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新西兰小学除了开心快乐和大自然,真的能学到东西吗? [打印本页]

作者: zhqbilly    时间: 2025-7-16 12:58:40     标题: 新西兰小学除了开心快乐和大自然,真的能学到东西吗?

国内太卷 国外又担心太愉快学不到东西废掉,该如何选择,有没有过来人讲讲?

作者: screwloose180    时间: 2025-7-16 13:36:03

学不到东西,小孩算数要搬手指头 手指头不够脚趾头顶
作者: zhqbilly    时间: 2025-7-16 13:42:28

screwloose180 发表于 2025-7-16 13:36
学不到东西,小孩算数要搬手指头 手指头不够脚趾头顶

脚趾头不够还有舌头、鼻头、额头,要是还不够怎么办?
作者: 梦醉仙楼    时间: 2025-7-16 13:55:43

本帖最后由 梦醉仙楼 于 2025-7-16 14:02 编辑

记得当年孩子的小学里有这么一句话:【学习如何学习】。
在他小学/初中的数年里,从来没有看到过他的[书包]里有书,进入高中也从来没有送他参加过英文,数学,理化等[补习班],奥大毕业后自己去了美国,毕业两年后的年薪已经是USD10万+了。
他在【小学】学校里学到了什么东西呢?我真不知道。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2025-7-16 14:26:16

[attach]3172760[/attach]

作者: rzrljb    时间: 2025-7-16 15:08:32

能学到点东西,更多的时间也可以拓展其他的兴趣爱好,体育,或者学习更多的东西。国内学习目的性很强,路径很清晰,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卷,但是这个路径仅限于考试,但是对于如何找工作,如何工作,如何和同事相处,如何晋升,如何创业,如何当老板,完全不涉及,不然为啥有人卷高考,卷考验,卷考公,没有一群人卷当老板,卷如何当局长,卷如何当经理,是当老板当官不赚钱么?是因为极少人知道,知道的人也不告诉你,而且你卷学习那套拿到这里完全没用。那说实话国内教育这套就是前期有用,中后期都完全没用的东西啊,要不是因为有高考,花时间去卷这个就是浪费时间。

所以国内卷学习这套也就考学这一段有用,而且需要消耗小孩100%的精力导致小孩只会这个,不会找工作,不会和人相处,不会搞对象。国外就不一样了,因为这里没有高考,升学难度也低,那么就应该把精力投姿在前中后期全都有用的事情上,回报最大化。小孩多学习有兴趣的方向的课程,不光可以帮助考大学,未来还能有利于工作甚至创业。而且你只要把少部分的精力放在卷考试上,剩下的可以提高很多其他的,不止考学阶段有用的,一辈子都能受益的,有用的东西上。

对于家长来说,卷学习反而简单,路径清晰,自己亲身经历,各种教培机构,花钱就完事了,但是除了学习如何让小孩学习其他终身受益的技能,家长自己可能都不清楚,会迷茫。觉得小孩如果不学数学物理化学,就只会玩游戏,那是因为家长不会管,不会引导小孩去学更有意义的事情。作为家长你有没有后悔过,某些知识如果我能早点知道就好了,例如投资理财的知识,如果我早点知道是不是我的生活会更好。例如一些医学知识,例如一些生活技能,例如一些独立学习,独立分析和自己查资料的能力,例如高效试错的手段等等。

国内因为有高考的存在,导致不管什么小孩都要卷学习,父母也无法给予更多的中后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逻辑,就算小孩在某方面表现出天赋也得打压,前期只能先关注学习,而国外的很多家长尤其是中产或以上,早早就带小孩进入了这个真实的世界,能学到很多中后期发挥大作用的东西,把兴趣转化成职业
作者: zhqbilly    时间: 2025-7-16 15:17:36

梦醉仙楼 发表于 2025-7-16 13:55
记得当年孩子的小学里有这么一句话:【学习如何学习】。
在他小学/初中的数年里,从来没有看到过他的[书包] ...

我记得学习如何学习,是我们原来上大学时说的,当时感觉大学学的专业课都没用,老师说上大学是在学习如何学习。看来大学生还不如这里的小学生
作者: zhqbilly    时间: 2025-7-16 15:28:28

rzrljb 发表于 2025-7-16 15:08
能学到点东西,更多的时间也可以拓展其他的兴趣爱好,体育,或者学习更多的东西。国内学习目的性很强,路径 ...

你说得有一定道理,国内教育确实路径清晰但局限性大,而新西兰的教育更注重全面发展和长期收益。不过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家长和孩子如何把握机会,无论在哪个国家,最终能走多远,靠的还是个人的眼界、执行力和自我驱动。
作者: Vanic    时间: 2025-7-16 15:34:53

zhqbilly 发表于 2025-7-16 15:17
我记得学习如何学习,是我们原来上大学时说的,当时感觉大学学的专业课都没用,老师说上大学是在学习如何 ...

笑死,学习如何学习我从这里的小学,初高中一直听到大学
作者: anlan    时间: 2025-7-16 19:11:54

其实学啥与不学啥都不影响人生的自我体验。只要自我体验好就是好,其他都是次要的
作者: 金童话    时间: 2025-7-17 08:17:54

个人建议至少在国内读完小学。除非你很确定小孩子不再回中国去。
作者: anzbank    时间: 2025-7-17 08:48:21

都学到东西有出息往上爬了已经在顶上的人怎么办?心甘情愿被挤下来?
作者: 毒舌纽西兰    时间: 2025-7-17 09:17:17

快乐教育,是麻痹老百姓的奶头乐。当多数家庭都不惦记着跨越阶层,孩子高中毕业就去麦当劳,权贵家孩子才能长长久久保持优势地位。
毕竟麦当劳员工一周也能搞个一千多刀,够过日子了。
中国老百姓只有羡慕的份,中国没有这个工资水平——中国的人口太多,而高利润产业远远不够多。
麦当劳炸薯饼的孩子能挣到1000多刀一周,是因为实质是在给高利润产业做配套。
如果中国的建筑小工每个月能稳挣30000人民币,他家孩子子承父业,也挣这个数,就没有那么多焦虑的家长了。
这个数,中国香港是可以的。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2025-7-17 11:15:19

这版主是国内刚来的吧,这么焦虑?

快乐教育是主流,喜欢卷,喜欢填鸭教育还是回国去吧
作者: BNC2015    时间: 2025-7-17 11:27:35

早年新西兰的中小学教育还是很不错的。2002年,国内一个瑞士工程师和我聊天,他也说澳洲和新西兰的教育很好,名气大。

不过这些年进步不大,尤其上两届政府降低了标准,放松了要求,所以有些退步。

新西兰,孩子能成才,但家长要想的做的很多。楼主已经开始思考了, 所以问题应该不大。
作者: zhqbilly    时间: 2025-7-17 13:10:51

261874939 发表于 2025-7-17 11:15
这版主是国内刚来的吧,这么焦虑?

快乐教育是主流,喜欢卷,喜欢填鸭教育还是回国去吧 ...

不是国内刚来,是孩子还小,刚好快到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作者: 顧先生    时间: 2025-7-17 14:12:37

開心快樂千金難買
作者: laptop135    时间: 2025-7-17 14:26:55

本帖最后由 laptop135 于 2025-7-17 14:34 编辑

stop studying,start learning.
这个TED 演讲可以解决你的焦虑。
https://youtu.be/TQXMl4GycD0?si=CqPDaNWVeJhRrWM4
我儿子在这种玩中成长。也可以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奖牌!。 家长要引导他如何玩,玩中可以学到什么东西。   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户外的花园中。   学校教育占三分之一, 家庭教育是三分之一,还有社会教育占三分之一。
作者: salesonline    时间: 2025-7-18 04:37:06

zhqbilly 发表于 2025-7-16 13:42
脚趾头不够还有舌头、鼻头、额头,要是还不够怎么办?

毛发的数量级够了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6 天前

本帖最后由 新马甸甸 于 2025-7-20 19:54 编辑

如果你的孩子不是智力超群或者有某种天赋,只是普通孩子普通智力自制力不强,那么新西兰开心教育是学不到知识的,不要被这个快乐教育的概念把孩子给忽悠瘸了。

西方已经意识到快乐教育的弊端很多年了,自从快乐教育以来一代一代,学生的受水平下滑越来越厉害。欧美也有心向中国的中式教育学习,靠近中式教育的方式(参考英国试图引入上海数学教育,美国小布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但是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做到调整。‘虎妈战歌’曾经被欧美嘲笑中式妈妈的严格古板,但是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理解和效仿。

好奇这种类似话题,为什么大家装作看不到存在的问题,其实大家都有体会到这个问题,年轻一代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新事物的学习能力,工作的态度以及工作严谨程度,跟过去上一代比较明显差了很多。一代不如一代,最近几年我工作接触到的年轻一代进入工作岗位,各种问题,深有体会。

另外不光快乐教育是已经过时的概念,而且现在欧美澳新,单看新西兰,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了,将来社会阶层差距会越来越大。等你孩子长大,生存的社会环境已经不是当初的白人占主体的高福利宽松人文化的社会环境。看看来了多少印度人菲律宾人,看看课后补习班多少印度孩子一批一批的,你这还不急不忙让孩子快乐教育呢。

具体实例就是,课堂上老师是管教不管会,感觉教的还挺快,但是练习不够,如果家长不介入加强孩子的学习,做题的时候,孩子一看都会,因为老师都讲过,但是做题的时候一做就抓瞎。就是欠练。数学就是要多做题,英文就是要多读多写。。。这些都需要课后花时间多练。

也不要说什么将来很多工作被AI取代读书无用;也不要说本来就不打算让孩子读大学,将来学个tradie就可以。学习不光是学习知识升学的手段,还是一个培养逻辑思维,归纳总结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自律能力,竞争意识,以及挫折训练的重要手段。成人进入社会前,这些能力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学习的过程获得这些训练。

也不要说什么国内的高压内卷教育了,很大一部分受不了高压自杀或者厌学的孩子是家长给到的压力太大,完全归责于学校并不公平。相反新西兰的学校,孩子稍微会一点,老师就夸孩子very good, excellent, 搞得孩子沾沾自喜以为master了知识点,实际是对知识点的理解只是皮毛,浅尝即止不能深入。

因此家长需要学习掌握孩子的学习压力和学习的程度。哪怕孩子在学校快乐教育,家长在课外也要帮助孩子巩固学习内容,给点压力。不一定做到excellent不一定成为顶尖学生,但是必须把知识点掌握牢固,并且有意识的通过学习培养孩子的钻研自学自律能力。

新西兰的所谓快乐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孩子,青少年的自杀率非常高的,所谓的小时不吃苦,长大就要吃社会的苦
作者: 新马甸甸    时间: 6 天前

本帖最后由 新马甸甸 于 2025-7-20 20:01 编辑

可以在网上找有关‘丹麦 9 年 Z 班 vs. 中国初三 13 班’ 中式教育和西式快乐教育对比的相关信息,理解一下
作者: BNC2015    时间: 6 天前

我来新西兰多年, 也和楼主一样考虑孩子的学习问题, 尤其是有了孩子后.

小孩子智力全才像马克思那种, 罕见. 但每个人, 或多或少都有几种过人的天赋 (例如爱因斯坦) , 帮助孩子把这些发掘出来是家长的责任. 孩子走在感兴趣的天赋之道, 等同在干喜欢而且擅长的事, 动力大, 发展容易,  也避开了自制力不足的问题, 成才的几率就大.

国内太卷, 过分功利, 教育标准化, 强调学术成绩, 升学率,  忽略了孩子间的差别, 也不重视保持天赋, 对孩子的智力发展较片面, 甚至不知不觉中限制孩子的思维发展, 等同杀鸡取卵. 所以尽管努力学习孩子的比例很大, 但成才率不高.

新西兰的教学太松, 公立学校, 下午3Pm就放学, 而且很多学校2.30pm就在收拾了, 回家也没什么作业安排, 更不会督促家长抓学习, 每个小孩都是good kid, 也不怎么指出不足. 这种牧羊式的训练虽说对孩子的天赋保存较好,  但却不一定有利于发掘天赋, 这是需要一定的努力. 此外核心能力也需要基本能力的扶持.
我的看法是, 孩子在新西兰, 有宽松的环境发展天赋, 但还得家长用心配合扶助鼓励. 把孩子扔给学校远远不够.




作者: bruceyeh    时间: 6 天前

公立学校不要钱,就跟想不花钱买到真金白银是一个道理。老师3天2头放假的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