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1092|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话题] 别了,中国“二胎梦” zt [复制链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73.76%

UID
73819
热情
8772
人气
11210
主题
163
帖子
7042
精华
3
积分
1368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6-5-20

新时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20:12: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微信分享
别了,中国“二胎梦”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陶太

“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以后:7厘米的子宫和12厘米的输卵管,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段距离是它们身长的4000倍,等于一个男人游8公里的路程。”这是一个受精卵的奋斗。据说在涌入子宫的三亿个精子里面,只有一个幸运儿能够抱得卵子归,这绝对是个小概率事件,堪称是一场精子马拉松。

不过,这并不是生命最遥远的距离,当你拥有中国城市户籍,不幸还有兄弟姐妹,想让精子第二次追上卵子,并能投生为人,那真的是智力与实力的大比拼。你会发现,世界上最难逾越的生育门槛,其实并不是狭长的子宫和输卵管,而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只生一个好”,以及与此绑定的开除公职、缴纳社会抚养费等高级生育套餐。这也将是未来人类史上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啥时代的人生孩子,生几个孩子,不由当事男女决定,甚至不由上天决定?

随着新一轮大部制改革,中国人终于告别了“计生委”,但起码在目前,计划生育国策依然在维稳,只不过换了个马甲。这意味着三代城市人的“二胎梦”,已经可以安息:50后已经开始升格做祖父母,从盼老二变成盼孙子;60后基本偃旗息鼓,始知天命;70后已人到中年,接近生育大限,从能生能养,进化为不孕不育群体。这恰好是计划生育三十年覆盖的主要生育人群,并且将继续为其正确性做注解。于是,“计生委”被无声无息地划并了,让卫生的归卫生,让发展的归发展,上述三代人的城市“二胎梦”也随之安乐死,以后便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由于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育龄高峰,双独家庭可生育二胎,城市二胎合法化已是大势所趋。50后、60后、70后只能用一项吉尼斯世界记录自我安慰,因为他们参与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与精子搏斗的战役,还为城市孤独个体的生存提供了最大数量的后代样本,以控制人口数量,节约地球资源的名义。

不过,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抗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还是有不甘心的城市妈妈在为“二胎梦”拼命挣扎,挑战生理极限,尚有余勇的70后全职妈妈成为生老二的主力军。

如果70后全职妈妈们还有一个集体理想,那几乎百分百是城市“二胎梦”。因为生老二而全职在家,或因为全职而想着再生个老二,那几乎是鸡生蛋和蛋生鸡的关系。70后全职妈妈间最常见的搭讪语不是“你吃了吗?”而是“你打算生老二吗?”标配答案当然是“顺其自然”。我周围相当多的70后全职妈妈已经拒绝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头胎是女孩的全职妈妈最积极,因为还想再要个男孩,传宗接代仍然是中国生娃的一项基本原则。在70后全职妈妈群体中流传的各种秘方,除了推算特殊的日子,还有大量喝弱碱水,因为据说女孩偏酸性,男孩偏碱性。而头胎已经是男孩的,则期待再来一件“贴心小棉袄”,希望儿女双全。

无论二胎生男生女,已经罕有人再等待一份迟来的慷慨了。夫妻双方没有公职的家庭动作最快,不仅大大方方生二胎,而且去服务更好的私家医院,不过未必肯缴纳高额的社会抚养费。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才有的幽默,你能够见到许多穿得漂亮体面,粉妆玉琢的“黑孩子”。爸爸妈妈都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优良素质,但因为是老二,起码在学龄前,他都有可能是个“黑户”。北京的社会抚养费额度之高,已大大超过了到美国坐月子,生个“美国人”的费用。其实对于负担更大的二孩家庭而言,大可以把社会抚养的费用,落实到自家抚养,防止腐败滋生,还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所以“黑户”家庭一般都超级淡定,拖一天是一天。

不过,到底受组织教育了那么多年,作为红旗下的蛋,70后全职妈妈还是尽量选择低调的“曲线生育”,尽可能做到合理规避。“生老二”已经变成了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各种民间智慧层出不穷。父母改变身份是最佳途径。如今,一个好企业最好是拥有跨国业务,而其最好的福利,已经不是给员工股票,而是给予身份,哪怕是香港身份。改变身份最重要的获益,当然是有权利生二胎。退而求其次,则是让老二在外出生落籍。前些年,最便利的生老二途径自然是去香港。我身边也有全职女友探讨过省钱生老二的办法,譬如大家集体到深圳租房,临产再去香港。香港大门关闭后,美国就成为最后的诺亚方舟。如果你看见近两年出生的老二,尤其是一脸纯朴的“山里娃”,十有八九便是全职妈妈们在美国大农村生的。不知道这是悲剧还是喜剧,中国最注重教育投入的家庭,最有时间陪伴孩子的全职妈妈家庭,因为有兄弟姐妹分享,孩子最有可能健康成长的家庭,最后都出口转内销,培养了一大批中国制造的 “老美”。不过,凡事还是应该往好里想,这些未来的海外侨胞没准会成为第一拨具有真正的中国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有利于中国在世界崛起。中国时尚杂志们已率先捕捉了这个潮流,一家两孩、中西生活方式结合的形象已经频频在广告画面上出现,并业已成为中国时髦生活的象征。


只是,即便你有勇气违抗生育规则,甚至有能力跨越国界,你永远敌不过惨无人道的时间。纵使70后全职妈妈们能想得明白,全力以赴,尚能生出老二的,还是极少数幸运儿。因为哪怕是1979年出生的人,也已经34岁高龄了。非不为也,乃不能也。这才是计划生育无远弗届的影响力,只有时间知道答案。中国城市“二胎梦”之难圆,难在一项政策终于被演化成为自然法则,你很难让老树再开花,正如同你很难让青春再复活。

身为70后母亲,我们其实已经别无选择,要么顺天承运,生出最后的宁馨儿;要么只能惆怅地手拉手,步入告别中国“二胎梦”倒计时,为这段历史虔诚地画上最后一个圈。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邮箱: Shirley.xue@ftchinese.com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升级  27.87%

UID
208542
热情
12820
人气
15201
主题
282
帖子
22525
精华
5
积分
25574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9-11-28
沙发
发表于 2013-4-11 20:18:0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乱煽情,计划生育带给中国的好处每个中国人都是心知肚明,每个人都想不叫别人生,光自己多生
我喜歡打球打遊戲打電話,喜歡睡覺,喜歡上網,喜歡看書看報看電視看電影看美女看大海,就是不喜歡工作!我都不想活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13.2%

UID
52063
热情
6803
人气
9610
主题
51
帖子
4724
精华
0
积分
1066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10-8
板凳
发表于 2013-4-11 20:35:5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公平客观地说,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明智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升级  18.33%

UID
59587
热情
61
人气
335
主题
12
帖子
91
精华
0
积分
255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5-12-30
地板
发表于 2013-4-11 20:45:4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完全同意楼上2位说的,那就是西方资本主义所谓的攻击中国的工具。中国人口在当时不控制,可想而知现在中国要有多少人,那些人用心不良。再说也不耽误有人些超生阿,更何况现在父母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可以生2胎了。建议不要被人利用,了解下当时的背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73.76%

UID
73819
热情
8772
人气
11210
主题
163
帖子
7042
精华
3
积分
1368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6-5-20

新时政

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4-11 21:01:3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daniel0535 发表于 2013-4-11 20:45
完全同意楼上2位说的,那就是西方资本主义所谓的攻击中国的工具。中国人口在当时不控制,可想而知现在中国要 ...

这篇文章只是从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角度去感受现下的政策而已,怎么又扯上“西方资本主义攻击中国的工具”了?

“吃着地沟油,操着中南海的心”的人,的确是不少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67.93%

UID
57330
热情
1299
人气
2651
主题
50
帖子
1972
精华
0
积分
3019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12-1
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4-11 21:33:1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太夸张了,现在中国不知道有多少两个孩子的家庭,我不信那些老二都是黑户。
喜欢草地和大海。。。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升级  73.76%

UID
73819
热情
8772
人气
11210
主题
163
帖子
7042
精华
3
积分
1368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6-5-20

新时政

7#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4-11 21:45:2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watermelone11 发表于 2013-4-11 21:33
太夸张了,现在中国不知道有多少两个孩子的家庭,我不信那些老二都是黑户。

那他们是怎么上户口的呢?愿闻其详。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UID
58661
热情
240
人气
476
主题
11
帖子
628
精华
0
积分
683
阅读权限
1
注册时间
2005-12-18

哈卡一族

8#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4-11 22:01:2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67.93%

UID
57330
热情
1299
人气
2651
主题
50
帖子
1972
精华
0
积分
3019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12-1
9#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4-11 22:17:17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anzac_corp 发表于 2013-4-11 21:45
那他们是怎么上户口的呢?愿闻其详。

我没有专研过这个问题,但我不相信在大城市里生活的父母会容忍自己的小孩没有户口。
喜欢草地和大海。。。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28.67%

UID
48475
热情
1268
人气
2125
主题
53
帖子
1384
精华
0
积分
243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5-9-5
10#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4-11 22:28: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anzac_corp 发表于 2013-4-11 21:45
那他们是怎么上户口的呢?愿闻其详。

怎么上户口?lz是很久没有回去中国啦还是怎么样啊?医院开证明,主动缴罚款,弄到指标的办法太多啦。至少我周围的没有二胎是黑的
<a href=&quot;http://lilypie.com/&quot;><img src=&quot;http://lagf.lilypie.com/E1oKp12.png&quot; width=&quot;400&quot; height=&quot;80&quot; border=&quot;0&quot; alt=&quot;Lilypie Angel and Memorial tickers&quot; /></a>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升级  73.87%

UID
71754
热情
1926
人气
2747
主题
27
帖子
4444
精华
3
积分
460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6-5-1

10周年纪念

11#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4-12 07:52:45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我想说事实是只有重点大城市管的比较严 我身边几乎30%的朋友家里都2个或者以上 让我感觉自己爸妈太老实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44.3%

UID
228840
热情
797
人气
1439
主题
84
帖子
553
精华
0
积分
1443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0-5-6
12#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4-12 08:04:3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生不生老二也是父母做的决定。我爸妈说,那个年代,超生等于丢饭碗。和现在一样,养不起老二就不能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36.86%

UID
140938
热情
4493
人气
5906
主题
84
帖子
3145
精华
1
积分
6843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8-4-5
13#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4-12 09:48:29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中国必须计划生育,否则就不是现在的中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升级  66.4%

UID
252620
热情
729
人气
1637
主题
41
帖子
876
精华
3
积分
1664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0-8-25
14#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3-4-12 14:02:4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本帖最后由 林林总总的自由 于 2013-4-12 14:14 编辑

”纵使70后全职妈妈们能想得明白,全力以赴,尚能生出老二的,还是极少数幸运儿。因为哪怕是1979年出生的人,也已经34岁高龄了。非不为也,乃不能也。“

不喜欢谈政治, 也不懂政治。可忍着看到这句话, 忍不住了, 不知道写这篇文章的人几岁。说的是二胎, 不是初产妇。。。。。 34岁就高龄了!!确实不再年轻。 说什么 非不为也,乃不能也。 就算是拽了文言文也还是没道理啊。

政策都是双刃剑,有受益方也有受管制一方, 既然是国家定政策自然是从整体利益考虑, 我也是头几年政策下的独生子女,作者笔下的高龄,也羡慕极了有兄弟姐妹的种种好处。。 可是这些一己之私 对国家的发展能起到什么好处。 要是不控制, 中国人口以几何倍数增长, 哪个政府养得起,管得过来。 早晚成世界问题。 生了孩子不养了? 不教育了?将来不养老了?

宁可中国没有人权再加一条罪名, 就是不改政策, 总是原因的吧。。。。别说的好像这政策是专门针对单一老百姓, 不让咱们实现儿女成群的愿望制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2, 2025-8-26 08:41 , Processed in 0.02345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