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搜索
热搜: 移民 留学
查看: 79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的抗疫管理机制是最先进的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43.87%

UID
10068830
热情
2244
人气
2562
主题
21
帖子
465
精华
0
积分
265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9-24
楼主
发表于 2020-6-26 18:18:51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分享
你这么说, 戴好钢盔接吗?

我对先进的说法有不同意见, 应该是当前最有效的。其实对于传染病只有一种办法, 阻断传播链+特效药。
对于COVID19, 目前没有特效药。 那只有阻断传播链, 可是当下又没有疫苗, 唯一的办法只有物理隔离, 追踪所有带病毒的人, 然后隔离。 就这一点看, 过去的几个月中国政府做的不错。 从中央政府意识到这次疫情是一个严重的未知传染病开始, 疫情上报汇总机制和隔离机制迅速建立起来, 并且一直在不断调整中。各国的管理体制不同, 导致疫情统计, 追踪和隔离的行政效率是又差别的。 对于何种管理体制效率最高, 早又学者们研究过, 权力集中(统计权, 决策权, 执行权)效率最高。

北京这次能过果断的采取隔离措施, 有2个重要的决策因素, 第一所有人都知道COVID19的危害和传播能力, 第二追踪和隔离机制已经建立并运转。

但我们回头看1月份武汉, 当时没有人对这个病毒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传播能力, 致死率等), 简单的说 在当时这个病是不是个大事都没法判断, 对于一个1000万人口的城市, 难道有几十病人就要采取非常严格的措施吗? 如果有西方上万人公司工作经验应该不难理解, 要在全公司层面采取统一行动, top management level会要很多数据, 不是某个branch叫怎么了, 要看数据统计的。 并且还要看出现问题的branch是否采取所有现有的已知资源和手段尝试解决和效果。 这需要时间, 一定会有延时。 现在很多分析都是马后炮, 如果我们提早几个星期封城, 感染数会少xxxx。 你在当时凭什么依据判断这是个严重的传染病。 我不否认前期有当地官员有懒政的现象, 并且初期的统计汇系统是混乱的。没人能回答清楚, 病毒在哪里, 有多少人感染了? 有趣的是, 4个月过去了, 有不少国家, 这两个问题还是没答案,   

再拿大公司举例, branch层面的问题, 责任人是branch head,他的责任是理由手里的资源先解决问题, 包括协调外部的资源。 不是有点事就报告到CEO那, 让CEO干预。 否则要你干嘛?只有branch head 用尽其所能,还是搞不定, 这才该escalate到上层。  

2月中中国和韩国的感染数字都出来了, 其他国家除了和中国断航(这可理解)之外, 做了什么准备。 要知道那个时间, 全世界都知道, COVID19是个大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43.87%

UID
10068830
热情
2244
人气
2562
主题
21
帖子
465
精华
0
积分
265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9-24
沙发
发表于 2020-6-26 19:59:59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分享
Clark1129 发表于 2020-6-26 18:40
这种话题别说的那么肯定,得分几个阶段:

中国前期的方式就很失败,武汉政府和卫健委的那一系列骚操作连招 ...

基本同意你的观点。 个人认为第一阶段的失败的原因是18年前SARS爆发后米有建立起卖友建立起一套迅速的对未知传染病的统计体系, 当出现未知传染病时如何快速统计和上报的以供高层决策。 但是对于一个未知疾病,确定门限值,其实很困难。 回头看, 如果一月份这套机制运行良好, 可能实际的效果提高也是有限。毕竟设计流程的不会把类似为了保住帽子尔故意拖延和隐瞒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中国控制疫情到目前程度, 其文化背景其了相当大的作用。 简单说就是生死观, 对比西方人, 华人更恐惧死亡 。 有个现象大家留意一下, 华人不会住在坟地附近, 西方人则并不太在乎, 住宅边上是墓地的这种场景很容易看到。 疫情爆发期间, 中国人可以忍受长期呆在家里, 尽量少出门, 不是是因为政府颁布了什么强制法令, 而是对死亡的恐怖, 自发的。 这可能也是几千年文明一直延续下来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觉戴口罩也同样。  

点评

Clark1129  现在很多人焦虑的重点,已经转移到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巨大破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6-26 20:08:11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43.87%

UID
10068830
热情
2244
人气
2562
主题
21
帖子
465
精华
0
积分
265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9-24
板凳
发表于 2020-6-26 20:52:20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分享
bintoo 发表于 2020-6-26 20:19
对的, 我就是这种焦虑的其中一员。

与其破坏经济影响收入甚至失去工作影响生活水平,,我更情愿病死。 ...

几千年中国人不是一直焦虑, 储蓄率高就是指标, 不焦虑干嘛存钱, 花光日子过的多舒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43.87%

UID
10068830
热情
2244
人气
2562
主题
21
帖子
465
精华
0
积分
265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9-24
地板
发表于 2020-6-27 02:48:40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分享
忍者厨 发表于 2020-6-27 00:38
你的分析,大部分都是胡说。

中国人呆在家里,是因为对病毒危害的认知度高。

我也许没有没有说清楚, 怕死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对死亡的的畏惧, 有助于更采取有助于生命延续的方式应对危机。 几个月过去了, 美国死了12万人, 难道他们不知道病毒的危害吗? 不是照样度假, 游行。

非常同意你提到和宗教有关, 这也许是导致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欧洲曾经有相当长的时间, 教权凌驾于皇权之上,自称皇帝还不自信, 非的拿到教皇的certificate才安心。 但是在中国的几千历史里似乎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宗教只是皇帝的统治工具之一。

西方人更喜欢冒险, 冒险的代价可能是失去生命, 葡萄牙人, 西班牙人, 荷兰人, 英国人,前赴后继,  可以说是利益的驱动,为了可能的利益, 可以把命赌上。  但是中国历史上似乎为了利益这么不要命还没有吧。

希望正常讨论, 别扣帽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43.87%

UID
10068830
热情
2244
人气
2562
主题
21
帖子
465
精华
0
积分
265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9-24
5#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6-27 08:29:57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分享
忍者厨 发表于 2020-6-27 05:05
不懂你说的冒险。

如果是远航的话,中国从宋朝就开始了,明朝的郑和,已经到达顶峰,不知道算不算冒险?  ...

就知道有人会说郑和,明朝中国什么体量, 郑和船队什么规模, 航行多远? 葡萄啥体量, 船队什么规模, 航行了多远?

对于你说的中华6000文明, 不敢苟同。 你在5000年的基础上又*了1000年。 你说西方早期的历史都是神话, 周以前的不是神话, 写激发灭商的封神榜不是神话吗? 西方文明的终极起源在埃及。 3000BC的,遗迹还在。 3000BC中华文明的遗迹在哪? 说到这肯定有人不高兴, 竟然我们不是最早的。   比别人晚就丢人吗?

从97年第1次走出国门,到现在,走的的地方多了, 和同事朋友,交流, 发现我们的历史教育, 强调自己的太多, 介绍外面的太少, 造成普遍的认为我们的历史最悠久, 文明最灿烂, 我们祖上甩其他文明n条街的错觉。

中华文明起源晚, 我们持续传承至今, 我们比别人更畏惧死亡, 中华民族延续下来,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  

想起来了, London westminster abbey,有好多棺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Rank: 10

升级  43.87%

UID
10068830
热情
2244
人气
2562
主题
21
帖子
465
精华
0
积分
2658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7-9-24
6#分享本帖地址
发表于 2020-6-27 10:04:36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分享
忍者厨 发表于 2020-6-27 08:43
我上面说了那么多,对于你这个香蕉人已经完全不起作用了。

甲骨文, 实实在在的文字, 文明最有说服力的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824/04/245989_5197323.shtml

建议你多出去走, 北非, 中东, 欧洲, 印度,去看看别人的历史遗迹, 不要妄自菲薄, 也不要夜郎自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 联系论坛客服| 广告服务| 招贤纳士| 新西兰天维网

GMT+12, 2024-6-14 06:43 , Processed in 0.01903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Copyright 2001- Sky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