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去澳洲,被极端白澳,毒蛇猛兽直接干死的概率是多少?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5:19     标题: 去澳洲,被极端白澳,毒蛇猛兽直接干死的概率是多少?

如果显著高于雷劈概率,而只是略低于吃面包噎死和喝水呛死的概率,也不是不能去哈

毕竟在哪,都能被面包噎死和喝水呛死呢。

有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嘞?

一条一条分析撒。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6:55

澳洲华人一百四十万,接近奥克兰人口总数,想反抗一抓一大把人


奥克兰底层弱鸡移民,Brian Tamaki反移民游行屁不敢放,反华卡车停奥克兰街上一声不支,市议会大选Papatoetoe印度人团结起来选出了市议员,而奥克兰华人还是一盘散沙,该剥削继续剥削,该欠债跑路就继续跑路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7:13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10-20 16:55

中国人去澳洲势在必行,大势所趋。
毕竟华人比例和澳洲差不多,为什么在新西兰那么弱鸡?出了啥问题?

补充内容 (2025-10-20 17:15)
总数是比澳洲少,但比例并不比澳洲少呀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7:15

留在新西兰的高端华人在沾沾自喜互相舔屁股,优越感特别强烈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7:19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10-20 17:15
留在新西兰的高端华人在沾沾自喜互相舔屁股,优越感特别强烈

我根本不觉得这些人聪明。因为优秀的年轻人润澳走掉,素质差没家底的工签进来。这类人,拿身份都难,怎么可能撑起奥克兰的房地产市场

现在北京的房子,每个月掉6万人民币,纯掉。北京房价的利益相关方足够多,所以信息压不住,能暴出来。

奥克兰的房子也在掉,只不过他们以为自己能骗人罢了。更多的人是在骗人,说哪哪哪又涨了。

哈哈哈,真不知道能被这种消息骗了的,是怎么拿到新西兰哪怕旅游签的嘞。




我昨天给我北岸的同学出主意。
我告诉他,你把房子卖了,现在就卖,立即卖,然后过两年,你再买回来,你手里能多出来二十万刀,起码。



作者: 太极宗师001    时间: 前天 17:26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10-20 17:19
我根本不觉得这些人聪明。因为优秀的年轻人润澳走掉,素质差没家底的工签进来。这类人,拿身份都难,怎么 ...

问题是现在房子卖不掉啊,很多挂牌的都挂了很久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7:30

新西兰华人不炒房的都跑了,留下的都是炒房的,天天幻想一帮印度,菲律宾,岛人接盘。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7:33

太极宗师001 发表于 2025-10-20 17:26
问题是现在房子卖不掉啊,很多挂牌的都挂了很久了

人家是疫情前布局布里斯班的那波人,和疫情后被套牢后,想润澳牛马不一样。反正是牛马,润澳会感觉高大上一点。
40w的kiwi高华怎么和200万的Ozi高华比。
但是只要是润澳,早润晚润都赚到。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7:38

太极宗师001 发表于 2025-10-20 17:26
问题是现在房子卖不掉啊,很多挂牌的都挂了很久了

不是卖不掉,是降价没诚意,只要价格到位无数人抢。很多房东还是舍不得,结果就是越拖offer越差,在一个分化加剧需求萎缩的市场,中不溜秋的房子只会向下流动而不是向上。
我一个朋友今年买掉所有的资产和生意带着七老八十的父母全家润澳,2017年150万买的flat bush全新自住独栋别墅今年7月155万卖掉,持有8年去掉中介费就是没赚,利息,维护,保险,地税都没算,这样坚决出手了断才能卖的痛快走的干脆,之前在新西兰住30年这是肯定不会再回来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要走就不能犹豫不能回头不能患得患失


补充内容 (2025-10-20 17:39):
对了,他自己就是barfoot中介,所以中介费可能省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7:38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10-20 17:30
新西兰华人不炒房的都跑了,留下的都是炒房的,天天幻想一帮印度,菲律宾,岛人接盘。
...

炒房的有相当一部分在2020年就看跌,套现走人,去布里斯班,这帮人得利最丰。
一部分深度套牢的房奴。房子已经跌价,市场看跌,没人买,想套现,要继续打折。这部分人最可怜,而且也是糊涂的,因为沉没成本在影响重大决策。
一部分工作还算不错的,自己认知去澳洲肯定找不到类似岗位的,这部分人是舒坦日子过熟了,不愿跳出舒适区。

其他的会提供多种多样的原因,但每一个都不是关键原因。怎么说呢,就有些人担心自己的猫咪不能适应澳洲,所以不搬走的。
还有嫌澳洲超速罚单贵的,这部分人,我建议别开车,因为新西兰罚单虽然便宜,但是你倾向于飙车容易害人害己。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7:42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10-20 17:38
不是卖不掉,是降价没诚意,只要价格到位无数人抢。很多房东还是舍不得,结果就是越拖offer越差,在一个 ...

遇到这种头铁买家,当然是果断扔盘给他。
哈哈哈


俩人交接钥匙,心中互道傻逼。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8:27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10-20 17:13
中国人去澳洲势在必行,大势所趋。
毕竟华人比例和澳洲差不多,为什么在新西兰那么弱鸡?出了啥问题?

澳洲自古是英国囚犯的流放地,相当于中国的宁古塔,蚊虫高温更让人心情烦躁,华人到那里就把孔孟之道丢在塔斯马尼亚海里了,也跟着暴力起来。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前天 18:29

润奥得做好挨刀子的准备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8:33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10-20 17:38
炒房的有相当一部分在2020年就看跌,套现走人,去布里斯班,这帮人得利最丰。
一部分深度套牢的房奴。房 ...

交通事故的首要原因是分心驾驶包括任何分散驾驶员注意力的行为,例如使用手机、吃东西或调节收音机。其他主要原因包括超速驾驶、酒驾或毒驾、鲁莽驾驶或攻击性驾驶以及恶劣天气条件。





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 分心驾驶
    这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Meshbesher & Spence的数据,美国汽车协会 (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 等机构的统计数据,这可能是造成 25% 至 50% 交通事故的原因。AA保险公司 (AA Insurance)表示,常见的分心因素包括使用手机、操作 GPS、进食以及驾驶员的注意力被其他道路使用者分散。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8:34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10-20 18:27
澳洲自古是英国囚犯的流放地,相当于中国的宁古塔,蚊虫高温更让人心情烦躁,华人到那里就把孔孟之道丢在 ...

如果囚犯能创造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为人类创造无数新药,发明WIFI,给公民自由和民主制度,跟独裁证券耕者脖子冲在最前头,

那么,我愿意加入这个囚犯的流放地,我以此为傲。

要是蚊子和高温都能劝退你,那我觉得就在新西兰呆着,千万少出门。因为街上汽车掠过,旷野陨石砸头,这些都是比蚊子更大的生命安全威胁。

再过两周,街上还会出现鬼鬼们,闹着不给糖就捣蛋,千万别开门啊!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8:35

261874939 发表于 2025-10-20 18:29
润奥得做好挨刀子的准备

毫无意义水字数的复读人机。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9:11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10-20 18:34
如果囚犯能创造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为人类创造无数新药,发明WIFI,给公民自由和民主制度,跟独裁证券耕 ...

In 1991 in to the city of Nieuwegein in the Netherlands, the NCR Corporation and AT&T invented the precursor to 802.11.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9:17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10-20 19:11
In 1991 in to the city of Nieuwegein in the Netherlands, the NCR Corporation and AT&T invented the ...

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看来计算机是印度人发明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9:20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10-20 18:34
如果囚犯能创造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为人类创造无数新药,发明WIFI,给公民自由和民主制度,跟独裁证券耕 ...

我就知道你想跪舔杨兰兰。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19:44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10-20 19:20
我就知道你想跪舔杨兰兰。

脑回路清奇。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22:50

钱是赚不完的,命却只有一条,要钱不要命的请去澳洲,一个澳洲种族主义者在新西兰可有枪杀53个新移民的记录。


补充内容 (2025-10-20 22:59):
半自动步枪在新西兰被禁了,在澳洲可没被禁。
作者: 匿名    时间: 前天 23:03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10-20 22:50
钱是赚不完的,命却只有一条,要钱不要命的请去澳洲,一个澳洲种族主义者在新西兰可有枪杀53个新移民的记录 ...

哦。光头儿子要钱不要命。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