在的意义也要大打折扣。后来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又带来了英格兰的狮心王理查一世、法国的高贵王菲利普二世,跟他们的力量比起来,圣殿骑士团只能做配角。总之,圣殿骑士团的辉煌虽然仍在持续,但他们的时代已经去日无多了。

1291年阿科陷落之后,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一起撤到塞浦路斯,此后又回到法国。这也许是圣殿骑士团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就只能受别人摆布。相比而言,医院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就聪明的多,医院骑士团虽然人不多,但仍在罗德岛上苦苦支撑,后来又在马耳他岛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条顿骑士团也在普鲁士建立了骑士团国。圣殿骑士团回到法国只能用自投罗网来形容,从此他们就注定走上毁灭的道路。

当时法国的国王是“美男子”菲利普四世,后来被尊称为“公正王(phili iv the fair)”,他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国王,打击贵族,维护法兰西的利益。而且这位美男子对教会显然没有什么感情,连续有两位罗马教皇在他手下不明不白地送了命,直到他把他的亲信波尔多大主教贝特朗(bertrand de goth)扶上教皇的宝座才罢手,这位贝特朗就是教廷历史上的克莱蒙特五世。

1307年10月13日,那是一个星期五(这就是黑色星期五的由来),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菲利普四世向法国各地的事务官发出密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打开,密函上的内容正是逮捕各地的圣殿骑士团成员。菲利普的突然袭击获得了圆满成功,法国几乎所有的圣殿骑士团成员都被逮捕,仅在巴黎就有138名骑士团成员被捕,圣殿骑士团的高层包括大团长雅克dangercode;;德dangercode;;莫莱(jacques de molay)无一幸免。菲利普四世给圣殿骑士团编排的罪名是“异端”,这真是很有意思,圣殿骑士团确实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你可以说他们贪婪,说他们残暴,但要说异端就未免有点离奇了,从骑士团成立开始,它一直就是教皇座下最忠诚的力量,教皇前后共赐予他们上百条特权。不过菲利普四世需要的不是符合逻辑的观点,他只需要将骑士团打入万劫不复之境。法国的宗教裁判所立即就开始对骑士团成员进行审讯。在宗教裁判所的“有效工作”下,圣殿骑士们开始招供,其中包括大团长雅克dangercode;;德dangercode;;莫莱。裁判所还让他给所有的骑士团成员发布一道命令,解决他们保密的义务。在莫莱的这道命令之后,骑士团成员向裁判所给出了千奇百怪的供词,有的承认他们入会时要向十字架吐口水,有的说他们搞巫术,有的说他们崇拜异教的偶像,至于这个异教偶像是什么样子,各人又有各人的说法,另外还有骑士团成员之间搞同性恋——这个也许是唯一可信的罪名。据记载,仅巴黎一地就有36名骑士团成员在审讯过程中死亡,我们可以想象这些供词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获得的。

菲利普四世的行动得到了教皇克莱蒙特五世的支持——事实上他们俩就是同谋,教皇在1307年稍晚些时候发布圣谕,谴责圣殿骑士团的罪恶,要求各国采取行动,彻底取缔圣殿骑士团。在菲利普四世和教皇的威胁下,各国虽然有不满,但也只好服从,不过在其它国家只有很少的圣殿骑士被处死。

按照宗教裁判所的惯例,承认异端的至少可以留下一条名,不过很多圣殿骑士团成员后来相继翻供,在教廷派来的主教面前否认了之前的供词。骑士团成员的翻供让菲利普四世十分恼怒而且不安,对他们的审判又持续了几个月,这些翻供的圣殿骑士团成员再也没有承认罪行,他们中的很多人死于狱中,剩下的则上了火刑架。1510年在巴黎召开的桑城宗教会议上将否认供词的骑士团成员谴责为异端累犯,判处火刑。5月10日这一天有54名圣殿骑士被宗教裁判所用文火烤死。

大团长莫莱和其它几名骑士团高层由于地位非同寻常,他们直到7年后,即1314年3月18日才被宣判。菲利普四世本来准备将已经承认异端罪行的莫莱等人判为无期徒刑,谁知在宣判时莫莱和诺曼第分团长儒弗鲁瓦dangercode;德夏尔尼站起来否认原供词。公审大会草草收场,莫莱和儒弗鲁瓦 dangercode;德夏尔尼被送上了火刑架,莫莱在死之前诅咒菲利普四世和克莱蒙特五世,说他们在一年内都会面临永恒的审判。事实上,这个诅咒真的应验了,仅仅一个月后,克莱蒙特五世暴病而死。“美男子”菲利普五世比他多活了半年多,这一年的11月29日,他在打猎时身亡,据说是被一只野猪撞死的,不过也有人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因为菲利普四世是一个有着非凡勇力的骑士,据说他能将两名大汉轻松地扛在肩上。

菲利普四世对圣殿骑士团采取血腥行动的原因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历史学家也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一个比较公认的观点是他觊觎圣殿骑士团的财产,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更直接的说法是他欠骑士团一大笔钱,所以他才会对骑士团下手。也有人认为菲利普四世和骑士团有矛盾,当初菲利普四世曾想加入骑士团,但被拒绝了,因而怀恨在心。也有人为菲利普四世辩护,认为当时圣殿骑士团企图建立骑士团国,菲利普为了维护法国的统一,所以才这么做。不过对于圣殿骑士团建国这一企图似乎并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总的来说,圣殿骑士团异端案整个事件完全可以用“莫须有”三字来概括。

圣殿骑士团被消灭后,根据教皇的命令,医院骑士团获得了大部分遗产,各国的圣殿骑士团成员有很多转到医院骑士团门下,可以说医院骑士团是最大的受益者。菲利普四世则独吞了骑士团在法国的财产,也有人认为他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圣殿骑士团在灾难来临之前已经有所预感,将在法国国内的大部分财产转移走,因此法王菲利普四世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圣殿骑士团在葡萄牙的组织则改名为耶稣会继续存在,其性质也由军事修会变为主要从事海外宣教的修会。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也许是对圣殿骑士团最宽容的国王,他公然违抗教皇的圣谕,拒绝对领地内的圣殿骑士采取敌对行动,因此欧洲大陆的圣殿骑士团成员有不少逃往苏格兰,投入罗伯特手下。据说后来在苏格兰与英格兰的战争中,正是依靠这些圣殿骑士的英勇作战,苏格兰人才打败了占优势的英格兰军队。

不管怎么说,圣殿骑士团作为一个组织从此成为历史,由于它与宗教、与圣地的密切联系,以及它曾经的强大和富有,再加上戏剧性的历史,圣殿骑士团一直都是传说中经常出现主角,特别是在与圣杯有关的传说中。小说《达芬奇密码》里也运用了很多跟圣殿骑士团有关的传说。

圣殿骑士团最初的标志是白色的制服外加白色长袍。大约在1147年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后,开始在白色长袍的左肩绣上红色十字,一开始是等边十字,后来发展成八角十字。圣殿骑士团的徽章则是两名持盾和矛的圣殿骑士坐在一匹马上,盾上绘有红色的十字。这个徽章象征着骑士团的成员一开始是贫穷的骑士,后来又被解释为骑士团成员的袍泽之谊,不过到了菲利普四世摧毁圣殿骑士团时则被说成是骑士团成员搞同性恋的象征。圣殿骑士团的口号是“神的旨意(god wills it)”,战场上他们就是喊着这个口号冲锋陷阵。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升级  41.43%

UID
176688
热情
-1
人气
0
主题
0
帖子
118
精华
0
积分
59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9-3-16
沙发
发表于 2009-10-16 16:25:5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收藏了,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2, 2024-6-1 05:49 , Processed in 0.01882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