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原创 :论旅游散文的性格
[打印本页]
作者:
fanncy
时间:
2006-12-13 19:03:16
标题:
原创 :论旅游散文的性格
论旅游散文的性格
By Hewitt
我把建筑看成凝固的音乐,而旅游是流动的散文,游记是旅游者书面的脚迹,它给我神游的回忆。比起镜头,我更喜欢用文字来记录。镜头是相对客观的,文字是随意的,主观的。正如人人有生活,非人人能当作家一样,旅游者无数,能记游者则相对较少,尤其在所谓的数码时代,人手一
DC
的时代,能成就优美散文者更是寥寥无几。
中国是散文的国度,散文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烟波浩淼,浮光跃金。旅游散文是汇入这长河的明净清澈的溪流,留下了古今几千年旅游者的足迹,反映出山水名胜古迹风情的面貌。但我们常说的传统散文并不包括旅游散文,按现代文学史习惯提法,传统散文分抒情,议论,叙述三累。可见旅游散文尚未被正式归类,仅论作家个体偶尔提及。个人认为,第一
,旅游成为一个产业的时间和整个文学历史的错位。
二,
旅游散文的定义中的“旅游”二字,作为一个
ADJ
的修正词,可以被抒情,叙述给兼容。
外加一切其他原因。
导致如今谈到他的性格时难以定义精确。
正象散文这个大
TOPIC
,
几十年也没有人能扯清楚一样,最终给了一个
“形散神不散”
这样一个我至今没有看明白的解释。
我认为,既然我们称旅游散文为“散文”
,则传统散文的性格它也应该具有。郭风说:“
提及我国传统散文文学的性格问题,这中间包括我国古典文学和五四时期散文文学。这个散文传统性格的主要特征,是严谨,是真诚
,是小篇幅中出现大境界,是朴实”
我认为,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内心深处爆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是一种抒发感情的文学样式,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
representate
。
如果把“客观社会生活”
用“自然景观”代替,那么就是我对旅游散文的定义。从中,也可以看出
旅游散文
和
传统散文的共同性格。
然而旅游散文又有极大的特殊性,它是作者旅游的旅途中的见闻实录,不管散文的主观性有多大,必须
BASE
在真实景象,真实事件之上,
包括对山川景色,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传说以及亲临其镜的感受,心态和觉悟,它可以用真实情感来感动读者,也可以用奇闻趣事满足读者的好奇心,
还可以用鲜为人知道的的知识打开读者的视野,还可以成为人类与自然沟通的桥梁。
她要抒发作者内心情感必须以客观景象为凭据,不可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它必须受到游览体制的制约。作者在观赏游览之时,
扑做山水自然之魂魄,乃有精美散文的诞生之时。
“
山水的风骨,气度,既山水之魂魄。
”
(
by
邓洪平) 提到气魄,我想起康熙皇帝经常说的三个字: 精 气 神。 在学习西方哲学时,我曾尝试过他们的兼容性,得到的答安是 NO 。 由此我这里做一个个人武断的分类,个人认为,旅游散文应该是以中文为载体文学形式,其构架基础必须是以中国人“广义哲学” ( 我个人把“广义哲学” 定义为中国人特有的一些悟性)。
这里稍微偏一点题,谈下 ARTS HITORY , 我们知道在艺术史上,“画”作为商品最初是从荷兰开始的,其一个主要原因是个人剩余资产的出现,进而画家为了生活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画”开始逐渐从大副转向小幅,从墙壁转向一切可以被交易的载体。 游记散文也一样,个人觉得受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交通科技的发展非常之大。诚如前几段所论述,旅游散文是一种必须建立在真实景观和事物的基础之上,而游记散文的创作量完全被地域性给限制住。
回到正题,接下来我具体谈一下我认为的游记散文的几个性格。
一
真实:
无意这是旅游散文的第一特性。而不是所谓的“
形散神不散”
。
换句话说,带有新闻的性质,
必须有“一定”的
REALITY
。
我个人认为,在中国浩瀚的旅游文学库中,对于
REALITY
把握最好的一些作品有〈〈
履记处处〉〉
,〈〈
达夫游记〉〉,〈〈
欧游杂记〉〉,〈〈伦敦杂记〉〉,古代的当属〈〈
徐霞客游记〉〉,虽为散文游记,但是起对地质学的贡献也是非同小可。
这些做品中无不生动翔实的描述出名山大川自然景观的面貌,还对某地的地理环境,气候,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背景等一一做出考察,这些不仅是文学瑰宝,也是宝贵的资料,是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
这是艺术的魅力。
我们都知道沈括的〈〈燕荡山〉〉,如果他当时描写的时候胡乱编写,提供不真实的信息,那么后人将怎么骂倒这个燕荡山的第一个发现者。自然他的文章也不能以美问流传至今了。
SO
,
旅游散文是要经得起游人的验证。每一次提笔都要面对者后来旅游者严峻裁判
—
真实性难道不是它的第一生命吗?
二
情绪:
这是旅游散文呢的灵魂,古代的骚人经常发表诸如
我爱山水如爱自己的灵魂
之类的说法。
而常常以浓烈的热爱山水之情浇灌于旅游散文之中。
始得游程千万里,美文数百篇。
透过对自然尽管的感受去写,字里行间始终贯穿感情的流泉。
例如观赏一座山,巍峨耸立,杂树繁花,美哉!
然后如果有涓涓泉流飞泻其中,如带飘逸,如铉铿锵,我们则会觉得这山是活的。相比之下,无泉
,无瀑布的山,则是死的。
充满情感的游记自然感染力就强,反之则暗淡得多。忘记是谁这样赞赏朱自清的;
把藏在内心的感情,融化在自己描写的见闻之中,因此得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三
散漫
都说散文要
“散”
是真理,可没有人完全同意“散漫”的提法。
TIGER
说过,散文呢想什么呢?
象涨大水时的沼泽两岸被淹没了,一片散漫。
冰心奶奶就反对说,
中国的散文就好在他的简练,不散,能把散文写的紧。
此说非常符合传统散文和
54
散文中的
严谨
之观点,
也是我比较能接受的。
鲁迅却说,散文的题材,其实可以随便,有破绽也无妨。对于此种观点,我是有保留意见的。
首先作为一个文学成品,虽然不能保证无任何错误,但是要尝试和努力避免一些简单的错误,其次,文字不象绘画,你可以有印象派,有野兽派。即便如此,也是从微观和宏观不同的角度上去追求严谨。
然而,我最支持的提法,还是大文豪苏轼的
“
行云流水”。
我把他简单的概括为,
旅游散文是人的心理情绪在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流程图。
或许言之偏袒,但是如今实在对镜头提不起来兴趣,甚至有短暂的厌恶之情绪,故尝试从文字中去寻找另外一种灵感,主观和客观的对立,融合,亦或兼顾,
都是我想探讨的。
对于一个在西方接受高等教育却又深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我,实在很想搞清楚清秀和浑厚这
2
个词在本质上的区别。
WHATEVER
,山水等自然景观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欣赏山水以及自然的心情,就是感悟人生的心情。拍摄出的色彩,镜头,写出的文字,描述,赞美,不都是对生命的肯定吗?
形式不同,意义是否也不同?
[
本帖最后由 fanncy 于 2006-12-13 20:07 编辑
]
作者:
ATHENA
时间:
2006-12-13 19:14:46
果然是学MEDIA专业的强人!!!!!!!
作者:
以内依靠
时间:
2006-12-13 20:16: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ain198491
时间:
2006-12-13 21:24:06
不错
作者:
MCTOMMY
时间:
2006-12-13 23:18:48
这个我在我大爷的BLOG里看过。。。
作者:
fanncy
时间:
2006-12-13 23:21:32
今天实在无聊 晚上觉得AKL跟死城一样
就写了这么一篇
作者:
MCTOMMY
时间:
2006-12-13 23:29:13
大爷您的BLOG真帅!!!!!!!!
作者:
5EFHE
时间:
2006-12-14 02:17:33
这个我在某大爷的BLOG里看过。。。
作者:
萨米
时间:
2006-12-14 09:37:06
在这里已经有精华了,那奥大版就不给了
作者:
纳米龙
时间:
2006-12-14 09:53:16
嗯,看来境界升华了。。不过我也觉得文字更能比画面表达情感和内容,所以还是爱看写的东西,可惜自己无法参悟其中“玄机”哈哈。。
很佩服lz文采和表达的东西。不过BS中间夹杂英文哈哈。。(我这句好像也算?)
作者:
这个和尚想还俗
时间:
2006-12-14 16:59:34
很抒情,顶一个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