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小孩也是那种一听要学中文就翻白眼的类型,那我们可真是“同道中人”。
我女儿今年五岁,出生在新西兰,自打出生以来就没说过几句中文,平常说英语跟飞似的,让她开口说中文那简直是难如登天。平时我和她爸在家都尽量多用中文交流,想着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孩子对中文的接受程度。可谁能想到现在的小孩这么机灵,一点都不“上当”,每次听懂后还是照样按英文回答我,完全都不带一丝犹豫的那种,这可真是让我们太愁了。
刚开始我们也试过各种办法,像什么讲故事,买教材,看电影啊这些,但她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有时候甚至还直接装傻说:“听不懂。”作为妈妈肯定是最了解自家女儿的,她这哪里是听不懂,她是完全不愿意张口说!后来我们也尝试过报名线下班,每天都去接送。可我们夫妻俩都是工作党,平时时间没有那么自由,经常碰上加班的情况没空去接孩子放学,后来也就不得不放弃这种方式。
说实在的,当时我都想放弃了,因为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反正一切都随缘吧,她愿意说就说,不愿意的话就看后面再长大一点态度还会不会这么强硬。
结果转机是在无意中来的。
我玩儿得很好的朋友一直知道我在孩子中文教育这方面压力很大,她也在帮我留意这方面的信息。她推荐我试试辅导班,说是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她家孩子在辅导班学英文,体验感很好,效果也蛮不错的。我想着反正也无妨,不如试试看,刚好还有一节免费的线上试听课。
结果试听结束的当天晚上,我女儿居然主动给我说:“妈妈我还想再上那个老师的课。”注意噢,这可是她用中文说的,我可好几年没听过我孩子说中文了!
她说:“那个老师长得像Elsa,而且她会笑,还会逗我的猫咪。”这下,我才意识到,这门课她不是因为中文本身感兴趣,而是被老师这个人吸引住了。对她来说老师不是来上课的,而是来陪她说话的好朋友。
后面的几节课她在课前都会认真准备,把她最喜欢的玩偶都摆在桌面上准备和老师分享。有一次老师教了“喜欢”和“不喜欢”的表达方法,她立马举一反三对老师说:“我喜欢你的课。”
我当时听到还有点哽咽,原来孩子不是不想学,而是她从来没找到一个愿意让她表达,愿意听她说话的人。当然我也确实疏忽了这点,无论怎样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切都要以孩子的意愿来。越是强加于她,她的抵抗情绪越强烈。
逐渐地,孩子也开始对中文感兴趣了。后来我专门去看了辅导班课后生成的学习报告,发现内容其实并不复杂,都是循序渐进地授课,但课程设计确实得很贴近小孩的兴趣,比如颜色、水果、爱好、宠物等这些孩子容易引起共鸣的事物。
老师的上课节奏也特别懂孩子,能察觉出她什么时候走神,什么时候兴奋,会实时调整进度和授课方式,完全不像学校里那样“站讲台讲半个小时”的方式。
最令我感慨的是,她开始敢说了,不怕说错了。
刚开始那几节课后和我交流的时候,她只要说错一个词就会立刻改成英文,现在她会自己笑着说:“我不知道怎么说,但我可以试试。”这种转变不是技巧上的进步,而是态度上的松动。她不再觉得说中文是一种任务,而是可以玩的语言。
说实话,我们并没有设定什么特别明确的目标,也没有打算一路学下去学到标准版。我们只是觉得,有一个她喜欢的老师,每周能有个几次让她愿意主动张开嘴说中文,那就足够了。
这件事也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我们作为家长太着急结果了,老想着孩子到底会不会说几百个汉字,能不能写作业,但其实,对于一个生活在英语环境下的孩子愿意开口、愿意继续、愿意期待下一节课,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孩子中文学习经验,不妨分享在评论区我们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