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3DM
14nm最终章
就在刚刚,Intel十代桌面端酷睿处理器的头两款产品i9-10900K和i5-10600K正式解禁,我们已经提前对这两颗处理器进行了全面测试,接下来我们废话少说,一起来看看全新的十代酷睿表现到底怎么样。
媒体版包装
首先我们先来看的是i9-10900K和i5-10600K这两颗处理器相较于前代产品的纸面参数变化。尽管时隔这么久,但桌面端的十代酷睿处理器仍然没能用上10nm工艺,依旧还在使用打磨多年的14nm工艺。十代酷睿的架构名称是Comet Lake-S,本质上没有太多的升级。
CPU的防呆缺口从上方移到了下方
Z490芯片组
大家也都知道了,十代酷睿也延续了两代一换接口的传统,改用了LGA 1200接口,对应的就是全新的Z490主板。这次接口变动比7代到8代更为彻底,也基本上完全封死了魔改主板兼容的可能性。这代Z490芯片组的升级幅度其实并不大,和性能直接相关的部分基本和Z390相同,只是在网络部分提供了更高规格例如2.5G/10G的有线网络以及WiFi 6无线网络。
说回到CPU部分,首先在核心/线程部分,i9-10900K升级到了10核心20线程、i5-10600K则升级到了6核心12线程;基础频率和睿频频率部分,二者也都有进一步提高,其中i9-10900K的最大睿频频率已经来到了5.3GHz;除此之外,十代酷睿在三级缓存规格部分也有了提升,i9-10900K升级到了20MB、i5-10600K升级到了12MB;最后原生内存频率支持部分,只有i9-10900K目前支持到了DDR4-2933。从整体的纸面参数上来看,十代酷睿的性能升级最主要还是来源自频率的提升,也因为是14nm工艺没有变化,所以十代的酷睿处理器的TDP也猛涨了30W来到了125W。
测试平台介绍
看完CPU部分的参数变化,在我们接下来的测试之前,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全新的测试平台。这次我们为了迎接i9-10900K这颗全新的消费级旗舰处理器,我们准备了ROG MAXIMUS XII EXTREME主板。这是目前ROG产品序列中的顶级产品,专为各种游戏发烧友准备。
为了保证十代酷睿特别像i9-10900K这样的处理器充足的供电,ROG MAXIMUS XII EXTREME采用了非常奢华的16相供电设计,同时也搭载了WiFi 6无线网卡、10G/2.5G规格的有线网卡,也同时提供了双雷电3接口,一块旗舰板该有的,ROG M12E统统一次给齐。
整块主板上手就能感受到它重量十足,ROG MAXIMUS XII EXTREME采用了全覆盖式散热设计,对于VRM、M.2插槽以及Z490芯片组部分全部覆盖有厚重的金属散热装甲,并且也有两根大直径的热管贯穿。主板背面也安装了半覆盖式的金属背板,同样也拥有一定的辅助散热能力。
主板整体的灯光效果还是非常惊艳的,除了I/O以及南桥部分的RGB背光以外,主板侧面也设计有RGB灯条,而正面的CPU下方还安装有一块可以显示主板工作状态、工作温度的OLED屏幕。
顶级座驾ROG MAXIMUS XII EXTREME
ROG MAXIMUS XII EXTREME提供了四条常规的内存插槽,最大支持到128GB,支持华硕独家的OptiMen III内存优化技术,支持最大DDR4-4800MHz+的内存超频。
内存右侧则是一个DIMM.2接口,配合上随机附送的扩展卡,可以再额外提供2个M.2接口。
PCIE部分提供了两个X16规格的插槽,均安装有金属保护装甲。
存储支持部分,这次ROG MAXIMUS XII EXTREME板上提供了两个M.2插槽(DIMM.2扩展额外2个),侧边还有8个SATA接口。
I/O部分拥有2个USB 2.0、6个USB 3.2 Gen 1、2个USB 3.2 Gen 2(10Gbps)、2个雷电3接口、2.5G速率和10G速率的两个RJ45网线接口、下方是WiFi 6天线接口以及音频接口。最上方部分还提供了重置BIOS、更新BIOS的快捷按键。
ROG MAXIMUS XII EXTREME这次加入了新的AI智能优化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AI智能超频」、「AI智能散热」和「AI智能网络」这三个功能。这些智能功能可以自动根据平台的散热能力、供电能力以及CPU自身的体质提供合适的配置方案来进行超频、或是更精密的调整控制风扇转速以及优化网络。这些功能并非一个简单的预设,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学习能力,会是一个越用越聪明的功能。
用料扎实的散热模组
TDA21490
看完外在,我们也简单拆解了ROG MAXIMUS XII EXTREME看一下它的用料情况。首先看供电部分,ROG MAXIMUS XII EXTREME采用了16相供电设计,PWM控制器型号是华硕定制的ASP14051,是ROG高端主板中常用的一颗芯片。MOSFET是英飞凌TDA21490单相可以承载最高90A的大电流。
CPU供电接口为双8pin
网络部分搭载了AQUANTIA AQN-107万兆网卡以及Intel I225-V 2.5Gb网卡,无线部分使用的是Intel AX 201无线网卡。
监控芯片型号NCT6798D,TPU芯片型号为ACM90821。
音频部分,ROG MAXIMUS XII EXTREME采用了ROG SupremeFX S1220,支持7.1s声道,搭配使用ESS ES9023P作为DAC解码芯片。
总体来看,ROG MAXIMUS XII EXTREME可以说是高端发烧友的一份大餐,用料奢华配置过硬,是追求极致的玩家非常好的一个选择。
为了对比控制变量,我们统一使用相同的一套DDR4-3200内存(C17),为了全面展示CPU性能,我们也搭配使用了目前最强的游戏显卡ROG STRIX RTX 2080 Ti显卡,其余部分的硬件配置大家可以参考上方表格。
基准性能测试-1
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两颗新处理器进行全面的基准测试。
wPrime是一款计算质数考验CPU算里的软件,主要测试CPU的多线程性能,今天我们选择测试1024M大小的项目。
CPU-Z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我们选择使用测试程序测试单线程和多线程的性能。从成绩上我们可以看到,单线程部分的提升幅度其实非常小,分数差距主要也来源于频率提升,而多核心部分提升就比较明显了,尤其像i9-10900K处理器,虽然只多了2核4线程,但是因为拥有了更高的全核心加速频率,所以最终成绩提升了将近40%
3DMark-Fire Strike Extreme项目测试的是显卡性能,其中「物理成绩」能反映出CPU的性能表现。不同于前面的单项CPU性能测试,3DMark的测试总时长更长,这个项目更能体现出CPU在长时间高负载状态下的性能表现,i5-10600K相较于上代提升了44%;而i9-10900K提升幅度只有11%,这其中会有后半段温度升高后降频的限制
CINEBENCH是一款老牌的CPU测试软件,我们分别测试了R15和R20两个版本。
基准性能测试-2
POV-Ray测试的是CPU的3D渲染能力。
最后我们也从实用的角度,通过Premiere Pro软件导出一段2分钟左右的4K60帧视频,分别对比导出所用的时间。
整体成绩上来看,i9-10900K相较于上代i9-9900K的平局提升幅度在25%左右;i5-10600K相较于上代i5-9600K提升35%左右。因为本代Comet Lake-S架构本身并没有太多技术上的进步,所以可以说这些性能提升基本来自于核心、线程以及频率的提高,能在14nm工艺下小改架构的情况下压榨出这么多性能也实在让人佩服。
频率和功耗部分,i5-10600K在使用Prime 95拷机时频率稳定在4.4GHz,功耗在125W左右;i9-10900K拷机状态下频率保持在3.8GHz左右,功耗也会维持在125W上下,但i9-10900K在峰值状态下会以全核心4.9GHz的频率运行,这个状态下CPU可以吃掉235W以上的功耗。
总体来说,i5-10600K其实在多核心部分的表现更为稳定,主要是温度更低,对于主板供电需求也更低,反观这边的i9-10900K,尽管峰值性能极强,但是受制于散热和其他部分原因,日常使用的体验不会有太明显的差距
除了基础的理论测试以外,我们也选择了几款自带BenchMark的游戏进行帧数上的对比测试,测试环节我们选择2K分辨率最高档画质。游戏部分不像单纯的CPU跑分,这部分考验的是整个系统的总性能。成绩上来看,提升幅度基本都在个位数。这主要是因为CPU对于游戏帧数的提升存在明显的边际效应,当CPU性能到达一定水准之后,额外的性能对于帧数的提升就很小了。不过更好的CPU会在复杂游戏场景时提供更高的稳定性,也并非完全无用。
超频性能测试
ROG的这块主板提供了AI智能超频的功能,只需要使用AI Suite III软件,就可以无门槛的进行自动超频。软件会自动分析我们的系统状态,最终给出了三颗核心5.3GHz、两颗核心5.1GHz其余为5GHz的配置,对于动手能力没那么强的朋友们来说,这也是最简单最安全提升性能的一个方式了。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想看看十代酷睿,特别是i9-10900K完全超频后的性能表现。我们经过一系列设置后,可以维持全核心5.3GHz左右的状态,此时CPU的峰值功耗接近300W,对于散热和主板供电都有非常严苛的要求。在这个状态下我们又进行了相关的性能测试,成绩更进一步提高了5%~7%,这部分性能落实到实际使用的话感知不会太过明显。
点评
尽管仍然没能摆脱14nm++的魔咒,但是本次十代酷睿的整体升级幅度还是让人满意的。尽管今年的Zen 2锐龙来势汹汹,但是Intel也仍然不甘示弱,在顶级的i9平台上给出了10核心20线程、5.3GHz睿频这样的配置。高中低不同价位全线支持超线程,补足了九代酷睿的一些遗憾。像i5-10600K这颗处理器,借着更高的频率以及6核心12线程,不论跑分还是实际体验,都已经和i7-8700K不相上下,相当于用更低的价格给出了更好的体验。
从目前的实际使用体验来看,Intel的酷睿处理器仍然可以被称为是出色的游戏处理器,但我们也有理由期待更多。今年的十代酷睿,我们认为对于游戏玩家们而言,i9-10900K可能性价比并没有显得非常高,反而是补齐了超线程增加了核心、频率的i3/i5/i7处理器更值得选择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