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功夫与文学 [打印本页]

作者: 诺de轩    时间: 2008-1-14 19:33:38     标题: 功夫与文学


古往今来,有江湖的就有高手。
用功夫高低来形容文章好坏的话,那些文坛圣手,其实也可谓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绝世高手。

正如功夫中有少林武当、昆仑峨嵋等等门派之分,文学流派中也有豪放婉约的区分。
以武喻文,苏轼大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大开大阖,沉雄有力。
就如同郭靖的《降龙十八掌》,殊少花巧,走的是硬桥硬马的刚劲路子。

俞文豹《吹剑录》里说苏轼的风格需要关西大汉,执铁板,方能唱大江东去。这样的评价就深中肯綮。换一种说法,说苏轼的功夫需要关西大汉,手持杨过那把玄铁重剑方能施展,恐怕大多数人也会深表赞同。


由苏轼又想到了鲁迅。鲁迅的文风受古文影响很深,古拙奇崛,但同时又能自成一家,于平淡中见风骨。他要是在武林,应该是一个怪侠。


在我印象中,金庸在《笑傲江湖》里面描写任我行的一段话用来形容鲁迅的文风就颇为贴切:“任我行的掌法却甚是质朴,出掌收掌,似乎显得颇为窒滞生硬,但不论方证的掌法如何离奇莫测,一当任我行的掌力送到,他必随之变招,看来两人旗鼓相当,功力悉敌。”




一般人追求花哨繁复,鲁迅却早已超脱了这层境界,他的文章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笑傲江湖》中,任我行的“拙”还有些刻意为之,落于下乘,所以被方征大师的“离奇莫测”所克制;而鲁迅的“拙”,却真正是 “大巧”的表现。


而到了鲁迅后期的作品,又不是一个“大巧若拙”所能概括的了。就像天下无双的“独孤九剑”以“无招胜有招”,鲁迅后期作品也是散淡如水,却意蕴深远,这又是另外一层天地。

当代作家汪曾祺同样如此。当然,他们的文风,都是千锤百炼才发展而成。所谓“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一般人如果想仿效,写出来的文章恐怕要让旁人觉得味同嚼蜡了。


每个人的文章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华丽繁复,有的潇洒不凡;正如武林中既有《笑傲江湖》的一字电剑丁坚,“剑法施展出来,霎时之间,满室都是电光,耀人眼目。”也有《神雕侠侣》中杨过 “玉箫剑法”的“淡然自得”,“峻洁雄秀”。


但或许是天生驽钝的关系,我的文章也是显得才情不足。别人文章里那些华丽的辞藻、精妙的比喻,又或者不羁的文风,在我的文章永远也看不到。如果硬要“东施效颦”,恐怕会让人笑掉大牙。


我的文章就像是所谓的“庄稼汉功夫”,拙手笨脚的,老老实实,一拳一脚都交代的清清楚楚。《碧血剑》里面袁承志凭借一套简简单单“五行拳”打遍武林英雄,那应该就是我要努力的方向吧。

[ 本帖最后由 诺de轩 于 2008-1-15 23:16 编辑 ]
作者: 诺de轩    时间: 2008-1-14 19:34:48

这也算是门功夫吧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08-1-14 19:34:59

哈哈,终于出台了
作者: 诺de轩    时间: 2008-1-14 19:36:06     标题: 回复 #3 Clark1129 的帖子

笑傲江湖  里那老和尚是叫 方征吧   
作者: Clark1129    时间: 2008-1-14 19:43:46

对,我老以为是方丈
作者: 长河    时间: 2008-1-15 17:22:32

你的文章要向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形意拳前辈郭云深老先生学习。哈哈。支持!
作者: Anatomy    时间: 2008-1-15 21:28:17

好,我也写!
作者: 岚岚    时间: 2008-10-28 12:24:41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作者: caesarl    时间: 2008-10-28 17:55:46

原帖由 长河 于 2008-1-15 17:22 发表
你的文章要向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形意拳前辈郭云深老先生学习。哈哈。支持!


那不就是光用一招“黑虎掏心”把人干掉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