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中国教育部公然赞扬梅西大学学生会 [打印本页]

作者: rain198491    时间: 2007-2-9 02:19:23     标题: 中国教育部公然赞扬梅西大学学生会

今日留学海外明日有用之才——寻访12国学子

原网址: http://www.jyb.com.cn/lx/hwsh/gzxx/t20070119_61244.htm


2007年01月19日 作者:郑娜 来源:新华网







与当地留学人员欢聚。高海涛 摄






访问团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莫那什大学与留学人员在一起。高海涛 摄






与悉尼大学的叶林教授在一起。高海涛 摄



  编者按:2006年年底,教育部《神州学人》编辑部组成4个访问团,先后走访意大利、比利时、瑞典、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12个国家,对当地中国留学生和学者进行采访和调研。访问团回国后,本报分别进行了专访,请他们谈谈这次出国了解到的海外学子的情况。

  主持人:记者 郑娜

  本期嘉宾:王焕现,教育部《神州学人》采编部主任

  出访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

  背景资料:此路访问团在中国驻澳大利亚堪培拉、悉尼、墨尔本,中国驻新西兰惠灵顿、奥克兰,驻新加坡等使(领)馆教育处(组)的支持和中国留学生、学者团体的配合下,举办7次座谈,共有60多人参加,其中包括各地区优秀学人代表、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留学人员团体负责人和国家公派留学生代表等。

  问: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目前的留学生总数是多少?

  答:据我从驻各国教育处了解到的信息,澳大利亚目前有留学生超过8万,新西兰和新加坡都超过3万人。

  问:这三个国家近期的中国留学市场有什么特点?

  答:应该说,中国赴澳大利亚留学人员逐年上升,数量和质量均衡发展。新西兰前些年留学人数迅速增长,教育管理出现问题,留学人数有所下降。新加坡和中国的合作由来已久,根据两国政府相关协定,每年都有数百名优秀的中国学生前往新加坡留学。

  海外学人团体更加务实

  问:在海外的留学人员之间联系和活动多吗?

  答:这三个国家的留学人员中都有组织多样化的团体。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会是最常见的团体,像悉尼大学学生会目前吸纳了1200多名会员,每年定期举办留学移民咨询,逢年过节还进行文艺演出,活动非常丰富。

  对于已经学成工作的人,则通常按专业来设立团体,比如澳洲华人生物医学协会就是澳大利亚华人生物医学工作者的协会,他们有很明确的目的,那就是促进本地华人的交流,增进和国内同行的合作。今年2月份,他们即将举办澳洲—中国第一届生物医学研究大会,届时有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位澳大利亚诺贝尔奖获得者前往参加。

  问:您认为这些留学人员团体在海外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答:我在访问中,得知新西兰梅西大学学生会在留学生维权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为当地社会广泛赞赏。新加坡大学里的华人学生组织,则很善于宣传中国的文化。 我感觉,现在的学者团体变得更加务实,学生团体变得更加成熟。它们不仅成为本地留学人员亲切的朋友,也是中国对外宣传和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

  他们渴求国内就业信息

  问:在访问中留学人员最关心国内什么问题?

  答:他们最关心的还是将来的发展,尤其是回国发展。有意思的是,他们还很关注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

  问:他们也关心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吗?

  答:是的,由于他们出国前很多同学留在国内读大学、研究生,所以他们也希望能得到这方面的信息。

  问:当地的留学人员都是通过什么渠道来了解国内信息的呢?

  答:在座谈中,留学人员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国内就业信息量少,不及时。虽然使(领)馆教育处(组)也会组织一些国内信息发布和就业市场分析,但是像这样权威的信息来源仍然不足,而且常常滞后。在平面媒体方面,他们平时主要通过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神州学人》了解国内情况,当地华文报纸也会提供一些信息。

  多数人回国就业态度积极

  问:留学人员想回国的人多吗?

  答:想回国的人还是很多的。我们在悉尼的时候正好赶上当地一所大学毕业典礼,第二天就有40个中国留学生到教育处开回国证明。据驻悉尼总领事馆教育组统计,他们在2006年3月到8月开具了500多份留学回国证明。新加坡2006年也开具1000多份。这些还是不包括那些没有开回国证明、直接回国的人数。可见,留学人员对回国就业是比较积极的。在新加坡时,我就遇见一位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她对我说,虽然在新加坡有不错的工作等着她,但她还是决定毕业后回到国内大学教书。

  问:留学人员对回国有什么顾虑吗?

  答:跟我们座谈的有些学者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出国的,那时出国比较难,很多人经历过一些坎坷。与他们不同,目前在读的留学生对于回国心态是比较积极、自信的。

  留学人才成长有一个过程

  问:您在访问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答:在此之前,由于个别国家的少数现象,国内有种以偏概全观点,认为去这几个国家的留学生年龄普遍偏小,比较幼稚,学习不刻苦,社会适应能力差,经常搞小圈子,很难融入当地社会,严重的甚至堕落沉沦,走上歧路。

  通过和这些留学生交谈,还有来自使(领)馆教育处(组)的反映,我发现并非如此。很多留学生们出国是有想法,而不是盲目的。他们为了家人的寄托和自己的理想,学习都很刻苦。他们在海外不仅要学习专业,学做人,还要学习如何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我想他们在社会适应和做人方面的收获远远比我们国内的学生更加充实。

  问:您认为应该怎样引导媒体和公众客观地看待那些小留学生呢?

  答:我有两个观点:第一,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不能以留学国度来划分优劣。第二,人才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海外留学人才也一样,不能以一时来判断长远。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

[ 本帖最后由 rain198491 于 2007-2-9 03:22 编辑 ]
作者: zelda1982    时间: 2007-2-9 02:22:09

好啊, 成果还是被人肯定的.
作者: 5EFHE    时间: 2007-2-9 02:23:56

恩~学生会的同志確是很努力的
作者: fanncy    时间: 2007-2-9 02:26:19

的确是一件让跟感到高兴的事
作者: zelda1982    时间: 2007-2-9 02:27:39

既然特别点出了MASSEY的名字, 说明成果在他们采访的许多华人学生组织中确实是与众不同的.
而且个人觉得这篇采访文的最后说的很中肯, 也为留学生正了名.

[ 本帖最后由 zelda1982 于 2007-2-9 03:33 编辑 ]
作者: 归来开放    时间: 2007-2-9 02:33:13

是说梅西大学学生会啊还是梅西华人学生会啊?
作者: zelda1982    时间: 2007-2-9 02:34:13

原帖由 归来开放 于 2007-2-9 03:33 发表
是说梅西大学学生会啊还是梅西华人学生会啊?

肯定是华人学生会, 这里都是说华人社团的啊.
作者: 归来开放    时间: 2007-2-9 02:37:54

原帖由 zelda1982 于 2007-2-9 03:34 发表

肯定是华人学生会, 这里都是说华人社团的啊.


不好意思, 没仔细看内容, 只看了下标题和红字部分
作者: Mayson    时间: 2007-2-9 02:41:02

好事情......
作者: somebody    时间: 2007-2-9 02:49:09

他指的是MUSA关于反对涨留学生学费的那个运动.......
作者: rain198491    时间: 2007-2-9 02:53:40

原帖由 somebody 于 2007-2-9 03:49 发表
他指的是MUSA关于反对涨留学生学费的那个运动.......


即使是这个活动, 也是由 HM 发起的, 在AKL 由梅西大学华人学生会帮助组织的.
作者: 小夜孤灯    时间: 2007-2-9 05:11:38

原帖由 somebody 于 2007-2-9 03:49 发表
他指的是MUSA关于反对涨留学生学费的那个运动.......



你们老师没教过你要看问题吗?

我再列举一下问题哈:

问:您认为这些留学人员团体在海外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作者: 萨米    时间: 2007-2-9 07:52:47

好事,继续努力
作者: 小昕啊    时间: 2007-2-9 08:26:40

**************************************
谁能告诉我一下somebody是谁?或者他的身份?
**************************************
作者: 萨米    时间: 2007-2-9 08:48:45

原帖由 小昕啊 于 2007-2-9 09:26 发表
**************************************
谁能告诉我一下somebody是谁?或者他的身份?
**************************************



奥大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作者: 小昕啊    时间: 2007-2-9 08:51:28

原帖由 萨米 于 2007-2-9 09:48 发表



奥大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
原来不是MASSEY的,是奥大的

请问是奥大什么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
作者: 大漠孤烟    时间: 2007-2-9 09:48:37

rain.....用“公然”赞扬...........
是不是该换一个词阿?
作者: sxd    时间: 2007-2-9 10:45:08

原帖由 大漠孤烟 于 2007-2-9 10:48 发表
rain.....用“公然”赞扬...........
是不是该换一个词阿?

同意。
作者: 水蓝色    时间: 2007-2-9 10:46:33

在这里辉煌过,就够了.我别无所求
作者: 纳米龙    时间: 2007-2-9 12:36:32

那次很荣幸能有机会和神州学人的王主编接触,
他通过网络看到了我们很多的活动内容,并谈论了一些关于学生会的发展,听了很多故事和一些其他学生会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 本帖最后由 纳米龙 于 2007-2-9 14:07 编辑 ]
作者: 这个和尚想还俗    时间: 2007-2-9 14:31:37

我狂顶~~~~~~~~~~~~~~~~~
作者: 天使未满    时间: 2007-2-9 16:12: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归来开放    时间: 2007-2-9 17:27:06

 问:您认为应该怎样引导媒体和公众客观地看待那些小留学生呢?


我是不是太敏感了?  但我觉的问问题的人脑子进水.   谁小留学生啊?
作者: 神探两个半    时间: 2007-2-10 09:19:59

如果能把标题中“公然”换成“公开” 就不会有任何歧义了,赫赫!随便说说,随便说说啊!
作者: Austin    时间: 2007-2-10 11:39:00

不错..支持
作者: rain198491    时间: 2007-2-10 14:26:26

"公开"也不够味道..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