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标题: 一直有个疑问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05:24:45     标题: 一直有个疑问

众所周知,中国无论从GDP总值还是人均(还不包括港澳台)都远远大于印度,当然,相比生活质量中国的肯定也是好很多。但是,在海外,方方面面的信息显示,海外华人并不如海外印度人,咋回事呢?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06:05:54

大春,你跟我们不一样,别考虑这些问题。
作者: 一个作家    时间: 2025-7-10 08:15:07

'方方面面的信息显示,海外华人并不如海外印度人'.
你把话说全了?根据哪方面的信息?然后说清楚哪里不如?

作者: moonIlight2013    时间: 2025-7-10 08:36:41

你有证据吗?
作者: phantomDota    时间: 2025-7-10 08:56:46

海外大公司高管理面印度籍於華籍比例幾乎是一比一百

我自己本身,大公司高管會議去過百次,除了我自己沒見過華人。而印度幾乎每次都有
而且我不是高管身份去的,是技術身份去報告的

信不信由你





补充内容 (2025-7-10 09:00):
很多時候我只被我的高管帶去回答問題的


作者: 靓丽2008    时间: 2025-7-10 09:09:58

是不是印度【人】很精明?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09:36:13

跟你有什么关系!! ??


管好自己家后院吧先


多管闲事儿多吃屁~!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09:45:34

不能说方方面面都不如印度吧,各有千秋。不过人家毕竟被英帝殖民过,有语言优势,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啊,沟通技巧和能力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吧。
另外,语言附带的还有思维逻辑、文化偏好,不是说哪种思维逻辑、文化偏好更好,而是说哪种思维逻辑、文化偏好和洋人更合拍,毕竟在洋人底盘,得看洋人脸色不是?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09:51:08

国家强不等于族群强,海外表现取决于语言、文化适应力、社群组织、政治参与度,而不是GDP

作者: asusual    时间: 2025-7-10 10:15:31

1,印度人英语更好,虽然口音重,但洋人能听懂。
2,他们敢吹敢舔,到没下限的程度,勇于善于办公室政治。
3,他们自己国内没什么机会,精英都留在外面。不像中国,很多有能力有资源的都回去了
4,他们更加抱团,一个在公司有了高位,就一窝窝的带进去占领公司。

补充内容 (2025-7-10 12:00):
5, 地缘政治的影响,西方对华人的不信任和打压,参见新西兰两大党同时罢免华人议员
作者: anzbank    时间: 2025-7-10 10:22:27

moonIlight2013 发表于 2025-7-10 08:36
你有证据吗?

奥克兰city警察总指挥现在也是印裔了。华人上岛一百多少华二代华n代吭哧吭哧也没坐到这个职位。
Sunny Patel警司最近被任命为奥克兰市警区的警区指挥官,这对新西兰的警务工作来说是一个重要而历史性的时刻。  这一关键角色负责监督美国最大城市中心的警务运作,现在由一位领导者担负,他的历程体现了奉献精神、丰富的经验和对社区的深刻理解。  Patel警司是新西兰警方仅有的两位印度裔警司之一,这凸显了这一成就的突破性意义。他晋升为警区指挥官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成就,更是警队进步与包容的有力象征,反映了新西兰面貌的变迁。










作者: moonIlight2013    时间: 2025-7-10 10:24:49

anzbank 发表于 2025-7-10 10:22
奥克兰city警察总指挥现在也是印裔了。华人上岛一百多少华二代华n代吭哧吭哧也没坐到这个职位。
Sunny Pa ...

看来要加强学习印度英文了。不知道现在北印度还是南印度口音哪个是主流,高大上。
作者: unamed    时间: 2025-7-10 10:26:24

归根到底是中国人脸皮薄。
作者: ctx2002    时间: 2025-7-10 10:34:28

这可能是风向,主要英语国家都这样.可能是政治上的连动.
希望有华人政客上来说说.

华社现在主要的缺陷就是没钱,大部分华人都太穷了,所以互动不起来.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10:37:53

中国人/印度人,屎盖永恒的主题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10:41:59

asusual 发表于 2025-7-10 10:15
1,印度人英语更好,虽然口音重,但洋人能听懂。
2,他们敢吹敢舔,到没下限的程度,勇于善于办公室政治。
...

印度人在海外职场确实更“敢表现”,也更懂得包装和抱团,这些在西方职场文化里反而是加分项。我们华人更讲低调和实干,很多时候反而吃了表达和职场策略的亏。说到底,这不是谁“更好”,而是职场规则不同。人家能适应得更快、运用得更灵活,我们也该反思怎么在规则内为自己争取更多

作者: anzbank    时间: 2025-7-10 10:54:21

moonIlight2013 发表于 2025-7-10 10:24
看来要加强学习印度英文了。不知道现在北印度还是南印度口音哪个是主流,高大上。 ...

再来一个。

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纽航印度裔首席数字官尼基尔·拉维尚卡(Nikhil Ravishankar)有望接替即将离任的Greg Foran担任CEO。


作者: ctx2002    时间: 2025-7-10 11:01:07

这种职场策略什么的根本没用.

这种印度精英根本不是职场里培养的.
他们接受的教育和为人处事的方法我们根本不了解.

Born in Leicester, UK, to parents of East African Indian heritage, Patel began his policing career with London’s Metropolitan Police in 1998, rising to the rank of Sergeant. He migrated to New Zealand in 2007 and has since held key operational and strategic roles in Waitematā, Auckland, and Counties Manukau, as well as acting District Commander in Northland, Bay of Plenty, and Auckland.

我在华社的有钱人中从没见过,对公职权利有如此热爱的人.
他的职业规划真的只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补充内容 (2025-7-10 11:03):
为什么从英国移民至新西兰? 这里头的奥秘,我们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搞不清

补充内容 (2025-7-10 11:08):
A devoted husband and father, Patel lives on Auckland’s North Shore with his wife Ravina and their daughters Aaliyah and Sia. A lifelong sportsman, he is a qualified New Zealand Cricket Level Two co

补充内容 (2025-7-10 11:12):
he is a qualified New Zealand Cricket Level Two coach and continues to dedicate time to youth development through sport.

补充内容 (2025-7-10 11:12):
His passion for community, discipline, and service is reflected not only in his professional journey but in the life he leads beyond the badge

补充内容 (2025-7-10 11:13):
这种精英路线,呵呵.职场策略什么的,只是小小的帮助,
没人带?没财团的资助?我是不信
作者: ctx2002    时间: 2025-7-10 11:21:14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10 10:41
印度人在海外职场确实更“敢表现”,也更懂得包装和抱团,这些在西方职场文化里反而是加分项。我们华人更 ...

你反思再多也没用,他们的玩法你我都搞不懂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11:31:56

ctx2002 发表于 2025-7-10 11:01
这种职场策略什么的根本没用.

这种印度精英根本不是职场里培养的.

不是每个人的成功都靠“背后有人”或者“资本推动”。Sunny Patel从1998年在伦敦当警察开始,到2025年成为奥克兰警司,靠的是二十多年的积累与实打实的社区投入。你可以说“职场策略只是小帮助”,但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一线、服务社区、参与青少年发展——这不是谁包装得出来的。

相比质疑他为什么从英国来新西兰,不如问问:为什么我们华人社区有钱人多、精英多,却鲜少有人愿意花十几二十年时间深耕公共服务、执法系统和政治体系?别人的成功或许看起来“遥不可及”,但很多时候只是我们选择了不走那条路。



作者: wolfchild    时间: 2025-7-10 11:43:51

phantomDota 发表于 2025-7-10 08:56
海外大公司高管理面印度籍於華籍比例幾乎是一比一百

我自己本身,大公司高管會議去過百次,除了我自己沒見 ...

不同的职场选择罢了。印度精英都是高管,华人精英都是企业家
作者: ctx2002    时间: 2025-7-10 11:46:06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10 11:31
不是每个人的成功都靠“背后有人”或者“资本推动”。Sunny Patel从1998年在伦敦当警察开始,到2025年成 ...

呵呵,深耕?你可以相信,华人财团相信吗?
华人财团,怎么没找人"深耕"一下?
怎么没华人从英国跑过来?

哥/姐们,看看主要英语国家发生的事,这是个人努力能达到的吗?

补充内容 (2025-7-10 11:56):
这种印度精英的事情,应该是一种政治方向/潮流.

和个人努力无关,和社区抱团无关.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11:49:38

ctx2002 发表于 2025-7-10 11:46
呵呵,深耕?你可以相信,华人财团相信吗?
华人财团,怎么没找人"深耕"一下?
怎么没华人从英国跑过来?

你可以不信,但现实是,这种职位是一步步干出来的,不是财团砸钱砸出来的。华人财团不“深耕”这些领域,是因为我们文化里对公职、执法、社区服务没那么热情,更多人追求的是商界成功,这是价值取向的问题。从英国移民过来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只盯着这个?你质疑的是整个体系,但这种质疑如果没有证据,就是在否定所有靠专业和服务积累起来的成就。不是世界都黑暗,是我们有时只愿相信黑暗。

作者: rzrljb    时间: 2025-7-10 11:53:40

印度人当ceo高管的多,抛头露面光鲜亮丽
华人当老板的多,财不外漏,深藏功与名,ird都收不到税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12:19:53

rzrljb 发表于 2025-7-10 11:53
印度人当ceo高管的多,抛头露面光鲜亮丽
华人当老板的多,财不外漏,深藏功与名,ird都收不到税 ...

华人财不外漏,深藏功与名,所以建议ird人员多练中文,到屎盖论坛来收税,这里网友前几年就突破平均年薪40w了,还不包括当老板的












补充内容 (2025-7-10 12:29):
对了,还有人均7套房,哈哈
作者: asusual    时间: 2025-7-10 12:25:33

rzrljb 发表于 2025-7-10 11:53
印度人当ceo高管的多,抛头露面光鲜亮丽
华人当老板的多,财不外漏,深藏功与名,ird都收不到税 ...

当老板的华人也未必胜过印度人。
华人在新西兰基本是小老板,印度人中开加油站,杂货店,汽车旅馆的也非常多。而且印度人20多年前就有paknSav这样大商场的加盟店老板了。印度人压榨起同胞来,比华人更狠,因为他们国内收入更低,就更加能忍受。
作者: rzrljb    时间: 2025-7-10 12:30:35

asusual 发表于 2025-7-10 12:25
当老板的华人也未必胜过印度人。
华人在新西兰基本是小老板,印度人中开加油站,杂货店,汽车旅馆的也非 ...

你说的这些都是小老板,而华人大老板,生意很多都在离岸,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香港,国内,这些地方老板在新西兰也很多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12:30:49

还是去美国吧,至少在数量上,华人数量还稍过超印度。

补充内容 (2025-07-10 12:48)
种族歧视也轻些。
作者: ctx2002    时间: 2025-7-10 12:48:57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10 11:49
你可以不信,但现实是,这种职位是一步步干出来的,不是财团砸钱砸出来的。华人财团不“深耕”这些领域, ...

从你的回答中我可看出,你生活应该蛮滋润的.这种事情还相信个人努力

"是因为我们文化里对公职、执法、社区服务没那么热情,更多人追求的是商界成功"
这根本不对,完全错误,华人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缺钱,缺人,缺带)
华人财团根本没办法培养自己的人.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13:02:07

现在华人出国的也不光是精英了,更多的是臭鱼烂虾零英文。这点印度强些,印度出来的更多是精英。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13:28:21

asusual 发表于 2025-07-10 10:15
1,印度人英语更好,虽然口音重,但洋人能听懂。
2,他们敢吹敢舔,到没下限的程度,勇于善于办公室政治

同意你说的第3条

补充内容 (2025-07-10 13:30)
中国人的精英,现在很多留在国内了,或者去英美加了。剩下的半生不熟的到澳新来了

补充内容 (2025-07-10 13:31)
甚至好多生的也来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14:22:36

ctx2002 发表于 2025-7-10 11:46
呵呵,深耕?你可以相信,华人财团相信吗?
华人财团,怎么没找人"深耕"一下?
怎么没华人从英国跑过来?

你说这些和个人努力无关,那请问,政治潮流是怎么形成的?不就是某些族裔几十年不断深耕社区、参与系统,才有了话语权?
你说这是政治潮流,和个人努力无关——那这些‘潮流’是天上掉下来的吗?还是别人二十年当志愿者、当基层警察、教社区小孩板球换来的?我们不种树、不浇水,然后说为啥别人现在有果子吃。

作者: 打不死居士(小强)    时间: 2025-7-10 14:40:06

大家的领域不一样...................

有点的事,华裔做事收敛,兢兢业业 .印度裔能说会道
作者: 261874939    时间: 2025-7-10 14:40:48

这问题不难理解。

因为印度人远远没有华人会反思。

印度人会哭闹,抱怨,耍赖,不要脸的去抗议不公。

华人只会反思,优先攻击华社,被欺负只能网上匿名带头反思。

类似问题就是语言不好也不学,不会融入主流本地文化,不积极拍拍洋人马屁,就是格格不入,边缘群体。

国内会抱怨,出国就学会反思。

全自动调频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14:48:38

261874939 发表于 2025-07-10 14:40
这问题不难理解。

因为印度人远远没有华人会反思。

印度人会哭闹,抱怨,耍赖,不要脸的去抗议不公。

怂恿别人去哭闹,抱怨,耍赖,不要脸的去抗议不公好像很容易哈。轮到自己上的时候都不知道跑到哪去了,还真想把人家当炮灰,有那么容易?啥时候你先做个表率呗

补充内容 (2025-07-10 14:49)
以前在国内能说的话,在这所谓的华社还反而不能说了,真tm的见了鬼

补充内容 (2025-07-10 14:50)
难怪连人家印度人都不如
作者: ctx2002    时间: 2025-7-10 14:51:38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10 14:22
你说这些和个人努力无关,那请问,政治潮流是怎么形成的?不就是某些族裔几十年不断深耕社区、参与系统, ...

这些没华人做?
还是华人做得不好?

怎么这么多人跟没有社会经验是的.
政治潮流跟你个人努力有什么关系?

华人都移民一百多年了,你还要怎么"深入".

"我们不种树、不浇水,然后说为啥别人现在有果子吃"
这些信息你从哪得来的?.

不要老是幻想努力就有果子吃.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14:58:46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10 14:48
怂恿别人去哭闹,抱怨,耍赖,不要脸的去抗议不公好像很容易哈。轮到自己上的时候都不知道跑到哪去了,还 ...

一个个不愿意自己的娃踢球,但却希望人家养的娃踢出漂亮足球满足自己的情绪价值。自己不禁感叹年轻人拼命考公考编,却转头要自己的孩子看那些中年失业参加铁人三项做吉祥三宝作为反面教材激励他们早日上岸。甚至自己不生娃,却希望用金钱买到别人养大的娃帮自己端屎端尿。

精致利己到了极点



作者: paulwood    时间: 2025-7-10 15:02:12

moonIlight2013 发表于 2025-7-10 10:24
看来要加强学习印度英文了。不知道现在北印度还是南印度口音哪个是主流,高大上。 ...

总指挥是英国出生的。
[youtube]https://youtu.be/4XIkbcfft9o[/youtube]

作者: ctx2002    时间: 2025-7-10 15:03:25

261874939 发表于 2025-7-10 14:40
这问题不难理解。

因为印度人远远没有华人会反思。

其实也不是这样,主要是华人财团没有培养出政治精英.
他们也是有心无力,找不到路子(我猜的).

反不反思,英文好不好,犯不犯罪,团不团结,都不是问题,
这些民主政治的道道是怎么回事,华社可能真的不知道(也是我猜的)

希望有业余政客讲一下,专业的应该不会来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15:16:03

261874939 发表于 2025-7-10 14:40
这问题不难理解。

因为印度人远远没有华人会反思。

把印度人的抗议说成“哭闹、耍赖、不要脸”,是对民主权利的误解。抗议不公,是争取权益的正当方式,不该被贬低。而所谓“拍拍洋人马屁”,很多时候只是正常的社交和融入方式,是职场和社会互动的一部分,不是卑躬屈膝。

再说“华人只会反思,优先攻击华社”,这是对自己群体的消极定性。事实上,很多华人也在积极维权、参政、发声,并不仅仅局限于网上匿名反思。反思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是否能转化为行动,而不是陷入互相指责和自我否定。




作者: ctx2002    时间: 2025-7-10 15:46:27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10 15:16
把印度人的抗议说成“哭闹、耍赖、不要脸”,是对民主权利的误解。抗议不公,是争取权益的正当方式,不该 ...

这些网上拌嘴其实没什么,也不是华人不团结的象征.
华社可能真的不知道民主政治是怎么回事.
这帖子下都是一些道德上的说教,和中学老师的嘴一样.

什么努力啊,深耕啊,维护权利,参加社区活动啊,难道华社没人做?

只是在怎么升官上面,没有任何人提.(这种东西可能只能私下说?)
作者: jackwang    时间: 2025-7-10 16:03:20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10 11:49
你可以不信,但现实是,这种职位是一步步干出来的,不是财团砸钱砸出来的。华人财团不“深耕”这些领域, ...

"是因为我们文化里对公职、执法、社区服务没那么热情,更多人追求的是商界成功" ? 那奥克兰那么多华人协会? 还为了个破会长头衔,相互告到法院。就是窝里横罢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16:22:41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10 13:28
同意你说的第3条

补充内容 (2025-07-10 13:30)

是的,有兴趣且善于搞办公室政治,志在追求高官/高管职位的华人精英大多会选择留在国内卷。
到英语国家和印度人比卷政治的能力?这不是华人精英的第一选择,碰到辩论就得先输一阵。

作者: chartreuse    时间: 2025-7-10 16:39:14

不团结呗 谁愿意欺负一群人啊 当然可着一个一个单蹦的捏 捏了你也没实力反抗 受了不公也没有群体助力你反抗
作者: moonIlight2013    时间: 2025-7-10 16:52:37

paulwood 发表于 2025-7-10 15:02
总指挥是英国出生的。

感觉Apu的口音很容易懂。
作者: stankk    时间: 2025-7-10 17:59:08

如果你是指就业比例来说印度人多过中国人 的确如此 最主要就是英文沟通能力, 大部分中国人安分守己,印度能吹 能混 能拍马屁, 我每天进出各大公司维护 看到华人比例真的少,就算有几个也是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坐着办公 不像印度人遍布各大行业, 我工作期间就不少印度人直接问我公司缺不缺人, 他们当高层也不少 比如之前watercare ceo 混了几百万年薪最后搞不了大事自己辞职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18:52:00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10 09:51
国家强不等于族群强,海外表现取决于语言、文化适应力、社群组织、政治参与度,而不是GDP
...

回答正确加5分


作者: jackwang    时间: 2025-7-10 18:54:08

新西兰有一届总督也是印度人,大牌主持人 Paul Henry 就因为那他和john key 开了个玩笑,就失去早新闻一哥的地位,至今。 真不知道,华人爱看低一等印度人的勇气和自信是从何而来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19:03:07

jackwang 发表于 2025-07-10 18:54
新西兰有一届总督也是印度人,大牌主持人 Paul Henry 就因为那他和john key 开了个玩

应该是被歧视,被遗忘,被忽略,被不融入后的应激反应就是拿别人的缺点说事……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19:05:27

如果你觉得在国外竞争不过印度人,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你至少应该能明白了所谓的GDP大国的真正国际竞争力是什么样。GDP并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实力指标,而要看民众的幸福指数,对民族文化认可程度,创造力,凝聚力和开放程度。二战前的德国已经是支离破碎,普通人有些连吃饱都成问题,结果呢?短短几年德国就拿下了整个欧洲。


作者: jackwang    时间: 2025-7-10 19:08:38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10 19:03
应该是被歧视,被遗忘,被忽略,被不融入后的应激反应就是拿别人的缺点说事…… ...

每个种族都有长短处,靠踩某一个种族来企图垫高自己,都是极度内心自卑的loser.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0 21:33:47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7-10 19:05
如果你觉得在国外竞争不过印度人,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你至少应该能明白了所谓的GDP大国的真正国际竞争力

看来你的答案跟google AI的有些相像。不过,美国8万左右,澳洲6万多,新西兰4万多,中国大陆1万多,俄罗斯1万多。这印度的2800算怎么回事?是故意给他们印度算低了?
作者: 留下足迹    时间: 2025-7-10 21:59:33

怎么可能给华人进入高层?目前洋人的意识是有顾虑的
因为洋人是吃不准你的背景的
一旦高层都是华人,那就意味着公司未来的去向就被人控制了
要么信息被窃取,要么就是公司被架空了哎
细品,细品,换你你敢这么轻易放手?除非要向中国市场进军不得已未来疏通人际关系才启用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1 15:25:27

stankk 发表于 2025-07-10 17:59
如果你是指就业比例来说印度人多过中国人 的确如此 最主要就是英文沟通能力, 大部分中国人安分守己,印

对的,说的就是那问题。发觉新西兰的华人真把这问题羞于说出口呀,不光容不得说三的坏话,还使劲的反思自己。随便看看加拿大的华人,比如三拉详之类的事情,人家可是有图有真相,有音频有视频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1 16:08:52

jackwang 发表于 2025-07-10 16:03
"是因为我们文化里对公职、执法、社区服务没那么热情,更多人追求的是商界成功" ? 那奥克兰那么多华人

会长还有这么抢着当的吗?这里面有故事,讲讲呗!
作者: Nancy1012    时间: 2025-7-11 16:15:31

目前看不出啥区别,但是往后10-20年,华裔的地位和生存空间一定会被印二代挤压。因为华裔自己不团结,只会相互贬低,瞧不起,互坑。大部分华二代没有政治追求,目前原意留下来的华人也越来越少。早来的人中,入籍的也意愿也不强。当然,中国各方面越来越好也是一定个重要的原因。
作者: 混乱中...    时间: 2025-7-11 16:46:48

落后不会招人嫌,犯贱才会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1 17:14:32

匿名者 发表于 2025-7-11 15:25
对的,说的就是那问题。发觉新西兰的华人真把这问题羞于说出口呀,不光容不得说三的坏话,还使劲的反思自 ...

哦,现在进步的方式是专盯讲别人坏话,别人全有问题,自己一点毛病没有? 真的是:只要别人比我差我就赢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1 18:04:56

美国加拿大那边在这个问题上就处理的已经比较好了,加拿大已经基本处理了。

补充内容 (2025-07-11 18:09)
以下来自google AI(全copy):
加拿大正在收紧对包括印度人在内的国际学生的政策,这可以理解为某种程度上的限制。虽然没有明确针对印度人,但加拿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客观上对印度留学生和移民产生了影响。
具体来说,以下几点可以说明:
学签数量下降:
加拿大一季度发放给印度人的学签数量同比下降了31%,这表明加拿大对国际学生,特别是印度学生的入学限制有所收紧。
毕业后工作签证(PGWP) 政策收紧:
加拿大正在修改PGWP的规定,限制发放数量,且不允许延期,这会影响到许多在加拿大完成学业后希望留下来工作的印度学生。
限制低薪工作中的临时外国工人:
特鲁多政府宣布限制雇佣低薪临时外国工人,这也会对通过其他途径来加拿大的印度人产生影响,比如通过工作签证来加拿大的人群。
社会舆论压力:
加拿大社会对印度留学生和移民的观感有所下降,甚至有食物银行明确拒绝为印度留学生提供免费食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印度人群的负面情绪。
这些政策调整和负面社会情绪,都导致了印度留学生和移民在加拿大面临更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总而言之,虽然加拿大没有明确限制印度人留学,但一系列政策调整和负面社会情绪,客观上对印度留学生和移民在加拿大产生了限制,并造成了不确定性

补充内容 (2025-07-11 18:24)
https://www.chineseherald.co.nz/news/education/canada-to-colleges-reduce-reliance-on-indian-students/
原来,新西兰的本地媒体早在今年2月份就已经报道过了

补充内容 (2025-07-11 18:26)
急刹车! 加拿大点名狂砍印度人 大批驱逐这些人! 移民通道全面收紧 难民大幅减少!
By 新西兰中文先驱网· 2025年02月21日 15:23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1 19:18:09

因为华人不抱团,四楼那个就是很好的例子,同胞发帖每次都会冷嘲热讽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7-12 09:40:36

步骤为什么就不能一致一点??

步骤为什么就不能一致一点??

步骤为什么就不能一致一点??

新西兰放宽签证政策,印度留学生或将激增!

https://www.163.com/dy/article/K43D8IIA0524BV2H.html

急刹车! 加拿大点名狂砍印度人 大批驱逐这些人! 移民通道全面收紧 难民大幅减少https://www.chineseherald.co.nz/news/education/canada-to-colleges-reduce-reliance-on-indian-students/

By 新西兰中文先驱网· 2025年02月21日 15:23




欢迎光临 新西兰天维网社区 (http://bbs.skykiwi.com/) Powered by Discuz! X2