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iano88 于 2014-9-15 11:03 编辑
首先,练琴方法多多,没有绝对正确的一个,请大家不要形而上学哦,要结合自己的程度和练琴习惯最后还有指导教师的建议加以练习哦。好了,先给一个表格来看看!
时间分配 | 练习内容 | 0-15分钟 | 新课练习 | 15-25分钟 | 基础技能练习 | 25-30分钟 | 休息时间 | 30-40分钟 | 改错练习 | 40-50分钟 | 巩固新课练习 | 50-60分钟 | 保留曲目练习 |
我们来具体说说每项练习的内容:
1、新课练习——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在15~20分钟内大脑的吸纳记忆状态呈现最佳水平。所以把新课练习安排在一天练习时间的最前端,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掌握新课内容。
2 、基础技能练习——不管孩子学的是什么乐器,每天的基础技能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到每项乐器又不尽相同,以小提琴为例,每天的基础练习需要练习音阶、运弓等等。钢琴练习需要弹奏音阶或做一些技巧性练习,直到手指活动开来,程度较高的孩子可以通过哈农系列练习来提高技巧。琵琶练习需要弹奏弹挑练习、轮指练习、活指练习,以及一些有针对性的技巧练习。目的都是练习基本功,将手指活动开。尤其是冬天,天气寒冷,手指僵硬,更需要弹奏练习曲帮助活动手指。
3、休息时间——这个时间可以放任孩子自由活动,有些孩子喜欢在练琴时喝水、上洗手间,无聊地到处转转。好吧!我们就给孩子5分钟让他去做一些他想做的无聊事。
4、改错练习——这个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上节课的回课过程中,老师一定会点出孩子一些不足之处,需要通过专门的改错练习改掉不足,让技巧得到提高。
5、巩固新课练习——在一小时的练习之初已经针对新课做了练习,为什么在这段时间还要再做新课练习呢?要知道学琴学的是一种技巧,技巧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加以巩固的。攻克新课内容中的难点,针对性反复练习可以帮助孩子迅速提高新技巧的掌握能力,巩固练习在一小时的练习中必不可少。
6、保留曲目练习——孩子总有他喜欢的曲目,1小时练习的最后10分钟留给孩子自由选择吧!随便他练习什么曲目,不管是儿歌,还是他自弹的流行歌曲,只要他喜欢就好了。这也是提高孩子练琴兴趣的一种方式。
练琴时间最好固定,形成条件反射,到那个时间就开始练琴,这样孩子不会因琐事和情绪变化而找“借口”不练琴。 至于练琴时间,最好安排在孩子每天的放学后进行。经过白天一整天的文化课学习,孩子正好通过练琴换换脑子。
【提醒】 将练琴放在放学后进行,这是小编一直推荐的,不仅仅是因为学习文化课后换换脑子,以下情况家长应该很多见:
孩子回家后玩一会,吃完晚饭,紧接着写作业,磨磨蹭蹭写完一看表,十点钟了,算了,今天不弹琴了,明天再弹吧!明日复明日,转眼就到了该来回课的时间,一看没弹好,干脆请假不上课了……
这是因为文化课作业是每天必须要交的,不完成第二天一早就要挨批评,所以孩子怎么都得做完。而琴课作业呢,是一周交一次,孩子总会有拖延心理,明天再弹吧!一拖一拖,每天都弹琴的目标总也完不成。所以小编建议,将弹琴放在写作业之前,顺序换一下,时间久了让孩子形成条件反射,到点了该干什么自己很清楚,也让孩子知道,写作业和弹琴不打架,两个都是必须要做的。抓紧时间呢就可以早点睡觉,拖拖拉拉呢,就只能变成小熊猫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