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59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馬來半島上的三文五語 「我係檳城人」》 [复制链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22.96%

UID
122872
热情
26387
人气
28461
主题
946
帖子
33226
精华
4
积分
44592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7-7-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00:53: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微信分享
馬來西亞檳城的首府為喬治市(Georgetown),而香港於開埠伊始亦曾把今天的中西區及灣仔區一帶命名為維多利亞城(City of Victoria),其中「喬治」與「維多利亞」分別為19至20世紀的兩任英國君王,可見這兩個遠東城市因同在米字旗下而有着微妙的關連。來自檳城的蒲威哲(Church Po)兩年前負笈香港,現就讀於香港大學化學系。有趣的是,這名外地生非但擁有華人的臉孔,而且還會說廣東話。

福建人後代、馬來西亞國籍、會說馬來語、英語、華語(「普通話」於馬來西亞的說法)、廣東話及福建話共五種語言,Church的多元背景在港人眼中或許頗為特別,但在馬來西亞則是相當普遍。事關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及當地土著等共同居於這個東南亞的半島之上(當然還包括婆羅洲北部的「東馬」),生活在真正的多元文化當中,而多語雜用就是一大例子,「我喺屋企同爺爺奶奶會講福建話,同父母會講華語,同家姐主要係講英文,同印尼家傭會講馬來語,而廣東話就係睇tvb同香港電影學嘅;喺學校嗰陣,同華人就當然講番華語啦,而同馬來人或者印度人就講馬來語」。

*禁說方言因其「粗魯」?
老一輩講福建話,中年人說華語,年輕一輩則華英雜用,檳城華人的語言轉向大概可從Church的家庭窺視。方言之所以逐漸從檳城華人日常生活中褐色,學校政策「應記一功」,Church昔日就讀的中學就禁止學生說福建話、廣東話及客家話等方言:「佢哋覺得方言比較粗魯,唔夠正規,要講就講標準嘅華語,但據我所知依家個情況就放寬咗。」

這不禁令人想起在上月無綫節目《沒有起跑線?》中,某英文小學校長表示學生不准在校內講廣東話,一度引起大眾關注。其實廣東話與福建話等方言更貼近古漢語用字及發音的論述在學界已多有提及,若這些學校認為方言較「粗魯」的話,恐怕在教授唐詩時要把「路有凍死骨」改成「路有冷死骨」、「莫使金樽空對月」須變為「莫使金瓶空對月」了。誠然,這與粗魯與否無關,只是會說華語所能面向的市場更大而已。

*多語雜用無「第一語言」
在三文五語的環境下成長,Church坦言對方言漸趨非主流無太大感覺:「喺馬來西亞,老一輩嘅人會捍衛方言,認為要保留呢啲傳統,但對我嚟講就冇乜所謂,其實都係一種語言啫,最緊要係溝通到。」他的想法顯然與提倡捍衛廣東話的港人大相逕庭,或許是因為他並沒有「第一語言」這個概念,「我真係答唔到你邊種話係我嘅第一語言,因為我哋咩都會講。同埋我哋嘅語言好多都係mix,嚴格嚟講唔係好正規,例如我哋講嘅英文會參雜馬來語同福建話,而有時講講下華語又會好自然咁加一兩句廣東話或者福建話」。

問到在罵人時會有哪種語言時,Church則笑言:「睇吓鬧咩人囉!」那麼私底下呢?「福建話啦!福建話粗口多啲。」他又表示,對檳城華人來說廣東話粗口的「殺傷力」較低,反而開玩笑的意味較多,「不過馬來西亞始終係回教國家,我哋文化相對保守啲,所以唔會大庭廣眾咁講,但我喺香港就好容易聽到粗口,連街上嘅學生都會講」。

*語言接觸生出馬式粵語
「語言接觸」(language contact)是指兩種或以上的語言出現互動繼而相互影響的一種現象,在多語並用的馬來西亞自然亦有發生。馬來語、英語、華語、廣東話、福建話的交替使用,其各自的詞彙、語音及句法等自然亦會互相影響,這就是Church提到當地語言「好多都係mix」一個較為學術的說法。在這種土壤之上,馬來西亞式英語、馬來西亞式華語及馬來西亞式廣東話自是破土而出。

就以廣東話為例,馬來西亞式廣東話就與港式廣東話有不少分別。Church表示,當地華人會稱「咖啡」為「kopi」、稱「警察」為「馬打」、稱「落雨」為「落水」、稱「菠蘿」為「黃梨」、稱「去玩」為「去撩」等,這些詞彙對同樣講廣東話的港人而言可謂相當新鮮。另一方面,港式廣東話對Church而言亦是一片新大陸:「起初我都唔知咩係『打冷』同『chur』;同埋大學啲同學好鍾意用short form,例如『好frus』就係『好frustrated』,又好似『sor』咁,我會覺得點解你唔用『sorry』呢?有誠意啲喎。」

*文化相近並無「水土不服」
港馬兩地的廣東話雖然花開兩朵,但始終是並生一枝,亦因如此,Church初到香港時的文化衝擊(cultural shock)相對較少:「一來大家都係華人,二來大家都識講廣東話,同埋我喺檳城都會飲茶同睇tvb嘅,有時仲會有香港人以為我係本地人。」但另一方面,他表示港人不太了解馬來西亞:「佢哋有啲會以為馬來西亞人就等如馬來人,所以好surprised我識講廣東話。」

對Church這位不太「外地」的外地生而言,在香港生活自然不成問題,但對他的外國同學來說則並非易事:「佢哋好多都只係識講英文,所以當佢哋離開咗campus,去一啲唔太商業或者少啲遊客嘅地方時,有時真係溝通唔到,好似茶餐廳裏面嘅餐牌只係得中文,侍應又唔太識講英文,對佢哋嚟講其實幾辛苦。」如何在捍衛本土語言的同時兼具良好的英語水平,做到真正的mulitlingual,「又外到內再到番外」地成為真正的亞洲國際都會,看來是Church這位檳城華人給香港提出的一道考題。

後記
去年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開辦廣東話課程,對近年在世界各地漸趨邊緣化的廣東話可謂一樁喜訊。香港作為全球廣東話文化的中心,捍衛廣東話時既要立足香港亦應跳出香港,較理想的做法是放眼海外,建立超越國界的「廣東話身份認同」,擴闊「香港」這個品牌的意涵。流水不腐,即使「萬山不許一溪奔」,我們也要找到保存元氣的方法。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53.56%

UID
323679
热情
4447
人气
6219
主题
61
帖子
4493
精华
0
积分
767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2-5-13

10周年纪念

沙发
发表于 2016-8-23 11:33:16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马来西亚槟城的首府为乔治市(Georgetown),而香港于开埠伊始亦曾把今天的中西区及湾仔区一带命名为维多利亚城(City of Victoria),其中「乔治」与「维多利亚」分别为19至20世纪的两任英国君王,可见这两个远东城市因同在米字旗下而有着微妙的关连。来自槟城的蒲威哲(Church Po)两年前负笈香港,现就读于香港大学化学系。有趣的是,这名外地生非但拥有华人的脸孔,而且还会说广东话。

福建人后代、马来西亚国籍、会说马来语、英语、华语(「普通话」于马来西亚的说法)、广东话及福建话共五种语言,Church的多元背景在港人眼中或许颇为特别,但在马来西亚则是相当普遍。事关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及当地土著等共同居于这个东南亚的半岛之上(当然还包括婆罗洲北部的「东马」),生活在真正的多元文化当中,而多语杂用就是一大例子,「我喺屋企同爷爷奶奶会讲福建话,同父母会讲华语,同家姐主要系讲英文,同印尼家佣会讲马来语,而广东话就系睇tvb同香港电影学慨;喺学校嗰阵,同华人就当然讲番华语啦,而同马来人或者印度人就讲马来语」。

*禁说方言因其「粗鲁」?
老一辈讲福建话,中年人说华语,年轻一辈则华英杂用,槟城华人的语言转向大概可从Church的家庭窥视。方言之所以逐渐从槟城华人日常生活中褐色,学校政策「应记一功」,Church昔日就读的中学就禁止学生说福建话、广东话及客家话等方言:「渠哋觉得方言比较粗鲁,唔够正规,要讲就讲标准慨华语,但据我所知依家个情况就放宽咗。」

这不禁令人想起在上月无线节目《没有起跑线? 》中,某英文小学校长表示学生不准在校内讲广东话,一度引起大众关注。其实广东话与福建话等方言更贴近古汉语用字及发音的论述在学界已多有提及,若这些学校认为方言较「粗鲁」的话,恐怕在教授唐诗时要把「路有冻死骨」改成「路有冷死骨」、「莫使金樽空对月」须变为「莫使金瓶空对月」了。诚然,这与粗鲁与否无关,只是会说华语所能面向的市场更大而已。

*多语杂用无「第一语言」
在三文五语的环境下成长,Church坦言对方言渐趋非主流无太大感觉:「喺马来西亚,老一辈慨人会捍卫方言,认为要保留呢啲传统,但对我嚟讲就冇乜所谓,其实都系一种语言啫,最紧要系沟通到。」他的想法显然与提倡捍卫广东话的港人大相径庭,或许是因为他并没有「第一语言」这个概念,「我真系答唔到你边种话系我慨第一语言,因为我哋咩都会讲。同埋我哋慨语言好多都系mix,严格嚟讲唔系好正规,例如我哋讲慨英文会参杂马来语同福建话,而有时讲讲下华语又会好自然咁加一两句广东话或者福建话」。

问到在骂人时会有哪种语言时,Church则笑言:「睇吓闹咩人啰!」那么私底下呢? 「福建话啦!福建话粗口多啲。」他又表示,对槟城华人来说广东话粗口的「杀伤力」较低,反而开玩笑的意味较多,「不过马来西亚始终系回教国家,我哋文化相对保守啲,所以唔会大庭广众咁讲,但我喺香港就好容易听到粗口,连街上慨学生都会讲」。

*语言接触生出马式粤语
「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是指两种或以上的语言出现互动继而相互影响的一种现象,在多语并用的马来西亚自然亦有发生。马来语、英语、华语、广东话、福建话的交替使用,其各自的词汇、语音及句法等自然亦会互相影响,这就是Church提到当地语言「好多都系mix」一个较为学术的说法。在这种土壤之上,马来西亚式英语、马来西亚式华语及马来西亚式广东话自是破土而出。

就以广东话为例,马来西亚式广东话就与港式广东话有不少分别。 Church表示,当地华人会称「咖啡」为「kopi」、称「警察」为「马打」、称「落雨」为「落水」、称「菠萝」为「黄梨」、称「去玩」为「去撩」等,这些词汇对同样讲广东话的港人而言可谓相当新鲜。另一方面,港式广东话对Church而言亦是一片新大陆:「起初我都唔知咩系『打冷』同『chur』;同埋大学啲同学好钟意用short form,例如『好frus』就系『好frustrated』,又好似『sor』咁,我会觉得点解你唔用『sorry』呢?有诚意啲喎。」

*文化相近并无「水土不服」
港马两地的广东话虽然花开两朵,但始终是并生一枝,亦因如此,Church初到香港时的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相对较少:「一来大家都系华人,二来大家都识讲广东话,同埋我喺槟城都会饮茶同睇tvb慨,有时仲会有香港人以为我系本地人。」但另一方面,他表示港人不太了解马来西亚:「渠哋有啲会以为马来西亚人就等如马来人,所以好surprised我识讲广东话。」

对Church这位不太「外地」的外地生而言,在香港生活自然不成问题,但对他的外国同学来说则并非易事:「渠哋好多都只系识讲英文,所以当渠哋离开咗campus,去一啲唔太商业或者少啲游客慨地方时,有时真系沟通唔到,好似茶餐厅里面慨餐牌只系得中文,侍应又唔太识讲英文,对渠哋嚟讲其实几辛苦。」如何在捍卫本土语言的同时兼具良好的英语水平,做到真正的mulitlingual,「又外到内再到番外」地成为真正的亚洲国际都会,看来是Church这位槟城华人给香港提出的一道考题。

后记
去年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开办广东话课程,对近年在世界各地渐趋边缘化的广东话可谓一桩喜讯。香港作为全球广东话文化的中心,捍卫广东话时既要立足香港亦应跳出香港,较理想的做法是放眼海外,建立超越国界的「广东话身份认同」,扩阔「香港」这个品牌的意涵。流水不腐,即使「万山不许一溪奔」,我们也要找到保存元气的方法。
中新友谊万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53.56%

UID
323679
热情
4447
人气
6219
主题
61
帖子
4493
精华
0
积分
767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2-5-13

10周年纪念

板凳
发表于 2016-8-23 11:34:04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又是搞方言,然并卵。
中新友谊万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升级  22.96%

UID
122872
热情
26387
人气
28461
主题
946
帖子
33226
精华
4
积分
44592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7-7-19
地板
发表于 2016-8-24 23:37:28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angelvan2012 发表于 2016-8-23 10:34
又是搞方言,然并卵。

保育地方文化和方言呢,是个现代和科学的方法,去促进国家统一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升级  53.56%

UID
323679
热情
4447
人气
6219
主题
61
帖子
4493
精华
0
积分
767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2-5-13

10周年纪念

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16-8-25 10:48:01 |只看该作者 微信分享
爱国爱港 发表于 2016-8-24 22:37
保育地方文化和方言呢,是个现代和科学的方法,去促进国家统一

你整天在这“救”广东话,就像个鶸一样。强大的弱者气场,一点用都不会有的。
中新友谊万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3, 2025-2-19 12:34 , Processed in 0.01706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